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冀教版: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 突兀的大石 头教案篇一1.1. 知识与技能(1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2)抓住句子,体会人物的内心与当时的心情。(3 3)了解童年李四光对大石头产生的疑问以及他后来震 惊世界的研究成果与童年的疑问间的关系。2.2. 过程与方法(1 1)在各种形式的朗读中, 达到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目 的。(2 2)引导学生抓住句子中的重点词语, 体会文中句子的含义。3.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要善于发现,并在发现中积极探 索,教育学生应当具有坚持不懈的精神,进而激发学生对科 学的热爱与追求。教学重难点1.1. 引导学生体会好奇心在发明创造中的
2、重要意义。2.2.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见过大石头吗?如果你见到一块大石头你 是否会产生一些疑问 ? ?我国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就对一块大石头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突兀的大石头 。(板书课 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1. 学生自读课文, 注意读准生字字音, 把课文读通读顺。2.2. 边读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哪些内容给你留下 深刻印象。3.3. 从课文中你读懂了什么?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用“”标出。三、学习课文,感受人物品质(一)发生兴趣1.1. 小时候李四光常常和小伙伴们围着一块巨石捉迷藏。 那么,这是一块怎样的石头?李四光对它
3、产生了什么兴趣 ? ?2.2. 学生轻声读第 2 2 自然段,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3.3. 反馈交流。(注意文中的“突兀”)(二)提出疑问1.1. 时间长了, 李四光对这块大石头有了疑问。 他首先问 的是谁?然后又去问谁?陈二爹是怎么回答的?李四光会怎 么想?请同学们读读课文,同桌间演一演。(同桌读、演后挑选学生上台表演)2.2. 陈二爹的答案, 李四光满意吗?他又是怎么做的呢? (学生一起朗读课文中父亲说的话)3.3. 你从李四光这样追问的过程中体会到了什么? (他是 一个好问的孩子)(三)解开巨石之谜1.1. 那么, 这块石头到底是从哪儿来的, 后来这个疑团有 没有解开?(有)是怎么解开的
4、?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的剩 余部分。2.2. 读后讨论:(1 1)李四光是怎样解开这块突兀的大石头的来历这一谜 团的?引导学生认识一下要点:a.a. 李四光思考这个问题二十多年。b.b. 长大后到英国学习了地质学, 明白冰川可以推动巨大 的石头旅行几百里甚至上千里。c.c. 李四光回家乡专门考察了这块大石头, 终于弄明白这 块大石头是从遥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2 2) 对这块巨石的研究引导他发现了什么重大成果? 李四光发现这一带还广泛地分布着冰川带来的砾石和黏 土堆积物,进而发现了我国扬子江流域广泛存在着第四纪冰 川的遗迹。他专门写了一 篇扬子江流域之第四纪冰川期的论文。(3 3)交流读
5、后感想:全班一起交流朗读这两句话,体会 成功的重要性。四、课堂小结同学们,好奇的童心所发现的问题可能蕴含着大价值。 希望你们也要有强烈的好奇心,遇事多提问、多思考,不懈 探求,去揭开一个个神奇之谜。篇二1.1. 正确流利朗读课文。2.2. 了解童年李四光对大石头产生的疑问以及他后来震惊 世界的研究成果与童年的疑问间的关系,认识好奇心在发明 创造中的重要意义。重点难点:1.1. 引导学生体会好奇心在发明创造中的重要意义。2.2.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教学过程:一、板画激趣,谈话导入你见过大石头吗?如果你见到一块大石头(教师板画一 块大石头)你是否会产生一些疑问?我国的地质学家李四光 小时候就对一
