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_第1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_第2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_第3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_第4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八年级物理下册-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1.下表是研究物体所受的重力跟物体的质量的关系实验得到的数据:(1)研究过程中,所用的测量工具是_和_。(2)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3)在通常情况下,我们认为g=9.8 N/kg,但经过科学家的精确测量,发现在不同的地点g值存在微小差异。下表为部分地点的g值大小: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发现:g值最大的位置在_。影响g值大小的原因是 。2. 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1)让小车从斜面上滑下后沿水平面运动,是为了使小车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 力和 支持力相平衡,其作用效果相互抵消,相当于小车只受水平方向上的摩擦力(

2、2)每次都让小车从同一个斜面的 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在滑到斜面底端时具有相同的速度(3)比较图14中小车在不同表面滑行的最大距离,可以得出:在初速度相同的条件下,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 小,小车运动的越 慢(4)在此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推理,可以得到:运动物体不受外力时,它将 做匀速直线运动 (5)由这个实验可以推理得出的物理学基本定律是(填写定律内容)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任何外力的情况看下,总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6)小明又用这些器材和木块,探究了小车动能大小与速度大小的关系,他先后三次将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 不同高度处由静止释放,比较小车在 同

3、一粗糙(选填“同一粗糙”或“不同粗糙”)水平面上推动同一木块运动的距离,由此可以得出:质量一定时,运动物体速度越 大,动能越大3. 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端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 相反,并通过调整 钩码个数来改变拉力的大小(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 不能(填“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 两个力是否在同一直线上(3)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

4、主要原因是 DA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 B小卡片容易扭转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减少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4.如图所示是“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1)在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时,应水平地拉动,且使它在固定的水平面上做 匀运动根据 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其大小为 N2.8N(2)将图2(a)和图2(b)的实验进行比较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压力大小有关(3)将图2(a)和图2(c)的实验进行比较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4)(a)、(b)两图所示的实验说明: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 压力越大,滑

5、动摩擦力越大(5)(a)、(c)两图所示的实验说明:压力一定时, 接触表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6)同组的小玉将木块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后,测得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变为原来一半他由此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随接触面积的减小而减小你认为他的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5. 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时,同学们利用小桌、砝码、海绵等器材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系列实验(1)同学们是根据 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2)观察比较图甲、乙的情况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受力面积一定时, 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3)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受力面积的关系,应比较 乙丙两图的实验,得到的结论

6、是: 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5)本实验中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控制变量法6. 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小邹同学用一块海绵和两块规格相同的长方体砖块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请仔细观察,并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大小是通过比较海绵的凹陷 程度来确定(2)分析比较图乙和丙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 .(3)分析比较图 的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4)进一步综合分析图甲、乙、丙和丁的实验现象,并归纳得出结论:压力作用效果与 压力大小 、 受力面

7、积有关7. 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1)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中液面的 高度差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使用前应检查装置是否漏气,方法是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如果U形管中的液体能灵活升降,则说明装置 不漏气(选填“漏气”或“不漏气”)(2)下列四幅图是小华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实验时的四个场景,除图杯中装的是盐水外,其余杯中装的都是水比较图 可知液体压强大小与深度有关;比较图 可知液体压强大小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比较 两幅图,可以得出:同种液体同一深度,液体内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相等(3)有两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体积相同的水和盐水,但没有标签,小唐把金属盒分别浸入到两种液体中,发现图甲

8、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小,认为图甲烧杯中盛的是水他的结论是 不可靠的(选填“可靠的”或“不可靠的”),理由是 没有控制压强在两种液体中的深度相同8. 物理与生活总是密切相关,很多有趣的物理实验也可以借助身边的用品进行以下就是小明利用气球进行的一些小实验: (1)往两只系着细线的气球中间吹气时,气球相互靠近了,这是因为 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2)为了观察压力的作用效果,用一个形状接近正方体的气球、几个相同的砝码、木板等进行实验他们将一块与气球上、下表面大小相同的木板压在气球上,用改变砝码个数的方法改变木板对气球的压力大小实验情况如图(a)、(b)和(c)所示观察上述实验现象,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9、:由图(a)与(b)或(a)与(c)可知: 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由图(b)和(c)可知: 力越大,作用效果越明显9. “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实验的部分操作,装置静止时测力计指针的位置如图所示(1)b图中测力计的示数为 3.6N由a、b、c所示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在液体密度相同时,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跟 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2)由c、d所示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相等时,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3)由图中提供的数据,可以求出盐水的密度为 1.1×103kg/m310. 小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步骤如下:(1)将质量为m的小球从光滑

10、斜面的A处由静止释放,滚下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相碰,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甲所示(2)将质量为m的小球从光滑斜面的B处由静止释放,滚下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相碰,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乙所示(3)将质量为2m的小球从光滑斜面的B处由静止释放,滚下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相碰,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丙所示根据上述三次实验,回答下列问题:通过观察比较 木块被推动的距离就可以反映小球动能的大小,这里用到的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是 转换法(选填“直接测量”“放大”或“转换”)为探究动能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关系,应选用 甲、乙两个图来分析分析乙、丙两图,得到

11、的实验结论是 速度相同时,物体质量越大,动能越大11. 小明和小红一起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1)实验前,将杠杆的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停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小明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小红认为也可以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右调(选填“右”或“左”),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2)在杠杆的两端加挂钩码,并移动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乙所示,并测出力臂多次实验并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实验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 便于测量力臂;多次实验的目的是: 得出的结论更具有普遍性(3)小明根据以上数据得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4)小红将图乙中杠杆两侧的钩码各取下一个,杠杆会 左侧下降(选填“右侧下降”或“左侧下降”)(5)若小明只将图乙中的杠杆左侧的两个钩码取下,要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右侧钩码 向左移动2格(说出钩码移动的方向及格12.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