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市“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一、“十一五”农业发展成就“十一五”期间,我市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总体目标,进一步优化农业产 业结构,加快培育优势主导产业,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农村经济保持了持续健康快速发 展的良好态势。一是农产品总量持续增加。 2009年全市粮食总产 208万吨,较 2005 年增长 4.5%;水果总产 458 万吨,增长 72.8%,其中苹果 378 万吨,增长 74.2%;肉类总产 16.5 万吨,禽蛋总产 8.6 万吨,奶 类总产 62.6 万吨,分别增长 7.8 % 、 4.9% 和 55%;蔬菜总产 315 万吨,增长 30.1%。二是基地规模不断扩
2、。按照“稳粮、优果、兴牧、增菜”思路,积极实施粮食安全、绿色果品、 畜牧富民、蔬菜增收四大工程,加快建设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初步形成了关中优质小麦、高产夏 玉米和渭北春玉米粮食产业带,渭北绿色苹果和南部时令鲜果产业带,南部奶畜、瘦肉型猪、笼养 鸡及北部肉牛、肉羊、肉兔六大畜牧养殖产业带和渭北优质牧草基地,以及咸宋路和西宝高速沿线“ V”字形反季节精细菜、沿渭清水莲菜、辣蒜、食用菌和渭北脱毒马铃薯等五大蔬菜产业带。2009年全市粮食面积 630.4 万亩,较 2005 年减少 43 万亩;水果面积 386 万亩,其中苹果 303 万亩,分 别扩大 96万亩和 84万亩;奶牛存栏 19.7 万头、
3、生猪存栏 155万头,分别增加 5.4 万头和 10万头; 蔬菜面积 118 万亩,扩大 16 万亩。三是结构调整稳步推进。粮食生产积极实施渭北压麦扩秋战略,渭北小麦压减20 万亩,春播玉米扩大 8 万亩,全市粮食平均亩产提高 34 公斤,在面积减少 6.4%的情况下总产增长 4.5%。果业生 产大力推行果园四项关键技术,着力发展中早熟苹果和特色水果,新增优质苹果面积84.5 万亩,发展葡萄、石榴、梨、桃等特色水果 70 万亩,早中晚熟苹果比率由 3.7:9.3:87 调整为 10:15:75 ,平 均优果率达到 78%,较 2005 年提高 13 百分点。畜牧生产以奶牛和生猪为重点,以养殖小
4、区(场)建 设为核心,推进畜牧业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全市建成各类养殖小区(场)350 个,配套建设机械化挤奶站 311 个,发展养殖专业村 83 个,规模养殖率达到 40%,较 2005 年增加 10 个百分点。蔬菜生产 以“ V”字型蔬菜产业建设为重点,大力发展设施栽培,全市新增大棚蔬菜8万亩、沿渭清水莲菜 3万亩,建成万亩蔬菜专业乡镇 28 个、千亩专业村 117 个。四是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坚持“发展产业化就是发展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思 路,外抓招商引资,强培育壮大,积极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260 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 140 家,建成国家级重点龙头企
5、业 4 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 31 家、市级重点龙头 企业 84家,建成农业部鲜活农产品定点批发市场 5 家,初步形成果汁、乳品、粮食、食品、饲料加 工以及鲜果、蔬菜物流七大农产品加工物流企业群。五是标准化水平快速提高。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要求,全面推行农业标准 化,初步形成了有标可依、按标生产、凭标流通的农业标准化工作局面。全市累计通过认定无公害 农产品产地 90 个、认证无公害农产品 43 个、有机食品认证苹果产地 8500 亩、国家绿色果品基地 118 万亩、欧盟有机认证苹果基地 3200 亩、苹果良好农业规基地 2.3 万亩,获得国家原产地域保护产品 (苹果) 180
6、万亩,彬州梨和兴平关中黑猪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六是一村一品蓬勃发展。以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和创建区域优势品牌为核心,积极组织实施一村 一品百村示千村推进工程,推动一村一品向一乡一业、一县一业快速转型,加快形成跨区域、大规 模区域板块经济。全市共建成一村一品示村 489 个,其中省级示村 310 个;建成省级一乡一业示乡 镇 16个、一县一业建设县 3 个。示村主导产业比重达到 8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 5100元,高出全 市平均水平 800 元。培育形成了“雅虎”大蒜、 “井冠”莲菜、 “莽塬红”红薯、 “绘”手织布等一村 一品知名品牌。七是农民收入大幅增长。 2009年全市农林牧渔总产
7、值 263.4 亿元,比2005 年增加 118.07 亿元, 增长 81.2%;农民人均纯收入 4206 元,比 2005 年增加 1938 元,增长 85.4%。二、“十二五”农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综合分析,我市农业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已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制约因素。 一是农业基础依然薄弱。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干旱缺水成为制约农业快速发展的最大 瓶颈,尚未从根本上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农业生产有机肥投入不足,土壤贫瘠,营养失衡,农作 物产质量难以有效提高。二是农业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北部和旱腰带地区还存在一定面积的低产粮田,小麦品种多乱杂 问题依然突出,粮食单产提高幅度不大;