6、块大石头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今天我们就来学 习一一突兀的大石头(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扫除障碍1.1. 请各自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2.2. 分节指名读课文,相机检查巩固生字、新词的读音。、藏在后面、孤零零、悄悄、躲闪、陨(y ybn n)石、大坑(k kengng)、卧进、突兀(w wu)旅行、考察、秦(q qin n)岭、流域(y yu)遗(y yi)迹、研究、震(zhzhen n)惊三、检查预习,质疑解难。1.1.结合资料袋中的内容介绍本文主人公李四光。2.2.学生针对课文内容质疑,师生共同解疑。( 1 1)对预习认真,能主动、正确解疑的同学给予表扬。( 2 2)主要解
7、决以下疑难陨石:大的流星在经过地球大气层时,没有完全烧毁坠 落到地球上的含石质较多或全部为石质的陨星。地质学家:从事地球物质形成和地壳构造研究,以探讨 地球的形成和发展的科学家。突兀:高耸。第四纪:地质历史的最后一个纪。约从距今 250250 万年前 至今。此时高纬度地区广泛地发生了多次冰川作用。冰川:在高山或两极地区,积雪由于自身的压力变成冰 块(或积雪融化、下渗冻结成冰块) ,又因重力作用而沿着地 面倾斜方面移动,这种移动的大冰块叫做冰川。在地质上的 新生代第四纪,气候非常寒冷,世界上的许多地方被冰川覆盖,称第四纪冰川。秦岭:横贯我国中部,东西走向的古老褶皱断层山脉。我国地理上的南北分解线
8、。分布有冰川槽谷、角峰等。(3 3)完整地齐读课文。四、感知巨石形象 课文讲的是李四光小时候的事。小时候的他常常和小伙 伴们围着一块巨石捉迷藏。让我们到现场去,去看看这是一 块怎样的巨石,他们是怎样围着巨石捉迷藏的。1.1. 请大家各自轻声朗读第 2 2 自然段,思考老师提出的问 题。2.2. 教师板画石头,讨论:(1 1)这是块怎样的石头?(注意文中的“巨石”、“孤J |AJ |A零零”)(2 2)李四光和伙伴们是怎样围着石头捉迷藏的?3.3. 小伙伴们转来转去找不到李四光,咦,这是为什么? (石头大,便于躲藏这也是原因之一)五、感受好问精神 时间长了,李四光对这块大石头有了疑问。李四光会怎
9、 么问?李四光又会怎么想?同学们读读课文。教师问: “听了他的回答, 李四光的疑问解决了吗?为 什么?”六、解开巨石之谜 李四光又跑去问爸爸,他爸爸也说不清。后来这个疑团有没有解开,怎么解开的,请大家读最后两自然段。读后讨论1.1. 李四光怎么解开这块孤零零的巨石之来历这一谜团 的?引导学生认识以下要点:(1 1)李四光思考这个问题想了二十多年;(2 2)长大后到英国学习了地质学, 明白冰川可以推动巨 大的石头旅行几百里甚至上千里。(3 3)李四光回家乡专门考察了这块大石头, 终于弄明白 这块大石头是从遥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2.2. 对这块巨石的研究引导他发现了什么重大成果?七、交流读
10、后感想1.1. 完整地朗读课文。2.2. 读了这篇课文, 大家都会有一些感想, 请你和大家交 流一下。3.3. 小结鼓励 孤零零的巨石联系着千万年前地质事件,童年的疑问引 发了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貌似平常的事件不平常,好奇的 童心所发现的问题可能蕴含着大价值。愿我们小朋友们也有 强烈的好奇心,遇事多提问、多思考,不懈探求,去揭开一 个个神奇之谜,为国家、为人类作贡献。1 1、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2、 读懂课文内容;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 执着求索的可贵品质。教学过程:一、 复习引入。1 1、复习词语、藏在后面、孤零零、悄悄、躲闪、陨(y yun n)石、大坑(k kengng)、
11、卧进、突兀(w wU)旅行、考察、秦(q qin n) 岭、流域(y yU)、遗(y yi)迹、研究、震(zhzhen n)惊2 2、再次出示: 地质学家 巨石 疑问 研究 你能根据这 些词语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二、品读课文(一)了解大石头的“奇怪”这节课我们就随着李四光 去研究这块大石头。1 1、上节课在预习课文的时候, 同学们提出了一些很有价 值的问题。老师整理了一下,主要集中在这两个问题上:( 1 1 )大石头奇怪在什么地方?( 2 2)发现这块大石头后,李四光是怎么做的?(学生齐 读问题)今天,我们就根据这两个问题来学习课文,先来解 决第一个问题。2 2、这大石头到底奇怪在什么地
