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农业大学系列转Bt基因抗虫棉栽培技术规程_第1页
山东农业大学系列转Bt基因抗虫棉栽培技术规程_第2页
山东农业大学系列转Bt基因抗虫棉栽培技术规程_第3页
山东农业大学系列转Bt基因抗虫棉栽培技术规程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山东农业大学系列转Bt基因抗虫棉栽培技术规程棉花遗传育种课题组一、栽培技术(一)整地、施肥与播种    1、整地与施肥 基肥应以有机肥为主,亩施优质土杂肥2500kg以上,饼肥50kg以上,标准磷肥30kg左右,适量增施钾肥,同常规棉相比,目前应用的转Bt基因抗虫棉品种大多后期易发生红叶茎枯病,因此底肥在施足农家肥及适量氮 、磷肥的基础上,要特别注意钾肥的施用,一般亩施硫酸钾或氯化钾20公斤。     棉田耕地分为秋冬耕和春耕两种,一般棉田以秋冬耕的效果较好。耕翻深度以30cm左右为宜,丰产棉田可深到35cm左右。

2、秋、冬耕棉田,翻后可不进行耙耢,但对于春耕和春后翻二犁的棉田,翻后要及时耙耢保墒。     2、种子准备和处理     早动手备足良种,机械条播毛子需45公斤,包衣种34公斤;人工或机械点播毛子需23公斤,包衣种0.751公斤。种子质量要求纯度达到98%以上、健籽率75%以上、发芽率80%以上。提倡选用脱绒包衣的棉种,脱绒包衣种子带病少,健子率高,易获全苗、壮苗。     播种前晒种可以打破休眠,促进发芽、出苗。于播种前10天左右选晴天,将棉种摊在竹席或布单上曝晒23天(切忌

3、在水泥场或硬化路面晒种)。种子不要摊得太厚,一般10cm左右即可,每天要翻35次,保证晒匀、晒透。    3、足墒播种    灌好底墒水,足墒播种,对转Bt基因抗虫棉苗全、苗壮、早发稳长及抗虫性的充分表达至关重要,是实现棉花丰产的基础。 4、播种期 露地直播一般在4月20日左右,盖膜可提前在4月16日。争取一播全苗。    5、播种深度和密度    播种深度易浅不宜深,一般要求覆土22.5厘米,沙性土壤也不得超过3厘米。一般中上等地力、

4、适期播种的春棉,留苗密度2000株亩左右、行距8090cm。在此基础上,根据地力(反比)、品种(杂交棉适减)、播期(早减晚加)在15003000范围内作适当增减。为避免缺苗可以在田间种植补苗行。     (二)苗期管理      1、放苗、补苗、定苗    地膜覆盖棉田当出苗率达到70%,子叶展平变绿时,应及时放苗,以防止烫伤幼苗,并堵好放苗孔。出苗后12片真叶时要及时间苗,拔除弱病苗,3片真叶时适时定苗。出苗为78成的棉田应留适宜的双株苗。缺苗棉田宜采用"

5、;芽苗移栽"的办法及时移栽补齐。苗势偏弱棉田要适量喷施叶面肥,以促壮苗早发。    2、早细中耕    露地直播的棉花提倡在棉花出苗后尽早细松土,要把靠近棉株四周(直径34cm)的土壤活起来,深度略深于播种深度。地膜覆盖棉花在行间中耕。要保证棉田土壤无板结、田间无杂草。另外,雨后要及时中耕。    3、控制肥水    棉花苗期需肥量只占一生总量的5%左右,施足基肥的棉田和肥地棉田此期不宜追肥;未施基肥或基肥不足的棉田可轻施提苗

6、肥,一般每亩施标准氮肥5kg左右即可。     棉花苗期浇水容易降低地温,既影响发苗,又会加重苗病,因此一般不宜浇水。个别干旱棉田,如确需浇水也应开沟浇小水,浇水后应及时中耕,破除板结,促进棉花根系下扎。(三)蕾期管理      1、中耕培土、整枝    中耕主要是破除棉苗周围的板结层,增强棉苗周围的透气性,促进根系下扎,减少苗病发生,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减少土壤水分蒸发等作用。雨后土壤板结、水分过多、通气不良时要及时中耕。苗期棉花行、株间都要中耕松土,棉株