8、设施蔬菜和特色产业规模过小,反季节精细菜供应不足; 苹果优质率、商品率不高,中早熟品种比例偏小;畜牧业发展缓慢,在大农业中比例偏小,对种植 业支撑作用不强。三是农业产业化水平低。 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小、 实力弱、 加工转化能力和市场拉动能力不强; 优势农产品在加工、储藏、包装、品牌建设以及市场营销等方面工作相对滞后,缺乏市场竞争力。四是农民文化素质较低。农民经营观念落后,管理粗放,缺乏商品生产意识、质量效益意识和 市场竞争意识,先进技术覆盖率和机械化作业率不高。五是农业投入严重不足。农业发展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投入严重不足,社会化服务体系 不够健全,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难以有效提高,农业
9、整体素质和效益难以有效提高。六是农民收入水平较低。 2009 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较全国平均水平低 1250 元,较市平均水平 低 1701 元;城乡居民收入比达到 3.9:1 ,远高于全国 3.33:1 平均水平,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同时,从农业基础和现代农业发展趋势来看,我市农业发展也蕴含着许多优越条件和发展机遇。(一)特色产业优势突出,为农业持续快速发展夯实了产业基础。经过多年发展,我市已经形 成粮、果、畜、菜四大优势支柱产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居全省前列,苹果、蔬菜、奶畜生产规模 稳居全省首位,四大产业产值占到农林牧渔总产值的90%以上,收入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 50%,优势农产品规
10、模化、标准化生产为农业持续快速发展夯实了坚实基础。(二)龙头企业集群发展,为推进产业化经营提供了强大动力。全市粮食年加工能力达到 200 万吨,鲜奶加工能力 50 万吨,饲料生产能力过百万吨;苹果年加工量 140 万吨,糕点生产总量 3 万 吨;蔬菜专业市场年交易量 300 万吨,果品贮藏能力 34 万吨,农产品加工物流企业日益壮大,并逐 步向集群化、集团化、园区化发展,为农业产业化快速推进提供了强大动力。(三)外向型农业特征突显,为建设现代农业明晰了发展思路。通过全面推行农业标准化,农 产品品质不断提升,以苹果、辣椒、大蒜等为代表的鲜活农产品和以浓缩苹果汁为代表的农产品加 工品走俏海外,优势
11、农产品市场占有率 进一步提高,外向型、商品化现代农业特征突显,为实 施农业“走出去”战略明晰了发展思路。(四)“关天”规划启动实施,为农业跨越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国务院批准实施的关中经 济区发展规划提出,要加快推进西咸一体化,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加快建设以果业和畜牧业 为核心的现代农业基地和全国农业科技示基地、 以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为领先的城乡协调发展地区。 这对处于核心区的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发展机遇,为农业跨越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农业必将处 于目光聚焦、项目聚集、要素聚合的最前沿。(五)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新的体制机制。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统 筹城乡发展的意见指出,今后
12、一个时期,将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农村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为关键,促进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基础设施向农村覆盖、公共服务向农村延 伸、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加快构建“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联动、协调发展”的城乡一体化 格局,为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完善的体制机制和良好的政策环境。三、“十二五”农业发展主要目标(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现代农业、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以推进高效农 业规模化,农业经营产业化为重点,转变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实施板块推动,发展区域经济; 壮大龙头企业,增强带动功能;着力创建现代农业园区、农产品加工物流集中区、农业生产技
13、术和 市场信息服务体系三大体系,推行农业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生产;积极发展都市农业,走现代 化外向型农业发展新路子,着力提升农业核心竞争力。(二)基本原则 坚持市场导向,注重效益原则。以市场为导向,发挥资源优势,深化结构调整,培育优势 特色主导产业,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坚持板块推进,集群发展原则。以一村一品为抓手,形成集中连片、整体推进的发展态势, 提高产业聚集度和产品知名度。坚持依靠科技,集约经营原则。大力推广种植业高产创建、畜牧业规模养殖、果业提质增 效、蔬菜设施栽培等先进生产模式,不断提高科技入户率。坚持龙头带动,产销互动原则。依托龙头企业,形成市场引导企业,企业带动基地,基地 联
