一数下册第四单元教案(2_第1页
一数下册第四单元教案(2_第2页
一数下册第四单元教案(2_第3页
一数下册第四单元教案(2_第4页
一数下册第四单元教案(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题第四单元 100以内数的认识课时1课时主备人使用人教学内容分析在一年级上学期,我们已组织学生学习了20以内各数的认识,这是认数教学的第一个阶段,而本学期,将认数范围由20以内扩展到100以内,组织学生学习100以内各数的认识,这是认数教学的第二阶段。本节课是让学生认识100以内的数并掌握多种数法,因此,本课利用上学期知识的迁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中学习新知识,在实践活动中掌握数的概念,培养数感和估数意识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运用不同的方法正确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个数。2、能根据提供的素材,估计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3、通过认识

2、100以内的数,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数数方法及数的组成。教学难点:当数到接近整十数时,下一个数应是多少。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展示台、给每位学生准备数量为100的物品。教学设计思路数100以内数及数的组成是学生在学习了20以内数的读法及组成基础上学习的。讲授新课时教师先让学生数教室里的学生,再让学生重复进行,以突出教学的难点是:接近整十处应该怎样读。为了使学生熟记100以内数的顺序,教师再带领学生数准备好的物品,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手、口、脑协调活动,记忆得会更牢固。教学内容及师生活动设计二次设计一、课前谈话:1、师:我们以前认识过哪些数?(020),谁能从0数到20?(一生

3、数,其他拍手),谁能接着往下数?(23名接着数,到70过后师示意全班齐数并齐拍手)3、师:我们班共有多少位同学?自己亲自数一数。(学生站起来数班级人数。)师:谁能说说你数的结果是多少位同学?(学生汇报,肯定有不一样的)二、教学主题图1.加深理解20有多少。教师出示第31页主题图,谈话导入:蓝天下一望无垠的大草原,小精灵聪聪和另一个小朋友在玩耍,这时从不同方向跑来两群小羊,令小精灵和1个小朋友高兴无比。小精灵聪聪问:“来了多少只羊?”另一个小朋友兴致勃勃地数起来。2.整体感知100有多少? 3.引入新课。老师参与估数活动,也认为“大概有100只”。然后质疑:“是100只吗?你们会数吗?”由此揭示

4、课题:数100以内各数。三、教学例11、数100根小棒(或100颗黄豆、等)。让学生两人一组,数100根小棒(或100颗黄豆)。一人数,另一人评判,然后交换进行。教师巡视时,注意学生中不同的数法,如有一根一根数的,有5根5根数的,有10根10根数的。同时注意提示学生“手口”一致:口中念的数应与手中实际拿的小棒根数(或花生颗数)一致。2、展示数100根小棒(或100颗黄豆)的过程。教师先表扬在数数过程中合作得好又数得正确的学生,然后请一位用小棒数数的学生上台展示自己数的过程。学生数数时,教师在一边指导:先1根1根数,每数10根捆一捆,数到100;再10根10根地数,数到100时,将10小捆捆成一

5、大捆。3、引导学生概括: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让每个学生再数一遍小棒或黄豆。每数十根捆成一捆(或每数10颗放在一堆),一直数到 100。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自己数好的10捆小棒(或10堆黄豆),同桌的互相述说:10个一是一十,10个十是一百。学生说完后,教师板书,使学生在数数过程中直观感知计数单位“一(个)”、“十”、“百”。数100只小羊。让学生回过头来数主题图中小羊的只数,提示学生每数10只就用笔把它圈一圈,然后10只10只地数,看看图中是不是有100只小羊,与自己刚才估数目对比一下,估对了没有。三、教学例21、摆出三十五根小棒。让每个学生摆出三十五根小棒,边摆边思考:怎样摆,就能一下

