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吊装拆及使用方案汇总讲课讲稿_第1页
塔吊装拆及使用方案汇总讲课讲稿_第2页
塔吊装拆及使用方案汇总讲课讲稿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塔吊装拆及使用方案一、 工程概况A 工程概况* 工程位于 * ,由* 房地产开发公司投资兴建, * 建筑工 程公司总承包施工,是县重点招商引资的重点工程之一,本工程总建筑面积 15000m,地上主楼12层,裙房3层,建筑物总高49.9米。全框架结构。 B 场地地质情况基础形式场地地质条件综述自上而下可分为:O 1层杂填土O层软塑粉质粘土O i层 软塑流塑粉质粘土O3层可塑硬塑粉质粘土(粘土)O 3 1层软塑粉质粘土 (粉土)01层中粗砂C4 2层中粗砂混砾卵石O5 1层强风化砂岩O5 2层中风 化泥岩夹砂砾岩,本工程塔吊基础以O3层粉质粘土(粘土)作为基础持力层,O3 层粉质粘土(粘土)地基承

2、载力特征值fak=220kpa, Es=11.0Mpa;基础采用形式5500X 5500X 1350。垫层采用300厚块石排放,50厚C15砼垫层,砼强度等 级 C30。C 采用的塔吊概述本工程采用浙江虎霸建设机械有限公司,生产 QTZ63 自升塔式起重机(附 着式)塔机为水平臂架,小车变幅,上回转自升式多用途塔机,标准臂长为 50 米。最大起重量为 6 吨,额定起重力矩为 63 吨米,最大起重力矩为 76 吨米,附 差式最大起升高度 140米。本工程为起升高度 68米,塔机未采用附着装置前 (吊 钩高度40m),基础所受的最大载荷为基础所受的垂直力 513KN,水平力27.8KN, 倾翻力矩

3、996KN/m,扭矩170 KN/m。主要技术性能起重特性表和曲线。表1C-1 技术性能表机构工作级别起升机构M5回转机构M4牵引机构M4起升高度(m)倍率固定附着a = 240140a = 44070最大起重量(t)6幅度(m)最大幅度(m)42.5, 50最小幅度(m)2起升 机 构速度倍率a = 2a = 4起重量(t)331.5663速度(m/min)8.640804.32040电机型号、 功率、转速YZTD225L2 4/8/3224/24/5.4KW 1388/700/130r/mi n回转机构转速电机型号功率转速0.6r/minYZR132M1-62X 2.2KW908m/mi

4、n牵引机构速度电机型号功率转速40/20m/mi nYDEJ132S-4/8-B53.3/2.2KW1400/700r/mi n顶升机构速度电机型号功率转速0.5m/minY112M 44KW1400r/mi n额定压力16Mpa平衡重臂长重量(t)42.5m1150m12总功率31.7KW (不包括顶升电机)工作温度20。C 40。C整机重量固定式附着式30.8t61t597.8KN表C-2二、塔吊选型及定位A 塔吊选型: 本工程建筑物主楼总高度为 49.9 米,建筑外包尺寸为南北向为 49 米,东西向为 39 米(详见平面布置图)针对本工程特点,从机型选择上要考虑 三点A.从实用角度上要选

5、择平面覆盖面要大标准臂长为50米以上,能满足建筑操作平面 95%以上位置起吊任务。 同时要选用起升高度较大机型, 以适用高层建 筑施工操作;B.针对本现场实际要能够拆装都方便且工作效率高机型;C.要求机型技性能可靠安全, 以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根据施工现场场地条件及周围情况 和上述要求,故选择浙江虎霸建设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 QTZ63 自升式起重机壹 台技术性能、技术含量都较高,能满足上述条件,故选用此机型。B 塔吊定位: 考虑到主楼位置,塔吊拆除便利标准臂工作,覆盖面大附墙安装和 安全角度,选择安装位置为,建筑物东南角,塔身中心线距结构外包为 3.5米, 塔身中心线距南围墙 25 米,为塔

