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用药的总结大全_第1页
痛风用药的总结大全_第2页
痛风用药的总结大全_第3页
痛风用药的总结大全_第4页
痛风用药的总结大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痛风用药的总结痛风的用药急性关节炎期的治疗应绝对卧床休息,抬高患肢,避免受累关节负重,持续至关节疼痛缓解后72h左右方可逐渐活动。应尽早应用下列药物控制关节炎,缓解症状。如下所述:(1)秋水仙碱:对控制痛风性关节炎具显着性疗效,当为首选。一般于服药后612h症状减轻,2448h约90%以上的患者可得到缓解。常规剂量为每小时0.5mg或每2小时给1mg口服,直至症状缓解或出现腹泻等胃肠道副作用或虽用至最大剂量6mg而病情尚无改善时,则应停用。静脉注射秋水仙碱能迅速奏效,胃肠道副作用少。用法:秋水仙碱2mg溶于10ml生理盐水,缓慢注射(注射时间不短于5min),如病情需要,隔6h后可再给予1mg

2、,一般24h总剂量应控制在3mg以内。但应注意:如果静脉注射时药液外漏,则可引起组织坏死,应严加防范。此外,秋水仙碱除可引起胃肠道反应外,尚可导致骨髓抑制、肝细胞损害、脱发、精神抑郁、上行性麻痹、呼吸抑制等。因此,原有骨髓抑制及有肝、肾功能损害患者剂量应减半,并密切观察。血白细胞减少者禁用。(2)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对不能耐受秋水仙碱的患者尤为适用。此类药物与秋水仙碱合用可增强止痛效果,但应在餐后服用,以减轻胃肠道反应。常用的药物有吲哚美辛、吡罗昔康(炎痛喜康)、萘普生、布洛芬、保泰松和羟布宗等。其中以吲哚美辛应用最广。本类药物一般在开始治疗时给予接近最大剂量,以达最大程度地控制急性症状,然后

3、,在症状缓解时逐渐减量。呻噪美辛:开始剂量为50mg每6小时1次,症状减轻后逐渐减至25mg,23次/d.此药可有胃肠道刺激、水钠潴留、头晕、皮疹等副作用,有活动性消化性溃疡症者禁用。布洛芬:常用剂量为0.20.4g,23次/d,通常23天内可控制症状,该药副作用较小,偶可引起胃肠道反应及肝转氨酶升高,应加以注意。保泰松或羟布宗:初始剂量为0.20.4g,以后每46小时0.1g.症状好转后减为0.1g,3次/d.该药可引起胃炎及水钠潴留,偶有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有活动性溃疡病及心功能不全者忌用。毗罗昔康(炎痛喜康):作用时间长,20mg/d,一次顿服。偶有胃肠道反应。长期用药应注意周围血白细胞

4、数和肝、肾功能。蔡普生:抗炎镇痛作用较强,而胃肠道反应较轻,口服0.25g,23次(3)糖皮质激素:对急性关节炎的发作具有迅速缓解作用,但停药后容易复发,且长期应用易致糖尿病、高血压等并发症,故不宜长期应用。仅对用秋水仙碱、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无效、不能耐受或有禁忌证者,可考虑短期使用。一般用泼尼松(强的松)片10mg,3次/d.症状缓解后逐渐减量,以免复发。(4)抽吸关节和液,随后注入皮质类固醇酯也可控制痛风急性发作。根据受累关节的大小,注入强的松龙叔丁乙酯1050mg.ACTH80u单剂量肌内注射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和静脉用秋水仙碱一样,特别适用于术后不能服药的痛风发作的病人。多关节发

5、作时,也可短期应用强的松,如2030mg/d偶尔需联合应用几种药物治疗痛风急性发作。(5)除特殊疗法外,还需要注意休息,大量摄入液体,防止脱水和减少尿酸盐在肾脏内的沉积。病人宜进软食。为了控制疼痛,有时需要可待因3060mg.夹板固定炎症部位也有帮助。降低血清尿酸盐浓度的药物,必须待急性症状完全控制之后应用。间歇及慢性期的治疗虽经上述治疗但症状仍不宜控制、反复发作者,可用小剂量秋水仙碱维持治疗,方法:0.51.0mg/d在用药过程中应密切注意秋水仙碱对骨髓的可能抑制作用和定期复查肝、肾功能。合理应用具有抑制尿酸合成与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控制高尿酸血症,使血尿酸水平维持在360wmol/L(6m

6、g/dl)以下。这两类药物均无抗炎、止痛作用,通常依据患者的肾功能及24h尿尿酸排泄量进行选择。如果肾功能正常、24h尿尿酸排泄量小于3.75mmol者,可选用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如肾功能减退、24h尿尿酸排泄量大于3.75mmol者,则应应用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1)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主要有别嘌呤醇,为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它可抑制黄嘌呤氧化酶,使次黄嘌呤和黄嘌呤不能氧化为尿酸。因而可迅速降低血尿酸浓度,减少痛风石及尿酸性结石的形成。若合用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可加快血尿酸水平的下降,并动员沉积在组织中的尿酸盐,溶解痛风石。常用剂量为100mg,24次/d.病情需要时可增至200mg,3次/d

