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品德与社会(上教版)三年级第二学期7、上海“亚古都”一、说课1 教材上海“亚古都”是品德与社会(上教版)三年级第二学期第二单元上海在前进中的一篇课文。家乡是三年级品 /社学习的主要领域。本课通过 调查交流上海服务全国的事例,考察、交流全国对上海的支持,讨论怎样支援外 省市,正确对待来上海人员及其子女等活动, 使学生了解上海是全国的上海,上 海的发展离不开全国的支持;了解上海融入全国,服务全国,和各省市共同发展。2 学情“上海与全国”不仅仅是一个城市与全国各地的关系,与每个家庭,每个人的 都有密切的联系,我们的城市生活中处处有这样的鲜活事例, 学生可能没有关注 过这些。“支边支疆”是学生不太了解
2、的一段历史,也是当代社会推崇的一个行为。 对于这种精神,学生的理解力和感受力是不够的。3 .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我参考教参中的目标,分别落实到两个课时中。第一课时目标:(1) 了解上海是全国的上海,上海的发展离不开全国的支持。第二课时目标:(1) 了解上海融入全国,服务全国,和各省市共同发展。4 .教法(1) 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演示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容,吸引学生的 注意力。媒体教学法不仅清楚地提示了活动项目,而且通过文字和画面的暗示, 让学生尽快地进入情景,帮助学生认知、体验,大大提高课堂效益。根据本课教 学容的需要,教师在媒体上演示风土人情、叶静老师访谈录、支疆志愿者的事迹、 录像上
3、海城市中的外来务工人员等,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学容,体验情感。(2) 情感渲染法:在课堂当中,教师利用音乐等手段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学 生积极的情感,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为了激发起学生对叶静老师的崇敬之情, 教师运用了两段音乐,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的美丽,和叶老师精神的崇高。5 学法(1) 合作互享法:课堂教学中有大量的信息可以分享, 单纯在老师这里获得是 远远不够的,通过合作分享,学生将自己的信息与他人的分享、整合,让他们的认知进一步等到提升,知识也得到拓展。本教学量采用了这个学法,让学生以小 组合作互相交流考察的成果,分享查找的资料,了解上海与全国的关系。(2) 资料收集法:通过收集资料,可
4、以在课前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拓 展思维。课前,教师让学生收集两方面的资料,其中一方面是关于“上海人支边 支疆、服务全国”等事例和事迹。两一方面是以雏鹰小队为单位,到超市或商店进行实地考察,了解上海市民生活离不开全国支持的资料。 这样既可以扩大学生 的了解面,而且可以让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得到提高。6 实施本篇课文,可用两课时来完成第一课时主要通过四个环节开展教学:首先通过在地图上指认上海和的位置,及对的初步了解,弓I出课题,为“叶 静老师的采访笔记”作铺垫然后通过叶静老师的采访笔记,让学生了解为了祖国的需要,为的教育事业, 叶老师远离亲人,克服种种困难,付出自己的一切。接着通过交流当代大学
5、生志愿者冯艾、 马骅的事迹,以及学生身边、家庭中支边支疆志愿者的故事,知道每个时代都有不怕艰苦、勇于创业的可敬的支边支 疆志愿者最后通过交流上海和兄弟省市之间的合作和交流的故事, 知道上海是全国的 上海,全国各地都有上海人勤劳的足迹。 上海人以海纳百川的胸怀,主动服务全 国,融入全国。在第二课时也通过三个环节进行教学:首先以雏鹰小队为单位,到超市或商店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全国各地支持上 海的资料,感受上海市民的生活离不开全国各省市的支持。然后通过看影像上海城市中的外来务工人员、看“国人才引进”数据,明 白无论是上海的城市建设、还是市民的日常生活,都离不开这些兄弟省市人员的 辛勤劳动。有的人还在上