6、吊安装位置。C 场地准备:1. 了解现场实地情况,施工现场清理障碍,施工场地开阔平坦,道路必须平整压 实。2. 施工现场根据三级保护标准配合安装好电源电箱。3. 施工现场由专人配合安装。4. 按分工准备好吊装机械、安装工具、辅助设备及技术资料。D 装拆单位资质证书和装拆人员上岗证,见附后。E 装拆施工要点:1. 塔机的拆卸程序与安装程序相反, 依次为:标准节、平衡重、 钢丝绳、起重臂、 平衡重、干衡臂、塔帽、回转、套架、标准节、基础节。2. 对拆装的部件必须做到: 准确地了解其重量、 吊点位置, 选择合适的吊挂位置, 正确选择吊具和索具。作业前拆装工人必须对所使用的钢丝绳、链条、卡环、吊 钩、

7、板钩、耳钩等各种吊具和索具按有关规定做认真检查合格者方准使用, 不准 超载使用。 在起重作业中, 不允许把钢丝绳索和链条等不同种类的索具混合用于 一个重物的捆扎或吊运。3. 拆装工人在进入工作现场时,必须戴安全帽,登高作业时还必须穿防滑鞋、系 安全带、穿工作服、 带手套等。 各拆装工人必须在指定的专门指挥人员的指挥下 作业,其他人不得发出指挥信号。二、安装程序及注意事项A基础选型:QTZ63自升塔式起重机,基础形式二种 1)预埋件基础2)十字梁 底架基础,从经济实用和基础受力分布考虑选用十字梁底架基础。B地质情况:场地内各层土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ak及其相应的压缩横量Es如 下值:O层杂填土

8、未经处理,不应作为本工程的地基持力层;O 2层粉质粘土 fak=120kpa, Es=6Mpa,i 层粉质粘土 fak=70kpa, Es=3.0Mpa;G 层粉质粘土(粘土)fak=220kpa,Es=11.0Mpa;i 层粉质粘土(粉土)fak=150kpa, Es=7.0Mpa; C5i 层中粗砂 fak=160kpa, Es=9.0Mpa;C2 层中粗砂混砾卵石:fak=300kpa, Es=16.0Mpa以下省略。场地类别为II类。C (地基承载力验算)C-1荷载计算F塔吊工作状态的重量(单位 KN )F=513KNG基础自重(单位 KN )G=5.5X 5.5X 1.35X 25=

9、1021KNG=bx bx hx p卩=基础比重25KN/m3E偏心距(单位m)E=M/ (F+G)E=1796=1. Rm513+102M基础所受的倾覆力矩(非工作状态)(单位KN m)M=1796KN m天然地基塔吊基础受力简图计算公式F+GbePmax= b2 (1+ b ) (1 1 式)F+Gbeb2Pmin=(1-(1 2 式)当Pmin计算值v 0时,应按下式重新计算:2+(F+G)Pmax=3b2 -e) (1一3 式)513+10216 X 1.17Pmin= (55T (1-)v 0采用(1 3式)确定Pmax2 X 1534Pmax=3 X5.5(-5-5 -1 17)=

10、 3068=117.5X 10-3=0.118MPa2 ) 26.1基础以层粉质粘土(粘土)为持力层,该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220KPafk=220kpaX 10-3=0.220.118Mpa能满足要求D抗倾覆稳定性计算(最危险工况:非工作状态)D-1荷载计算M 一一作用在基础上倾覆力矩(非工作状态)(单位KN m)M 1796KN mFy 作用在基础上垂直载荷(单位 KN )Fy =434KNFx一一作用在基础上的水平载荷(单位 KN )Fx =73.5KNFg砼基础重力KNFg =5.5X 5.5X 1.35X 25=1021KNPb地面计算压应力 MPae偏心距,地面反力的合力至基

11、础中心的距离n =1.35mb =5.5 mL = -e标准规定250m 臂长,Q=0,D-2抗倾覆计算(最危险工况:非工作状态)M+Fx ne = eFY+Fg2(FY+Fg)PB=b 0.2 0.3MPaM1796+73.5 X 1.35e =434+1021血9=1.3 -145532(434+1021) X 10-3Pb =3 X 5.5X (2.75-1.3)2910 =0.122MPa 0.2 0.3MPa23.9稳定!四、安装程序及拆除A准备工作1. 按塔机说明书及基础设计资料的要求,核对基础施工质量关键部位。(1)检测塔机基础的几何位置尺寸误差,应在允许范围内,测定水平度误差