7、间中耕以棉苗为中心,深及播种深度(23cm),行间中耕一般超过7cm。盐碱地棉田行间中耕浓度目前应加深到10cm,争取地面10cm范围内没有大的侧根以利更好保苗。蕾期中耕应根据土壤和棉花生育状况适当进行,雨后和浇水后应及时中耕松土,当棉株有徒长趋势时,可进行深中耕,行间可增加到10cm以上,棉株两侧56cm,同时要在开花前进行分次培土,以防棉株中后期向大行倒伏及利于中后期管理和浇水、排水等。     于第一果枝出生后,及时打下果枝以下的叶枝(真叶保留)。遇有虫害、雹灾等影响出现多头棉时,及时选留一个长势强的叶枝 地膜覆盖棉田蕾期只进行露地部分中耕,在开花

8、初揭膜时,要及时松土、培土、施肥、浇水。    2、追肥浇水、平衡施肥,争壮促早防早衰    按照"适氮稳磷增钾"的原则,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水肥管理要比常规棉早。地力好、长势正常的棉田,蕾前期一般不宜追肥,更不要追施氮素化肥;地力差、长势弱的棉田,一般在6月10日前后每亩施尿素5公斤左右,也可补施一定量的精细有机肥。补施的肥料应在行间开沟深施。    抗虫棉蕾期干旱,土壤含水量低,极易形成小老苗造成减产。但若此期降雨较多或浇水过多,也易造成旺长。因此蕾期

9、长时间干旱,棉株长势弱时,可隔沟轻浇水,浇水后及时中耕。     3、 化学调控     为保丰产棉花稳长,一般棉田可于6月中下旬每亩用助壮素2ml或缩节安0.5g,兑水10kg喷施,对有旺长趋势的棉田,每亩可用助壮素45ml或缩节安1g兑水15kg喷施。对徒长现象严重、开花前连续几天主茎日增量超过3cm的棉田,可每亩用助壮素810ml或缩节安23g,兑水4050kg喷施,同时要严格防止喷施过早,过量和浓度过高。        (四)棉

10、花铃期管理      花铃期管理的主攻目标是     "控制徒长、增蕾保铃",确保棉花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协调发展,形成合理的群体结构。正常密度下,棉花最终株高应保持在90100cm,大小行种植的棉花,7月1015日封小行,7月2530日封大行;等行距种植的棉花,7月2025日封行。因此其中后期关键管理技术应注重以下几点:     1、重施花铃肥     无论何种棉田都要重施花铃肥,而且花铃肥要以速效氮肥为主。具体施肥

11、量和施用时间要灵活掌握。抗虫棉的抗虫性与长势密切相关,长势强,毒蛋白活性高、抗虫性强。6月25日左右是二代棉铃虫发生期,也是棉花盛蕾初花期,应及时追肥浇水,一般亩追施尿素1520公斤左右,底肥没有钾肥的应追施钾肥。长势旺的棉田先化控后浇水,长势弱的棉田先浇水后化控。长势平衡的高产棉田,可于见花后5天内追施氮素化肥,至于盖顶肥,要由进一步的长势决定,一般情况下不宜使用;长势弱或旱薄地、沙土地棉田,可提前追施,一般掌握见花重施肥的原则,此后可于7月下旬补施盖顶肥;长势旺的棉田和粘土、盐碱地棉田,应适当晚施,掌握见桃施肥的原则,此后不再根际追肥。就施肥量而言,花铃肥以占总追肥量的60%为宜,一般亩施

12、标准氮素化肥2030公斤。    2、浇水和排水    有水浇条件的棉田,10多天未遇雨,就应考虑浇水,切不可因地表潮湿的假象而耽误浇水。浇水宜采用沟灌,切忌大水漫灌。但遇大雨田间积水时应及时排除。    3、化学调控     一般情况下,可在蕾期化控的基础上,于7月中旬使用1次,7月下旬打顶后再使用1次,第一次每亩用缩节安1.52克,第二次22.5克,分别对水4050公斤均匀喷洒叶面;长势弱的棉田,可减少用量或推迟使用时间和次数,于7

13、月中旬盛花期前后使用1次,亩用量1.52克;长势旺的棉田,可提早使用并适当加大用量,但此期亩每次最大用量不宜超过3克,以免控制过重,影响产量。    4、整枝打顶    结合其它田间管理,及时去掉主茎上的营养枝;按照"时到不等枝、枝到看长势"的原则进行打顶。一般发育正常的棉花于7月20日前后打顶,个别发育晚、长势强的棉花,为多增加蕾铃量,可适当推迟,但一般不宜超过7月25日。打顶的办法是去掉一叶带一心,一块棉田要一次打完,打下的枝叶要带出田间。按照下部果枝少留果节这一原则来打下部果枝的边心,一般

14、底部13果枝留12节;为控制封行程度,中部果枝碰头就打边心。     5、棉田中耕     为使根系有一个良好的活动环境,保持根系活力,雨后及浇水后提倡及时中耕。但此时中耕与蕾期相反,宜浅不宜深,否则会伤根,导致后期早衰。     (五)吐絮期管理     后期管理的主要目标是要保护棉花后期的根系吸收功能,延长叶片的功能期。    1、施肥浇水     棉花