7、.直至血尿酸浓度降至360mol/L(6mg/dl)后,逐渐减量。用药初期可能会因血尿酸转移性增多而诱发急性关节炎发作,此时可加用秋水仙碱治疗。少数患者使用本药可发生过敏综合征,表现为发热、过敏性皮疹、腹痛、腹泻、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等。应提高警惕,一般经停药和对症治疗均可恢复。个别患者可发生严重的上皮组织中毒性坏死溶解、急性脉管炎、严重的肝、肾功能损害等,甚至大面积的肝坏死,病情危重,应积极抢救治疗。通常副作用多见于有肾功能不全者。因此,伴有肾功能损害的患者,使用剂量应酌情减少并密切观察。此外,老年患者使用此药也应谨慎。(2)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此类药物主要通过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增加尿

8、尿酸排泄而降低血尿酸水平。适用于肾功能正常、每天尿酸排泄量不高的患者。对于24h尿尿酸排泄量大于3.57mmol(600mg)或已有尿酸性结石形成者,应用此类药有可能造成尿路梗死或促进尿酸性结石的形成,故不宜使用。为避免用药后因尿中尿酸排泄量急剧增多而引起肾脏损害及肾结石,故应注意从小剂量开始,同时应口服碳酸氢钠36g/d,以碱化尿液;并多饮水,保持尿量在2000ml/d以上。某些药物如噻嗪类利尿药、呋塞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烟酸等,可抑制尿酸的排泄,应避免同时使用。丙磺舒(竣苯磺胺):初始剂量为0.25g,2次/d,2周后逐渐增至0.5g,3次/d.最大剂量不应超过2g/d.约有5%的患者

9、可发生皮疹、发热、胃肠道反应等副作用。磺毗酮(苯磺噪酮):为保泰松的衍生物。其促进尿酸排泄的作用较丙磺舒强,副作用亦相对较少。与丙磺舒合用具有协同作用。初始剂量一般为50mg,2次/d,渐增至100mg,3次/d,最大剂量为600mg/d该药对胃黏膜有刺激作用,溃疡病患者慎用。苯澳马隆:具有较强的利尿酸作用。常用剂量为25700mg,1次/d副作用轻微,少有皮疹、发热和胃肠道反应。(3)辅助疗法:所有痛风患者都需要摄入大量液体,每日至少3L,尤其是以前患有慢性尿酸结石患者更应如此。服用碳酸氢钠或柠檬酸三钠5g,每日3次,使尿液碱化。临睡前服用乙酰噪胺50mg,能有效碱化晨尿。注意避免尿液过碱化

10、,因为这可能促进草酸钙结晶沉积。因为药物完全可以有效降低血清尿酸盐浓度,所以通常不需要严格限制饮食中嘌呤含量。在痛风静止期应设法减轻肥胖病人的体重。正常皮肤区域的巨大痛风石可以手术切除,其他的痛风石均应通过适当的降低血尿酸治疗缓慢地解决。为使肾结石崩解可考虑使用体外超声波碎石术。并发急性肾衰竭的治疗由尿酸性肾病所致者,应立即给予乙酰噪胺500mg,其后为250mg,3次/d.同时,静脉补充足够的水分,适量滴注1.25%碳酸氢钠液。为增加尿量,可静注味塞米40100mgjlt外,应尽早给予别喋醇,初始剂量为8mg/(kg,d),34天减为100300mg/d血尿素氮和肌酊升高显着者,可行血液透析

11、或腹膜透析。肾盂或输尿管尿酸性结石所致尿路梗阻也可引起急性肾衰竭,除使用别嘌醇和碱化尿液外,可先行经皮肾造口术,以缓解尿路梗阻,待病情稳定后再去除尿路结石。二:痛风各阶段的治疗急性痛风主要用秋水仙碱(秋水仙素)治疗。其次,可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消除急性炎症反应,对症治疗,解除疼痛,中止痛风急性发作,常用药物有水杨酸钠、保泰松、羟基保泰松、吡罗昔康(炎痛喜康)、吲哚美辛(消炎痛)、布洛芬、酮洛芬(酮基布洛芬)、芬布芬、萘普生、双氯芬酸钠等。还可选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如泼尼松醋酸酯(醋酸强的松)、地塞米松醋酸酯(醋酸地塞米松)等,泼尼松醋酸酯用于痛风急性发作的严重病例而秋水仙碱等治疗无效者