12、大小,以便准备垫铁。(2)塔机基础施工应满足设计的强度要求。2. 详细了解安装用吊车的技术状况,技术负责人应向吊车司机交待装机安 装过程及吊装主要部件的尺寸,重量、高度、共同商定吊车停放位置,臂杆长度 及仰角等主要技术参数。3. 安装负责人召集安装作业人员,吊车机组人员及吊装指挥人员开会,共 同讨论落实安全技术措施,专项明确吊车支脚支承作业负责人员,支脚支承必须 达到坚实牢固。B安装程序及注意事项严格按照塔机使用说明书所规定的安装程序进行作业,在基础制作完成并合 格之后,方可进行整机安装。4. 安装底座及基础节(与斜撑杆):安装底座前应先放好调整垫板、底座及基础节就位后,调整底座水平度,控制基

13、础节的垂直度在1%0以内,要注意底座方向,在安装每个销轴(螺栓)时应先将销孔清理干净,孔及销轴(螺栓)皆要 涂以黄油。5. 安装压重块:注意交替进行以保持塔机的平衡。6. 安装套架(对自升式),然后将顶伸油缸的顶升横梁支承在标准节的踏节 (牛腿)上。7. 安装回转支承总成件,应使两根导入平梁(导轨)与外套架开口同侧。8. 安装塔帽,注意吊点位置,以保持起吊时平衡。9. 安装平衡臂及拉杆,在将平衡臂吊装之前,应先将需装置在平衡臂上的 所有机构;护栏、电气接线等全部装好,注意起吊平衡性,严禁先装配重(制造 厂另有特殊规定除外) 。10. 安装起重臂及拉杆,在安装之前,大臂拼接,装变幅小车,穿绕钢丝

14、绳 等工作需先做好, 吊装前必须派专人检查拉杆, 连接轴销及保险安装情况, 确保 安全,轴销装入锁好(安全锁装好)应呈现纹接状态。如遇卡死,必须松动后才 能起吊,此时电工应配合接好控制接线路。 起吊时要求做到平衡, 并在高地 20CM 左右时停机检查平衡状态, 必要时可平移小车调整平衡后将小车固死, 才能继续 起吊,吊装即将就位时应用棕绳将臂端与塔身绑住,以便平衡穿轴销。11. 装配重,并且固定好。12. 按要求穿绕起重钢丝绳,并接好所有电器线路,调试好起重、变幅、加 转、力矩限位器及套架导轮与标准节的间隙 25MM 。13. 再次指派专人检查平衡臂及拉杆、吊臂及拉杆、配重组件等各部位,连 接

15、螺栓轴销、 保险销、开口销的安全保险安装情况, 并实行检查岗位责任备查制 度。14. 检查各齿轮箱油面,各连接部件的坚固情况,各钢丝绳穿绕及卡紧固定 情况。15. 接通各电器线路,检查塔机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 0.5 兆欧,才能进行初 次的空载调试工作。16. 初调目的是保证塔机顶升加节自用吊装安全,调好变幅限位使机构达到 正常工作状态。C 顶升接高安全操作规程(一)顶升接高安全操作规程顶升前:1. 根据接高塔身的要示,准备标准节(片式的应拼好)并配齐扶梯和休息 平台等附件,经检查合格,并顺着起重臂方向排成一列。2. 按说明书规定,移动变幅小车,使塔机上部保持平衡,注意起重臂指向 与引进轨道方向

16、一致,锁紧旋转机构,并做好小车臂杆上停置标记。3. 顶升接高小组成员按职责分工进入各岗位。4. 检查液压系统工作是否正常,液压油压力应符合规定,保持稳定,活塞 杆伸缩无卡阻现象。5. 调整顶升套架导轮与塔身主弦杆之间的间隙应适当。顶升过程:1. 顶升过程要专人负责指挥,专人照顾电源,专人操纵液压压泵,专人扶 扁横梁,专人拉爬爪,专人安装轴销(螺栓等) ,精力集中,坚守岗位。2. 夜间进行顶升作业时必须有足够的照明。3. 风速超过四级或说明书中规定的风速时,严禁进行顶升作业,在顶升过 程中,如大风突至,应立即停止顶升,并使上下塔身联固。4. 在顶升过程中,禁止转动起重臂和移动小车。5. 在顶升过

17、程中,如遇卡阻或其它故障,必须立即停机检查,故障未经排 除,不得继续顶升。6. 作业人员必须集中精力,专心操作,不得探头伸手,不得进入引进轮道 范围,以免标准节突然移动轧动。7. 注意检查电缆放松长度应满足需要,严防电缆在移动中发生乔蹭,卡塞 和挤伤。8. 刚引进接高的标准节,必须与下部塔身联接牢固后,才能继续向上顶升 进行下一节加高作业。顶升完毕后:1. 检查并坚固上、下塔身之间的连接。2. 重新调整顶升套架导轮间隙,使导轮完全与塔身脱离接触。3. 检查液压系统操纵手柄是否已拨回零位。4. 检查并切断液压机耕升系统电源。5. 解除回转机构的锁定状态,使塔机进入工作状态。(二)顶升接高工艺1.

