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填图应用实例10不包含实测剖面_第1页
数字填图应用实例10不包含实测剖面_第2页
数字填图应用实例10不包含实测剖面_第3页
数字填图应用实例10不包含实测剖面_第4页
数字填图应用实例10不包含实测剖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录1 野外总图库创建1.42 野外路线2.1 创建野外手图42.2 野外手图数据转入掌上野外系统72.3 地质路线野外系统操作82.4 野外路线资料室内整理232.5 复查野外路线数据的录入463 野外手图数据入野外总图库543.1 野外地质数据导入野外总图库543.2 野外总图库数据整理594 数字实际材料图制作744.1 进入实际材料图库754.2 地界线形成764.3 地面形成834.4 地赋属性884.5 实际材料图整理934.6 地质代号批注修改并自动回填原始资料库955 编稿原图的制作975.1 打开编稿原图库985.2 全面编辑整饰编稿原图1016 专题图的制作1057 地质图

2、空间数据库建库1087.1 基本概念1087.2 地质图空间数据库数据集1087.3 地质图数据库建库基本操作1107.4 编稿原图及地质图空间数据库修改操作1497.5 数据库提交1617.6 数据库检索1632序系统,在数字地质为更好地推广应用数字地质项目工作实践的基础上编写了此操作实例说明书。文稿实例数据引自 1:5 万瑶里幅,该图幅是中国地地调局2006 年在皖赣相邻区部署的1:5 万4 幅联测区调项目其中一幅。该项目历时 4 年,大致经历了资料收集设计编写野外最终野外验收成果报告编写成果评审修改认定资料汇交等阶段工作流程。项目全程采用数字地质系统完成,野外填图阶段共设 4 个填图小组

3、,配备 4套野外设备(包括掌上机、数码相机),桌面电脑 6 台,打印机 1 台。项目野外原始资料(包括实际材料图库、野外手图库、野外总图库)按 1:5 万图幅所辖的 1:2.5 万图幅进行、组织管理。剖面数据、编稿原图、地质图空间数据库、遥感解译数据库及综组织管理。项目最终成果评审认定为优秀级。果数据库等按 1:5 万图幅进行1:5 万瑶里幅工作是按项目总体工作部署进行的。区内主要为一套火山陆缘细碎屑岩为主的新元古代浅变质构造地层体,以北东向斜切图幅的瑶 里鄣源构造带为界,南为溪口岩群浅变质无序地层体,北为成层有序的双桥山群,另有少量石炭-二叠纪及侏罗纪地层呈构造荚块产出于断裂带中。区 内岩浆

4、岩可分为新元古代基性火山-侵入岩组合及燕山期花岗岩类,其中前者呈构造岩块产出,研究认为属初始洋壳型基性岩组合;燕山期花岗岩类广泛分布,我们按侵入岩年代对其进行了详细划分。区内不同性质、不同期次的脆性及韧性断裂活动较为强烈,使地呈构造岩片叠置。已知金、铜、铅、锌等矿(化)点大都沿瑶里鄣源区域性超壳韧性变形带及其附近分布。区内不同类型地层出露齐全、岩浆活动强烈、地质构造复杂,形成了丰富生 动的地质图像。数字区域地质总图库创建野外主要常规工作流程为:资料收集、背景数据准备野外野外数据导入野外总图库实际材料图制作编稿原图制作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库资料汇交。本文以 1:5 万瑶里幅为例,就野外总图库创建直

5、至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库整个操作流程进行了 较系统说明。31 野外总图库创建要使用数字填图系统,对新的工作图幅,必须创建图幅库(每个图幅只需一次),野外总图库一般包括系统自定义的地质要素图层文件和地理背景图层文件。现以 1:5 万瑶里幅所辖的 1:2.5 万陈村幅野外总图库(图幅 PRB 库) 的创建为例,对其操作步骤进行说明。(1)选择工作图幅1:2.5 万图幅需自定义接图表,可按如下图所示选择工作图幅,具体操作步骤:选择工作区/自定义接图表,在选择图幅窗口中选准陈村幅,在弹出的 图幅信息属性窗口中点击确定。(2)选择背景图层操作步骤:选中拷贝背景文件/选择背景图层文件目录,在弹出的选择要拷贝

6、的背景图层文件的路径框中选准陈村幅背景图层文件存放的位置,然后点击确定并新建图幅库。详细见下图箭头所示操作程式。1(3)添加背景图层到野外总图库(图幅 PRB 库)操作示意如下图所示,具体操作步骤:在图层列表区域内点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填加项目,在弹出的打开文件框下,回退一级目录,打开背景图层目录并选中需添加的文件,点击打开。2下图为新创建好的 1:2.5 万陈村幅野外总图(图幅 PRB 库),图层文件包括系统自定义的图层和背景文件图层(本实例背景图层仅选择标准图框及面、线水体文件)。可通过如下图所示两种方式进入已创建好的图幅库,如果每次操作的工作图幅不变,如左图所示,选择打开最近的

