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案例分析兴安完小 - 李浩 在十几年的小学数学教学中, 我常常遇到这样的学生, 在两位以 上的数进行乘法运算时经常出错。 数的乘法内容较为抽象, 也难于理 解,三位数乘两位数是在两位数乘一位数、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 推导出来的算理。内容相对两位数乘一位、两位来说较难,学生学习 起来有点困难, 也特别容易出错。 且乘法运算在生活中运用也比较广 泛,重要。如何对生活中时刻需要的乘法进行教学,我针对下面的案 例进行分析: 教学案例:因数的中间和末尾没有“ 0”: 师:同学们,你们想去北京吗?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 小时,火车 1 小时行 145 千米。该城市到北京有多
2、少千米?你会 列式吗?生:145X 12。师:估算一下,该城市到北京大约有多少千米?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生:我们可以把145看做150,把12看做10,这样150X 10=1500, 所以该城市到北京大约有 1500千米。师:刚才同学们都进行了估算,那么究竟145X12的准确答案是多少呢?面对新问题, 我相信同学们各有高招, 接下来我们就来解决今天的新问题尝试练习。(1)出示例1,读题,理解题意。(2)列出算式:145X 12。师:想一想:可以怎样计算?学生讨论。(1)集体讨论算法。(2)投影展示学生尝试练习中的几种做法:甲乙丙14 51 4 51 4 5X11 2X1 2X1 229 029
3、02 9 014 151451 4 517401 7 4 04 3 5(3)说一说:谁做得对,谁做错了,错在哪里?学生:甲和乙两位同学计算正确,丙同学做错了,因数十位上的1乘145,得数的末尾5应与因数的十位对齐。理清法则。(1)回顾。老师带领同学们回顾计算过程。(2)提问。第一步算什么?(先算2乘145,结果是290,得数中得末位和因数中的个位对齐)第二步算什么?(再用因数十位上的1去乘145)得多少?( 145个十)5要和因数中得哪一位对齐?(要和因数中的十位对齐)第三步算什么?(把两部分的积加起来,得1740)对比例题,归纳法则。(1)观察 45 X12 和 145X 12.( 2)比较
4、两位数乘两位数、两位数乘三位数的乘法计算顺序和积 的定位。归纳法则:先用第一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二个因数, 得数的末位和第一个因 数得个位对齐。再用第一个因数是薇商得数去乘第二个因数, 得数的末位和第一个因 数得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得积加起来。 注意:第二步个位上的 0 不写。 师:做完题后,你如何检查? 生 1 :我用计算器来验算。生 2:我再重做一遍。 因数的中间或末尾有“ 0”1. 口算。 老师出示口算卡,指名说得数。12X 1023X 1032X 30 8X 136X 5024X 202. 提问。出示: 6X 50 师:这道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题怎样计算比较简便?出示:24X 20师
5、:这道整十数乘两位数的口算题怎样计算比较简便?3.导入。观察:6X 50和24X 20这两道题的因数有什么特点?生:都是整十数,末尾都有0师:如果两个因数的末尾都有 0,这样的乘法你会做吗?板书:160X 30=学生讨论师:请运用不同算法得同学说一说自己是如何解答的。生1:我是口算得出的结果,先算 16X 3=48,再在积的末位添 上两个0。生2:我是这样算的:160X300004804800学生3:老师,我喜欢这样算:1 6 0X 304 8 00提问:这道替于与前面学习的有什么不同?(两个因数得末位 都有0)这道踢怎样用简便得方法计算?在乘得的数得末尾怎样添0 ?巩固练习 (1) 板书“做
6、一做”的内容(2)请同学们自己选择,完成其中的两道题。(3)多数同学做完后,老师指名板演。对教学案例的分析:(一)合理的组织、运用教材该案例在课的开始, 老师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 兴趣爱好和年龄 特点,以“坐火车去北京要走多少千米”为论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增强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再让学生列出算式, 对算式进行估算,既巩固了旧知识,又引出了新知识,使学生的学习 状态自然地从旧知识的巩固转移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去。 最后让学生集 体讨论,分享自己的算法。 这样不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带动学生积 极回答问题,更能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二)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三位数乘两位数”这一学
7、习内容,是在两位数乘一位数,两位 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引申来的, 对于本年级同学的理解能力而言, 既 是一个比较简单的知识,又是一个比较抽象的内容。因此,只有让学 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大量的自主认识,才能加深学生的理解。根据 本节课的特点,整节课的教学,紧紧围绕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借助 直观、展示过程、启迪思维”这一模式进行课堂教学。为了让学生进 一步理解“三位数的乘法”,给同学们列举了很多实际生活中的例子, 让学生运用乘法知识去解决这些问题, 并从中得到: 数学就在我们的 身边,对我们的生活产生极大的影响(三)注重学生的个人体悟,自主产生求知欲望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整个数学活动都要以学生为主体
8、, 教师只是 引导者、合作者。本节课的教学,很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 生在学习的过程中, 既能独立自主地学习数学知识, 又能合理地引导 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在初步形成“三位数乘法”的概念前,学生通过 “列算式估算” 体会到三位数的困难和麻烦, 学生有了这种体悟后, 引导他们去想更好的办法,就有了很大的激情、动力和求知欲。(四)结合情景,充分理解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教材练习更多采用的是联系具体情境 (如解决问题)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三位数乘法的意义 . 对于“三 位数乘法”这一概念的引出、理解、巩固、深化等过程都离不开具体 的情境, 教学时教师要依托学生的生活经验, 引导学生感受乘法的现 实意义.这也是生活数学的体现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 用于生活,在数 学学习中教师要注意多让学生在生活实际中感知并抽象, 在抽象过程 中学习数学知识和理解数学思想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真正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 学理念,就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创造性地设计学 习活动,从而有效促进基于学生的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究活动的预设生 成中,让学习主体的认知结构、自主探究、创新能力与个性发展等方 面持续地、动态地生成于开放合作,积极互动的课堂学习环境中,如 叶澜教授所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风险管理在公司战略执行中的约束与支持性试题及答案
- 风险战略规划与实施试题及答案
- 构建诚信企业的年度工作措施计划
- 促进仓库文化建设与传播计划
- 科技创新与创业的结合实践试题及答案
- 智能化在生产工作计划中的实践
- 网络安全事件响应流程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四川传媒学院辅导员考试真题
- 中小企业品牌发展的挑战与机遇计划
- 2024年河北省林业和草原局下属事业单位真题
- 牧光互补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
- 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护理
- 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及护理
- 中阮谱大全(24首)
- 三废环保管理培训
- 市政工程勘察设计招标文件示范文本
- 舞台搭建安全验收评估报告
- 《建筑防火设计》课件
- 【生鲜电商发展探究国内外文献综述1800字】
- JTT817-2011 公路机电系统设备通用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 红外图像处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