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五章第五章 相交相交线线与平行与平行线线【 【知知识识要点要点】 】1.两直线相交2.邻补角:有一条公共边,另一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3.对顶角定义:有一个公共顶点,且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或两条直线相交形成的四个角中,不相邻的两个角叫对顶角) 。1对顶角的性质:对顶对顶角相等。角相等。4垂直定义:当两条直线相交所形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 90那么这两条线互相垂直。5.垂线性质: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垂垂线线段最短。段最短。6平行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 “平行”用符号“”表示,如直
2、线 a,b 是平行线,可记作“ab”7平行公理及推论(1)平行公理:过已知直线外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2)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注:(1)平行公理中的“有且只有”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存在性;二是唯一性。(2)平行具有传递性,即如果 ab,bc,则 ac。8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相交和平行。9平行线的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在同一平面内)(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在同一平面内)(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在同一平面内)10平行线的判定(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在同一平面内)(2)内
3、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在同一平面内)(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在同一平面内)(4)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补充:(5)平行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6)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考点一:对相关概念的理解对顶角的性质,垂直的定义,垂线的性质,点到直线的距离,垂线性质与平行公理的区别等例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对顶角相等; 2相等的角是对顶角;3邻补角互补;4互补的角是邻补角;5同位角相等;6内错角相等;7同旁内角互补;8直线外一点到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9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10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
4、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11两直线不相交就平行;12互为邻补角的两个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练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B、直线外一点到直线的垂线段叫点到直线的距离C、两条直线相交,有一对对顶角互补,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D、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考点二:相关推理(识记)(1)ac,bc(已知) _ _( )精选文档2(2)1=2,2=3(已知) _ =_( )(3)1+2=180,2=30(已知) 1=_( )(4)1+2=90,2=22(已知) 1=_( )(5)如图(1),AOC=55(已知) BOD=_( )(6)如图(1),AOC=55(已知) BOC=_(