7、工作区,便自动调出上次作的图幅库。亦可按右图所示直接双击工作数据栏中的图幅工程。前工32 野外路线数字野外路线一般包括野外手图创建野外手图数据转入掌上野外系统地质路线野外系统操作野外路线资料室内整理等操作流程。现以 1:2.5 万陈村幅中编号为 L3101 的野外路线为例,对其操作流程进行说明。2.1 创建野外手图创建野外手图实质就是设计一条可供进行野外的地质路线,一般包括以下步骤:(1)设计野外路线在野外总图库(图幅 PRB 库)窗口下设计野外地质路线,具体操作:地质填图数据操作/室内数据录入/设计路线,按鼠标左键在图上添加设计路线轨迹,以右健结束,在弹出的野外路线基本信息表中对相关属性进行

8、填写,其中路线号属必填项,实测路线编号一般用 L+4 位数字。野外路线设计亦可采用图形编辑区右侧工具条中的添加设计路线完成。4下图为 L3101 野外设计路线属性表信息(2)创建野外路线工程野外路线图形设计完成后,需创建野外路线工程并打开野外手图库,操作流程:文件/打开(新建)野外手图库,在弹出的框新建路线名称栏中输入与前述设计路线号一致的路线编号(如 L3101),输入完后点击新建并打开工程进入野外手图库。流程示意见下图。亦可通过点击图形区上方视图中的野外手图库创建野外路线工程(按系统自动提示便可完成,不再赘述)。5(3)添加背景图层到野外手图库操作示意如下图所示,具体操作步骤:在图层列表区

9、域内点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填加项目,在弹出的打开文件框下,回退目录,打开背景图层目录,选中需用的文件,点击打开。下图为新创建的路线编号为 L3101 野外手图。注意:一张野外手图只能而且仅有一条设计路线与之对应。只有创建了野外手图才能进行路线数据的,但路线数据的不受设计路线轨迹的限制。当地质路线穿越不6同图幅时,必须按不同图幅分别建立路线编号不同的野外手图。2.2 野外手图数据转入掌上野外系统可通过如下图所示将桌面创建的野外手图数据压缩到电脑硬盘上,再同步传输或拷贝至掌上机,操作程式:在野外手图路线窗口下,依次选择文件/野外手图数据转换/桌面到掌上机,在弹出的框中选择压缩的设计路线数

10、据的位置并点击确定。将上述压缩的野外手图数据(如L3101)和野外地质系统应用程序通过同步传输或 CF 卡拷贝至掌上机,野外地质数据可存放在 MyDocuments 目录下,应用程序存放于设备。72.3 地质路线野外系统操作现以GETAC 型掌上机说明地质路线野外操作。2.3.1 打开掌上机运行程序在掌上机按下图从左到右、从上至下的顺序找到程序 RGMAP 执行文件并运行。82.3.2 打开野外手图按下图从左到右、从上至下的顺序操作可在掌上机中打开野外手图。具体操作:程序运行后,在第一个框中输入当天的路线号和第一个地质点号,点击 OK,在弹出的框中点击手图并在下拉菜单中选择打开地图,选择要工作

11、的地质路线号,点击便打开野外手图并可进行地质路线的操作。92.3.3GPS 操作野外路线地质要素,必须首先确定其空间位置,通常采用 GPS 自动的方式实现。首先启动 GPS 并设置参数:按左下图依次点击编辑/GPS/参数设置,在弹出的如右下图所示框中对 GPS 串口及波特率进行设置,GETAC 机型内置普通 GPS,其串口为 COM2,波特率 4800。不同机型的掌上机GPS 的配置及其参数设置不同,具体参照有关说明。然后进行 GPS 信息及,按下图操作编辑/GPS/普通 GPS 连接(若为罗盘 GPS,可选择罗盘 GPS 连接),在弹出的如右下图框中,若时间编辑框的时间在跳动,说明 GPS

12、已连通,待 X,Y 值基本稳定后即可进行 GPS 手工采点 ,便可在野外手图中确定当前位置并自动居中显示。10GPS 误差校正:在某一地区工作,应对 GPS 进行误差校正,校正所需的系统误差参数值由目标点处的 GPS 值与标准坐标值的差的均值形成,目标点标准坐标值最好是在测绘部门收集的工作区范围内的地形图三角点或 GPS点坐标值。据经验,一般 1 幅 1:5 图幅均匀择取 4 个校正点可满足其精度。误差校准参数录入操作:在程序运行后的第一个框,点击GPS误差校准值,在弹出的框中输入GPS 系统误差值。2.3.4 野外路线操作(PRB 过程)数字野外路线地质数据的要素和传统地质路线内容一致,包括

13、地质11点、地质界线、地质路线、样品、素描、产状、(1)添加地质点(P 过程)操作等等。地质点(P 过程)是野外的的,野外路线其它数据的必须隶属于地质点。可通过如下图所示的方式添加地质点并进行地质描述,步 骤:在野外路线窗口中依次选择编辑/新增路线数据/地质点, 而后在添加点位置处点击屏幕,会自动在图上加入一个地质点的符号并闪烁,点击“”按钮,弹出地质点属性表框,录入地质点属性,录入完后按地质描述按钮地质点描述框。地质点的力求详尽全面,尽可能采全各种地质要素。需说明的是:包括地质点在内的所有地质要素空间位置的确定往往通过 GPS 自动获取,因此实际工作中首先GPS 点,但 GPS 点有时与实际

