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绪论重要概念:单元操作:化学工业的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物理过程,根据它们的操作原理,将其归纳为应用较广的数个基本操作过程,这些基本操作过程称为单元操作.三传一量传递,热量传递,质量传递和化学反应.物料平衡:依据质量守恒定律,进入与离开某一化工过程的物料质量之差,等于该过程中累计的物料质量. 热量平衡:(相)平衡关系传递速率:推动力/阻力 P8单元操作中的 5 个基本概念:物料平衡,能量衡算,物系的平衡关系,传递速率和核算. 第一章流体绝对:以绝对真空为基准测得的. P11.表压=绝对表压:以外界大气压为基准测得的-大气真空度:表压为负值时,其绝对值即为真空度.真空度=大气静力学基本方程式:-绝对p
2、p2p = p + rg(z - z )+ z g =+ z g1形式能量形式 P142112r1r2流量:1.体积流量:时间内流体流经管路任一截面的体积,以 qv 表示,m3/s;2质量流量:时间内流体流经管路任一截面的质量,以 qm 表示,kg/s.质量流量=密度*体积流量时间内流体质点在流速:方向上所流经的距离. 平均流速,质量流速 P18连续性方程:qm = r1u1 A1 = r2u2 A2 = L = ruA = 常数对圆形管路:即连续稳定的不可压缩流体的伯努利方程式 :中,流体速度与管路截面积成反比,与管路内径的平方成正比.P20能量形式质量流体所具有的位能,p/为gz 为质量流
3、体所具有的静压能, 为质量流体所具有的动能.或压头形式 P21Z 为位压头,p/g 为静压头, 动压头压头损失:流体在管路内黏度:时,由于流体的内摩擦力作用而消耗的一部分机械能.Hf,m. P22z + 1 u 2 + p1 + H = z + 1 u 2 + p2 + SH12g 1r g22g 2r gfz g + 1 u 2 + p1 + W = z g + 1 u 2 + p2 + Sh12 1r22 2rf流体时产生内摩擦力的性质成为黏性.牛顿黏性定律:,为黏性系数,简称黏度黏度的物理意义:当 =1 时,面积上产生所产生的内摩擦力的大小. P25类型:P27滞流(层流):流体在管中时
4、,其质点始终沿着与管轴平行的方向作直线运动.(Re<=2000)过渡流 (2000<Re<4000 流体类型不稳定)湍流(紊流): 流体在管中时,其质点除了沿着管路向前外,各质点的运动速度大小和方向都随时发生变化,质点间相互碰撞,相互混合的状态.(Re>=4000)雷诺数:摩擦阻力损失:,P33h = l × l × u 2范宁公式fd2(J / kg)(层流,湍流)摩擦系数:l = 64(层流)Re摩擦系数(影响因素)P36(1) 层流区,hf 与 u 的一次方成正比;(2) 过渡区,按湍流计算;(3) 湍流区,与 Re 及/d 均有关系;(4)
5、完全湍流区,与 Re 无关,随/d 增大而增大,且 hf 与流速 u 的平方成正比,又称阻力平方区. 量纲分析法 P34局部阻力 P39qV = Aup - pu 2 - u 2W = g(z2 - z1) +21 + 21r+ å hf2é l + å l ù u 2=êl+ åx úå hfe管路计算:d2ëûl = f (Re, e / d )Re = durm流量计(类型):测速管,孔板流量计,转子流量计,湿氏气体流量计 P48范宁公式,当量直径,计算题型:连续性方程静力学基本方程 式伯
6、努利方程式管路计算第二章 流体输送机械泵的类型离心泵的工作原理 P62气缚:在离心泵启动前未充满液体,吸体的现象. P63主要部件:叶轮,泵壳 P63主要性能参数:处所形成的真空不足以将液体吸入泵内,导致启动泵而不能输送液流量:时间内泵所输送的液体的体积,/或 m3/扬程(压头):重量(1N)液体流经泵所获得的能量,J/N=m.功率:时间内所做的功.效率:有效功率 Pe 与轴功率 P 之比. 转速,汽蚀余量特征曲线:H,P,与 qv 之间的关系曲线. P651H 随 qv 的增大而减小;2.P 随 qv 的增大而增大液体黏度和密度的影响:输送液体黏度大于水时,泵的流量、扬程减小,轴功率、效率下