14、结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建立起稳定的产加销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产业链条。坚持城乡联动,统筹发展原则。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促进城乡资源合理流动,建立起“镇 有常住民、民有不动产、草根经济新、富民有强镇”的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良好机制。坚持以人为本,持续发展原则。坚持产业发展与资源保护并重、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并重, 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三)主要目标粮食单产提高。 2015年粮食面积稳定在 600 万亩以上,总产 210 万吨以上,平均亩产达到 350 公斤。果业提质增效。 2015年水果规模发展到 430 万亩,水果总产 500 万吨,其中苹果 330万亩, 产量 400 万吨,优果率达到
15、 83%以上。畜牧规模扩。 2015 年牛存栏 47万头,其中奶牛存栏 24万头;猪存栏 194 万头,羊存栏 116 万只,家禽存栏 1041 万只。肉类产量 20 万吨,禽蛋产量 10 万吨,奶类产量 78 万吨,建成标准化 畜牧养殖小区(场) 800 个以上,专业村镇规模养殖比例达到50%以上。蔬菜设施栽培。 2015年蔬菜面积达到 135万亩,总产 360 万吨,其中设施蔬菜面积达到 60 万亩。农产品加工能力明显提升。 2015 年农产品加工企业总数达到 300 家,其中年销售收入过亿 元企业 20家、收入过 5 亿元企业 10家,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 80%以上,精深加工比重明显增
16、加。农产品流通体系日趋完善。 2015 年农产品流通企业总数达到 100 家,流通业对农民增收贡 献率每年提升一个百分点。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全面提升。 2015 年无公害蔬菜、水果规模达到80%以上,无公害畜禽规模达到 50%以上,农产品标识率 70%以上,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农民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2015 年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 1500 个,农户覆盖率 45 %以上, 形成市县乡村四级完整的农民合作组织体系。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 2015 年突破 1万元,较“十一五” 末翻一番。(四)发展思路 按照关中经济区发展规划 、省实施七大工程
17、促进农民增收规划纲要(20082012 年)、市县域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 2009 2013 年)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统筹城乡发展的意见要求, “十二五”期间,我市农业发展要围绕一个核心,着力抓好两化,推进三大战略,实现五大突破, 建设十大优势产业带。围绕一个核心。以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现代农业、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为 核心,着力提升农业核心竞争力。着力抓好两化。围绕粮果畜菜主导产业,着力抓好高效农业规模化,农业经营产业化。推进三大战略。一是提质增效战略,大力实施粮食单产提高、果业提质增效、畜牧规模扩 和蔬菜设施栽培工程,坚持一村一品发展方向,引导农产品加工、流通、储运等资源向优势
18、产业集 中,着力构建跨区域、大围、集约化支柱产业,努力形成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农业产业带,不断 推进农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分工、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二是龙头带动战略,立足资源优势 和产业特色,外抓招商引资,抓改造提升,拓展产业链、完善利益链、健全组织链、强化服务链, 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增强辐射带动功能。三是占领市场战略,以市场为核心,以企业为龙头,以技 术创新和质量管理为手段,以名优产品营销为重点,着力抓好产品推介和产销衔接,大力实施名牌 战略和精品战略,努力提高优势农产品市场占有率。实现五大突破。一是粮食单产实现新突破,依靠科技,主攻单产,增加总产,为结构调整 腾出更大空间。二是果菜效益
19、实现新突破,通过提高品质、扩大规模,全面提升果业和蔬菜产业科 技含量和效益。三是畜牧养殖规模实现新突破,围绕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加快转变养殖方式,促进 畜牧业规模扩。四是农产品加工实现新突破,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落实扶持政策,大力发展粮油 和肉蛋制品精深加工,开发果脯果干系列产品和净菜加工包装,加快奶制品和果汁产品升级扩能, 努力构建农产品大生产、加工大、大流通产业格局。五是农产品质量安全实现新突破,按照“生态、 绿色、安全”要求,突出源头治理、标准生产、质量检测、市场监管四个关键环节,确保农产品安 全生产、放心消费。建设十大优势产业带。一是以乾县、泾阳、三原、兴平、武功为核心,依托国家新增千亿