18、 在顶升接高作业中必须严格执行使用说明书中所规定的顶升接高工艺。2. 实行作业人员分工及岗位责任。3. 安装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轴销,开口销的正确安装,防止轴销、螺栓、螺帽、锒头、扳手等物件高空坠落。4. 首次顶升接高加节不宜太多,一般总高度控制在基本高度的80%左右为宜,以后顶升接高应先附墙后顶升加节的原则, 附着装置暨以上塔身的自由高度 最大不得超过30M,100M以上塔机不得超过40M。D检查与调试在塔机安装首次安装完毕时,应进行一次全面认真检查与调试, 检查各连接 部位(爬梯、护栏等)的可靠性,润滑情况,各安全、限位装置的可靠性,灵敏 程度等,并按BGJ3486建筑机构技术试验规程进行整机

19、试验。E附墙(一)附墙装置安装前的准备工作1. 根据最大附墙反力设计附着方案,主要内容应包括:布设道附墙;附 墙间距;O附着杆为格构形式。2. 附着支座锚固点的位置应尽可能在建筑物立柱与框架交点处,同时以要 尽量满足附着框设在塔身标准的节点处。3. 自行设计的附着其长度应可调,两端成绞链联接。4. 附着锚固点的位置应先核对无误,两端成绞链联接,见附墙详图。(二)1.建筑物附着处强度用户和安装单位在安装 QTZ63附着式塔机之前,应对建筑物附着点的受力 和附着点的强度预先计算和确定。建筑物附着点受力见下表。、载荷工况建筑物承受的载荷Fn/F3F1F2F3F4工作状态 28.4 47.74 79.

20、7 28.5F2F4非工作状态 68.82 121.72 113.8 97.042. 附着式塔机的安装附着式塔机的安装程序与固定式塔机相同,只是在达到一定高度时,须装附着架3. 附着尺寸(见图 5-1)说明: A 安装附着架前,塔机最大工作高度40m,超过此高度必须安装附着架。B 第一个附着架以上,塔机最大悬高36.8m (最咼一个附着架着臂架根部铰点距离)。C 第二个附着架以上塔身最大悬高35m。D 第三个附着架以上塔身最大悬高30.6m。E 第四个附着架以上塔身最大悬高23.3m。F 第五个附着架以上塔身最大悬高18m。QTZ63 附着式塔机的最大起升高度为 140 米,为了保证塔机工作的

21、稳定性 和整机刚性, 减少上部塔身的自由长度, 在塔身全高设置五套附着架, 五套附着 架相对位置见图 5-1,其中,hi=32.5 米,h2=26.9 米,h3=26.9 米,h4=21.3 米,h5=15.7 米。4. 附着架(见图 5-2)附着架是由四个撑杆和一套环梁等组成, 它主要把塔机固定在建筑物的预埋 件上,起着依附作用,使用时环梁套大标准节上,四根撑杆分别支承环梁四角。 撑杆应保持在同一水平内, 本塔机附着架按塔机中心与建筑物距离为 3.5米设计 的,撑杆与建筑物的连接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作改动。5. 附着架的安装与使用(见图 5-2)A 将环梁提升到附着点的位置包在塔身外,然后

22、用螺栓连接起来。B 吊装四根撑杆C 应用经纬仪检查塔机轴心的垂直度,其垂直度在全高上不超过1/1000,垂直度的调整可通过微调四根附着架撑杆长度而获得,四根撑杆均可微调。D 无论几次附着,只有最上一个附着架处必须用内撑杆将塔身四根主弦杆顶 牢,其它附着架处不用内撑杆。(三)附着装置安装注意事项1. 严守高空作业安全操作规程,佩戴安全帽。系好安全带,进入工作岗位 精力集中,听从统一指挥。2. 附着支座与墙体要固定牢固,附着框与塔身结构要箍紧,并加防止松脱 装置3. 吊装附着杆时, 两端应系好稳绳, 注意绑扎吊点, 保持附着杆接近水平, 联接轴销安装好后随即穿好安全锁销。4. 调整塔身垂直应控制在