14、位置有偏差,可结合微地貌进一步评估确定实际点位。(2)添加地质界线(B 过程)操作该界线可以是两个地质实体的界线、也可以是一个地质实体的内部变化界 线。是地质连图的重要依据。依赖于 P 过程,一个 P 过程可以有多条地质界12线,从一个地质点(包括该点上界线)到下一个地质点(不包括该点界线),B 编号系统自动从 0 开始流水编号,以便顺序。 可通过如下图所示的方式添加地质界线并进行地质描述,步骤:在野外路线窗口中依次选择编辑/新 增路线数据/点和点间界线(可选择流线、曲线、折线任一画线方式), 然后在野外手图相应位置处画线,若选用曲线和折线输入,用笔在屏幕上按一定间隔点击,系统自动绘制线。按表

15、示画线结束并自动闪烁,按表示画线无效击若用流线输入笔不抬,抬笔后画线结束并自动闪烁。线条闪烁时,点按钮,弹出地质界线属性表框,输入其属性。地质界线操作需注意以下几点:准确填写左地层和右地层,面向画线方向,左手一侧为左地层,右手一侧为右地层。描述中重点突出地 接触关系特征。断层线属地质界线(B 过程)。在地质点或地质界线交汇位置上出现两联点以上地质界线时,不地质界线直接通过该点,必须将其断开或分段绘制(如上图黑、蓝、黄分别为三条不同地质界线),并给予其相应的顺序编号。勾绘封闭的地应作为两条地质界线处理,如岩脉。时,地质界线的两端必须断开,即13(3)添加分段路线(R 过程)操作分段路线是对不同地

16、质实体之间的内容和变化进行描述,该变化可以是 两个填图实体的描述、也可以是一个填图实体的内部变化。依赖于 P 过程, 一个 P 过程可以有多条分段路线,从一个地质点到下一个地质点,R 编号自动从 1 开始流水编号,以便顺序。切忌出现同一分段路线穿越地质界线(B过程)的现象,在开始下一个 P 过程或 B 过程前,必须将此前的 R 过程操作完成,同一分段路线上样品、产状等点要素图层须在添加该分段路线之前完成,也就是说分段路线应是进行下一个 P 过程或 B 过程前的最后一步操作。可通过如下图所示的方式添加分段路线并进行地质描述。基本步骤:在野外路线窗口中依次选择编辑/新增路线数据/分段路线(可选择流

17、线、 曲线、折线任一画线方式), 然后在图上相应位置手动勾画线条轨迹(画线方法同地质界线操作说明),画线结束并闪烁时,点击按钮,弹出分段路线属性表,输入其属性及描述内容。在路线穿越过程中出现地的变化就要进行分段描述,一旦在数字地形图上绘出实际观察的分段空间实体,野外 系统就会自动生成该分段属性的定量描述。分段路线描述重点突出路线地质变化情况,按段首按钮,系统自动把该段路线的长度、方向写进描述区 域框中。14(4)添加产状按下图所示可对产状进行添加。具体操作:在野外路线窗口中依次选择编辑/新增路线数据/产状,而后在添加产状位置处点击屏幕,产状符号会自动标注在该图上并会闪烁。点击“”按钮,在弹出的

18、属性表中录入产状信息,注意产状类型和编号的填写,产状编号是按地质点流水编号的。15(5)添加按下图所示可对进行添加。具体操作:在野外路线窗口中依次选择编辑/新增路线数据/产状,而后在添加产状位置处点击屏幕,符号会自动标注在该图上并会闪烁。点击“”按钮,在弹出的属性表中录入信息,编号是按地质点流水编号的。数码需在桌面系统中导入才能显现。若出现编号相同而内容不同的情况时,可通过点击属性框下端的说明,在弹出的新属性框中对每张进行补充说明。如左下图属性表中的 3 张分别指示三种类型剪切构造,可通过右下图对其进行补充说明。注:右下图属性表粉红色椭圆形域不具编辑功能,其“描述”是从其上的“输入描述”中添加

19、的,“序号”是按添加的描述条目自动生成,为保证描述与显示的对应,描述输入次序须与左下图属性表中的“数码序号”写入顺序对应,如右下图粉红色椭圆形域序号为 1、2、3 的描述,分别对应左下图属性表中的“数码序号”项中的 23、24、25 的。16(6)添加样品按下图所示可对样品进行添加。具体操作:在野外路线窗口中依次选择编辑/新增路线数据/采样,而后在添加样品位置处点击屏幕,样品符号会自动标注在该图上并会闪烁。点击“”按钮,在弹出的属性表中录入样品信息,注意样品类别和编号的填写,样品编号是按地质点的不同流水编号的。17(7)素描图操作按下图所示可对素描图层进行操作。具体操作:在野外路线窗口中依次选

20、 择编辑/新增路线数据/素描,而后在添加素描位置处点击屏幕,素描符号会自动标注在该图上并会闪烁。点击“”按钮,在弹出的属性表中录入素描相关信息,素描编号是按地质点的不同流水编号的。素描信息录入完后,点击进入素描图工具,在弹出的素描绘图界面中添加和编辑有关点、线图形, 亦可进行注释。如果素描图复杂,加之掌上机显示窗口较小,野外,可在掌上机上依比例尺绘制素描的主要轮廓并标注线条比例尺,待导入桌面系统后可进行完整性整饰。亦可首先在纸质上做好野外素描摄成 JPG 图片或 TIF 文件,再转为 mapgis 图像格式添加至桌面系统相应的素描图工程编辑中进行数值化处理。18(8)野外路线信手剖面自动生成与

