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一观点深刻地揭示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非常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而很少关注这些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往往是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造成了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的脱节,感受不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这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很不利的。新修订的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现实世界中寻找数学题材,让教学
2、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摸到数学,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从而使学生不再觉得数学是皇冠上的明珠而高不可及,不再觉得数学是脱离实际的海市蜃楼而虚无飘渺。一、结合生活实际,合理组织教材数学教育是要学生获得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必须开放小教室,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曾看到过这样的调查:给一位低年级的小朋友依次出了两道题,第一道是:一个数是,比另一个数少,这个数是多少?(回答:),第二道为:晓波有朵小红花,比玲玲少朵,玲玲有几朵小红花?(回答:+朵)。同一个人,相同的数量关系,却做出了不同的回答,可见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
3、主,逐步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形式。该小朋友之所以能对第二题作出正确的回答,是因为第二题的内容贴近生活。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应用题教学要让学生看到应用题生动的背景,从而能借助于生活经验,进而理解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把握解题思路。然而,现行教材中,很多例题还是和学生的生活实际有一定的距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联系生活实际,吸收并引进与现代生活密切相关的具有时代性、地方性的数学信息资料来处理教材,整理教材,重组教材内容。鉴于此,这学期我在应用题教学时对学习材料进行了重组。我在教学前对学生进行了仔细的调查,了解他们在平时生活中,大多学生所感兴趣的、所熟悉的内容。然后根据所要学习应用题的结构特征进行编题
4、。例如:在教学列方程解比较容易的两步应用题时,我将整个教学过程改成李老师的两天开支情况,既复习题为:昨天李老师上百姓超市买日用品花了75元,其余的38买了零食,李老师身上有多少钱?例1为:今天早上李老师拿了一些钱上街买了3个特香包,每个4元,剩下64元,李老师拿了多少钱?例2为:在上学的路上,李老师又买了4个光盘,付出20元,找回2元,每个光盘多少钱?开放性练习为: 我数了数钱,还剩下46元,放学准备买些水果,我了解到:苹果每千克5元、梨每千克4元、草莓每千克8元、桔子每千克3元,除了买水果外,还得留下18元买菜。想想该怎么买合适,小组讨论,汇报可以怎么买。 这样就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改
5、编成了学生感兴趣的、活生生的题目,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生活中,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提高学生用数学思想来看待实际问题的能力。二、巧用生活理念,构建数学课堂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学生能迅速进入思维发展的“最近区”,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数学教学应考虑学生的生活基础,努力在学生生活与数学生活之间建立一种相似或相对的联系,这样学生更有构建的基础和探究的动力,在激发探究兴趣的同时,指点出探究的方向。如教学“折扣”一课时,谈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师:德克士套餐打折了,你说买哪种最合算?师出示模拟广告: 套餐1(原价18.60元,现价12.00元) 套餐2(原价14
6、.60元,现价 9.20元) 套餐3(原价17.40元,现价11.50元)问:买哪一种最合算?于是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部分学生认为,套餐1 价格下调了6.60元,下降的钱数最多,所以选择套餐1。还有部分学生提出不同意见,套餐1的原来价格最高,下降的幅度并不是最大。双方各执己见,学生在矛盾中迫切期待结果,此时我引导学生他们算一算下降了百分之几 , 学生很快找到答案,此时再来教学“折扣”,学生轻而易举的掌握了新知识。又如:在教学“利息和利率”这一课时,我先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银行去参观,观察银行周围环境,看发现了什么?然后在引导他们带着问题去预习新课,到上课的时候让学生介绍自己发现的问题,自己如
7、何来解决问题的,这样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对于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和增强学生的积极性都十分的重要。三、创设生活情景,增添学习兴趣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把问题情境生活化,就是把问题情境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亲自体验生活情境中的问题,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问题情境中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有利于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的数学是无处不在的,并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例如,我在教学圆的周长时,从学生熟悉的400米接力赛引入课题,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下便被调动起来了。接着,我用蓝乌龟和绿乌龟赛跑的故事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并利用多媒体动
8、态的展示其过程,学生始终被故事牵引着。又如:在教学最大公约数时,我将抽象的“最大公约数”这一概念生活化,创设了“帮学校买地砖,该买怎样的地砖,铺起来既美观又大方,同时又实惠。”这样一个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同时使学生觉得所学的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是很有作用的。四、加强实践操作,培养应用能力要把课堂上所学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往往被错综复杂的生活现实所难住。这就要加强实践操作,培养把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的能力。例如,教了“比和比例”后,我有意把学生带到操场上,要学生测量计算操场边的旗杆的高。旗杆高参天,如何测量?多数同学摇头,少数几个窃窃私语,提出爬上去量,但是两手抱着旗杆怎么量?
9、有人提议拿绳子,先用绳子量杆,下来后再量绳子。这可是个好办法,可如何上去?这时我取来一根长2米的竹竿,笔直插在操场上。这时正阳光灿烂,马上出现了竹竿的影子,量得这影子长1米。于是我启发学生思考:从竿长是影子的2倍,你能想出测量旗杆高的办法吗?学生想出:旗杆高也是它的影长的2倍。(教师补充“在同一时间内”。)这个想法得到肯定后,学生们很快从测量旗杆影的长,算出了旗杆高。接着,教师又说:“你们能用比例写出一个求旗杆高公式吗?于是得出:竿长:竿影长=旗杆高:旗杆影长;或:旗杆高:竿长=旗杆影长:竿影长。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能力。五、家庭作业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家庭作业是教师教学过程中一
10、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但传统的家庭作业形式封闭、单一,内容是课堂作业的重复,距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远。学生把家庭作业看作是一种负担,影响了学生学数学的兴趣。面对这样的情况,我在教学法中注意改变家庭作业的内容和形式,把家庭作业融入学生的生活,使家庭作业成为数学与生活的纽带。例如,当学习了统计的知识后,我安排学生分小组,调查全校各班人数情况,并将调查的结果进行整理与分析。学习完表面积的概念后,我布置了这样的家庭作业:“请同学们回家后,选择你喜欢的长方体物体,把他们的表面积或用料算出来,明天汇报,看谁完成得出色!第二天,学生纷纷把自己的作业呈现在大家面前:生1:我测量了家中音箱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也就是音箱的长、宽、高。经过分析、比较我发现只要测量出音箱三个不同的面的长、宽就可以算出它的表面积了。生2:我想知道家中的冰箱的表面积。通过测量我发现我们家冰箱的上面和下面是正方形的,还有另外四个面也就是前、后、左、右的面积都相等。生3:我想知道我家长方体玻璃鱼缸的用料,其实只要求五个面的面积就行了。课后,我与学生交流,学生说:“老师,我喜欢这样的作业,我觉得让我们实际去查查、量量、算算,既动了手,又动了脑。”“老师,我现在更喜欢数学了,因为我觉得它很有用,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种有意义的家庭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