23、1%。以内,附着杆水平倾斜度应在 10度以内。5. 拆卸降塔时,附着装置应与标准节同步拆卸,严禁先抓卸附着装置后拆 卸标准节的作法,防止塔机失稳。F 塔机的拆卸 塔机的拆卸程序与安装程序相反,依次为:标准节、平衡重、钢丝绳、起重 臂、平衡重、干衡臂、塔帽、回转、套架、标准节、基础节,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 拆卸作业前,总负责人应组织全体拆卸人员重新学习安全技术措施,进 行技术交底,落实每项工作;2. 拆卸作业人员职责分工明确,坚守岗位,必须全神贯注地投入工作,并 注意观察塔机上部下降动态, 作好遇到情况立即停机检查, 做到故障未排除后不 得继续拆卸。3. 高空作业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着防滑鞋,

24、戴安全帽。4. 检查液压系统工作必须稳定正常,无卡阻,漏油现象。5. 塔身拆卸未降到规定高度,不得先拆卸附墙装置。6. 拆卸起重臂和平衡臂时, 应先用综绳将连接处绑好, 并在两端系好稳蝇, 后拆卸轴销,防止吊装失稳。7. 在拆卸各种销轴时,应采取严密措施,防止销轴、拉杆、铁锤等高空坠 落伤人。五、塔吊的操作使用A 一般说明1. 塔机必须在符合设计图纸规定的固定基础上工作。2. 塔机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了解塔机的构造和使用,必须熟知塔机的保 养和安全操作规程,非安装、维护人员未经许可不得攀登塔机。3. 塔机正常工作气温为-20。C40,风速低于6级。4. 塔机每转移一次工地重新安装后,必须进

25、行空载、静载、动载试验及对各种 安全装置进行调整 (见有关调整方法) 后方能进行吊装作业, 其静载试验吊重为 额定载荷的 125%,动载试验吊重为额定载荷的 110%。5. 在夜间工作时,除塔机本身装有照明外, 施工现场必须备有充分的照明设备。6. 司机室内禁止存放润滑油、油棉纱及其它易燃、易爆物品,冬季用电炉取暖 时更要注意防火。7. 塔机必须有良好的电气接地措施,防止雷击,遇有雷雨严禁在底架附近走动 (接地电阻不大于 4 欧姆)。8. 塔机应用专机专人负责制,非机组人员不得进入司机室及擅自操作,在处理 电气事故时,必须有专职维修人员二人以上。B 塔机的顶升作业1. 在进行顶升作业过程中,必

26、须有专人指挥,专人照管电源,专人操作液压系 统和专人紧固螺栓。 非有关操作人员不得登上爬升架的操作平台, 更不能擅自启 动泵阀开关或其它电气设备。2. 顶升作业应在白天进行,若遇特殊情况,需在夜间作业时,必须备有充足的 照明设备。3. 只许在四级风以下进行顶升作业,如在作业过程中,突然遇到风力加大,必 须停止工作,并紧固螺栓,使上下塔身连接成一体。4. 顶升前必须放松电缆,使电缆放松长度略大于总的爬升高度,并做好电缆卷 筒的紧固工作。5. 在顶升过程中,把回转部分紧紧刹住,严禁回转及其它作业。6. 在顶升过程中,如发现故障, 必须立即停车检查, 非经查明真相和故障排除, 不得继续进行爬升动作。

27、7. 每次顶升前后,必须认真做好准备工作和收尾工作,特别是在顶升以后,各 连接螺栓应按规定的预紧力紧固,不得松动,操作手柄应回到中间“ 0”位置, 液压系统的电源应切断等。C 塔机的操作1. 司机必须在得到指挥信号后,方可进行操作,操作前必须鸣笛,操作时要精 神集中。2. 司机必须严格按起重性能表中规定的幅度和起重量进行工作,不许超载使 用。3. 塔机不得斜拉或斜吊物品,并禁止用于拔桩等类似的作业。4. 工作中塔梯上严禁有人,并不得在工作中进行调整或维修机械等作业。5. 工作时严禁闲人走近臂架活动范围以内。6. 液压系统安全阀的数值,电器系统保护装置的调整值及其它机构,结构部件 调整值(如制动