12、,口服,每次1020毫克,每日3次,只能短期应用,可加用秋水仙碱0.5毫克,每日23次。秋水仙碱主要用于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急性发作,还可用于高度怀疑痛风而难于确诊的关节炎患者。但不能抑制尿酸合成或增加尿酸排泄,对慢性痛风无效。本品能与中性粒细胞微管蛋白的亚单位结合,抑制中性粒细胞的黏附、趋化和吞噬作用,改变细胞膜功能,还能减少乳酸生成,从而减少尿酸盐结晶的沉积,缓解痛风急性发作期的关节局部红、肿、热、痛炎症反应。本品有片剂和注射剂两种剂型,可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选用。片剂口服吸收迅速,12小时血药浓度达到峰值,首剂1毫克,以后每2小时0.51毫克,一般在服药812小时内症状缓解,大约90%的患者

13、在服药4872小时内症状消失,24小时内的总剂量为48毫克。待症状消失后,每次0.5毫克,每日23次,710日为1疗程。服药后如果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泻等胃肠道反应,应立即减少剂量。胃肠道反应严重的应立即停药,改为注射剂1毫克用0.9%氯化钠注射液20毫升稀释后,于510分钟内缓慢静脉注射,此后,每6小时静脉注射0.5毫克,但24小时内不超过2毫克。需要注意的是,本品可致畸胎,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应禁用,老年患者及肝、肾功能不全者应减少剂量,本品静脉注射漏于血管外可能引起组织坏死。抑制尿酸合成药别嘌醇(别嘌呤醇)适用于原发性和继发性高尿酸血症,尤其是尿酸生成过多而引起的高尿酸血症,是治疗慢

14、性痛风或伴有肾功能减退及其并发症(如痛风性肾病、尿酸性肾结石)的首选药物,一般在几天至2周内即可收效,长期用药可使尿酸盐结晶重新溶解。但不能控制痛风急性发作症状,须在急性炎症控制后开始应用。黄嘌呤氧化酶能使次黄嘌呤转化为黄嘌呤,再使黄嘌呤转化为尿酸。本品口服易吸收,约有70%在肝脏代谢为有活性的氧嘌呤醇。本品及其代谢产物氧嘌呤醇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而减少尿酸的合成,且次黄嘌呤和黄嘌呤在体内的浓度及尿中的排泄量增加,由于其溶解度比尿酸大,故在泌尿道不易析出结晶,易被肾清除,防止尿酸盐结晶在结缔组织、关节和肾脏的沉积。本品每片0.1克,初始剂量为每次0.05克,每日23次;可逐渐增加剂量,至

15、23周后为每次0.20.3克,每日23次;待症状减轻后,改为维持量0.10.2克,每日23次,嘱患者服药期间大量饮水少数患者对本品特别敏感,给予常规剂量,就会引起尿酸浓度急剧下降,使关节腔内尿酸浓度明显高于关节周围组织,尿酸由腔内向外大量转移,刺激滑膜,形成假性痛风关节炎发作。提醒社区医生,如果用药后仍出现关节炎发作,不应盲目加大用药剂量,应检测尿酸浓度后,根据尿酸水平减少剂量或与小剂量的秋水仙碱合用治疗。促尿酸排泄药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主要有丙磺舒(羧苯磺胺)、磺吡酮(苯磺唑酮)和苯溴马隆(苯溴香豆素),作用机制均为竞争性抑制尿酸在近曲肾小管的重吸收,促进尿中尿酸盐的排泄,从而降低血中尿酸浓度

16、,缓解或防止尿酸盐结晶的沉积,减少关节损伤,还可促进已形成的尿酸盐的溶解。为防止尿酸盐结晶在泌尿道沉积,减少患者尿结石形成的危险,应用这些药物的同时,应给予足够的碳酸氢钠片,建议每日给予610克,以碱化尿液,并嘱患者大量饮水。丙磺舒用于治疗慢性痛风和与痛风有关的高尿酸血症,可预防或减轻慢性痛风时的痛风结节形成和关节改变。与别嘌醇合用,对结缔组织和关节中痛风结节的消除也有一定效果。本品每片0.25克或0.5克,口服,开始每次0.25克,每日2次。1周后增至每次0.51克,每日2次,最大剂量为每日2克。本品与磺胺药有交叉过敏反应,禁用于对磺胺药过敏的患者。磺吡酮用于治疗慢性痛风和痛风性关节炎,预防

17、或减缓痛风结节的形成和关节的痛风病变,作用比丙磺舒强,对丙磺舒发生过敏反应可改用本品,与丙磺舒合用有协同作用。本品每片0.1克,初始剂量每次0.10.2克,每日2次,1周后逐渐增至每次0.20.3克,每日2次。</p><p>苯溴马隆为强有力的利尿酸药,适用于长期治疗原发性和继发性高尿酸血症、尿酸性肾病及慢性痛风,作用时间长,安全有效,服药后24小时可使血中尿酸下降1/3.本品为片剂,初始剂量每次2550毫克,每日1次,早餐后服,1周后增至每次100毫克,每日1次,连用36个月。三:痛风的用药原则1.急性发作期首选秋水仙碱,最有效,用药后6-12小时症状可减轻,但毒性大,且不能降低血内尿酸,也不能阻止痛风后的形成和发展。可出现恶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