21、绘制首先在数字填图桌面系统中生成 1:2.5 万陈村幅数字高程模型数据(文件名为 123 .Grd),并拷贝到掌上机的“My Documents”目录下(如左下图)。信手剖面生成步骤:在掌上机野外手图窗口中按右下图所示依次选择编辑/信手剖面/自动生成。19在下图所示的中选择 Grd 文件,在弹出的图框中选准数字高程数据,高程文件存放的路径便自动添加至图,点击确定便生成如图所示的野外路线信手剖面图基本框架,可在此基础上,手工编绘完成野外路线信手剖面图。20上述地质要素图形的添加亦可采用另式:在野外路线窗口中依次操作手图/图层管理,在弹出的地质要素图层名中选准要的英文图层名(如GPOINT.WT

22、为地质点图层),并使其处于编辑状态,而后点击右上 OK 返回至野外手图窗口,若添加点图元,首先点击按钮,然后在图形目标位置处点击屏幕,对应地质要素符号会自动标注在图上并闪烁;若添加线,先按按钮,然后在图上相应位置手动勾画线条轨迹,画线结束自动闪烁。在图元闪烁时,点击按钮,对相关属性进行录入,录入方式同前所述。21(9)野外路线数据编辑与浏览野外路线中往往需要对已的野外地质数据进行浏览与编辑,其操作方法:在编辑菜单下,选择编辑路线数据中的浏览对象,而后点击“”,在图形中选中图元,图元闪烁,点击“”,即可对相应层进行编辑与浏览。下图为选择浏览编辑地质点的操作。(10)结束野外路线操作野外路线完成,

23、在掌上机中按下图所示分别进行转出PC 数据和结束路线22的操作。(11)野外地质路线关注问题注意各项属性术语的规范、统一,切勿出现同义多形词的现象,以免影响室内数据整理和数据检索。有时由于掌上机的误操作,在 R、B 过程和其它点要素过程中出现无任何编号的现象,需手动写入,且 R 的方位、距离等数据无法写入。此时, 终止正在操作的 R 或B 过程,开始下一个 P 过程。为防止不确定因素造成的程序无法运行和路线毁坏,野外工作时,最好在掌上机 SD 扩展为提高野外照搬套用。卡上做好运行程序和设计路线的备份。效率,一定要用好用活电子字典,切忌不加修改的强调数据的安全。野外地质路线结束,回到野外驻地。应

24、在未进行任何改动的情况下对野外原始路线进行备份。项目中应有专人负责数据备份工作。2.4 野外路线资料室内整理受野外客观工作条件的限制,在数字填图桌面系统中必须对野外收集的路 线地质资料进行室内完整性整理。一般包括以下内容。2.4.1 掌上机野外数据导入桌面野外手图库该操作是把掌上野外中。主要包括野外路线数据和(1)野外路线导入系统的数据再还原到桌面数字填图系统的导入。导入前,必须先将掌上机路线资料拷贝至桌面电脑任一位置。掌上机野 外路线导入时,在导入桌面的 PRB 图幅库中必须要有当前路线的原设计路线的工程文件,否则无法导入。路线导入操作步骤:在图幅 PRB 窗口下按下图依次选择文件/野外手图

25、桌面/掌上机到23选择野外数据存放的目录在弹出的下图框上选中野外路线工程文件并打开。系统会自动把野外路线的数据更新到数字填图系统中的野外手图目录中。若导入,系统会自动显示文件转换和日备份的信息提示。24(2)打开野外手图路线导入后便可进入野外手图库。按下图示意在图幅 PRB 窗口下打开文件,在下拉菜单中依次打开(新建)野外手图库/选择路线名称/选准野外路线数据工程文件并打开25下图为掌上机野外数据导入桌面系统并打开的编号为L3101 野外手图路线空间实体图形,其点、线图形均带有属性,在此基础上可对其进行整理完善。26(3)导入导入前先把数码相机中的拷贝至桌面硬盘中并检查属性栏数码序号录入的正确

26、性。如下图所示可对进行导入,操作步骤:在野外手图路线L3101 窗口地质填图数据操作下拉菜单中选择影音剖面数据导入/野外导入野外手图/在弹出的框中点击 DIR1,选择存放的路径并点击 OK,如果导入会显示导入完毕框。272.4.2 野外路线数据检查及整理为保证原始资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必须对野外第资料进行详细认真的检查和整理完善。操作需在野外手图窗口下完成。(1)野外路线质量程序检查野外路线数据从掌上机导入桌面电脑后,首先对野外路线数据进行计算机逻辑检查,系统自动检测野外数据录入编码有无错误、缺录、重复,是否存在由误操作形成的无任何属性的多余的无意义的空间地质实体等。具体操作如下:在野外手图路

