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案例教学策略选择一、教材分析: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组的开篇文章。本组教材以异国风情为专题,目的就是为学生打开一扇异国文化的窗口,向学生展示一幅幅多姿多彩的异国风情画卷。本文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先生写的一篇精美隽永的短文。文章不同于一般写景物风情类的文章,不是纯粹描写景物,在讲述德国风景民俗的同时,用最精炼概括的语言点明了通俗易懂而又意味深长的哲理,读起来让人既开眼界,又回味无穷,颇受教育。 在本篇课文的学习中一是要训练学生抓主要内容,了解不同地域的民族风情特点,增长见识;二是要揣摩作者是
2、怎样写出景物、风情特点的,学习运用作者的写作方法;三是注意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句;四是要从实际出发,查找资料以丰富对异域风情的感受。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五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同时本学期的语文教学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和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等,在本组学习中要加以复习巩固。这篇课文在理解上的难度不大,可充分利用学生过去学习写景状物类课文的阅读经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根据以上要求制订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如下:知识技能:一、学会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优美语言。二、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与风俗特点,感受异域风情。三、结合上
3、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过程方法:通过朗读、想象、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课文内容。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生境界。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感受异域风情。教学难点: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3、教学策略选择及理论依据学习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体现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同时语文课程标准还倡导新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接受学习之外,学会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精神。本课的教学设计努力遵循这一理念,教学过程中,在学生扫清了字词的障碍后,以跟随季羡林先生展开异域风情之旅的课堂展开形式,贴近作者视角,
4、选择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为切入点,以寻觅美丽感悟美丽升华美丽为贯穿课堂学习活动的线索,引导学生品读文本,在感情诵读、角色体验、情境想象、联系生活等形式多样的语言文字训练中感受德国风情,体会异国文化,领悟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生境界,实现语言与精神的同构共升。二、教学过程实录(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谈话激趣:在这个色彩斑斓的世界里,各个国家有着不同的风土人情和民族文化,今天老师将带你们去一个遥远的国度德国去看一看。谁能谈谈你心中的德国?生:介绍德国的资料(多媒体出示哥廷根的城市风貌)看,这就是德国的哥廷根。这座城市因哥廷根大学而著名,因为在这所大学里曾培育了三十多位诺贝尔奖得主。我国
5、的季羡林先生就曾在此留学十载,到1945年才回归祖国。1980年,35年后的他再次踏上这块故土,他感慨万千,写下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板书课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学知识越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就越感兴趣。德国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遥远的国度。利用多媒体课件,拉近了学生和文本之间的距离,走进学生的认知世界和情感世界,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把你认为优美的语段多读几遍。(生自由朗读课文)指名朗读优美的语段,并在语段中学习生字新词。(1)(多媒体出示课文的第二段)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我曾问过我的女房
6、东:你这样养花是给别人看的吧!她莞尔一笑,说:正是这样!师指脊梁:这个词语谁来读准它,注意梁读轻声莞尔一笑:读准字音,说说它的意思。师:介绍成语的来历:出自论语·阳货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现在用来形容女性的。请女孩子们笑一笑。(2)(出示课文的第三段)谁愿意来读一读?认读生词: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耐人寻味、颇,注意应是多音字。理解成语的意思,说说还有哪些描写花多的成语?3、积累成语:看,中国的文化渊远流长,语言文字更加丰富多彩,选择两个优美的成语写在积累本上,看谁写得既正确又工整。【扫除字词障碍,为深入理解课文打下基础。】(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师:德国给在此留学十
7、年的季羡林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边读边想德国给作者留下了什么印象?用书中的一句话概括生:快速浏览课文并汇报。师:(板书: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以本单元的主题切入问题,加强了文章与单元训练重点之间的联系。】(四)细读课文,品味奇丽奇特。1、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书中寻找季老先生眼中不变的美丽吧。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划出你认为优美的语段,想一想它美的原因。让学生自读自悟,自主探究,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充当好引导者的角色。】2、汇报交流体会奇丽。(多媒体课件出示相关句子)(1)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
8、嫣红。指名再读这句话,想想你感受到了什么?生:从任何一条街、家家户户、花团锦簇、姹紫嫣红。感受到了花多、花美。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色呢?(课件展示一朵朵、一簇簇,许许多多鲜花竟相开放的画面,理解花团锦簇;课件展示五颜六色鲜花竟相开放的画面,理解姹紫嫣红。)生:想象画面【课件创设情景,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加深了对词语的理解,让学生更能深刻地体会到景色的奇丽。】看,许多鲜艳的花聚集在一起,各种花儿艳丽夺目的好景象就可以称之为生: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如果是你置身在这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花海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生:展开想象指导感情朗读:是呀,每天沐浴在花的海洋里,闻着