7、降. 密度对 qv 和H 无影响,轴功率 P 随密度增大而增大.流量调节的方法: P68 1)改变阀门的开度2)改变泵的转速3)改变叶轮的管路特征方程:H=H0+kqv2,k 为管路特性系数,k 值大的为高阻力管路,k 值小的为低阻力管路. 工作点:离心泵特性曲线与管路特性曲线的交点. P68离心泵的串联与并联 P71汽蚀现象 P72汽蚀余量:P73有效汽蚀余量ha , 必需汽蚀余量hr (ha>hr 时,不发生汽蚀) 安装高度 HgP73最大安装高度:Hg=(hr 加上 0.3m 作为汽蚀余量h)气体输送机械的分类:通风机,鼓风机,压缩机和真空泵. P80第三章均相物系,沉降与过滤非均
8、相物系中处于分散状态的物质统称为分散物质或分散相,处于连续状态的物质则统称为分散介质或连续 相.P91重力沉降:有地球引力作用而发生的颗粒沉降过程. P92自由沉降速度以及主要影响因素 P93沉降速度(终端速度):5层流区(Re<2): ut=gdp2(p-)/18(斯托克斯定律);过渡区(2<Re<500);湍流区(500<Re<2*10 )则 dp 及p 愈大,ut 就愈大,层流区与过渡区中,ut 还与流体黏度有关. 沉降以及分类:重力沉降,离心沉降停留时间: L/u沉降时间: H/ut颗粒在降尘室中分离出来的条件: 停留时间>=沉降时间,即 ut>
9、;=qvs/WL . P95离心沉降:依靠离心力作用,使流体中的颗粒产生沉降运动. P98离心分离因数: Kc=r2/g rN2/900,表示离心力大小的指标.旋风分离器 P99过滤:使含固体颗粒的非均相物系通过布,网等多孔性材料,分离出固体颗粒的操作. P103过滤介质:过滤用的多孔材料,常用的有织物介质,堆积的粒状介质,多孔性介质.过滤方式:过滤和滤饼过滤.恒压过滤 P108恒压过滤的特点V 2 + 2VV = KA2te过滤方程式: q2 + 2= Kte¯t12=q +qeqKK过滤常数: K=2p/rv(与悬浮液性质、温度及差有关), qe=Ve/A过滤设备: 板框压滤机,
10、转同真空过滤机及离心过滤机. P111第四章传热热量传递的基本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 P119传热速率:Q=KAtm=tm/=热推动力/热阻,K 为总传热系数,为 W/(m2·K)Q = lA (t - t) = t1 - t2 = Dt = 推动力(平壁 P124)12b lAR热阻b热流密度:时间内通过传热面积传递的热量,/A,W/m2. P119稳态传热:物体中各点温度不随时间变化的热量传递过程. 同一热流方向上的传递速率为常量.傅立叶定律(导热速率):在质地均匀的物体内,若等温面上各点的温度梯度相同,则与温度梯度 dt/dx 及垂直于热流方向的导热面积成正比,即:时间内传导
11、的热量 QQ=-AP121式中为导热系数. 热阻:R=b/A传热推动力:t=t1-t2对流传热速率方程(牛顿冷却公式): P129Dt = DtQ = aADt =1aAorR为对流传热系数或膜系数,W/(m2·K)或 W/(m2·)Dt = T - TwDt = tw - t影响对流传热系数的因素:1.流体的物理性质;2.对流起因;3.状态;4.相态变化;5.传热面的形状,相对位置和P130准数符号及意义:P131膜状冷凝和滴状冷凝 P136滴状冷凝的热阻比膜状冷凝的小.准数名称符号意义努塞尔特准数Nu=l/表示对流传热系数的准数雷诺准数Re=lu/确定状态的准数普兰特准