12、方呢?(请你读一读课文,找找描写大石头奇怪的句子)出示:这块石头真奇怪,它很大,是一块巨石,却孤零零地立在草地上。没有人知道它从 哪里来的,它的四周都是平整的土地,没有一块石头。 (说说 理由,并读一读,把大石头的奇怪读出来)是啊,李四光在 玩的时候对这块大石头是从哪儿来的产生了疑问。(二)体会李四光的提问。1 1、李四光对这块奇怪的大石头到底提出了哪些问题呢? 同学们,请你找一找李四光提的问题的句子,把它画下来, 再读一读。2 2、谁来说一说你划的句子出示: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 从哪儿来的呢?是谁把他放在那儿的呢?这么重的大石头从 天上掉下来,力量一定非常大,它应该把草地砸一个很深很 深的大
13、坑。 可它为什么没卧进土里去呢? (同学们找得真仔 细,全部找对的同学请你把这些句子读给自己听一听,有个 别句子没有找对的同学请你把补画下来。 )3 3、 请你再读读这些句子,从这些句子中你能体会到什 么?怎样把这些句子读好?(爱提问,观察仔细)4 4、你能从这些句子出发,具体说一说吗?句子一:这么 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李四光是在问谁?(自言 自语,问自己)(能把他自言自语的感觉读好吗?)那么多的 小朋友都在大石头旁边玩没怎么就李四光一个人对大石头产 生了疑问呢?1 1)在别人眼里,只是一块普通的石头,但在李四光心 里,却有问不完的问题,这说明他很会思考,对于好奇的东 西就想刨根问底
14、弄清楚。(2 2)李四光和别的小朋友一起在玩, 但只有他对大石头 提出了那么多的问题,这说明他很会观察与思考。句子二: 是谁把他放在那儿的呢?老师范读,学生读。句子三:这么 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 力量一定非常大, 它应该把草地 砸一个很深很深的大坑。可它为什么没卧进土里去呢?这个 句子要抓住哪些词,才能把疑问的语气读好呢?(3 3)从他提的第三个问题中, 我们可以看出他很会提问 题:“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一定非常大。它 应该可它为什么”这句话中的“一定、应该、为什 么”这些词语我们可以看出李四光平时就很有研究。(4 4)他的问题不是凭空提出来的, 而是经过观察与思考 后才提出来
15、的。5 5、同学们可真会学习,是的,李四光可真会提问,他的 问题是有根据的,经过深入思考的。让我们再读一读李四光 提出的这些问题。(三) 了解李四光是怎么做的? 1 1、 当李四光产生这么多问题后,他又是怎么做的?(读 课文)(李四光发现后先去问自己的老师,当老师不知道时, 他不放弃,又去问自己的爸爸。他长大后还是记着这几个问 题,不断去寻找答案。在他小的时候,他是问老师、问爸爸,等他长大了,他就不断地学习、研究寻找答案。 )2 2、是啊,你说得对,有了问题不断探究,去寻找答案,才会有所成果。 李四光就是这样做的, 最终弄清楚了奇怪的 大石头的来历。你们明白了大石头的来历了吗?3 3、我们一起来读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校教师教学绩效评价体系及操作指南
- 劳动仲裁撤诉程序及申请书样本
- 墙面粉刷施工方案
- 软件测试项目管理及进度控制方法
- 崇州市A共享社区“一领四联三融合”协同治理案例研究
- 幼儿园大班语言故事教案范例
- 项目风险管理全流程方案
- 绳网乐园营销方案
- 亚马逊营销方案范文
- “新市民”消费信贷的违约风险研究
- 2025-2030制造业转型升级分析及投资融资策略研究报告
- 2025北京大兴区兴丰街道招聘临时辅助用工4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山体挂网防护工程施工方案
- 两委换届知识培训材料课件
- 2025年员额法官遴选面试考题(附答案)
- 停送电安全培训课件
- 云南昆明巫家坝建设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
- 防腐作业安全培训
- 大国兵器(中北大学)学习通网课章节测试答案
- 2025-2026学年沪科技版(五四制)(2024)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115)
- 李字的演变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