27、线窗口下的地质填图数据操作下拉菜单中选择数据质量程序检查,若存在错误,系统便将所有错误信息在记事本中显出,如左下图所示为序号 7 的地质点出现无地质线号和地质点号的错误。如果录入没有错误,便会自动弹出如右下图所示的信息提示框。28野外路线通过质量程序检查出错误,必须对相关问题修改排除。下面以上图序号 7 的地质点出现的错误为例,对其修改操作进行说明。首先在图形编辑区找到不符合要求的空间图元,可按如下图所示将地质点图层文件处于编辑状态,在工具下拉菜单中选择属性连动浏览,在弹出的文件类型框中选择点文件,该路线所有地质点属性列表便自动弹出,在属性列表中选准序号为 7 的词条,其地质点图元自动在图形编

28、辑区居中闪烁。此时选择该地质点图元,在弹出的属性表中对相关错误进行修改,若是误操作出现的多余地质图元便可删除。经查看 L3101 路线中序号为 7 的地质点属无意义的多余点,可对其进行删除操作。29问题排除后,对文件进行压缩保存工程,操作步骤:在工程文件区将修 改文件(亦可选所有文件)置于编辑状态,点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压缩保存工程,再进行质量程序检查,会出现没有问题的信息提示框。 若不进行压缩保存工程,尽管问题消除,再检查仍会出现错误信息。30(2)野外路线资料准确性、完整性整理消除上述逻辑程序问题后,接下来,用系统提供的各种功能对野外的各类数据进行完整性、准确性、一致性整理。主要

29、内容包括:点、线图形空间位置正确性及图式的规范性(重点采用 GB958-99 图式图例标准);地质点、样品等的标注及产状的旋转、注释等;属性表内容是否规范准确、野外地质描述的齐全和正确程度;逐张检查导入是否正确;素描图及路线信手剖面图的完善等;编写路线小结。现就部分常规整理操作列举如下:地质点号标注首先,按照 GB958-99 图式图例,对不同类型地质点选择合适的点符号样式,并注意符号的大小。然后对地质点号进行标注,建议操作步骤:按下图在野外手图路线窗口下依次操作地质填图数据操作/图式图例整理/地质点图层标注(静态)。31选准标注的路线并点击确定,便生成地质点标注图层(GPTNOTE.WT)并

30、自动添加至工程编辑区,在工具栏按 1:1 或更新,标注的地质点号便会显示,图面上处理好与它类地质图元的压盖关系,并调整好大小,以保证纸质输出的清晰美观。32产状的标注首先,按照 GB958-99 图式图例,选择不同类型产状的符号样式,按标准调整好符号的大小。然后对产状倾角进行标注,建议操作步骤:按下图在野外手图路线窗口下依次操作地质填图数据操作/图式图例整理/生成产状注释图层(静态)。选准标注的路线并点击确定,便生成产状倾角标注图层(ATTNOTE.WT) 并自动添加至工程编辑区,在工具栏按 1:1 或更新,标注的倾角便会显示, 图面上整饰好倾角标注的位置,调整好大小,并处理好与它类地质图元的

31、压盖关系,以保证纸质输出的清晰美观。33样品的标注首先,按照 GB958-99 图式图例,选择不同类型样品的符号样式,按标准调整好符号的大小。当同一位置有较多编号不同样品时,通过点移动操作要 调整好符号的空间显示位置,并用引线指明采样位置。然后对样品编号进行 标注,建议操作步骤:按下图在野外手图路线窗口下依次操作地质填图数据操作/图式图例整 理/样品编号标注(静态)。34选准标注的路线并点击确定,便生成样品编号标注图层(SAMNOTE.WT)并自动添加至工程编辑区,在工具栏按 1:1 或更新,标注的样品编号便会显示,图面上对样品编号的规范性进行整饰,并处理好样品与样品之间或与它类地质图元的压盖

32、关系,以保证纸质输出的清晰美观。35修改地质界线线型GB958-99 对不同类型地质界线线型及线参数进行了规定,检查野外手图中线空间图形位置、线型的正确性并进行修改整饰,注意线画的方向的正确和圆滑度。界线线型可从系统库中选取。分段路线整饰对分段路线空间位置的准确性进行检查,问题,可通过剪断、删除、延长线等的基本操作,对分段路线轨迹和长度进行室内整理,注意修改后分段路线长度的重新写入,具体操作如下:将分段路线图层(Routing.wl)置于编辑状态,按如下图依次操作地质填图数据操作/点间路线计算与点坐标重写/点间路线计算。36在工具栏按 1:1 或更新,分段路线(R)属性表中方向和距离便会自动重

33、写,描述栏段首中的方位和距离需重新点击属性框中的段首按钮才可更改。完善各地质要素属性内容和描述内容对各地质要素结构化的属性内容进行检查,语义是否标准、规范、一致, 对其缺项进行补充。对地质点、地质界线、分段路线非结构化描述内容检查37完善。此相当于野外,是地质内容,必须是野外现场收集的,必须是客观、全面、准确的。下图为按相关标准规范整理完善的 路线的空间图形L3101地质下图为地质点属性及描述内容样式38下图为地质界线属性及描述内容样式检查导入的正确性导入完毕后,对照野外描述,检查显示与内容是否对应。39素描图整饰野外路线数据导入桌面系统后,需对素描图相关要素补充完善,有关操作 可参照选择下面