20、 斤粮食工程,大力推广小麦 - 玉米一体化栽培技术,建设南部优质小麦产业带;二是大力推广地膜覆 盖技术,建设以旬邑、淳化、长武、彬县、永寿为核心的为渭北高产春玉米产业带;三是以发展油 桃、蜜桃、樱桃等为重点,建设兴平、都、渭城、泾阳、三原中部时令设施水果产业带;四是以发 展葡萄、石榴、柿子等为重点,建设乾县、礼泉、泾阳、三原、淳化旱腰带特色时令水果产业带; 五是以现代果业项目为抓手,建设渭北优质出口苹果产业带;六是依托百万亩设施蔬菜项目,建设 南部优质蔬菜产业带;七是加大兴平、武功渭河滩涂地开发力度,建设沿渭百里清水莲菜产业带; 八是以光明、银桥、娃哈哈乳品企业为依托,建设关中环线高产奶牛产业
21、带;九是以兴平、武功、 乾县和旬邑为重点,建设二百万头生猪产业带;十是以永寿雨润肉牛加工项目为依托,建设北部五 县及武功、乾县肉牛肉羊产业带。四、“十二五”农业发展重点工程(一)粮食单产提高工程按照“良种引路,良法跟进,依靠科技,主攻单产”思路,突出抓好小麦、玉米两大作物,不 断优化区域布局和品种结构,深入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着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 安全。优化粮食产业结构。稳定南部灌区小麦、玉米生产,调减北部低产小麦面积,扩大春播地膜玉米面积,着力建设优质粮生产基地。 2015 年全市小麦面积稳定在 300 万亩以上,总产达到 100 万吨 以上;玉米面积稳定在 260 万亩以上
22、,总产达到 105 万吨以上。积极推进良种化进程,加快小麦、 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良种引进和繁育,积极推广紧凑型、耐密型玉米高产品种和高产优质小麦新品 种, 2015 年优质小麦和优质专用玉米推广比例达到100%。开展高产创建活动。通过集中力量、集成技术、集约项目,扎实开展小麦、玉米高产创建活动,建 立一批小麦、玉米百亩核心攻关田和万亩高产创建示片,实现小麦亩产 500 公斤、夏玉米亩产 600 公斤、春玉米亩产 800 公斤、春播地膜玉米亩产 900 公斤创建目标,推动区域大面积平衡增产。推广增粮关键技术。积极推广以小麦“四改”和玉米“四改一增一晚”为主要容的灌区小麦玉 米一体化栽培技术, 2
23、015 年技术覆盖率达到 100%。加强小麦种子“三田”建设,实施小麦良种统繁 统供, 2015 年良种覆盖率达到 100%。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2015 年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达到 100%。实施“有机质提升工程” ,土壤有机质每年提升 0.1 0.2 个百分点。加快实施旱作节水示工 程,着力提高渭北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施新增 6 亿斤粮食工程。在乾县、泾阳、三原、兴平、武功五县组织实施国家“新增千亿斤 粮食工程”,加强农田水利骨干工程、中低产田改造、良种繁育、农技推广、农机及防灾减灾能力建 设,着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到 2020 年五县新增粮食生产能力 6 亿斤。(二)果业提质增
24、效工程 按照“转变发展方式,推进果畜结合,推行标准化生产,发展绿色有机果业”思路,加快标准 化果园建设,提高果品优质率,打造果业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实现果业提质增效。扩大优质果园规模。在旱腰带及其以北地区实施退耕扩果、畜牧促果、科教兴果、全民抓果战 略,开发荒山荒坡,扩大绿色果品基地规模,每年新栽果树 10 万亩以上,到 2015 年,礼泉、乾县、 长武、旬邑、淳化、永寿、彬县七个苹果基地县人均果树1.5 2 亩,全市建成标准化苹果基地 150万亩;在乾县、礼泉、泾阳、三原、淳化旱腰带地区发展葡萄、石榴、柿子等特色杂果, 2015 年建 成优质杂果基地 75 万亩,其中发展加工型葡萄 20
25、万亩;在兴平、礼泉、泾阳、三原发展桃、杏等 特色时令水果, 2015 年建成时令水果基地 25 万亩。加快标准化果园建设。大力推广果园减密度、改树形、强拉枝、有机肥、标准化、无公害等关 键技术,开展苹果标准化示园建设,促进绿色有机果业发展, 2015 年全市苹果优果率达到 83%以上。 加快建设“果畜沼窖草”五配套生态果园,推动果业大县优先发展畜牧业,以畜促果,良性互动, 全市建成有机果品示乡镇 9 个、生态果园示村 50 个、有机苹果标准化示基地 1 万亩。建设国家级优质出口苹果基地。依托渭北绿色果品基地,按照国家优质出口苹果标准,加快标 准化果园建设,完善果品贮藏、加工、运输基础设施,健全
26、果业技术服务体系,加快建设 100 万亩 国家级标准优质苹果出口基地。建立优质苗木繁育基地。加强果树新品种选育和良种苗木繁育,在礼泉扩建果树种苗扩繁圃,在其 它果业基地县新建 6个 200 亩的果树种苗扩繁圃,加快果园更新换代。(三)畜牧规模扩工程 按照“规模扩、板块推进、标准化养殖、良种化繁育”思路,以奶业、生猪发展为重点,发展 规模养殖,推行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着力提高产业聚集度,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现 代畜牧业。完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以良种扩繁场( 父母代场 ) 建设为重点,完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逐步建立覆盖市县乡村四级人工授精网络, 新建畜禽良种繁育场 50 个,2015 年
27、畜禽良种繁育场总数达到 100 个,年生产良种畜禽 100 万只。积极实施生猪良种繁育工程,在兴平、武功、都、渭城、乾县、 泾阳、旬邑等县建设存栏 600 头基础母猪良繁场 25 个,引进良种母猪 1.5 万头,发展存栏 50 头规 模养殖户 2500 户以上。 积极实施奶牛良种补贴项目, 加快良种奶牛扩繁, 建立高产奶牛核心群。 2015 年全市奶牛、 羊、家禽良种覆盖率分别达到 95%、80%和 98%以上, 三元杂交商品猪比例达到 80%以上。推行标准化规模养殖。积极实施奶牛标准化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加快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 (场)建设,每年新建千头奶牛养殖小区(场) 10 个、 500