28、器,限位开关等)均不允许随意更动。7. 有两台以上塔机工作时,要根据工程特点,注意相互之间的位置,并采用不 同标高的方法,以避免塔机的起重臂、平衡臂相互碰撞以及与建筑物碰撞。8. 塔机作业完毕后,回转机构松闸,吊钩升起,小车停在臂架端部,即最大幅 度处。六、维护保养塔机应当经常进行检查、 维护和保养, 传动部分应有足够的润滑油, 对易损 坏件必须经常检查、维护或更换,对各机械的螺栓,特别是经常振动的零件,如 塔身连接螺栓应进行检查是否松动,如有松动则必须及时拧紧或更换。( 1) 工作机构维护与保养A 各机构的制动器应经常进行检查和调整制动片及制动轮的间隙, 保证灵活可靠 在摩擦面上,不应有污物

29、存在,遇有污物必须用汽油或稀料洗掉。B 减速箱、变速箱, 外啮合齿轮等各部分的润滑以及液压油均按润滑表中的要求 进行。C 要注意检查各部钢丝绳有无断丝和松股现象。如超过有关规定必须立即换新。 钢丝绳的维护保养应严格按 GB5144-85 规定。D 经常检查各部的连接情况, 如有松动,应予拧紧,塔身连接螺栓应在塔身受压 时检查松紧度(可采用旋转臂架的方法去造成受压状态) ,所有连接销轴都必须 装有开口销,并需张开充分。E 经常检查各机构运转是否正常,有无噪音,如发现故障,必须及时排除。F 安装、拆卸和调整回转机构时,要注意保证回转机构减速器的中心线与齿轮中 心线平行,其啮合面不小于 70%,啮合

30、间隙要合适。( 2) 液压爬升系统的维护和保养A 严格按润滑表中的规定进行加油和更油,并清洗油箱内部。B 溢流阀的压力调整适当后,不得随意更动,每次进行爬升之前,应检查油压是否正常。C 应经常检查各处接头是否紧固严密,不准有漏油现象。D 滤油器要经常检查有无堵塞,检查安全阀在使用后调整值是否变动。E 油泵、油缸和控制阀,如发现渗漏应及时检修。F 总装和大修后初次启动油泵时,应先检查入口和出口是否接反,转动方向是否 正确,吸油管路是否漏气,然后用手试转,最后在规定转速内启动和试动转。G 在冬季启动时, 要开开停停往复数次, 待油温上升和控制阀动作灵活后再正式 使用。( 3) 金属结构的维护与保养

31、A 在运输中应尽量设法防止构件变形及碰撞损坏。B 在使用期间,必须定期检修和保养,以防锈蚀。C 经常检查结构连接螺栓,焊缝以及构件是否损坏,变形和松动等情况。D 每隔 1-2 年喷刷油漆一遍。( 4) 电气系统的维护与保养A 经常检查所有的电线、电缆有无损伤,要及时的包扎和更换已损伤的部分。B 遇到电动机有过热现象要及时停车, 排除故障后再继续运行, 电机轴承润滑要 良好。C 各部分电刷, 其接触面要保护清洁, 调整电刷压力, 使其接触面积不小于 50%D 各控制箱、配电箱等经常保持清洁,及时清扫电器设备上的灰尘。E 各安全装配的行程开关的触点开闭必须可靠,触点弧坑应及时磨光。F 每年测量保护

32、接地电阻两次(春、秋) ,保证不大于 4 欧姆。( 5) 塔机维修时间的规定A 日常保养(每班进行)B 塔机工作 1000 小时后,对机械、电器系统进行小修。C 塔机工作 4000 小时后,对机械、电器系统进行中修。D 塔机工作 8000 小时后,对机械、电器系统进行大修。七、安全技术措施由总负责人组织全体安装(拆卸)人员学习措施内容,进行技术交底,落实 每项工作:1. 安装作业之前,组织学习安装(拆卸)安全技术方案,对班组作业人员 进行技术方案交底, 每天对分项工作内容、 技术要求、 安全措施以及注意事项等 到进行单独交底。2. 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司机、吊装指挥、电工及检验员员要 持证上岗;进入作业现场必须戴安全帽,高空作业时要系好安全带,着防滑鞋, 冬季、雨委应采取防滑措施。3. 遇有架空输电导线的场所, 应避够起重机结构进行输电导线的危险近程, 如条件限制不能保证安全距离, 要与有关部门协商, 采取有效安全防护措施后方 可架设。4. 作业人员必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