15、根际追肥应在7月底前结束,进入8月份一般不再根际追肥,否则易造成棉花贪青晚熟。对于脱肥或脊薄地的棉花可采用叶面喷肥,用1%倍的尿素溶液,每次每亩喷施75公斤左右,每隔1015天喷一次,连喷23次。也可用300500倍的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喷施。     浇水应视降雨情况和土壤墒情而定,遇到严重干旱时浇水仍有一定的增产效果。后期浇水不宜重新开沟,以免伤根。一般棉田通常在8月下旬干旱时浇1次即可,如秋后持续干旱,浇水时间应坚持到9月中、下旬。     2、后期整枝     受霜期的

16、限制,我省棉区立秋后长出的蕾、白露后开的花,都是无效的。为了节约养分,促进结大桃,也为减轻四代棉铃虫的危害,应尽早摘除无效蕾,可在8月1015日进行。其它毛耳、赘芽也宜早去掉。    3、早摘烂铃    棉花结铃30天后,如出现阴雨连绵天气,极易出现烂铃。8月份如遇阴雨天气,可把铃期40d以上,铃壳已变微黄和开始出现黑斑的棉桃在未烂时摘收。    4、科学收花    棉花8月底、9月初开始陆续吐絮。吐絮后7天左右的纤维强力高、成熟度好、

17、色泽白,收摘过早和过晚都对品质和品级都有一定影响。因此,以在棉铃开裂后710天采摘为宜。采下的棉花可放在架高的芦苇席上,晒至牙咬种子能发出清脆的响声时,即可入仓储存或出售。在收花过程中,异性纤维,如化纤、毛发及非棉纤维等"三丝"的混入,将严重影响纺织产品的质量,对棉纺织业为害极大,因此在收花中要严禁异性纤维混入棉花,在收摘、装运和储藏过程中要禁使用化纤袋子装花,而应改用棉布袋,同时工作人员在接触棉花时,要戴上棉制帽子,以防毛发混入。收获的棉花要按不同品种、不同级别进行分收、分存、分晒、分售,以提高售棉的质量,满足棉纺织业的要求。   二 抗虫棉

18、害虫综合防治技术        1、中前期害虫防治     中前期阶段指自棉花播种至7月中旬,此时期棉田主要害虫有地老虎、棉蚜、棉叶螨和二代棉铃虫,以瓢虫为主的天敌不仅种类多,而且数量大,对害虫的控制作用强,应采取保护利用自然天敌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技术措施,尽量推迟首次用药时间,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减少用药次数和用药量留,以保护生态环境,避免直接杀伤天敌。     (1)防治指标     棉蚜防治

19、指标是棉苗3片真叶前,受害卷叶株率达5%10%,或百株蚜量达10001500头。    棉叶螨防治指标是棉苗有螨危害株率达20%左右。    二代棉铃虫防治指标是百株累计卵量超过300粒或百株2龄下幼虫达1520头。     (2)防治技术     当棉田蚜虫发生危害严重,以防治棉蚜为主时,可使用25%唑蚜威乳油10001500倍,35%硫丹乳油1000倍,10%吡虫啉可湿性粉10001500倍喷雾。    

20、; 当棉田棉叶螨发生危害严重,以防治棉叶螨为主时,可使用40%快螨特乳油,每亩5060毫升兑水喷雾。用10%强力浏阳霉素2000倍,20%螨速杀乳油,20%扫螨净乳油1000倍,喷雾防治棉叶螨,防治效果可达90%以上,持效期长。     当棉田棉蚜、棉叶螨、棉铃虫、棉盲蝽和美州斑潜蝇等数种害虫共存危害时,可使用2.8%阿维-甲氰乳油,每亩70毫升兑水喷雾。用4.5%高效顺反氯氰菊酯乳油(百蚜净)10002000倍喷雾防治效果也很好。还可选用40%久效磷乳油1000倍、20%灭多威乳油15002000倍、50%丙溴磷乳油10001500倍等兼治,但这些农药的毒性较高,应尽可能的减少使用次数。    2、中后期害虫防治     中后期阶段指7月中旬以后的花铃期害虫发生阶段。此期主要害虫有伏蚜、棉叶螨和3、4代棉铃虫及烟粉虱。此期由于气温高,棉田害虫天敌的种类和数量较中前期明显减少,应以化学防治为主。    (1)防治指标     伏蚜防治指标是棉花卷叶株率达1020%,或百株蚜量达50007000头。     棉叶螨防治指标是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