6、海安家落户,成为上海的一分子。最后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四个情景的讨论,明确自己可以用实际行动来支援 外省市,并尊重、关心外省市人员和他们的子女。二、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1) 了解上海是全国的上海,上海的发展离不开全国的支持。(2) 了解上海融入全国,服务全国,和各省市共同发展。2 .教学容第一课时完成教学目标(1 )。第二课时完成教学目标(2 )。3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上海和全国相互支持,共同发展。4 .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策略在整个教学活动中,采用媒体教学法、情境体验法、合作互享法等,让学生 在体验中感悟,在分享中明理。5. 教学准备(1) 教师:多媒体演示稿:风土人情、叶静老师访谈录、
7、支疆志愿者的事迹、 影像上海城市中的外来务工人员、“国人才引进”数据、四个情景。(2) 学生:收集一些关于“上海人支边支疆、服务全国”等事例和事迹。并以雏 鹰小队为单位,到超市或商店进行实地考察,了解上海市民的生活离不开 全国的支持。6. 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一、活动一:了解1、目的要求:通过在地图上指认上海和的位置,及对的初步了解,引出课题, 为“叶静老师的采访笔记”作铺垫。2、预设时间:7分钟3、设计过程:A、你了解吗?学生交流自己了解到的。出示中国地图,请学生指认的位置。教师媒体介绍的风土人情。(配乐)B、揭示一半课题“亚古都”。“亚古都”是一句藏语,猜猜是什么意思?C、揭示另一半课题“
8、上海”。再请学生指认上海的位置。和上海远隔千山万水,藏民们为什么说上海好呢?这其中有许多动人的故事,让我们来听一听“叶静老师的采访笔记”。活动二:采访笔记1、 目的要求:通过叶静老师的采访笔记,让学生了解为了祖国的需要,为学 生、为的教育事业,叶老师远离亲人,克服种种困难,付出自己的一切。2、预设时间:12分钟 3、设计过程:A、米访笔记(一)最近我们采访了已近退休的叶静老师,她在干了 36年,为的教育事业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年华。藏民们竖起大拇指称赞叶老师“亚古都”。问:叶老师,当时你怎么会想到去的?答:我当时刚满18岁,从上海第五师学校毕业。风华正茂,青春洋溢,那 年我的同班同学都在上海分到了
9、如意的单位, 学校已定我留校,担任五师附小少 先队大队辅导员。恰在这时,来的老师为我们这些即将毕业的师生作报告。 就是 这场激动人心的报告,热情洋溢的鼓动,点燃了我心中的激情之火,想在年轻的 时候,到最艰苦、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锻炼一下。问:你还记得当时赴藏的情景吗?答:1962年8月,我和100多名上海大中专师毕业生,踏上了奔赴遥远而 神秘的雪域高原,去为边疆人民的教育事业而奋斗的征程。 八月戈壁飞雪,千年 冰峰不化。我们从上海坐火车,经过、柳园,到格尔木换乘汽车,经过半个多月 的艰难行程,才到了他们心中向往已久的。我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当汽车穿过青 藏线上海拔最高的唐古拉山山口时, 我把棉被全
10、裹在身上还冻得发抖,差点被冻 哭。B、叶老师为什么去当老师?小结:为了祖国的需要,年轻的叶老师远离亲人,来到成为一名援藏教师。C、采访笔记(二)问:你碰到过哪些困难?你是怎么克服的?答:来到后,我被分配到市实验小学任教。那时,的办学条件很差,学校没 有一间正规的教室,教室是带有四根柱子的藏式旧房子, 光线不好,大白天也得 开着灯,教师的办公室和宿舍都四壁透风,四间集体宿舍,三间阴冷阴暗,一进 去就得开灯加衣服。当时,我担任学校少先队大队辅导员,教音乐课。最大的困 难是上课没有教材,开展活动没有场所,困难重重。刚去那会儿,一年到头吃的 是萝卜、大白菜和土豆;出门时,泥浆四溅的土路坑洼不平,市交通
