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美术下册欣赏课一_第1页
八年级美术下册欣赏课一_第2页
八年级美术下册欣赏课一_第3页
八年级美术下册欣赏课一_第4页
八年级美术下册欣赏课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汉霍去病墓石雕石蟾汉霍去病墓石雕跃马汉代霍去病墓前石雕群,是中国古代石刻中古拙质朴的至上精品。霍去病是西汉时卓越的青年将军,18岁就带兵出征,至24岁病死,5年间6次带兵击败匈奴的入侵。他死后,为表彰他的卓越功勋,汉武帝特地在自己的陵墓茂陵东面为他选定墓址,采天然石垒成祁连山形的坟冢。他的坟墓周围的石雕群是为纪念他而做。这个雕像群主要由十数种动物石刻组成。这些动物石刻,往往依天然石块原有的形状、纹理,仅用寥寥数刀刻画而成。石雕石蟾,是利用一块砾石的天然形状,简略而精确地雕刻出蟾的眼、鼻、口,轻微地勾画出前后肢,一只呼之欲出的石蟾就显现在你的眼前。石雕跃马,马的前肢作跃起之势、后肢仍是跪卧状,极

2、富动感。马的头部和背部作圆雕,腹部以下则是浮雕或半浮雕,腹部以下至基座的部分也不镂空。这座雕像造型简练、朴实,给人气势雄浑、自然天成之感。这就是“拙”的韵味。 霍去病墓石雕霍去病墓石雕马踏匈奴马踏匈奴最重要的作品是马踏匈奴。这座接近于真实尺寸的雕刻,使用一骠悍的战马将一个持箭的匈奴士兵踏翻在地的情景比喻霍去病的英勇善战和赫赫战功。战马雕刻得非常雄壮浑厚,而且沉稳坚定,与之相比,被踏在马下的匈奴士兵则给人惊慌失措、逃命无路之感。很有意味的是,对马用写实手法做圆雕,而对马下的匈奴士兵则只用浮雕和线刻完成其造型,而且马腹下与匈奴士兵之间的空隙并不镂空。这种写实和写意结合,虚实相生的手法,使这座雕像浑

3、然一体、气韵饱满,古拙之中给人极强的生命震撼力。 博古叶子(也是一种饮酒行令的酒牌)是陈洪绶晚年的作品,它以历史人物故事为内容,一叶一事,从陶朱公至白圭,共四十八幅。在注明“一文钱”的一叶酒牌上,画杜甫手举一文钱,坐在石上观看,右侧题字“囊空恐羞涩,留得一钱看”,表现了诗人表面上悠闲、乐观,内心隐隐作痛的二重性。博古叶子不仅反映了陈洪绶历史知识的渊博,也反映了他的希望和理想。再者,陈洪绶有意识地为木刻起稿,表现出他对版画的重视,也影响了一般画家对于版画创作的关心。在这个时期画家与刻工已有着密切的关系,陈洪绶与刻工的长久合作,为明代版画作品的艺术水平不断提高做出了贡献。贾又福,号瓢者,生于194

4、2年。河北肃宁人。1961年毕业于中央美院国画系并留校任教,现为该院教授。他遵循李可染的教导,刻苦治学求艺。他的创作基地是太行山区,太行山特有的气度、风姿、性情,使他神往、陶醉,为此他曾20多次深入太行山。太行丰碑是他的代表作。抗日战争中黄崖洞保卫战的先烈血染太行的历史壮举震撼着他的心,为此,他运用深远、高远之法,夸张了山形的碑铭感,崇高感和阴面山的量感,用强烈的朱红色泻染逆光,使这如碑之山顿生神采。正如他在题识中所说,太行山“确乎是碑”,是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精神之碑。近年,画家转向洪蒙太荒阴阳相生的哲理性思考,笔墨语言亦产相应地倾向于肌理的营造。他用画笔在纸上弹奏色彩的音乐。 在苍蓝的天幕上,安装一块橙黄的方窗, 方窗那神秘的瞳仁里,浑圆的五彩音符 就飘出来;每一个音符都罩着一圈 粉色的修饰音,围绕最大的那个粉红 音圈跳舞。就像和谐的万物自由 生长,围拢着一个秘而不宣的宏大的主题。 康定斯基的粉色的音调,一幅抽象派的作品。 他用画笔在纸上弹奏色彩的音乐。 在苍蓝的天幕上,安装一块橙黄的方窗, 方窗那神秘的瞳仁里,浑圆的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