6、看出是35根?摆好后同桌的互相检查,并说一说是怎么摆的。2、接着让学生独立地边摆边从35数到42,并轻声说出来。当数到三十九时,问:“下一个数是多少?”让学生理解数到39根时,是3捆9根,再添上1根,就有10个单根,将10根捆成一捆,就是4捆,也就是40根,所以39下一个数应是40。3、学生从42(根)接着数到51(根)。教师巡视,指导部分有困难的学生,使他们理解数到49时,下一个数应是50。4、学生完成“做一做”。5、学生脱离小棒,从八十八数到一百。同桌的两人为一组,一人数,一人听,然后交换进行。教师巡视时,掌握学生数数的情况,最后点名请两名学生上台用对口令的形式数数,一生说“八十九”,另一

7、生说:“九十”;一生说:“九十一”,另一生说:“九十二”,一直说到100。6、抢“100”游戏。用上面这种对口令的方式,一人说一个数,另一人接着说下一个数,看谁说到100谁就算胜了。4、 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板书设计: 100以内数的认识 10个一是102个十是20 10个 十是100教学反思课题数数、数的组成课时1课时主备人使用人教学内容分析通过让学生摆放35根小棒的过程,使学生领会一个两位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加深对计数单位“一”“十”的理解。学生已经对100以内数有了初步认识,特别是整十数和非整十数

8、的区别和数法,在此通过学习可以初步渗透数位和数值的概念,为以后学习100以内数的读写打下基础教学目标1、 进一步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3、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重难点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理解100以内数的组成。教具学具准备小棒、计数器教学设计思路教学时首先说说生活中的100以内的数,复习100以内数的认识。除了一个一个地数以外,还可以2个2个地数,5个5个地数 ,10个10个地数,选用不同的方法数数,比较哪些方法更准更快。然后合作探究,让学生动手摆35根小棒观察出它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进一步认识100以内数的组成。

9、教学内容及师生活动设计二次设计一、学前准备:1、抢答(一):一十一十地数,三十前面是( )十,三十后面是 ( )十。(2)指名数:一十一十地数,从六十数到一百。二、教学例31、让学生摆出35根小棒。然后提问:“怎样摆就能一眼看出是35根?”(3捆、5个单根)再问:“3捆中有几个十?5个单根中有几个一?”(3个十和5个一)让学生看着摆出的35根小棒,轻声说:35里面有3个十和5个一。2、教师再摆出57根小棒。问:有多少根小棒?是几个十和几个一?3、练习数的组成游戏。学生4人一组,一人任意摆出表示一个两位数的小棒,其他同学轮流说一说,摆了多少根小棒,是几个十和几个一。4、做例3下面的“做一做”。先

10、让学生观察左图,说一说有几盒,每盒有几枝,盒外有几枝,然后再在括号里填数。填完后说一说:4个十和6个一是46。右图的练习过程与左图同。4游戏:摘果子。(水果卡片)四十二(   )个十(   )个一七十六(   )个十(   )个一四 十八(   )个十(   )个一六十里面有(   )个十一百里面有(   )个十想一想:一百以内的数是由什么组成的?你发现了什么?有规律吗?谁会说?五、小结: 说一说,你今天学会了什么?作业设计

11、1、填一填。45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88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49面有( )个十和 )个一。80有( )个十10个十是( )十位是7,个位是3这个数是( )板书设计,简明清晰 数数、数的组成35里面有3个十和5个一。46里面有4个十和6个一。教学反思课题读数、写数课时1课时主备人使用人教学内容分析本节是100以内数的认识的一部分,它是在掌握100以内数和组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大小和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打好基础。教材由用铅笔表示数过渡到用计数器上的珠子来表示数,是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意义,让学生经历用小棒表示的数用计数器表示的数用数字写出的数的过程,把学生的

12、认数经验逐步上升为数学思考。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熟练地读写100以内的数。2、结合具体事物,使学生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教学难点:数位的意义。教具学具准备计数器、数位板、数字卡片。教学设计思路教学使通过感受具体的事物到半具体半抽象的事物到抽象的数这个过程,来学习100以内数的读写。课堂上,通过个位和十位上的珠子换位子,激起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通过对24与42中的4、2的意义,加深了他们对不同数位上的数所表示的一样的理解。教学例5是先让学生尝试读写一个任意两位数,再让学生读写一个任