11、就靠两条腿。面对这一切,我也曾犹豫过,反复问自己,能坚持下去吗?能干出成绩吗?每当 这时,我就会想起父亲和班主任老师的话:“不只有诱人的蓝天、白云、雄伟的布达拉宫,那儿还相当贫困落后,你到那儿工作一定会遇到很多困难, 你一定要 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和吃苦精神。”想到这些,我就立志扎根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 师。在工作了 36年,我患上了高山性大脑缺氧引起的偏头痛,经常头痛得很严 重,一年四季得开窗睡觉,去疼片、安眠药就装在兜里,一头痛就赶紧吃。我还 专门在家里准备了氧气瓶,一有情况马上就吸氧。问:给我们讲讲你是怎样工作的?答:我很爱藏族儿童,我教他们学知识,教他们唱歌、跳舞、爬山、滑冰、 给他们讲故事
12、、说道理。我把他们当自己的孩子,有个学生得了重病,生命垂危, 我毫不犹豫的捋袖献血。我把爱奉献给了学生,也得到了学生们的真情。有一次, 在课堂上,我因心脏病发作,昏倒在讲台上,同学们哭成一片。第二天,学生们 纷纷从家里带来了 “丹参片”、“救心丸”之类的药,不少学生家长也前来看望, 我真的太感动了。D、听了这些,你有什么感受?小结:叶老师为了学生、为了的教育事业,克服种种困难,真了不起!D、让我们有感情读一读叶老师的话:(配乐)如果人生有第二次选择,我还选择去。我去无怨无悔,虽然我付出了毕生的 精力,但得到了师生情、民族情,为培养了人才,这是我最大的幸福。三、活动三:交流事迹1、目的要求: 通
13、过交流当代大学生志愿者冯艾、马骅的事迹,以及学生身边、家庭中支边支疆志愿者的故事,知道每个时代都有不怕艰苦、勇于创业的可敬 的支边支疆志愿者。2、预设时间:6分钟3、设计过程:A、叶老师的事迹让我们深深感动,我们上海有千千万万个叶老师奔赴祖国最需 要的地方,为兄弟省市做贡献。介绍支边支疆志愿者一一当代大学生志愿者冯艾、马骅的事迹。B、学生谈感想小结:每个时代都有不怕艰苦、勇于创业的可敬的支边支疆志愿者。四、活动四:交流资料1、目的要求: 通过交流上海和兄弟省市之间的合作和交流的故事,知道上海 是全国的上海,全国各地都有上海人勤劳的足迹。上海人以海纳百川的胸怀, 主动服务全国,融入全国。2、预设
14、时间:10分钟3、设计过程:A、如今上海和兄弟省市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更多了,书上也为我们介绍了上海人 志愿外地、服务全国的事例,一起来学习一下。B、课前我们收集了有关资料,先在一起交流一下。C、学生交流身边、家庭中支边支疆志愿者的故事。D、学生谈感想E、小结:上海是全国的上海,全国各地都有上海人勤劳的足迹。上海人以海纳 百川的胸怀,主动服务全国,融入全国。F、布置作业:以雏鹰小队为单位,到超市或商店进行实地考察,了解上海的生产、生活离 不开全国的支持。第二课时一、活动一:考察汇报1、目的要求:以雏鹰小队为单位,到超市或商店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全国各地 支持上海的资料,感受上海市民的生活离不开全国各
15、省市的支持。2、预设时间:15分钟3、设计过程:A、上海在服务全国的同时,也得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支持,课前我们以雏鹰小 队为单位,到超市或商店进行实地考察,了解这方面的资料,现在一起交流 一下。1)各小队汇报考察情况。小队名称参加人员考察时间考察地点商品名称产地附包装袋或照片考察后的感想2)听了各组的考察汇报,你又有什么感想呢?3)教师小结:我们上海人的生活离不开全国各省市的支持!二、活动二:交流贡献1、目的要求:通过看录像上海城市中的外来务工人员、看“国人才引进”数据, 明白无论是上海的城市建设、还是市民的日常生活,都离不开这些兄弟省市人员 的辛勤劳动。有的人还在上海安家落户,成为上海的一分