34、相关步骤,不再赘述。下面重点就纸质素描图的添加和数值化的操作作一说明:首先将纸质素描制作成 JPG 或 TIF 格式的图片,再通过MAPGIS 图像处理转换成 MSI 图像文件格式。然后将其导入对应素描图库进行数值化处理,操作如下:打开素描图属性框并点击画素描图进入素描工程编辑操作窗口40在素描工程编辑窗口下操作文件/编辑工程文件,在弹出的工程文件管理器对框中点击添加项目,在弹出的框中选择转换的素描图MSI图像文件并打开图像,图像便自动添加至素描工程编辑区。打开工程文件管理器,将操作图层文件置于编辑状态,并将素描图像文件移至操作图层的上方。41在素描工程编辑区点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打

35、开工具箱,运用各种点线面工具便可对素描图像进行数值化处理,并可对数值化素描图进行编辑。完善野外路线信手剖面图野外路线数据导入桌面系统后,需对掌上机中形成的信手剖面图进行整饰完善。可通过如下图操作打开信手剖面图。亦可在桌面系统中自动生成信 手剖面图框架,具体操作同前述掌上机中信手剖面的生成。42完善信手剖面图,具体操作同前述素描图编辑绘制。下图为整理完善的 L3101 路线信手剖面图编写路线小结及人工多级质量检查野外路线整饰完成后,需编写路线小结和自、互检。按下图进入路线小结43和自检库下图为L3101 路线小结及自检,点击列表下端该路线工作量统计按钮,路线工作量可自动统计并添加至路线小结框中;

36、点击列表右下角 RPB多级质量检查,便弹出数据检查报告框,可对路线进行多级质量检查。下图为 L3101 路线互检质量及意见44野外路线数据是第一性的原始资料,野外必须采全采准各类地质要素,室内进行系统整理。野外路线数据整理完善后,再进行质量程序检查,所有问题修改补充完善后,将野外手图库中以路线编号命名的文件夹拷贝至项目组数据管理者。452.5 复查野外路线数据的录入野外实际工作中,可能由于露头差、地质现象观察及认知能力有限等多种复杂因素影响,有时会出现遗漏地质信息的情况,往往需要在野外复查的基础上补充收集相关资料。对补充或修改的资料需进行批注录入,说明补充或修改的依据,并署名,注明日期,严禁直

37、接对原 操作。进行删除、修改等简单(1)如果不新增地质要素,仅对已地质要素图层的有关属性和描述内容进行补充和修改,在桌面系统中打开相应野外手图路线,并设置相关图 层为编辑状态,在图形区点击图层符号打开属性表对其进行属性修改或批注 描述。下面陈村幅 L3251 线 D3252 地质点接触关系野外复查批注为例进行图示说明。在桌面系统打开 L3251 野外手图路线,设质点图层为编辑状态,选准D3252 地质点图形符号,在弹出的地质点属性表中首先对地质点相关属性根据野外复查进行批注,如下图“侵入接触”。46接着对文字描述进行批注修改,下图为 D3252 点接触关系的批注修改。地质点属性修改完成后,必须

38、对点上地质界线属性进行类似批注修改,下图为 D3252 点上地质界线的修改批注。47(2)若要除地质点以外的有关点地质要素图层(如产状、素描、样品等),在桌面系统中打开相应野外手图路线,并设置相关图层为编辑状态,按系统提供的添加功能在图形区目标位置处进行相应子图添加,在弹出的属性表中手动补录属性,注意各类编号的正确性。以陈村幅L3101 线D3102地质点沿途添加样品为例进行图示说明。添加前需清楚该样品有关编号信息,如:地质点编号(D3102)、分段路线编号(添加示例样品分段路线编号 R 为 2)、样品序号(添加示例样品序号为 2)等。在桌面系统打开 L3101 野外手图路线,选择地质填图数据

39、操作/室内数据录入/样品操作,然后在图形编辑区目标位置处点击鼠标,样品符号便自动添加至图形区。亦可采用图形编辑区右侧工具条中的添加样品完成上述操作。48在弹出的样品属性列表中对其属性进行填写根据样品类别设置好样品符号及大小,并对样品编号进行标注(3)地质界线(B)或分段路线(R)操作49经野外复查,如果需在原野外路线基础上新的地质界线,就必须对新地质界线以后的原地质界线编号和分段路线编号进行修改,如果单独修改编号而不注意描述的顺序,就会造成空间与属性对应关系的 成数据的丢失,为有效解决此问题,系统提供了自动修改编号,甚至造描述顺序与之对应的功能。该修改过程仅对隶属于同一地质点过程中的地质界线或

40、分段路线产生影响。该操作必须在野外手图路线窗口下进行。下面以 L3101野外手图路线中一条地质界线为例对功能使用进行说明。地质界线下图形区 D3102 点过程共有 5 条地质界线(B),原编号分别为 0、1、2、3、4(红色数字所示),根据野外复查,需在原编号 2 与 3 之间一条地质界线( 新位置同下图粉红色域中的粉红色线条位置),按流水编码规则,此时线的编号应为 3,原来的 3 和 4 号线编号需依次变为 4 和 5。具体操作:在桌面系统打开 L3101 野外手图路线,选择地质填图数据操作/室内数据录入/地质界线(B)操作。切忌:该功能会改变原图层属性及描述文件,为避免操作失败致使原数据丢