13、意的整十数,使学生明白,当个位上一个也没有时,应用0占位。例6通过给学生一个只有个位和十位的计数器请他们表示100,使学生想到了百位。通过操作,使学生进一步理解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的十进制计数法的基本原理。教学内容及师生活动设计二次设计一、复习:1、十个十是(   ),一百里面有(   )个一。2、6个一和3个十组成(   )。4、89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5、62里面有(   )个一和(   )个十。二、学习读数、写数:1、 教学

14、例4:(1) 同桌两个一组摆出24根小棒。先说一说它的组成,然后想一想,2捆(即20根)应摆放在计数器的那个数位上?4根呢?(2) 学生在计数器上拨珠表示24。边拨边叙述:2个十在十位上拨2颗柱,4个一在个上拨4颗珠。(3) 在数位板上用数字卡片摆出24,并读出来。提问:“2在哪个数位上?4在哪个数位上?”(4) 教师再摆出42根小棒,用同样的方法完成以上过程。当学生写出并读出42以后,让学生对比24与42中的“4”、“2”的意义,加深对不同数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的理解。2、 教学例5:(1) 学生独立写出例5中上面一组数,写完后轻声读一读。教师将写得又整洁又美观的学生作业进行展示,并抽出其中

15、一个数(如67)提问:6在哪个数位上?它表示什么?7呢?”(2) 例5下面一组数的教学过程与上面一组数大体相同,应强调的是:当个位上一个也没有时,要用0占位。3、教学例6(1) 让学生利用计数器拨珠。先一个一个地拨,在个位上拨9颗珠后提问:“再拨上一颗是几颗?”“10个一是多少?怎样用计数器上的珠子表示?”(2) 在十位上,一个一个地拨,拨出9颗。提问:“这9颗珠表示多少?”“再拨一颗表示几个十?”“10个十怎样用计数器上的珠子表示?怎样读写?”(3) 学生在课本上尝试写出一百,并轻声读一读。(4) 请学生对着数位表,同位互相说一说,从右边起,第一、二、

16、三位各是什么数位?每个数位上的数各表示什么?然后在数上填空。(6) 让学生再回头看例6中自己写的数,并读一读,然后想一想,写数和读数是从哪边(左边和右边)开始的?最后引导学生概括出小精灵聪聪说的话:“读书和写数,都应从高位起。”三、练习:35页做一做1、2题。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订正。四、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五、作业设计板书设计写数、读数写作:24 读作:二十四写作:42 读作:四十二教学反思课题数的顺序课时主备人使用人教学内容分析这部分内容是在数数、读数、写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前面教学数数时,学生已经接触了数的顺序问题,初步知道一个数前后相邻的数各是多少。例

17、7让学生把100以内的数目表填完,一方面复习了数数、写数,另一方面使学生了解了数的排列顺序。让学生看着数目表寻找数目的排列规律,是学生更好的掌握这些书的排列顺序,发展学生的思维。教学目标1、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运用100以内数的顺序解决问题。2、进一步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3、进一步用100以内数的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能进行监督的交流。培养学生的乐趣,发展学生的思维。教学重难点1、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运用100以内数的顺序解决一些简单问题。2、探索100以内数目表的排列规律。教具学具准备小黑板、主题图。教学设计思路在教学时先复习数的组成和顺序,学习时出示100以内数,把没有写完

18、的数补充完整,通过多种形式的操作活动,让学生根据已有的数去观察,去看、去想、去讨论,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来发现这些100以内数的规律和排列顺序,调动起全体学生获取知识的愿望。教学内容及师生活动设计二次设计一、复习引入1、26是由( )个十( )个一组成。2、10个10是( )。( )个十组成80。3、13的前一个数是( ),后一个数是( )。4、( )个十( )个一组成71。二、新授活动:    1引导学生观察老师黑板上的挂图填一填。师:这是一幅1100以内数的表格,大家能根据这些数的前后顺序把表格补充完整吗?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及时发现问题。2观察表格,寻找