5、 )(7)如图(1),AOC=AOD,AOC+AOD=180(已知) 21BOC=_( ) (1) (2) (3) (4)(8)如图(2),ab(已知) 1=_( )(9)如图(2),1=_(已知) ab( )(10)如图(3),点 C 为线段 AB 的中点 AC=_( )(11) 如图(3), AC=BC点 C 为线段 AB 的中点( )(12)如图(4),ab(已知) 1=2( )(13)如图(4),ab(已知) 1=3( )(14)如图(4),ab(已知) 1+4= ( )(15)如图(4),1=2(已知) ab( )(16)如图(4),1=3(已知) ab( )(17)如图(4),1+
6、4= (已知) ab( )考点三:对顶角、邻补角的判断、相关计算例题 1:如图 51,直线 AB、CD 相交于点 O,对顶角有_对,它们分别是_,AOD 的邻补角是_。例题 2:如图 52,直线 l1,l2和 l3相交构成 8 个角,已知1=5,那么,5 是_的对顶角,与5 相等的角有1、_,与5 互补的角有_。例题 3:如图 53,直线 AB、CD 相交于点 O,射线 OE 为BOD 的平分线,BOE=30,则AOE 为_。图 51 图 52 图 53考点四: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识别例题 1:如图 2-44,1 和4 是 AB、 被 所截得的 角,3 和5 是 、 被 所截得的 角,2
7、 和5 是 、 被 所截得的 角,AC、BC 被 AB 所截得的同旁内角是 .例题 2:如图 2-45,AB、DC 被 BD 所截得的内错角是 ,AB、CD 被 AC 所截是的内错角是 ,AD、BC 被 BD 所截得的内错角是 ,AD、BC 被 AC 所截得的内错角是 。ab11234ab.ACB精选文档3例题 3:如图 126 所示AEBD,1=32,2=25,求C考点五:平行线的判定、性质的综合应用(逻辑推理训练)例题 1:如图 9,已知 DFAC,C=D,要证AMB=2,请完善证明过程,并在括号内填上相应依据:DFAC(已知),D=1( )C=D(已知),1=C( )DBEC( )AMB
8、=2( )例题 2:如图,直线 AB、CD 被直线 EF 所截,AEF+CFE=180,1=2,则图中的H 与G 相等吗?说明你的理由.考点六:特殊平行线相关结论例题 1:已知,如图:AB/CD,试探究下列各图形中.的关系BPDDB,考点七:探究、操作题例题:(阅读理解题)直线 ACBD,连结 AB,直线 AC,BD 及线段 AB 把平面分成、四个部分,规定:线21(9)DCFMAEBNABCDP(1)ABCDP(2)ABCDP(3)ABCP(4)A1BCDEFGH精选文档4上各点不属于任何部分当动点 P 落在某个部分时,连结 PA,PB,构成PAC,APB,PBD 三个角(提示:有公共端点的
9、两条重合的射线所组成的角是 0角)(1)当动点 P 落在第部分时,求证:APB =PAC +PBD;(2)当动点 P 落在第部分时,APB =PAC +PBD 是否成立(直接回答成立或不成立)?(3)当动点 P 在第部分时,全面探究PAC,APB,PBD 之间的关系,并写出动点 P 的具体位置和相应的结论选择其中一种结论加以证明 练习:1.(动手操作实验题)如图所示是小明自制对顶角的“小仪器”示意图:(1)将直角三角板 ABC 的 AC 边延长且使 AC 固定;(2)另一个三角板 CDE 的直角顶点与前一个三角板直角顶点重合;(3)延长 DC,PCD 与ACF 就是一组对顶角,已知1=30,A
10、CF 为多少?【 【配套配套练习练习】 】1、如图,要把角钢(1)弯成 120的钢架(2),则在角钢(1)上截去的缺口是_度。 第 1 题 第 2 题 第 3 题 第 4 题2如图,把矩形沿对折后使两部分重合,若,则=( ) ABCDEF150 AEF3如图,将三角尺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则的度数等于( )130250 ,34. 如图,把一块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如果1=32o,那么2 的度数是( )5. 如图,将直尺与三角尺叠放在一起,在图中标记的所有角中,与2 互余的角是 第 5 题 第 6 题6光线 a 照射到平面镜 CD 上,然后在平面镜 AB 和 CD 之间来回
11、反射,这时光线的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即16,53,24。若已知1=55,3=75,那么2 等于( )1AEDCBF21123123456123456aABCD精选文档58.把一块直尺与一块三角板如图放置,若1=45,则2 的度数为()A、115 B、120 C、145 D、1359、如图,将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两条平行线 a、b 中的直线 b 上,如果1=40,则2 的度数是()A、30 B、45 C、40 D、50第 8 题 第 9 题 第 10 题 第 11 题10、如图,lm,等腰直角三角形 ABC 的直角顶点 C 在直线 m 上,若=20,则 的度数为()A、25 B、30 C、20 D