28、头以上奶牛养殖小区(场) 10 个,配套 建设机械化挤奶站 20个, 2015 年奶牛存栏达到 24万头。积极推广“果畜沼” 、“畜沼菜”养殖模式 和发酵床养猪技术,加快生猪专业村建设,每年新建“有一个存栏 600 头基础母猪繁育场、一个养 猪专业合作社、 50 户存栏 100 头养殖大户”达标万头生猪养殖专业村 5 个、 5000 头生猪专业村 10 个,2015年生猪存栏达到 194万头。扶持发展年出栏 300头川肉牛育肥场和年出栏 10 头以上养殖大 户,形成渭北肉牛养殖集中产区, 2015 年肉牛存栏达到 23万头。以泾阳、 三原、淳化、旬邑为重点, 发展奶山羊适度规模养殖,培育一批存
29、栏10只以上养殖户,建设一批存栏3000 只以上养殖专业村,2015 年羊存栏 116万只。以渭城、 泾阳、三原为重点,扶持发展存栏5000 10000 只以上蛋鸡养殖场(户)和出栏 10000 20000 只以上肉鸡养殖场(户) ,提高家禽规模化养殖水平, 2015 年家禽存 栏达到 1041 万只。推进饲草产业化。积极发展人工种草,推进饲料粮作物生产,初步形成以北部优质牧草、南部 专用饲料玉米为主的畜牧饲草产业化格局,力争到2015年,全市人工种草保留面积达到120 万亩,秸秆青贮量达到 200 万吨以上。强化动物疫病防控。完善市县动物疫病控制和卫生监督基础设施,加大乡镇畜牧兽医站建设力
30、度。完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预案,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动物疫病处置能力。建立完善畜禽标识及疫病 可追溯体系,强化畜禽养殖档案管理。加强对饲料、饲料添加剂及兽药等投入品的监管,确保畜产 品质量安全。(四)蔬菜设施栽培工程 按照“布局区域化、品种优良化、栽培设施化、管理标准化”思路,以泾阳、三原、都、渭城、 兴平、武功、彬县、淳化基地县为重点,大力发展设施栽培,引导蔬菜产业向现代化、设施化、规 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加快蔬菜基地建设。巩固建设西宝高速和咸宋路沿线以日光温室为主的“ V'字型绿色蔬菜长廊;开发建设以彬县、长武、旬邑、淳化为重点的北部绿色蔬菜产业带;加快建设以兴平、武功为重点 的渭岸百
31、里清水莲菜产业带,形成千亩连片设施蔬菜生产区和万亩绿色蔬菜集中生产基地,2015 年全市蔬菜种植面积达到 135 万亩。扩大设施蔬菜规模。积极实施“百万亩设施蔬菜工程' ,在规模基地县建设一批万亩集中连片设 施蔬菜生产基地, 2015 年设施蔬菜发展到 60 万亩,清水莲菜发展到 10 万亩。 加快标准化示园建设, 基地县各建 1 个占地 100 150 亩的高标准、高产出、高效益设施蔬菜科技示园,重点开展新品种、 新材料、新技术引进、试验和示,辐射带动全市设施蔬菜产业快速发展。建立种苗繁育体系。推广专业化、标准化育苗技术,推行集约化、产业化经营,建立健全种苗 繁育体系, 确保种苗生产
32、和供应, 2015 年基地县建成工厂化蔬菜育苗中心 8 个、专业化育苗站点 200 个。(五)农产品加工物流配送工程 按照“大(大规模) 、高(高水平) 、外(外向型) 、强(强带动) '要求,加快龙头企业建设, 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现代物流业,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加快形成农产品大生产、大加工、 大流通产业格局。构建八大企业群。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物流业,着力构建八大农产品加工物流企业群,一是以 礼泉通达、乾县海升、泾阳怡科、永寿安德利为代表的果汁加工企业群;二是以兴平鲁糖生物、金 龙鱼粮油;都五德利、渭城佳美面粉为代表的粮油加工企业群;三是以礼泉软香酥、心特软、子祺 为代表的食品加
33、工企业群;四是以三原正大、泾阳新希望为代表的饲料加工企业群;五是以三原娃 哈哈、泾明、乾县银桥为代表的乳品加工企业群;六是以永寿雨润、乾县广升牧业、三原顺源为代 表的肉类加工企业群;七是以都新、泾阳泾云现代、三原惜字恒丰、兴平果菜保鲜为代表的蔬菜物 流营销企业群;八是以礼泉溢辉、长武惠远、旬邑川兴为代表的鲜果物流配送企业群。做大加工企业规模。外抓招商引资,强培育壮大,做大企业规模。改善投资环境,引进国 500 强企业和重点龙头企业,吸引境外各类资金,开发农产品精深加工;支持工商企业和冷藏、保温、 运输等组织改造组建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大资金、技术投入,改造提升传统加工业,加速本地企业 升级膨胀;
34、支持企业兼并重组、强强联合,组建企业集团,创建企业园区,打造企业龙头航母;引 导加工企业向优势区域聚集,向产业集群基地集中,加快形成集群式、园区化发展新格局。到 2015 年,完成稷粮油加工、裕葡萄加工、广升肉类加工、银桥乳品加工、泾云净菜加工等农产品加工项 目 50 个,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 300 家。加快产品精深开发。实施果汁、面粉、乳品、食品糕点加工企业改造升级工程,加快肉类、禽 蛋加工企业建设。小麦加工方面,加快开发营养强化粉、饼干面包粉等专用面粉;积极开发面包、 饼干、水饺、包子等方便面食产品;加快小麦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开发麦胚食品等高附加值产品。 玉米加工方面,积极开发专用
35、变性淀粉、玉米淀粉糖、多元醇、乳酸和聚乳酸、淀粉基生物材料等 精深产品,加快玉米胚芽、蛋白粉和玉米纤维等副产物综合利用,开发玉米主食食品、休闲食品、 方便食品和功能食品。果蔬加工方面,加快开发NFC果蔬汁、复合汁和果蔬汁主剂等果蔬汁新产品,积极开发果干、果脯、果粉等新型脱水果蔬产品。肉类加工方面,加快生猪屠宰向肉品精细分割转 变,积极开发火腿肠、香肠等精深产品;加快肉牛屠宰分割线建设。乳品加工方面,积极开发应用 干酪、益生菌发酵产品、强化婴儿乳粉、免疫活性肽等新型乳制品。健全物流配送体系。以果菜为重点,加强鲜活农产品贮藏保鲜能力建设,重点建设以兴平果菜 储销、武功鑫兴商贸为龙头的南部蔬菜储藏企