41、失,在操作前一定先做好原路线数据的备份。在弹出的下图框中输入新地质界线(B)的编号,并注意界线所属地质点号的选择。点击 OK,原地质界线编号 3 和 4 自动顺延为 4 和5,原描述顺序并自动与新编号对应。50在相应位置添加 3 号地质界线,操作:选择地质填图数据操作/室内数据录入/地质界线操作。亦可采用图形编辑区右侧工具条中的添加地质界线完成上述操作。在弹出的地质界线属性表中对其属性及描述内容手动进行录入。51分段路线新地质界线必然伴随分段路线的改变,此时必须对相关分段路线进行分割及编号的重写。前述原 D3102 地质点过程共有分段路线(R)3 条,编号分别为 1、2、3(如下图红色数字所示

42、),新3 号地质界线后,分段路线会增值 4 条,因此需对相关分段路线进行分割。新的编号为 3 的地质界线位处原编号为 1 的分段路线(R)中,必须对原编号为 1 的分段路线进行分割,按数据录入规则,此时新的编号为 3 的地质界线对应的新分段路线编号应为 2,原来的 2 和 3 号分段路线编号需依次变为 3 和 4。具体操作:在桌面系统打开 L3101 野外手图路线,选择地质填图数据操作/室内数据录入/分段路线(R)操作。切忌:该功能会改变原图层属性及描述文件,为避免操作失败致使原数据丢失,在操作前一定先做好原路线数据的备份。52在弹出的下图框中输入新分段路线(R)的编号,并注意分段路线所属地质

43、点号的选择。点击 OK,原分段路线编号 2 和 3 自动顺延为3 和 4,原描述顺序并自动与新编号对应。接着在新地质界线(B)位置处对原编号为 1 的分段路线(R)进行剪断线操作,并按下图示操作进行分段路线长度及方位重新写入,步骤:选择地质填图数据操作/点间路线计算与点坐标重写/点间路线计算,在弹出的对 话框中选准当前路线编号,并进行更新窗口的操作,分段路线距离和方位便自动重写并填至分段路线属性表中。53然后,分别对剪断后的分段路线(R)属性内容及描述内容进行修改补充完善,注意 R 编号及段首的重新写入。3 野外手图数据入野外总图库3.1 野外地质数据导入野外总图库野外手图库的路线以路线编号为

44、文件名进行管理,每条路线对应一张野外 手图。只有将所有地质路线汇总到一张图上,才能形成实际材料图,这个过程我们称为野外手图数据导入野外总图库。必须在野外地质资料整理完善、 消除错误后才能入库,一个项目组保证一个完整的单幅图野外总图库(图幅PRB 库)便可,无需每个填图组将路线入库。野外总图库(图幅 PRB 库)地质内容主要包括地质路线数据及数字剖面数据。注:图幅 PRB 库只需将野外原54始地质数据汇总在一起,不做连图操作。3.1.1 野外路线数据导入(1)在图幅 PRB 窗口下点击地质填图数据操作/路线数据入库/单条路线入库,若选择批量入库,图幅 PRB 库中必须有对应路线的设计路线存在(2

45、)选择要导入的野外路线,如:L3101(3)打开选准的野外路线,并双击对应路线的工程文件55(4)按是(导入前应先检查数据)。(5)有设计路线存在,因此会重复,按是,系统会删除老的数据,然后把新的路线数据再导入。(6)按 1:1 或更新,可查看导入后的数据56按上述步骤,将本图幅所有野外地质路线导入野外总图库(图幅 PRB 库)。3.1.2 剖面数据投影野外总图库以陈村幅 PM305 剖面为例进行说明。执行该操作之前,首先必须数字剖面中,把该剖面填加到图幅剖面数据库中。具体操作如下:(1)按下图所示,请选择地质填图数据操作/音影剖面数据导入/剖面数据投影(2)系统会自动弹出本图幅剖面总体信息库

46、,选择要投影的剖面名称,然后按 OK 即可。投影的条件是,必须有剖面起点坐标,否则不能投影。57(3)剖面导线、剖面分层界线及分层号、产状会自动投影至野外总体库(图幅 PRB 库),建议此时对剖面投影图形进行适当的整饰,使其标示更清晰美观。由于剖面产状较多,可适当保留部分重要产状并标注其倾角,其余产状可删除。将剖面上诸如岩石地球化学样、同位素、化石样等重要样品手动添加在图上,并对样品属性进行简单填写。当同一位置有较多编号不同样品时,通过点移动操作要调整好样品符号的空间显示位置,并用引线指明采样位置。注意:在移动样品位置前,必须将所有样品符号置于实际采样位置点处,并请选择地质填图数据操作/点检路