12、、3511、如图,ABEFCD,ABC=46,CEF=154,则BCE 等于()A、23 B、16 C、20 D、2612、将一个直角三角板和一把直尺如图放置,如果=43,则 的度数是()A、43 B、47 C、30 D、60 13、如图,已知 L1L2,MN 分别和直线 l1、l2 交于点 A、B,ME 分别和直线 l1、l2 交于点 C、D,点 P 在 MN 上(P 点与 A、B、M 三点不重合)(1)如果点 P 在 A、B 两点之间运动时,、 之间有何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2)如果点 P 在 A、B 两点外侧运动时,、 有何数量关系(只须写出结论)17.如图(6),DEAB,EFAC,A
13、=35,求DEF 的度数。一、填空题1.如图,直线 AB、CD 相交于点 O,若1=28,则2_精选文档62.已知直线,则 度ABCD60ABE 20CDE BED 3.如图,已知 ABCD,EF 分别交 AB、CD 于点 E、F,160,则2_度.4.如图,直线 MANB,A70,B40,则P.5.设、b、c 为平面上三条不同直线,a1若,则 a 与 c 的位置关系是_;/ , /ab bc2若,则 a 与 c 的位置关系是_;,ab bc3若,则 a 与 c 的位置关系是_/abbc6.如图,填空: (已知) ()1A (已知) ( )2B (已知) ( )1D 二、解答题7.如图,与是邻
14、补角,OD、OE 分别是与的平分线,试判断 OD 与 OE 的位置关系,AOCBOCAOCBOC并说明理由8.如图,已知直线 AB 与 CD 交于点 O,OEAB,垂足为 O,若DOE3COE,求BOC 的度数9.如图,ABDE,那么B、BCD、D 有什么关系?1.如图,那么点 A 到 BC 的距离是_,点 B 到 AC 的距离是,8,6,10,BCAC CBcm ACcm ABcm_,点 A、B 两点的距离是_,点 C 到 AB 的距离是_2.设、b、c 为平面上三条不同直线,aa)若,则 a 与 c 的位置关系是_;/ , /ab bcb)若,则 a 与 c 的位置关系是_;,ab bcc
15、)若,则 a 与 c 的位置关系是_/abbc第 6 题第 2 题PBMAN第 1 题第 3 题第 4 题精选文档73.如图,已知 AB、CD、EF 相交于点 O,ABCD,OG 平分AOE,FOD28,求COE、AOE、AOG 的度数4.如图,与是邻补角,OD、OE 分别是与的平分线,试判断 OD 与 OE 的位置关系,AOCBOCAOCBOC并说明理由5.如图,已知12求证:ab直线,求证:/ab12 6.阅读理解并在括号内填注理由:如图,已知 ABCD,12,试说明 EPFQ证明:ABCD,MEBMFD()又12,MEB1MFD2,即MEP_ EP_ ()7.已知 DBFGEC,A 是
16、FG 上一点,ABD60,ACE36,AP 平分BAC,求:BAC 的大小;PAG 的大小.精选文档88.如图,已知,于 D,为上一点,于 F,交 CA 于 G.求证.ABCADBCEABEFBC/DGBA12 1. 如图,B=C,ABEF 求证:BGF=C3.已知:如图,交B 于 G,交 CD 于 F,FH 平分EFD,交 AB 于 H ,AGE=500 ,求:BHF 的度数。4.已知:如图1=2,C=D,那么A=F 吗?试说明理由5.已知:如图,AB/CD,试解决下列问题:(1)12_ _; (2)123_ _;(3)1234_ _ _;(4)试探究1234n ;HGFEDCBAHG21F
17、EDCBAGFEDCBA精选文档96如图 11,、分别在、上,与互余且,EFABCD1D 2CECAF垂足为,求证:O/ABCD7如图 12,交于点,/ACBD/ABCDE1F2AECFO试说明:.CFAE 8如图 13,判断与的大小关系,说明理由.AEBNFP MC AP9如图 14,是的角平分线,交于点请问:(1)是的角ADCAB/DEAB/DFACEFADODOEDF平分线吗?如果是,请给予证明;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2)若将结论与是的角平分线、中的任一条件ADCAB/DEAB/DFAC交换,所得命题正确吗?FEMPACNB图 11图 12OABCDFE精选文档10ADBCEF12341
