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营口港四期工程集装箱堆场粘土吹填 地基强夯加固试验李 伟(一航局第四工程公司, 天津塘沽300450)摘要:通过相关资料综合分析和多种方案比选,并根据以往的工程实践,针对营口港集装箱堆场粘土吹填地基,提出了经济合理的强夯加固方案。 对地基承载力要求达到150的粘土吹填地基,可采用250300.的夯击能、85.6点100平米的夯点布置、回填土层厚度不超过1.0米的加固方案,场地总的夯沉量为50左右,可以参照此厚度来调整吹填及回填土层的高程。 粘土吹填区强夯加固效果检测可采用标准贯入实验或重型动力触探实验来代替平面静载实验。对设计承载力150的地基,上部砂夹粉质粘土层的平均标贯击数11击,重型动力
2、触探击数12击。关键词:强夯加固 现场实验 地基承载力 标贯击数 动探击数1 工程概况 营口港鲅鱼圈区四期工程5458#集装箱泊位总长1500。5458#泊位码头以东至四期排洪涵以北吹(回)填形成的陆域纵深达1430。大部分陆域利用四期工程港池、航道、调头区疏浚土吹填形成,为海域吹填区。 针对四期工程集装箱堆场的粘土吹填区,经研究确定采用强夯法加固,要求强夯处理后的地基承载力达到150,工后残余沉降小于30。为保证强夯法加固营口港四期堆场粘土区地基达到设计规定的技术要求,保证堆场地基的稳定,提高堆场运营质量,根据国家建筑地基基础处理技术规范(79-2002)、港口工程地基规范(250-98),
3、在施工图设计和正式大面积施工之前,设置一场地先进行强夯工艺实验及检测。2 试验区概况及工程地质条件 粘土强夯试验区设于营口港鲅鱼圈南部港区的58#泊位以南,试验区北侧边线距58#泊位南侧约200,试验区西侧边线距码头前沿约120,试验区长200,宽200,设置5个试验小区。 试验区场地比较平坦,地坪标高最大值6.40米,最小值5.50米,高差为0.90米。 依据勘察结果,在15的勘探深度内,地基土层自上而下可为4层:第层:素填土灰色,干-湿,松散状态。主要由砂土和粘性土等组成。两者呈混杂状分布,砂土中混有较多粘性土团块,并以粘土为主。该层为人工吹填形成。层底埋深0.88.9,层厚0.88.9,
4、层底标高-3.24.6。第层:淤泥质粉质粘土黑色,饱和,流塑,高压缩性,稍有光泽中,中等干强度。具有腥臭味,含贝壳。层底埋深2.610.6,层厚0.74.1,层底标高-4.962.84。 第层:中粗砂 灰灰黑色,湿,中密状态,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和长石等组成。颗粒极配良好,呈浑状。层底埋深8.612.2,层厚0.77.1m,底标高-6.49-3.31。 第层:粉质粘土 黄褐色,饱和,软塑可塑,中等压缩性,稍有光泽,高干强度,中等韧性。层底埋深10.213.6,层厚0.94.7,层底标高-7.896.95。 由加固前地勘察报告可知,吹填形成的地基土层结构很不均匀,表层粘土吹填平均厚度在6.5左右,
5、其间夹有砂性土或混有淤泥, 承载力90;粘土层底部为23的淤泥质粉质粘土,强度低,压缩性大,抗变形和抗稳定性差,地基承载力仅达40;淤泥质土以下为一层2.03.0的中粗砂,再以下为2.0左右的粉质粘土,相对上部而言土性较好。地基土性质较差的主要是地表下的粘土吹填土和淤泥质粉质粘土,厚89。3 粘土区强夯加固方案的实施强夯加固方案实施阶段 粘土区强夯试验方案的现场实施分为三个阶段,即: 准备阶段,包括地质勘测、场地平整、填土、监测仪器埋设等,时间从2005年10月3日11月3日; 强夯施工阶段,包括夯击能试验点、点夯、普夯及加固效果的监测,时间从2005年11月4日19日; 强夯效果的检测,时间
6、从2005年11月23日12月3日。表1粘土区强夯试验参数试验区试验一区试验二区试验三区试验四区试验五区强夯方案方案方案方案方案方案锤重()200200200200200落距()1015101512.5夯击能2000-点夯3000-点夯2000-点夯3000-点夯2500-点夯夯点间距5×5 (中间插点)5×5 (中间插点)6×6 (中间插点)6×6 (中间插点)5×5 (中间插点)满夯能量1000-1000-1500-1500-1000-锤重()100100100100100试验区面积(2)350350792504350百平米夯点数(个)88