19、规律。1)师:认真观察表格,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观察回答。生1:我发现每一行都是10个数字,而且每行的末尾的数字都是有0的。师:我们一起来看看每行末尾的数字,10、20、30、100。这些数的末尾都有“0”,1090叫做整十数,100叫做整百数。生2:我是竖着看的,第一列个位上的数字都是1,十位上的数从第二个起,分别是1、2、3、4、师:那十位上和个位上的数字表示的意义相同吗?生:不相同,十位上的数表示几个十,个位上的数表示几个一。师;说得对,下面请同桌两个小朋友相互说一说这些数的组成。同桌相互交流。3)怎样根据这3个数的组成、大小和它们各自的位置,把15、24、35、54、69、90和99分别

20、填到相应的小格里?3说一说。(1)49后面一个数是多少?89前面一个数是多少?(2)和71相邻的是哪两个数?师:和80相邻的两个数呢?师:六十几的两位数包括哪几个数?引导学生独立寻找,集体反馈。师:问题是问我们六十几的两个数,所以应该不包括六十。如果问题问:十位是“6”的两位数,那就包括60。师:个位上是5的两位数有哪几个?生:15、25、3595。4试一试。(1)教师出示课本49页试一试中的两个图。师:那第2个图,是不是也可以按表格中的排列规律来猜呢?生1:对,34的前一个数是33,后一个数是35。生2:34上面一个数是24,下面一个数是44。三、练习巩固1按要求填数。(1)引导学生弄懂题意

21、。(2)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了解情况。2填空。(1)学生独立审题解答。(2)集体交流。五、总结板书设计: 100以内数的顺序整十数:10、20、30、100。整百数:100教学反思课题数的大小的比较课时主备人使用人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学习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是在学习100以内数的认识和顺序以及2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基础上学习的。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是小学阶段整数大小比较的基础和重点。例题提供了两个小动物拾贝壳的情境,让学生自己解决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无论是例题,还是“试一试”,都注意尊重学生的想法,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比较的。“想想做做”中还安排了不同层次的

22、数的大小比较练习,让学生形成一些新的认识。教学目标1、在独立思考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充分感受比较策略的多样化。2、学会比较数的大小,培养学生的数感。教学重难点1、 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一”与“十”以及“十”与“百”之间的关系。2、掌握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能正确比较大小。教具学具准备计数器,数位表,小棒,课件教学设计思路在教学时创设比赛的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这些数分类学生自主探索位数不同、位数相同的数的比较方法,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比较分析找到最优的方法,并说出这样比较的理由,使学生掌握的更牢固。再通过、抢答、找座位、写数游戏巩固所学的知识。教学内容及师生活动设计二次设计一、

23、60;复习1、口算天天练 2、谈话引入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板书课题: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二、创设情景,复习铺垫:9、27、41、56、58、92、100。(板书数字)1、读数、说组成你能从中任选一个两位数说说它的组成吗?(指3名)2、根据位数分类(一位数、两位数、三位数)一位数有谁呢?(9)两位数朋友是哪几个?( 27、41、56、58、92);(100)是三位数。三、  自主探究(一)位数不同比位数10092师:异口同声,看来大家都是一流的裁判。能说说为什么100大,92小吗?(2)请同学们自己小声说一说师:谁听清楚了,他是怎样比的?(再指名说)

24、 (3)指导学生观察100是几(三)位数?最高位是什么(百)位;而92是(两)位数?最高位是(十)位。三位数大于两位数,所以10092。2、试一试: 524 6 49 871003小结:同学们,以后再遇到两个数比较大小,我们就可以先看位数,位数多的数大,位数少的数小。(二)位数相同,比最高位27和41。(板书)师:4、2在哪个数位上?直接比十位,方法真棒!2试一试4532 6089 9873 3小结:两位数和两位数比,先看十位,十位上大的数就大。(三)十位相同,比个位56和58,指名:56582、试一试3532 949 9 3、小结:十位相同,比个位,个位上大的数就大。(四)两位数比较大小总结

25、: 两位数比较大小,先看它们的十位,十位上大的数就大;如果十位上的数相同,就看个位,个位上大的数就大。四、巩固练习 1、抢答:填上、68768286544569704232100934、想一想,填上数。721 14五、课堂小结板书设计数的大小的比较 9、27、41、56、58、92、101009227415658教学反思课题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课时主备人使用人教学内容分析“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这部分教材是在孩子认识100以内的数学会比较数的大小的基础上安排的,通过教学,让孩子会用“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等词描述两个100以内数的大小关系,进一步培养数感。这