18、0.如图,AD 是EAC 的平分线,ADBC,B = 30,你能算出EAD、DAC、C 的度数吗?11. 如图, 1=2 , 3=105 度, 求 4 的度数。13已知,如图,BCE、AFE 是直线,ABCD,1=2,3=4。AD 与 BE 平行吗?为什么?。解:ADBE,理由如下:ABCD(已知) 4= ( ) 3=4(已知) 3= ( ) 1=2(已知) 1+CAF=2+CAF( ) 即 = 3= ( ) ADBE( )14.如图1+2=180,DAE=BCF,DA 平分BDF. (1)AE 与 FC 会平行吗?说明理由.(2)AD 与 BC 的位置关系如何?为什么?(3)BC 平分DBE
19、 吗?为什么. ?15如图 10,已知:直线 AB,CD 被直线 EF,GH 所截,且1=2,求证:3+4=180证明:1=2 又2=5 ( )1=5 ABCD ( )dc31ab24FE21DCBA精选文档113+4=180( )17已知:如图,1+2=180,3=100,OK 平分DOH,求KOH 的度数19、如图,已知1 =2,B =C,试说明 ABCD。 解:1 =2(已知),又1 =4( )2 = (等量代换) BF( ) =3( )又B =C(已知) =B(等量代换)ABCD( )20、如图,ABDF,DEBC,165求2、3 的度数21、已知:如图,DE 平分,BF 平分,且。
20、试说明 CDACBACDACBA ADEAEDDEFB/ /22、已知:如图,。求证: BAPAPD18012, EF(图10) A B 1 E F 2 C P D D F C A E B ADFBEC123精选文档1223、推理填空:如图,DFAB,DEAC,试说明FDE=A解:DEACA+AED=180 ( )DFABAED+FDE=180 ( )A=FDE( )25、如图,ABCD,垂足为 O,EF 经过点 O,求,的度数26、如图,度,度,求的度数30、如图,ABDE,1ACB,CABBAD,试说明 ADBC2131、如图,ABCD,1=2,3=4。试说明:ADBE。FEDCBAFEO
21、DCBA321EDCBAADBCEF1234精选文档1332、如图,EFAD,1 =2,BAC = 70。将求AGD 的过程填写完整。EFAD, () 2 = 。 ()又 1 = 2, ( ) 1 = 3。 () AB 。 ()BAC + = 180。 ()又BAC = 70, ()AGD = 。 ()33、如图所示,已知B=C,ADBC,试说明:AD 平分CAE34、如图所示,已知直线 EF 和 AB,CD 分别相交于 K,H,且 EGAB,CHF=600,E=30,试说明 ABCD.36、如图所示,已知B=C,ADBC,试说明:AD 平分CAE37、如图所示,已知直线 EF 和 AB,CD
22、 分别相交于 K,H,且 EGAB,CHF=600,E=30,试说明 ABCD.GHKFEDCBADEABC21GHKFEDCBADEABC21精选文档1438已知:如图,ABCD,垂足为 O ,EF 经过点 O,125,求,的度数。 (7 分)39.如图:AE 平分DAC,DAC=120,C=60,AE 与 BC 平行吗?为什么?(6 分)41.填空完成推理过程:(每空 1 分,共 7 分)如图,E 点为 DF 上的点,B 为 AC 上的点,12,CD。试说明:ACDF。 解: 12(已知) 13( ) 23(等量代换) ( ) CABD ( ) 又 CD(已知) D=ABD( ) ACDF( )43(10 分)如图,ABCD,AE 交 CD 于点 C,DEAE,垂足为 E,A=37,求D 的度数 FEODCBA321ACBDE精选文档15 45 (11 分)如图,BD 是ABC 的平分线,EDBC,FEDBDE,则 EF 也是AED 的平分线。完成下列推理过程:证明: BD 是ABC 的平分线 ( 已 知 ) ABD=DBC ( ) EDBC ( 已 知 ) BDE=DBC ( ) ( 等 量 代 换 )又FED=BD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店签署合同协议书
- 离婚分居协议书
- 生态补偿协议书
- 工程建材合同协议书
- 工厂合同转让协议书
- 工地禁止喝酒协议书
- 督导聘请协议书
- 居家维修施工协议书
- 工程分期支付协议书
- 工地事故赔偿协议书
- 食品配送服务质量管理制度
- 2024年青海省西宁市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辅警)笔试必刷经典测试卷(1)含答案
- 2mm土工膜长丝土工布检测报告合格证
- 透析器产业规划专项研究报告
- 《产业政策》课件
- 第一单元《感悟道德力量》测试卷-高二思想政治课《职业道德与法治》附答案
- 避孕方法课件教学课件
- DB11T 745-2010 住宅采暖室内空气温度测量方法
- 2025年江苏高中物理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试卷试题(含答案解析)
- 代持房屋合作协议书范本
- 小班班本课程《吃饭这件小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