9、花香,听着花语,身处异国他乡的季羡林先生徜徉在街道上,他看到了(多媒体出示这一段)指名感情朗读。当四五十年后他又一次踏上这块土地,美丽的花儿依旧,美丽的城市依旧,他看到了(生再读这段)今天,当世界各地的游客来到哥廷根,他们也看到了(生再读这段)【通过朗读、想象,让文本走进学生的思维空间,将练习说话和理解课文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过渡:多美的花啊!我们已陶醉其中了,课文中还有描写美丽的句子吗?(2)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播放多媒体课件)体会花的海洋、应接不暇的确是花的海洋,花的世界,现在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这座城市,一同
10、漫步在花的海洋中,你一定会惊奇的发现,师引读课文第三自然段。面对这美丽的景色作者发出了怎样的赞叹?多么奇丽的景色啊!)过渡:仅仅是花的美丽造就了这奇丽的景色吗?(不是)那又是什么呢?(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3、学习第二自然段,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为什么说这种境界颇耐人寻味?(1)过渡:自己喜欢花,自己养的花却是给别人看的。作者不理解,我们也不理解,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2)出示句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耐人寻味的境界指的是什么?生联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理解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德国人是怎样养花的?师
11、介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是季羡林先生在德国留学十年的真切感受,他的房东太太像慈母般的关心爱护他,像对待儿子一样照顾他。在这十年的留学期间,使他真正感受到了德国人淳朴简单的人生境界,就像花儿一样美丽。正是有了这样的一种人生境界,使我们见识到了这样奇特的民族,作者也由衷地赞叹道:(生齐读: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培养学生时时、处处有语文、学语文的意识,引导学生将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触手向课外延伸,向社会延伸,沟通了语文和生活之间的联系。】过渡: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会长久保持吗?50年后,当季先生再次踏上这块土地时,又有了怎样的感受。【做好过渡,处
12、理好上下文的衔接。】4、学习第四自然段1)(生读课文找出句子):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2)这里的美丽指的是什么?(景色美,心灵美)(3)看来,美的风景,美的心灵总是让人无法忘记,让人永远追寻,四五十年后,作者又到了德国,发现很多东西变了,可当作者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师引读生练习积累背诵第三自然段)(4)这美丽的景色,美好的心灵始终没有改变,我们由衷的再一次发出赞叹(生齐读: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五)总结 结束语: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朵花,就让我们绽放成最美的风景,在自己的心里,在别人的眼里。【这个环节的设计,加强了学生对文章的思想内
13、容的了解,升华了主题。】(六)板书设计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多么奇丽的景色! 花团锦簇 姹紫嫣红多么奇特的民族! 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板书的设计,突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点明了文章的主题。】三、教学反思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是一篇含蓄隽永的散文,读来清新自然,读罢回味无穷。上课之前,我认真研读了教材、教参,查找了大量的资料。这是一篇较为短小的文章,内容也浅显易懂,教学时,在学生自学生字词、充分自读达到正确、流利朗读的基础上,紧扣作者四五十年后到德国故地重游发出的赞叹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引发学生自主学习。那么如何展开呢?经过反复的思考研究,我确定了讲课的思路。首先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14、抓住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这句赞叹的语句,引导学生去研读课文,通过朗读去想象奇丽的景色,通过朗读去体会德国这个民族的奇特,然后再上升到理性的东西,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在教学目标的达成上,预设的教学目标基本实现,总的教学脉络清晰,一步步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情感,在思考中理解句意,从而理解本文所要表达的意思,而且使学生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并积累了课文中优美的语句。 课堂上在引导学生想象描述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景象时,同学们在理解词语意思的基础上,教师借助多媒体课件展示一朵朵、一簇簇,许许多多鲜花竟相开放的画面,理解花团锦簇;课件展示五颜六色鲜花竟相开放的画面,理解姹紫嫣红。通过课件创设情境,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加深了对词语的理解,对课文的感悟,让学生更能深刻地体会到景色的奇丽,同时感受着德国这个民族特有的风情,学生在感悟课文内容时由衷地发出感叹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创造了多么美丽的奇景啊。由此我的思考是:当我们拿到一篇语文课文时,一定不要早早地束缚了自己的思想,应该把文章放在整个单元中,细细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又要照顾到编者的设计意思,再加上自己的独特体验,这样才能够把课上得深刻、丰厚。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这堂课中也存在不足之处,在引导学生想象景色奇丽一部分内容时,我处理得太繁琐,有点浪费时间了,学生已经理解这段话的内容,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针技能考试题及答案
- 疫情反弹面试题及答案
- 全球创新药研发企业研发能力与竞争格局研究报告
- 死亡音乐测试题及答案
- 小学教师教育教学反思与情感教育的深度整合试题及答案
- 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中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与实施效果评估报告
- 2025南航招聘面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南航招聘空姐面试问题及答案
- 2025护士面试题库及答案
- 小学教师教育教学反思与家校互动的有效模式探讨试题及答案
- 素养为本的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核心理念
- 译林版三年级上册英语书单词表
- 康复科并发症二次残疾
- (新版)拖拉机驾驶证科目一知识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
- 2025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物理学与社会发展 专项练习
- DL∕T 526-2013 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技术条件
- 2024年北京大兴区九年级初三一模英语试题和答案
- 食品生物化学 知到智慧树网课答案
- 2024年江苏国信新丰海上风力发电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 学术交流英语(学术写作)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MOOC 国情分析与商业设计-暨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