26、部分内容是以前教材所没有的。教材提供给孩子两个动物折星的场景,引导孩子交流得出“小猫比小猴做的多一些”,通过启发孩子思考“还可以怎样说”,得到相对的另一种表述“小猴比小猫做的少一些”,并初步学习应用“多一些”“少一些”描述两个数量间的大小关系。教学目标1、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词语来形容描述100以内的数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培养数感。2、通过活动培养推理能力,并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教学重难点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具体含义,能够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词来描述两个数的关系。教具学具准备小黑板,主题图。教学设计思路教学时采用游戏法引入教

27、学的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再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让学生感知100以内数的多少,利用金鱼图使学生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最后通过说一说、玩一玩、猜一猜等活动,使学生在做中玩玩中学,真正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内容及师生活动设计二次设计一、复习1、口算天天练2、谈话引入课题二、教学新课(一)学习“多一些、少一些”1、出示花金鱼和黑金鱼图,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2、教师引导学生比较分析花金鱼比黑金鱼多很多吗? 引导:花金鱼比黑金鱼多一些。(板书:多一些)说说 “多一些”的意思。这句话还可以怎样说?得出:黑金鱼比花金鱼少一些。(板书:少一些)3、同桌之间再

28、用“多一些、少一些”来说说花金鱼和黑金鱼之间的多少关系。(二)学习“多得多、少得多”1、出示3种金鱼图。你知道“红金鱼和花金鱼谁多吗?2、引导学生分析、比较、交流红金鱼比花金鱼只多一点吗?引导:红金鱼比花金鱼多得多。板书:多得多1、 引导学生分析、比较、交流红金鱼比花金鱼只多一点吗?引导:红金鱼比花金鱼多得多。这句话还可以怎样说?花金鱼比红金鱼少得多(板书:少得多)红金鱼和黑金鱼的比较。反馈:红金鱼比黑金鱼多得多,黑金鱼比红金鱼少得多。4、再用4个词语来说说这3种金鱼之间的多少关系。(三)练习(P40做一做)三、巩固练习1、练习:P43第4题:青蛙吃害虫2、生活中的多少3、判断,对的画对勾,错

29、的画差。(1)、100比9多得多,比99少一些。( )(2)、73比69多一些,69比73少一些。( )(3)、79比16多得多,比80少一些。( )(4)、25比19多一些,比100少得多。( )4、用今天学的知识说一句话。 49、9、94、48小结。板书设计,简明清晰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教学反思课题 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课时主备人使用人教学内容分析由于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是在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所以,教材先安排了数的组成的复习。这一方面是为了巩固数的组成,另一方面又为学习口算和笔算做准备。然后,教材结合实物图进行405和455的教学,使学生明确405就是把4

30、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455就是从4个十和5个一中去掉5个一。这样学生就容易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算法。然后让学生“想一想”,540怎么算。这是一种变式练习。在“做一做”中,第1题是让学生摆小棒后再列式计算,让学生进一步熟悉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减法的方法。第2题是先练习加法后练习减法教学目标1掌握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2能准确地计算出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根据100以内的组成知识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并能准确计算教具学具准备小黑板、小棒教学设计思路教学时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买酸奶的情境,让学生从中提出数学

31、问题,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的精神,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联想和思维能力。开展小组讨论,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运用动手操作,让学生尝试摆小棒,是注重动手实践的过程,练习中让学生说出不同的思考过程。教学内容及师生活动设计二次设计一、复习引入1填空:(1)40里面有(    )个十(2)45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4个十和5个一是(    )2出示口算题:6358 94157 89156 14646二、探究新知1 设计情境、教学例10生答师板书:

32、30+2=(1)用小棒摆一摆看小精灵是怎么想的?和我们的想法一样吗?(30是 3个十,2是2个一,3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32,所以30+2=32)(2)如果妈妈买的是60瓶,小明又拿了3瓶,他们一共要付几瓶的钱呢?怎样列式计算呢?生答师板书:60+3=(3)反馈练习:3042085023如果妈妈原本买了32瓶奶,付钱时发现钱不够,让小明退回2瓶,她应该付几瓶的钱?怎样列式计算?生答师板书:322(1)请同学们用小棒摆一摆,试着算出322?(32是3个十和2个一,减去2就是去掉2个一,还剩3个十,也就是30所以32230)先说想法再说得数:56-6 98-8   7

33、4-4 4引导学生思考230,应该怎样计算?如果学生有困难,可以引导学生用小棒摆一摆,使学生明白算理,230表示2个一和3个十合起来,得32与例9:“302”只是加数的位置不同,但算法相同(2)反馈练习:360,9+80   7+20  5+40,先说算再说得数自己在练习本上编几道同类几十加几的口算题,再颠倒位置口算算完让学生思考,看学生能发现了什么?(两个数颠倒位置相加,但计算结果相同)5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加法有什么共同点?(都是整十数加一位数,或两位数减一位数)。师:我们今天这节课学习的就是两位数加一位数以及相应的减法。作业设计:练习八第5和6题。板书

34、设计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一共买了多少瓶? 30+2=32(瓶) 还剩多少瓶? 32-2=30(瓶)课题摆一摆,想一想课时主备人使用人教学内容分析教材设计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进一步巩固数位及位置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100以内数的特点及排列规律。活动通过让学生把某一数量的圆片分别摆在数位表的十位和个位上,得到不同的数,巩固对100以内数的认识,还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每一组数的特点,探索规律,培养学生初步的归纳能力。整个活动不仅能够使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发现形象思维能力,还能通过招规律发展学生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让学生把某一数量的圆片分别摆在座位

35、表的十位和个位上,得到不同的数,巩固对100以内数的认识。2通过活动,引导学生观察每一组数的特点,探索规律,培养学生初步的归纳能力。3通过活动,使学生在操作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能力,通过找规律发展学生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教学重难点把一定数量的圆片分别摆在数位表的十位和个位上,得到不同的数,并能从中发现规律。教具学具准备计数器,数位表,百数表,汇总表,圆片20个教学设计思路1、这个活动要求学生对数位和位值的概念比较熟悉,所以在开始活动前,教师利用数位表和计数器对相关知识进行复习。例如计数器的十位和个位都是两颗珠子,让学生说一说这两颗珠子分别代表多少。2、在活动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学

36、生的操作刚开始可能是无序的,要鼓励他们通过观察和不断地探索,自己发现摆圆片的方法和规律,是操作走向有序。3、在摆圆片的过程中,教师是要随时提示学生主动去发现规律。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想出尽可能多的方法,并互相交流。教学内容及师生活动设计二次设计一、复习铺垫1数位顺序。谁能告诉大家,数位从哪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什么位?第三位呢?师:个位上的数表示什么?十位上的数表示什么?百位上的数呢?2用计数器拨数。22师:现在请小朋友们拿出你的计数器,我说数你拨珠,注意要边拨边说4,13,22,31,40。师:刚才小朋友们在拨这几个数时,你有什么发现?(我们拨这几个数,每个数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加起来都是4

37、。每个数与前面相邻的数相比,都是个位少一,十位多一,相差都是9。)这个活动我们就叫“摆一摆,想一想”(出示课题)。二、激发兴趣,合作求知1用2个圆片摆数。我们学过的数只限于100以内。所以,在数位表上只能摆一位数和两位数,不摆三位数,大家开始,用2个圆片看能摆哪几个数?2、20、11板书:2个圆片。2,11,20。师:大家想一想,为什么2个圆片摆在个位上得到的数是2?而摆在十位上得到的数是20呢?(因为摆在个位上表示2个一,所以是2,而摆在十位上表示2个十,所以是20。)(1)你能用3个圆片表示不同的数吗?大家能回答他吗?(2)用3个圆片摆数,请动手摆一摆,看能摆出几个数?说一说你是怎么摆的?板书:3个圆片,3,12,21,30。2用4个圆片,5个圆片摆数。师:看,这两个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