47、线计算与点坐标重写/点坐标写入的操作,样品点坐标便会自动写入,这样不论样品符号怎么移动,只要不再进行样品点坐标重写,样品点坐标位置始终保持不变。样品位置确定后,然后手动标注样品编号。下图为 PM305 导入图幅库的显示(SECTION.WT,SECTION.WL为剖面操作图层)。58注:为防止添加图面的剖面样品坐标位置写入时改变路线样品的坐标位置,特建议:对剖面数据先行投影入库并进行样品坐标写入后再对路线数据入库。3.2 野外总图库数据整理如果在野外手图中对每条野外地质路线进行了规范性、完整性、准确性整理,那么数据入野外总图库(图幅 PRB 库)后整理工作就大大减少。下图为整理好的部分野外路线

48、导入图幅库的情形,除标注图层未导入外,地质要素图式图例及参数大小均继承野外手图库中的样式。593.2.1 地质点、产状、样品的标注野外路线数据入库,其标注图层不能导入,可通过两种方式对其进行标注: 一是直接用系统提供的功能进行标注,方法同室内整理相关点图层的标注, 用此法需对点标注的大小及与它类地质要素间的相互避让关系进行重新整饰。二是通过合并野外手图库对应图层的标注完成。通过我们的实践对比, 后者工作效率更高,但前提是野外手图整理必须到位,否则不可取。现以地质点为例,选择陈村幅 6 条野外路线入库对其标注图层的合并操作进行说明。(1)在工程文件区通过点击鼠标右键添加项目的方式,将所有野外路线

49、 地质点标注图层(GPTNOTE.WT)添加至图幅 PRB 库工程文件编辑区(2)选择所有合并的点标注图层文件,在框选区域点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框中选择合并所选项60(3)在弹出的合并文件框中点击保存为(4)在弹出的选择保存文件名框中定义合并的文件名并选择位置61(5)按下图依次选择确定/合并,文件合并便会显示合并文件的信息框62(6)文件合并后,若合并文件不在图幅 PRB 库中,将其拷贝至图幅库文件夹中,并添加至工程中进行压缩保存。产状倾角和样品的合并标注方法与地质点标注相同。标注完成后,检查图面内容的避让关系。下图为图幅PRB 库中地质点号、样品编号、产状倾角的合并标注显示。3.2.2 整

50、理完善样品数据库数字填图系统有很完善的样品管理数据库,数据入图幅 PRB 库后,建议完善图幅样品数据库。相关操作如下:(1)请选择地质填图数据操作/样品管理63(2)对路线样品导入,请选择路线样品/是/确定下图为导入的本图幅路线样品(不包含化石样品需按上述步骤单独导入)64(3)剖面样品导入,请选择剖面样品/在数字剖面库中选择导入样品的剖面编号并点击确定,化石样品需按上述步骤单独导入65下图为陈村幅所有样品测试结果库。信息一览表,样品全部导入后可形成送样库及66(4)送样库形成,步骤:首先在采样库选择样品类型,并点击按钮,相应类型样品自动添加在采样信息列表中,选准需导入送样库的样品。紧接着,在

51、右侧从样品采样库导入数据到送样库信息栏处选择样品大类并导入,相关类型样品便自动添加至送样库。下图为薄片样导入送样库的图示。6768(5)测试成果库的形成只有在送样库形成后,通过从送样库导入数据的操作,才能形成鉴定测试成果库。测试成果库重点是手动将鉴定测试成果数据进行录入。下列一组图是本图幅有关样品分析鉴定结果的录入举例697071(6)对不同类型样品的送样单和分析测试结果可以打印输出。选择样品信息栏中需要输出的样品条目,点击打印按钮便可进行输出。下图为输出的薄片样送样单。723.2.3 对野外路线数据进行浏览、检查通过系统提供的如下浏览方式,重点对不同路线地质界线属性,尤其是填图和接触关系类型

52、进行浏览检查,对下一步地界线的勾联做准备。在图幅 PRB 库中对地质数据浏览检查中如果发现问题,可通过两种方式进行修改:直接在图幅 PRB 库对数据进行错误纠正,但同时对野外手图库相应部分亦进行修改。从图幅 PRB手图库中将其修改后重新入库。(1)用属性联动浏览库中将问题路线所有地质要素删除,在野外(2)通过路线数据的多种方式进行浏览查看733.2.4 按属性值统改图式图例为更清晰、直观地在图上反映同一地质层的不同类型,可在图幅 PRB库中对其图式图例进行统改。系统基本操作程式:地质填图数据操作/图式图例/按属性值统改图层图式图例/选择需统改的地质符号或线型。具体可参见操作说明书相关内容。4

53、数字实际材料图制作数字实际材料图是用点、线、面的空间实体在地形图上表示地质点、地质74界线、分段路线、地、样品、产状、GPS 点、地质工程等各种地质要素分布密度的一种重要的原始资料地质图件。1:5 万区域地质包括实际材料图在内的原始资料原则要求用 1:2.5 万比例尺图幅。现以 1:2.5 万陈村幅为例对实际材料图制作进行说明。4.1 进入实际材料图库(1)在图幅 PRB 库窗口下,选择文件/更新野外总图库到实际材料图库实际材料图是在图幅 PRB 库的基础上制作的,因此,首次进入实际材料图库,或图幅 PRB 库地质内容进行了修改更新,就必须进行更新野外总图库到实际材料图库的操作。系统自动将野外总图库地质数据更新到实际材料图 库。如果野外地质数据没有更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