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学生语文宝典抒情方式(借景抒情、借物抒情、融情于景、直抒胸臆等。) A、借景抒情: 在描写物品时,把感情寄托于对事物的爱憎之中,要借物品的形象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感情。作用:做到情景交融,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 B、融情于景: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正面不着一字,全然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象之中,借自然景物抒发感情。 C、直抒胸臆:即景抒怀,表达诗人面对自然景象所产生的富有哲理性的思想。 D、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 表现方法(托物言志、以物喻人、先抑后扬、前后呼应、想象、联想、象征等。)
2、 A、托物言志:在描摹事物以尽其妙的基础上融入作者的感情,寄托作者的心志。 结构特点(前后呼应、结尾点题、对比、衬托、铺垫、详略、倒叙、插叙等。) 常见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1、象征: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感情。 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作用是鲜明的突出了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的××特征。 2、衬托(烘托):指的是以乙托甲,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有正衬和反衬两种。以他体从正面、反面两个角度陪衬本体。 A、渲染: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
3、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 作用:是突出本体的××特征。 3、对比(对照 ):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情形作对照,互相比较。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作比较。 作用:是突显对象的特点,给读者留下鲜明的对象。 4、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具体生动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场景,表达作者某种真挚的思想感情。 作用:做到情景交融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 5、抑扬: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有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之分。先抑后扬:先否定或贬低事物形象,尔后深入挖掘事物特点及内在意义,再对事物予以肯定、褒扬。 作用:突出强调了事
4、物(人物)的特征。 6、侧面(间接)描写侧面烘托出该人物的××性格、品行和技能,使得文章结构更加集中紧凑,表达更为简洁精练。 (1)正侧描写: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是正面描写;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使对象更鲜明、突出的是侧面描写。 作用:直接和间接描写方法结合运用,可以使被描写的人物或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 7、伏笔和铺垫 作用:内容前后照应,情节严丝合缝。 8、照应:指诗中对前面所写的作必要的回答。恰当运用这种方法使结构显得紧凑、严谨。作用:内容前后照应,情节严丝合缝。记叙文:使文章浑然一体,整体感强,突出主题。议论文:强化××论点。散文:反
5、复地抒发××情感,增加情感的深度。 9、联想: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造成一个典型。 作用:是丰富文章内容,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性格更鲜明突出,情节更生动感人。 10、想象:人们在已有材料和观念基础上,经过联想、推断、分析、综合,创造出新的观念的思维过程。 作用:是为塑造形象、表现主题服务。使读者接受美的陶冶。 不同的文体不同的表现手法: 抒情散文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抑扬结合、 象征等手法; 记叙文的写作手法:如首尾照应、画龙点睛、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 议论文写作手法:如引经据典、巧譬善喻、逆向求
6、异、正反对比、类比推理等 在鉴赏现代文阅读中表现手法:想象、联想、类比、象征、烘托、对比、渲染、修辞、抑扬、用典等。 诗歌的表现手法很多,传统表现手法有:“赋、比、兴”。用现代的观点来说,主要的有三种:比拟、夸张、借代等 (二)描写手法:从描写的对象可分为: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和场面描写。 1人物描写可分为语言、动作、心理、外貌四个方面; 语言描写作用: 1、刻画人物性格;2、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 3、揭示人物的身分与社会地位;4、预示并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反映作品的主题与时代特点。 心理描写作用:1、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2、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3、揭示
7、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思想感情;4、深化作品主题。 外貌(肖像)描写作用:1、刻画人物性格; 2、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3、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 动作描写作用:1、显示人物内心世界。例如:蹑手蹑脚的走 2、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作用: 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为人物活动提供具体的背景; 2、渲染气氛;3、烘托人物心理或烘托人物形象;4、铺垫、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3、场面描写可分为动景、静景描写。从描写的详略看,可分为细描和白描。从描写的方法看,可分为实写和虚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作用:使读者身临其境的感觉,文章生动 A、虚实结合:是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
8、互相映衬,交织一起表达同一样的情感。 B、动静结合: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趣。 三、说明方法与说明方式 说明方法和说明方式通常只能在说明性文体中出现。 (一)说明方法:一般包括分类别、作比较、用比喻、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分类别、引资料、画图表、类比、下定义、作诠释、配图表等。 1、举例子: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这种说明方法叫举例子。 好处:使文章表达的意思更明确、更生动形象、读者更明白、增强说服力,更具体、 更详细。 2、引资料:为了使说明的内容更充实具体,可以引用一些文献资料、诗词、俗语、名人名言等,可使说明更具说服
