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Ⅰ第一章第三节《公转的意义》导学案_第1页
必修Ⅰ第一章第三节《公转的意义》导学案_第2页
必修Ⅰ第一章第三节《公转的意义》导学案_第3页
必修Ⅰ第一章第三节《公转的意义》导学案_第4页
必修Ⅰ第一章第三节《公转的意义》导学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桑植县贺龙中学高中地理必修导学案 设计:zyz 执教: 班 级 我的小组 姓 名 编号:003 学习日期 小组评价 老师评价 课题:第一章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子课题: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昼夜长短的变化过程与方法 温故知新 u 复习旧知识1、 黄赤交角是怎样形成的?黄赤交角有什么影响?2、什么是晨昏线?在光照图上怎样判断晨线和昏线?u 导入新知识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昼夜长短的变化【学习目标】1、理解昼夜长短的形成;学会计算某地的昼长和夜长;2、掌握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规律和纬度变化规律;3、学会在正侧视和极地俯视光照图上判断昼夜长短。【难点预测】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和计算 我的笔记: 定向自学 u

2、独学下列材料,思考后面的问题:材料3:两分两至日极地俯视光照图:材料1:课本P23正文第三段,阅读晨昏线;材料2:昼弧和夜弧示意图: A图 B图 C图材料4:两分两至日正侧视光照图:45°NA45°S材料5:播放flash动画昼夜长短的变化。 思考下列问题:1、 读材料1和材料2,想一想什么是昼弧?什么是夜弧?你能根据昼弧和夜弧计算昼长和夜长吗?答:2、我们知道,晨线上将要日出,昏线上将要日落,太阳最高时为正午12时,日出至日落是一个地方的白昼,日出到正午是该地方的上午,正午到日落是该地方的下午,上午时长等于下午时长,由此我们得出:昼长日落地方时日出地方时2×(1

3、2日出地方时)2×(日落地方时12)读材料4的夏至日图,你能计算出A点的昼长和夜长吗?试说说你的计算方法。答:3、读材料3,说出ABC所表示的南北半球,说出此时北半球的节气和日期,并在三幅图中用双色笔描出0°、30°、60°纬线上的昼弧和夜弧。观察图中昼弧和夜弧所跨角度大小,回答下列问题:² 两分日:各纬度的昼弧和夜弧所跨角度 ,说明各纬度都是昼夜 ;² 夏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弧所跨角度 夜弧,说明北半球此日昼 夜 ; 阳光直射点已到达 ,故北半球各纬度昼长达一年中的最 ;北半球纬度越高,昼弧所跨角度越 ,说明纬度越高昼越 ; 北极

4、圈及其以内昼弧跨 °,说明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了 现象。4、读材料4,用色笔画出两分两至日赤道、45°N、南极圈的昼弧,观察昼长随季节的变化情况:² 赤道上:全年都是 。² 45°N:从 日到 日昼长夜短,从 日到 日昼短夜长; 从 日到 日昼渐长夜渐短,从 日到 日昼渐短夜渐长; 日昼最长夜最短, 日昼最短夜最长, 日昼夜平分。² 南极圈:从 日到 日昼长夜短,从 日到 日昼短夜长; 从 日到 日昼渐长夜渐短,从 日到 日昼渐短夜渐长; 日昼最长(极昼), 日夜最长(极夜), 日昼夜平分。5、读材料4,不同节气时,45°N的

5、昼长和45°S的夜长有何联系?昼长24小时 12 0答: 合作探究 任务一:通过对学、群学,探讨“定向自学”中的5个问题,组内解决各组员的疑问,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去请教其他同学或老师。任务二:完成教材P22填表。任务三:探讨学校所在地昼长随季节的变化情况,并在右边上图上用曲线画出其变化规律。(同时画出赤道上、北极圈、南回归线、南极圈的变化曲线图)任务四:在右边下图上画出两分两至日昼长随纬度的变化曲线图。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春分 展示交流 任务一:组内进行小展示。其他成员质疑,再合作探讨,以求最为完美。任务二:全班进行大展示。班上同学质疑,师生共同探讨。 我的笔记: 归纳总结 用你

6、喜欢的形式展示本内容的主干知识。 我的笔记: 巩固提升 见学海导航和考一本u 基础达标u 能力提升 桑植县贺龙中学高中地理必修导学案 设计:zyz 执教: 班 级 我的小组 姓 名 编号:004 学习日期 小组评价 老师评价 课题:第一章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子课题: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过程与方法 温故知新 u 复习旧知识读右思考下列问题:1、 此图表示的节气是 ,写出图中各点的地方时;2、 图中 点昼短夜长, 点昼夜平分, 点昼长夜短。3、将图中各点按昼长从长至短排列 。u 导入新知识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学习目标】1、 理解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含义;2、

7、 学会计算某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并能进行简单应用;3、学会分析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和随纬度的变化规律。【难点预测】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和计算FEDCBA 定向自学 u 任务一:独学下列材料,思考后面的问题:材料1:课本P23正文第二段;材料2:某地太阳周日视运动图;材料3:教材P22图116、117、118材料4:两分两至日正侧视光照图:A。 1、 什么是太阳高度?什么是正午太阳高度?2、 据图116填空,两分日时阳光直射 ,正午太阳高度从 向南北两侧递减。3、 据图117填空,夏至日时阳光直射 ,正午太阳高度从 向南北两侧递减。且 及其以 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4、 据图118填空,冬至日

8、时阳光直射 ,正午太阳高度从 向南北两侧递减。且 及其以 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u 任务二:根据右面的图1和图2,运用几何方法,求出H与、的关系。(图中H为所求地正午太阳高度。为阳光直射点纬度、为所求地当地纬度) 合作探究 1、 计算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南北极点在两分两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 纬线两分日夏至日冬至日赤道北回归线北极圈北极点南回归线南极圈南极点 2、根据计算结果,探讨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并在右边上图上画出两分两至日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折线图。3、根据计算结果,探讨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的变化规律,在右面的下图上画出各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的变化折线图。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正午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