36、业群,以旬邑川兴、长武惠远、永寿好农夫为龙头的 北部果品储藏企业群,加快农产品产后商品化处理,推进农产品分等分级和规格化包装上市,2015年果菜储藏能力达到 350 万吨。以粮油为重点,加强大宗农产品加工物流能力建设,重点建设兴平 希瑞 70 万吨粮油加工储备中心、都稷8 万吨油脂加工储备中心、三原天思 10 万吨粮油物流配送中心、乾县长丰 17 万吨小麦加工物流配送中心,着力建设南部粮油加工物流企业群。积极组建优质农 产品物流配送中心,瞄准大型超市,开展农产品直产直销,减少流通环节,确保生鲜农产品新鲜度 和质量安全;瞄准国外大中城市,建立名优农产品经销网点,提高市场占有率;瞄准本地团体客户,
37、 建立长期稳定配送业务,有效推动农产品进入超市、进入大城市、进入国际市场。加快批发市场建设。按照综合市场和专业市场相结合、产地市场和销地市场相兼顾、宏观调控 和市场需求相统一的原则,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标准化建设和改造升级,完善信息发布、质量检测、 冷链运输、保鲜仓储等基础设施。以鲜活农产品流通为重点,规划建设旬邑、长武、彬县、永寿、 淳化果品批发市场,及兴平、武功蔬菜批发市场和兴平、旬邑生猪批发市场,改造提升新农副产品 批发市场、泾阳云阳蔬菜批发市场、三原惜字恒丰蔬菜批发市场和礼泉西北果品交易中心,2015 年建成主要农产品批发市场 70 个,年交易额 100亿元。(六)质量安全保障工程 认真
38、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食品安全法 ,以标准化生产为核心,以检验检测为手段, 加快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推行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全力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着力打造“从农田到市场”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建立健全标准体系。参照国际标准,创建农业标准化示区,形成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相配 套的农产品生产操作规,逐步建立农业标准、农业监测、农产品评价“三个体系” ,加快制修订粮果 畜菜等主要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建立健全检验检测体系。按照“政府负总责,三级有机构,监管到村组,检测全覆盖”模式, 积极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整市推进战略,加快形成覆盖产地和市场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 检测体
39、系。到“十二五”末,全市完成1个市级检验检测中心、 13个县级检验检测站建设、 15 个农产品批发市场及 20 个大型超市检测室建设, 指导龙头企业、 农民合作组织建立产地质量安全检测点。推行标准化生产。积极推进产地环境整县评估,建立产地环境动态监测系统;加强农业投入品 监管,杜绝违禁农(兽)药销售使用;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制度,指导生产企业、合 作组织和农户标准化生产,健全生产 记录档案,推行产品包装标识和可追溯制度。加快无公害 农产品认证,建立农业标准化生产示区(基地) ,“十二五”全市新增无公害农产品认定产地 75 个、 通过认证无公害农产品 100 个。强化质量安全监管。积极
40、落实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推行产地“七统一”管理模式,统一 生产操作规程、统一投入品进货、统一生产记录、统一产地抽检、统一产地证明、统一包装标识、 统一出具安全有效证件,坚决杜绝不合格农产品进入流通领域;推行批发市场“五统一”管理模式, 统一入市验证备案、统一无证抽检登记、统一规结算凭证、统一签发合格证,严格执行不合格农产 品无害化处理退市处理制度。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抽检制度,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机 制,年开展例行监测 3 次以上,确保农产品安全生产、放心消费。(七)农业信息化提速工程 按照“多模式、广覆盖、重服务、效”要求,以先进、适用、安全、可靠信息网络建设为基础, 以农业信息
41、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以农业专家系统应用为切入点,加快农业信息化进程,提高农业 信息服务质量和效益。开发农业信息资源。整合农业、水利、气象、移动、联通、广电等信息资源,以数据库、知识 库开发应用为重点 , 开发建立农作物生产、畜牧生产、土壤肥料、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科教文献信 息等农业科技资源数据库,建立起直接面向农民和农业科技人员的农业专家信息咨询服务系统,形 成联结政府机关、科研院所、涉农企业、合作组织和生产农户的信息服务网络体系,实现资源共享、 服务“三农” 。完善信息服务体系。开发建设三类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即农业决策管理信息服务平台、农业科 技信息服务平台、农业生产经营服务信息平台,通过
42、全方位提供农业资源信息、科技信息、生产经 营信息、政策决策信息,建立健全农业动态监测和农业预警系统。开展信息服务示。建立市县乡村四级农业信息化服务示站点,开展多层次、多类型信息服务, 推动全市农业信息化进程, 到 2015 年,建成县级农业信息服务示站 5 个、乡级农业信息服务示站 50 个、村级综合信息服务示站 200 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服务示点 100 个。(八)农民合作社推进工程 发挥公共财政支持作用,实施示合作社建设项目,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提升水平,规发 展,使其成为农产品销售窗口、农业技术推广载体、农民互助合作脱贫致富桥梁。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以农民自愿为前提,以优势产业和
