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导学案(第二章第一节)_第1页
八上导学案(第二章第一节)_第2页
八上导学案(第二章第一节)_第3页
八上导学案(第二章第一节)_第4页
八上导学案(第二章第一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案编号执笔教师授课教师课 题教研组长(签字)学校领导(签字)2013-005第二章 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第一课时) 学生学习流程教师导学流程【学习目标】掌握我国五种走向的山脉及分布。【预习新课】学生阅读课文P21-23正文及阅读资料。 预习检测:1、我国的山脉大致有 种走向。2、世界第一高峰是 。3、中华五岳是 分别位于 省。【自主学习】(认真阅读教材,独立解决下列问题。)任务一:山脉纵横交织1、同学们结合课文读2-1图,从图上描出出五种走向的山脉。2、同学们在纸上画出五种走向山脉的轮廓。【展示提升】1. 教师出示中国地形模型,同学们上台指出五种走向的山脉。2. 完成课本P27活动1。【补充

2、拓展】中国四大佛教名山武当山峨眉山九华山普陀山【反馈作业】完成填充册P10-11第一第二题。【课后反思】1. 教师导入新课,出示课题。2. 师生共同解析学习目标。3. 指导学生自学课文第一框内容“山脉纵横交织”并独立完成“预习检测”。4. 检查学生预习情况。5. 学生相互交流完成任务一中1、2,多给学生一些时间,教师巡回指导,最后教师黑板展示。6. 展示提升部分学生酝酿后自由展示,教师及时给出点评。7. 反馈练习同学们独立完成后互批并纠错。学案编号执笔教师授课教师课 题教研组长(签字)学校领导(签字)2013-006张永 成第二章 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第二课时) 学生学习流程教师导学流程【学习

3、目标】1. 记住我国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的分布和特点。2. 了解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的基本特征。【预习新课】学生阅读课文P24-29正文及阅读资料。 预习检测:1、我国的四大高原是 。2、我国的四大盆地是 。3、中国的平原主要分布在 地区,我国的三大平原是 。4、中国的主要丘陵有 。5、中国山区的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 。【合作学习】(认真阅读教材,相互交流解决下列问题。)地形复杂多样任务一:1.四大高原特点:(阅读教材P24-25,认真读图2-8,完成下表。)名称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特点2.从中国地形模型上指出四大高原的位置。任务二:1.四大盆地特点(阅读教材P2

4、6,认真读图2-8,完成下表。)名 称塔里木盆地准葛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特 点2.从中国地形模型上指出四大盆地的位置。任务三:阅读教材P26-27,读图2-8。1.三大平原三大平原面积最大的平原是_,华北平原主要有_、 _、 _冲积形成,又称_。有着“鱼米之乡”之称的平原是。2. 从中国地形模型上指出三大平原和三大丘陵的位置。【交流展示】同学们先合作分布完成以上任务,相互交流补充后展示。【探究合作】课本P29活动【检测反馈】填充图册P11-138. 教师导入新课,出示课题。(以陆地五种地形类型引入)9. 师生共同解析学习目标。10. 指导学生自学课文第一框内容“地形复杂多样”并独立完成“预

5、习检测”内容。11. 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学生统一标准后对这些要点进行记忆。12. 学生相互交流分布完成合作学习中三个任务。(步骤)a) 学生阅读指定内容总结特点展示补充。b) 从课本图上圈出地形区。c) 教师出示中国地形模型学生上台指出相应地形区。以上内容为本节重点,关键要落实到地图上,教师多让学生读图练图。最后教师在对各种地形位置综合指导分析。13. 探究合作部分学生酝酿后自由展示,教师及时给出点评。重点解决2题。14. 检测反馈部分同学们独立完成后互批并纠错,重点强调四题。学案编号执笔教师授课教师课 题教研组长(签字)学校领导(签字)2013-007第二章 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第三课时)

6、学生学习流程教师导学流程【学习目标】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分析总结出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的特征。2.能够在图上标出地势三级阶梯的界线;记住位于阶梯分界线的山脉名称。3分析说明我国地势对气候、河流、交通的影响。【预习新课】学生阅读课文P30-31正文及地图。任务一:我国地势特征1.读课本P30 2-19图(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图) (1)说出中国地势特征是: (2)从颜色上指出中国地势三阶梯: 。2.教师出示“中国地势模型”。 (1)学生观察并指出三个阶梯 (2)指出地势特征。3.读课本P30“32°N线中国地形剖面图”(1)在剖面图上标出我国三级阶梯的范围。数字号地理事物名称(

7、2)将图中数字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填在表中相应处:(3)从地形剖面图可以看出我国地势 高 低,呈 状分布。许多江河多向_流。4、请同学们画出简易的中国地势三阶梯图并总结地势特征。任务二:各阶梯特征及界限(读219图完成)【交流展示】同学们先合作分布完成以上任务,相互交流补充后展示。【探究合作】地势对我国的影响。课本P31活动2.【归纳整理】 本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请你归纳一下。 (教师反馈到黑板)【检测反馈】填充图册P14第五题。15. 教师导入新课,出示课题。(中国地势)16. 师生共同解析学习目标。17. 指导学生自学课文第三框“地势西高东低”独立任务一,任务二。(教师巡回指导)18. 学生相互交流补充两个务。疑难问题上交小组讨论完成。(教师此时重点强调读图方法)19. 学生完成后展示,教师及时给出点评。重点解决任务一中3问和任务二中的界线。6.探究合作以学生讨论为主。方法指导:地势优越性主要包括三方面:第一,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第二,使我国许多大河流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第三,许多大河从高一级阶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