9、力。 好处:使文章更具说服力。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引用古诗使说明文更具诗情画意 。 3、作比较:是将两种类别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现象加以比较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征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在作比较的时候,可以是同类相比,也可以是异类相比,可以对事物进行“横比”也可以对事物进行“纵比”。 好处:突出强调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4、列数字:为了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还可以采用列数字的方法,以便读者理解。需要注意的是引用的数字,一定要准确无误,不准确的数字绝
10、对不能用,即使是估计的数字也要有可靠的根据,并力求近似。 好处:数字是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最精确、最科学、最有说服力的依据。 用列数字的方法进行说明,既能准确客观的反映事实情况,又有较强的说服力。准确无误,令读者信服。 5、分类别:要说明事物的特征,往往从单方面不易说清楚,可以根据形状、性质、成因、功用(功能)等属性的异同,把事物分成若干类。然后依照类别逐一加以说明。这种说明方法叫分类别。分类别是将复杂的事物说清楚的重要方法,有时事物的特征、本质需要分成几点或几个方面来说明也属分类别。 好处:条理清晰、一目了然。 6、打比方: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
11、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叫做打比方。 好处:抽象的事理变得具体、生动、形象。(或把事物的特征解说得确切具体、浅显易懂。)使被说明对象更形象、具体。 7、下定义:用简明的语言、科学的术语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叫下定义。下定义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 好处:使人们在阅读时对抽象的字词能够更加明白、理解。 8、作诠释: 从一个侧面,在事物的某一个特点做些一般性的解释,这种方法叫作诠释。 好处:使读者在阅读时对抽象的字词能够更加理解。 9、画图表(列图表):为了把复杂的事物说清楚,还可以采用图表法,来弥补单用文字表达的缺欠,对某些事物解说更直接、更具体。 好处:使人看了一目了然。条
12、理清晰 10、配图:再说明具体物品时,为了让读者对物品有视觉上直观的感觉。配以具体图片,可以省去物品外观的具体描写。 (二)说明方式:一般指平实说明和生动说明。 平实说明:是指用平易朴实的语言来说明事物的外形、功能或事理的进程、结果,其主要手段是使用分类别、举例子、列数字、下定义、配图表这些说明方法和运用科学术语、专有名词等; 生动说明:主要指用华丽的词藻对说明对象加以描绘、刻画,使其形象、生动、感人、有力,其主要手段是运用引言论、用比喻、作比较等说明方法以及大量使用影容词、副词、叹词等。 四、论证方法与论证方式 论证方法和论证方式一般只能在议论性文体中出现,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论证方法:
13、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方法,最基本的论证方法是摆事实、讲道理,另外论证方法还包括对比法、类比法、喻证法、引证法、反证法、归谬法等。 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论证方式:一般可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立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提出并阐明自己的见解或主张; 驳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发表议论,批驳片面的、错误的,甚至反动的见解或主张。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14、 阅读的答题技巧 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门见山,开篇点题;渲染气氛,埋下伏笔,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照应开头。 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某种特性 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或突出,答题格式:强调了 或 突出了 5.反复
15、:加强语气, 答题格式:强调了 说明方法: 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 ×× 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分类别:通过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作比较:把_××_和_××_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打比方:将_××_比作_××_,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形象。 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列图表:用列图表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城市交通规划与交通信息管理重点基础知识点
- 2025年软考网络管理员逆袭计划试题及答案
- 2024年海南省知识产权局下属事业单位真题
- 2024年海南省民政厅下属事业单位真题
- 2024年山东省淡水渔业研究院招聘笔试真题
- 数据库与网络管理关系试题及答案
- 2024年黄山新区妇产医院招聘笔试真题
- 2024年北海市合浦县司法局招聘笔试真题
- 行政法学策划能力试题及答案
- 未来科技变革下的公司战略与风险预测试题及答案
- TSG 07-2019《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
- 新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全册课本练习题可编辑可打印
- 山东省义务教育必修地方课程小学四年级上册《环境教育》教案-全册
- 艺术概论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宁波财经学院
- 社会单位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编制及实施导则知识培训
-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解读(总)
- 创业管理-易学实+用的创业真知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天津工业大学
- 低代码开发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南华大学
- 食堂意见反馈制度
- 成都市2022级(2025届)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零诊) 语文试卷(含答案)
- 老旧小区改造管道开挖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