43、特色产品开发为依托,以专业大户、 龙头企业、农村集体组织、农技推广部门为主体,强化示引导,优化配套服务,创新发展模式,完 善运行机制,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切实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2015 年全市建 成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 1500 个,社员总户数达到 42 万户,其中省级示合作社 60 个、市级示合作社 260 个、“四有”合作社达到 1000 个,基层合作社覆盖率达到 60%。提升合作社服务功能。组织开展合作社组建咨询、典型培育、政策落实、业务指导、宣传培训 等工作。强化合作社服务指导,引导合作社开展产业化经营,延伸产业链条;促进龙头企业与农民 结成利益联结关系,推进优势特
44、色产业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逐步 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疏通和扩大农产品销售渠道, 2015 年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销售总额 36 亿元,完成利税 2亿元,所有者权益达到 10 亿元。(九)休闲农业示工程 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业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 积极发展以新农村展示、生态观光、度假休闲、科普教育、文化体验、民俗风情等为容的休闲观光 农业,积极建设兴平沿渭清水莲菜休闲观光、渭都市农业休闲观光、礼泉时令水果休闲观光、淳化 旬邑红色旅游暨果园休闲观光、乾陵昭陵文物旅游暨农业休闲观光等五大休闲农业示区。着力培育 渭城裕长安酒庄、泾阳
45、北裕休闲农业度假山庄、三原普华玉兔休闲山庄、礼泉袁家关中民俗庄园、 旬邑石门山农业庄园五大休闲农业庄园。五、“十二五”农业发展保障措施 “十二五”是我市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速转型、加快提升农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时期,培育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立城乡统筹发展机制,促进农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是各级政府农业农村工 作的头等大事,务必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努力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一)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加快六大转变。按照发展现代农业、统筹城乡发展要求,切实加快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六大转变。一是促进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在提高品质、占领市场上做文章;二 是促进农
46、业生产方式由传统耕作向科学生产转变,综合运用生物技术、节水技术、环境技术和工程 技术,发展壮大高效设施农业产业群,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三是促进农业 经济结构由依靠种养业向产、加、销一体化及多功能协调发展转变,做大一产,做强二产,做活三 产,增强农业综合竞争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四是促进农业经营由分散家庭经营向专业化集约化 经营转变,培育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五是促进农业生态环境由被动 应付向主动改善转变,充分发挥农业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六是促进农业 由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实施“龙头带动”战略,培育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群,努力建设
47、农业强 市。发展板块经济。坚持市场导向、围绕产业升级,积极培育绿色果品、无公害蔬菜、优质畜禽和 民间手工艺开发专业村和专业乡镇,按照“集中连片,板块推进”思路,推进特色产业区域化、专 业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推动一村一品向一乡一业、一县一业转型,力争到2015 年,全市建成一村一品示村 1650 个、一乡一业示乡镇 50 个,努力形成集群式、大规模、跨区域一村一品农业经 济新板块。强化典型示。坚持“把思路抓成典型、把典型提升为模式、让模式产生效益,用效益推动发展” 原则,围绕结构调整和标准化技术推广,建设一批良种统供示方、粮食高产创建示片、四项关键技 术示园、标准化养殖示场和示小区、大棚蔬菜
48、示基地等示典型,重点培育产业聚集度高的示村、示 乡镇和示县区。突出典型示的适用性、高效性和可复制性,使其具备规模上的震撼力、视觉上的冲 击力、效益上的说服力和对农民的吸引力,体现结构调整的科学性、实用技术的先进性和提高效益 的实用性,真正起到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示一点,带动一片的积极作用。(二)强化农业基础设施 加快农田水利建设。搞好渭河、泾河综合治理,加快亭口水库、东庄水库等重大水源工程建设; 搞好农田水利建设,每年完成中低产田改造 11 万亩,力争到 2013 年全面完成农田渠系化建设;实 施“沃土工程” ,培肥地力,完成土壤改良 100 万亩,中产田地力提高一个等级。加强服务体系建设