12、数Pr=cp/表示物性影响的准数格拉斯霍夫准数(Grashof)Gr=gtl32/2表示自然对流影响的准数传热速率基本方程式Q = KADtmQ:传热速率,W A:传热面积,m2K:传热系数,w/(m2)tm:两流体的平均温度差,m1cp1(T1 -T2 ) = qm2cp2 (t2 - t1)热量衡算式:P142(r + c (T -T )= q c (t - t )r = q c(t - t )m1m2 p221m1p1s2m2 p2 21Cp 为平均定压比热容,J/( kg),r 为饱和蒸汽的比汽化热,J/kg 并流与逆流 P143传热平均温度差(对数平均温度差):P144当<2
13、时,可用算术平均值代替对数平均值.总传热系数: P146平壁与薄壁管的总传热系数计算 , 由于A1 » Am » A2 , 或d1 » dm » d2111=+K 必趋近且小于1 与2 中小的一个Ka1a2传热计算示例换热器的分类P153P167管程:管内的流程 P146壳程:管外的流程传热过程的强化:1.增大传热面积 A :重点从设备的结构入手,提高体积的传热面积,如采用螺旋管、波纹管、翅片管等2. 增大平均温差 tm :温度一般由生产工艺条件所规定,可调范围有限,尽可能逆流操作3. 增大总传热系数 K: 1.提高流速及流体的扰动程度 ;2.采用相变、
14、l较大的流体 ;3.减小壁厚、防止结垢和及时清除垢层计算题型:热传导热量衡算传热速率基本方程第五章吸收吸收操作的种类:1.物理吸收与化学吸收;2.单元吸收与多组分吸收;3.非等温吸收与等温吸收. P185吸收过程分类吸收剂的选择:1.对溶质具有较大的溶解度;2.对溶质具有良好的选择性;3.再生容易;4.挥发性小;5.黏度小;6.化学稳定性高;7.腐蚀性低.气液两相达到平衡时,气相中溶质的分压,称为平衡分压或饱和分压;液相中溶质的浓度称为溶质在液相中的平衡溶解度,简称为溶解度.Dtm =Dt1 - Dt2ln Dt1Dt2影响因素:温度,平衡分压,吸收剂,总压温度与溶解度的关系、总压对溶解度的关
15、系 P187亨利定律:P188在一定温度下,稀溶液上方气相中溶质的平衡分压与液相中溶质的摩尔分数成正比.= cAE, m, H之间的关系p*y*= Ex,p*HrsE = mp = mx,Y * = mXHMsE 为亨利系数,kPaH 为溶解度系数,kmol 溶质/(kPa·m3 溶液)m 为相平衡常数费克定律:由两组分 A 和 B 组成的混合物,在恒定温度和恒定下,若组分 A 只沿 z 方向扩散,浓度梯度为dcA/dZ,则 A 组分的扩散速率 JA 与浓度梯度 dcA/dZ 成正比,只适用于双组份混合物. P193传质速率:时间通过面积传递的物质量,以 N 表示总传质速率方程:P2
16、05(浓度)摩尔分数摩尔比NA = kG (pA - pi ) = ky (y - yi ) = kY (Y -Yi )NA = kL (ci - cA ) = kx (xi - x) = kX (Xi - X )NA = KG (pA - p )= Ky (y - y )= KY (Y - Y )*气相液相双膜气相双膜液相 N = K (c - c )= K (x* - x)= K)*ALAAx传质推动力双膜理论(假设) P201传质系数: KY 气相总传质系数(Y-Y*)为传质推动力11m=+KYkYkX(5 - 35)相间传质总阻力= 气膜阻力+ 液膜阻力N = K (Y - Y *)(
17、5 - 34)KX AYYX相间传质总阻力= 气膜阻力+ 液膜阻力NA = KX ( X - X )*气膜与液膜:P204(5 - 38)1.当溶质的溶解度很大,液膜传质阻力 m/kx 比气膜传质阻力 1/ky 小很多时,即 Ky kY 传质阻力集中于气膜,称为气膜.2.当溶质的溶解度很小,气膜传质阻力 1/mkY 比液膜传质阻力 1/kx 小很多时,即 KX kX 传质阻力集中于液膜,称为液膜.回收率: =P208吸收塔物料衡算:物料衡算气相溶质的减小量 = 液相溶质增加(吸收)的量L = Y1 - Y2或VX1 - X 2最小液气比的计算吸收剂用量P209æ L 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