16、子。2、预设时间:10分钟3、设计过程:A、兄弟省市除了在物资上支持上海市民生活,还在哪些方面对上海做出了贡献?让我们来看一段介绍。1)看录像上海城市中的外来务工人员。2)在我们生活中或者是自己家庭中,有哪些来自兄弟省市人员,他们在上海干什么工作?学生交流3)学生交流中可插入:随着上海的日渐发展,上海还需要许多人才,我们再看2005年上海人才资源状况报告中“国人才引进”数据:2005年,上海引进国 各类人才67335人,比2004年的50913增长了 32.26 %引进的人才中具有高 级职称人员占36.1%博士学位人员占5%硕士学位人员占15%大学本科学历 人员占78.3 % 35岁以下人员占
17、55.4% 此外,2005年共有29623名非上海高 校应届毕业生在上海就业。其中博士 1636人,占5.52 %硕士 11517人,占 38.88%本科15726人,占53.09%看了这些数据,你有什么想法?B、你还知道兄弟省市在哪些方面对上海做出了贡献?1)学生交流2)教师小结:无论是上海的城市建设、还是市民的日常生活,已经离不开这些兄弟省市人员的辛勤劳动。有的人还在上海安家落户,成为上海的一分子。三、活动三:情景讨论1、目的要求: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四个情景的讨论,明确自己可以用实际行动来支援外省市,并尊重、关心外省市人员和他们的子女。2、预设时间:9分钟3、设计过程:A、上海和全国兄弟省
18、市关系如此密切,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办呢?1)情景一、外省市来上海的人向你问路2)情景二、班上来了民工子弟,学习跟不上,普通话又不准。3)情景三、爸爸支援建设去了,妈妈又要工作,又要干家务。4)情景四:外省市发生自然灾害,需要我们援助。B、小组选择一个方面讨论,交流C、我们还可以用哪些实际行动,来支援外省市和尊重、关心外省市人员和他们 的子女?四、总结预设时间:1分钟今天我们讲了上海和全国的关系,希望我们用这些实际行动来支援、 关心兄弟省市。让全国各地的人都能竖起大拇指,说:“上海真好!”教后反思:上海“亚古都”是品德与社会(上教版)三年级第二学期第二单元上海在前进中的一篇课文。家乡是三年级品 /社学习的主要领域。对教材处理的反思本课教学充分运用教材,挖掘教材上的有效资源,为课堂教学服务。本课中, 我充分利用了教材上的“采访笔记”等容,让学生在教材提供的活动中,了解为了 祖国的需要,为的教育事业,叶老师远离亲人,克服种种困难,付出自己的一切。 让学生在教材“七色光”上,了解上海人志愿外地、服务全国的事例,知道上海人 以海纳百川的胸怀,主动服务全国,融入全国。扩展教材上“聪明豆”的容,让学生以雏鹰小队为单位,到超市或商店进行实 地考察,了解全国各地支持上海的资料,感受上海市民的生活离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五年级学期末数学复习计划
- 园林绿化工程竣工报告标准范文
- 人教版(部编)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课外辅导计划
- 冷链运输公司质量管理人员职责
- 2025中小学学校环境教育课程改革计划
- 2025春学期职业培训课程计划
- 2025新能源汽车二手车市场评估与流通产业链协同创新案例分析报告
- 2025年餐厅客户关系管理计划
- 2025年企业内部培训工作计划
- 2025年家政服务行业市场细分与消费者行为分析报告
- 2025年上半年黑龙江牡丹江市“市委书记进校园”活动暨“雪城优才”企事业单位人才招聘1324人重点基础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髌骨骨折的中医护理查房
- 肺气肿患者的护理常规
- 消毒供应中心管理制度
- 融媒体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 第六单元(A卷·基础篇)-2022-2023学年三年级语文下册单元分层训练AB卷
- 《电气工程基础课件》
- 奈飞文化手册
- 水库管理员培训
- 污水处理与再生利用
- 输煤栈桥安全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