49、。加快农作物重大病虫应急防治队伍建设,每县建立应急防治队56 支;加快农作物有害生物预警信息系统建设,建立市县乡三级预警网络中心,建成农作物检疫性有害生物 控制站 4 个;加快市县两级农作物新品种试验站和种子检验室建设,形成较为完善的农作物种子监 督检验网络;加快农技区域综合服务站建设,每县建立区域综合站5 7 个。推进生态家园建设。以农村户用沼气和养殖场大型沼气工程建设为重点,发展农村清洁能源, 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大力推广“畜沼果” 、“畜沼菜”四位一体和果园五配套模式,积极发 展农村户用沼气,年建成户用沼气池2 万口,发展养殖小区和联户沼气 50 个。大力推广养殖场大型沼气“一池”模式,实
50、现沼气发酵池建设与畜禽粪便预处理、沼气利用和沼肥利用设施建设有机结 合,年建成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 5 个。加快“三沼”综合利用,以沼气池建设带动农村改圈、改 厕和改厨,着力推进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家园建设。(三)加大农业资金投入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建立财政支农稳定增长机制,市县两级财政支农投入增幅要高于一般预算 收入增幅 5 个百分点, 新增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预算的 60%以上、 土地出让收益和耕地占用税收入的 80%以上用于统筹城乡发展。市财政每年列支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农业结构调整、主导产业升级和农 产品市场开发,安排一定资金用于龙头企业贷款贴息、一村一品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标准化示 区建
51、设、新技术试验示和农民培训工作,各县市区也要设立农业发展专项资金。要认真落实中省各 项惠农补贴政策,充分调动和激发农业生产积极性。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邮政储蓄银行要加大农业信贷支持力度,县域 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吸收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农村信用社农业信贷投放量要占到当年信贷 总量的 70%以上。加快农村金融制度改革,积极培育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农村新 型金融机构,鼓励组建涉农金融租赁公司,为“三农”客户提供大型农机具和成套设备租赁服务。 吸引鼓励各大商业银行增设农村基层网点,扩大“三农”融资。按照尊重农民物权原则,允许农民 以房屋、果园、林木、土地承包
52、经营权、大型农机具等作抵押,扩大有效担保物围。探索设立农民 工创业贷款、特色产业贷款、 “一村一品”贷款、设施农业贷款、农业集约化经营贷款、龙头企业扶 持贷款等有特色、有针对性的贷款种类,增加农户小额贷款投放量,积极发展联户贷款,解决农民 信贷难题。建立农业保险制度。稳步推进政策性保险工作,逐步扩大保险品种和试点围,加快建立政府引 导、政策支持、协同推进、市场运作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健全农业再保险和巨灾风险分散机制。(四)加大农产品市场开拓 强化品牌培育。以特色主导产业为依托,在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包装销售上下功夫,着力打造代 表形象、市场知名度高、竞争力强的名牌产品,用35 年的时间,培育一批
53、在全省有较高知名度、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一村一品知名品牌。加快“三品一标”建设,积极推进苹果、蔬菜、畜禽产 品绿色、有机认证,组织开展国家级优质出口苹果认证,推动优势农产品走向超市,走向大城市, 走向国际市场。培育营销主体。加快农产品个体经营户、贩运大户改造升级,积极参与农产品大流通;加强农 产品流通企业贸易经营知识培训,增强企业应对市场能力;加大营销企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企业 经营实力;开展强强联合,组建大型营销企业集团,全市每年新增农产品流通企业 5 家, 2015 年农 产品流通企业总数达到 100 家。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支持有实力企业境外创建营销实体,建 立农产品销售“直通车” ;成立农产品出口企业协会,加强行业指导,维护企业权益,促进农产品国 际贸易健康发展。开拓国外市场。按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森林火灾知识培训课件
- 物业公司薪酬体系实施方案
- 2025年初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师招聘考试运动技能测试模拟题集
- 桥梁监控课件
- 高血压护理业务学习试题及答案
- 《机械员》考试题库含答案(培优b卷)
- 2025年工业节能减排技术专家招聘笔试模拟题详解及备考指南
- 2025年碳足迹评价师中级实操面试题及操作指南
- 2025年碳汇计量评估知识体系梳理与高级模拟题实战训练
- 2025年审计招聘笔试实战模拟题集及解析
- 2025年内江市总工会公开招聘工会社会工作者(14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云南辅警笔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四川内江市总工会招聘工会社会工作者14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三支扶陕西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行政执法证考试必刷题库与答案
- 基孔肯雅热防控知识考试试题含答案
- 低钾血症护理常规业务学习
- 2025年职业指导师(四级)考试模拟试题汇编与模拟试题解析
- 2025年新修订《治安管理处罚法》
- 【政治 云南卷】2025年云南省高考招生统一考试真题政治试卷(含答案)
- 测听讲课的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