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版?平均分?教学设计您如今正在阅读的人教版?平均分?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搜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人教版?平均分?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通过观察、操作活动,使学生理解平均分的概念,能将详细事物平均分。2通过学生详细操作平均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理论才能。3通过教学向学生浸透朴素的人人平等思想。【教学重、难点】理解平均分的概念,详细操作平均分。【教具准备】课件、演示教具12个盘子、15个乒乓球、1个大碗。【学具准备】每个小组15个乒乓球、1个大碗、5个小碗、12枝铅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体会平均分1师生交谈。师:过年的时候,你们去做客了吗?去了假如我
2、们班的同学去你家做客,你准备用什么招待他们呢?苹果、瓜子2师:我们就去看看小明为同学们准备了什么。出示图1。桌上放了10瓶水,每2瓶放在一起师:看!准备的是什么?这些矿泉水是怎么分的呢?为什么要这样分?生:我们可以说分成了5份,每份是2瓶。出示图2。桌上有9个面包,每2个放在一起,有1个面包在外面师:再看,这是什么?这个面包应放在哪?为什么?出示图3。桌上有14个橘子,每3个放在一起,有l份只有2个师:看看,还有什么?仔细看看,想说什么呢?学生说小明真是个热情好客的好孩子,猜一猜,小明还准备了什么招待大家?出示图4桌上每6块糖放在一起,有两份只有 5块糖放在一起你们想说什么呢?3教学例l。师:
3、老师也为大家准备了一些食品,请看图第 13页例1,你们认为老师分得怎么样? 不怎么样你们说说应该怎么办?引导学生说出:应该每份分得同样多这样的分法你们能取个好听的名字吗?叫什么分呢?学生取名:平分、公平分、平等分在数学上,我们把它称为平均分板书课题。4稳固练习。第13页做一做。二、引导探究,操作平均分1引导。师:元宵节你们都吃汤圆了吗?元宵节里吃汤圆象征的是一家人团团聚圆、幸福美满!下面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一些汤圆用乒乓球代替。学生拿出学具2数一数。师:有多少个小碗?3说一说。师:老师会让你们干什么?把大碗里的汤圆平均分成5份4分一分。师:小组同学合作把大碗里的汤圆平均分在5个小碗里。5小组展示
4、不同分法。11个1个地分;22个2个地分;33个3个地分。6师:你们更愿意选择哪种分法?为什么?三、解决实际问题,应用平均分1师:大家表现得这么好,我很想送一些奖品给大家。这样吧!送给每组同学一捆铅笔。送铅笔学生提出疑问:我们怎样得奖品呢?要求学生想出解决的方法。先数数有12枝铅笔,再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得几枝?小组合作完成。2练习三第2题。另两种分法错在哪里?3开放练习。师:你们都有奖品,老师也希望有奖品,你们每个组数出3个汤圆给我吧!你们还剩几个?12个老师的问题是:这12个汤圆你准备请多少人来吃才可以平均分呢?看看有多少种答案?您如今正在阅读的人教版?平均分?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搜集!
5、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人教版?平均分?教学设计分组上台展示不同答案。4生活中的平均分。师:在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会用平均分这种方法,想想:在你们的生活中,用过这种分法吗?四、总结师: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最喜欢的是什么?【设计说明】一、教材分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中平均分的教学内容与九义教材相比是加强了的内容,是在学生纯熟掌握表内乘法的根底上教学的,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经历的根底上学习,表达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加强了对教学过程的探究。主题图是让学生感性体会平均分,例l是让学生建立起平均分的概念,例2是让学生讨论平均分的方法。二、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体会平均分。1根据本
6、班实际,改变主题图的情境,因春节刚过,学生在新年里会到处串门做客,主人就要准备好食品招待客人,引出主题图,主题图分步展示,出现一定的坡度,让学生有充分的感性认识,一定要引导学生说出每份同样多。2通过例l的教学引出平均分的概念,这里设计让学生用自己的理解给这种分法取名字,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用语言对这种体会做出一种概括,加深他们对平均分概念的理解。2引导探究,操作平均分。例2是让学生体验原始含义的平均分,表达出人们认识平均分的过程。有关专家谈到过这样一个问题;例2教学时学生很容易就直接用到了第三种方法,而没有经历原始的平均分法。对于这个问题,我是这样设计的,总数不给学生,大碗里装的乒乓球代替汤圆
7、,以便于操作有多少,学生一下子也看不出来,这样容易使学生用到最原始的分配方法1个1个地分进展探究,经过探究后,有学生发现了总数15,决定用以前的乘法知识直接解出答案。因为3X515,所以每份应该是3个乒乓球。这样就使学生经历了从原始平均分到最优平均分的过程。这时老师应该肯定最好的方法。3解决实际问题,应用平均分。1通过老师发奖品,不经意地引出实际问题。老师发给每个小组一捆铅笔,而不是发给每一个人,这可怎么办呢学生自然而然就会想到用今天学到的平均分来解决这个问题,学生会先数出总数12枝铅笔,再看看分给4个同学,每人得到几枝,可以直接得出答案。2开放练习。这里设计的是12个汤圆准备请多少人来吃可以
8、平均分,有多种答案,这样的练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也可以让学生体会到一点比例思想, 汤圆总数不变,吃的人数多,每人吃到的就少;吃的人数少,每人吃到的就多。这样的活动设计能对学生的心智活动起到一定的启迪、鼓励、挑战的作用。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假如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进步学生的程度会大有裨益。如今,不少语文老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老师费力,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为难场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9、,假如有目的、有方案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浸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开展。3让学生说说生活当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平均分,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问题。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老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老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那么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方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意外伤害赔偿协议书
- 砂合同协议书
- 拆除危房合同协议书
- 纺织技术新发展及其意义试题及答案
- 工人合同协议书
- 薪资合同协议书
- 复耕协议书合同
- 解除协议书和合同
- 电镀合同协议书
- 检测合同协议书
- 高血钙症的遗传易感性研究
- 变岗调薪协议书模板
- 试析信仰的性质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 陕2023TJ077 住宅厨房、卫生间装配式L型构件排气道系统图集
- GB/T 44102-2024跳绳课程学生运动能力测评规范
- 医疗器械合格供应商管理制度
- 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三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6月月考数学试题
-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散文阅读》课件
- 智能高速铁路概论 课件 第六章 高速铁路智能运营V2
- 伤寒论全398条全文-顺序
- 新修订公司法专题讲座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