7、5.65.68夯击遍数22222单点夯击击数()点夯10 满夯2点夯12 满夯2点夯14 满夯3点夯12 满夯3点夯12 满夯2垫层厚度 ()92125164131123垫层底标高()5.044.874.554.564.84工程量夯点28夯点28夯点28夯点28夯点28夯坑填料场地料就地推平场地料就地推平场地料就地推平场地料就地推平场地料就地推平第一遍夯击20000·36000·28000·36000·30000·第二遍夯击20000·36000·28000·36000·30000·普夯能量20
8、00·2000·4500·4500·2000·总能量42000·74000·60500·76500·32000·1. 标贯6孔1. 标贯6孔1. 标贯6孔1. 标贯6孔1. 标贯6孔2. &
9、#160; 动探3孔2. 动探3孔2. 动探3孔2. 动探3孔2. 动探3孔加固效果检3. 静载试验2组3. 静载试验2组3. 静载试验1
10、组3. 静载试验2组3. 静载试验2组测与应力应4. 钻探取土2孔4. 钻探取土2孔4. 钻探土2孔4. 钻探取土2孔4. 钻探取土2孔变观测5. 地面标点若干5.
11、160; 空压8点5. 孔压10点5. 地面标点若干5. 地面标点若干6. 水平位移2孔6. 水平位移2孔7. 地面标点若干7. 地面标点若干4 试验区强夯监测结果 根据粘土区强夯试验方案,加固前在试验二、三区内分别埋设了分层沉降管、孔隙水压力及水平位移管等监测仪器测试地基受到的动力
12、荷载大小、地基土孔隙水压力和沉降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情况,在施工过程中还在各试验区进行了地表沉降变形测量及夯坑沉降测试。4.1最佳夯击能试验开始夯击之前,每个试验区选取3点作为最佳夯击能(以土体竖向压缩最大,侧向挤出和隆起最小为叛定标准)试验点。每夯一击后,测出夯坑体积及坑外隆起体积,则可得到有效夯实体积,其所占整个夯坑体积的百分数就是有效压缩率。表2 最佳夯击能试验点(夯沉量)试验结果统计表(单位:)夯击击数方案200.8点1002垫层1.0方案300.8点1002垫层1.2方案200.5.6点1002垫层1.6方案300.5.6点1002垫层1.3方案250.8点1002垫层1.2118.4
13、23.622.525.520.4213.617.616.224.015.4311.714.713.817.113.0410.912.312.313.211.5510.612.010.513.510.469.110.78.412.09.578.89.58.68.89.987.78.38.49.48.197.28.47.78.18.8107.46.87.68.08.6115.97.08.37.57.8124.86.47.37.17.3135.65.37.16.47.3144.96.85.42.67.2153.65.35.93.15.0163.24.94.55.25.4172.94.65.43.64
14、.2181.66.34.43.83.9 各区夯击击数与三个试验夯点的单击平均夯沉量列于表2。由表2可见,各试验方案在夯击次数达到12击左右时单击夯沉量趋于稳定。从表中查找各区最佳夯击次数:方案为10击左右,方案为1113击,方案为1315击,方案为1113击,方案为1012击。据此确定各方案单点最佳夯击能:方案为20000·,方案为36000·,方案为28000·,方案为36000·,方案为30000·。4.2土体变形测试成果及分析 试验区地面变形分两步测定:首先测定每个夯坑总的下沉量;第二步测定每个试验区在每夯一遍推平后的下沉量。各试验小区平
15、均单击夯沉量见表3,每遍及满夯下沉量见表4。表3 各试验区总体平均单击夯沉量统计表(单位:)夯击击数试验一区(方案)200.8点1002垫层1.0试验二区(方案)300.8点1002垫层1.2试验三区(方案)200.5.6点1002垫层1.6试验四区(方案)300.5.6点1002垫层1.3试验五区(方案)250.8点1002垫层1.2115.218.319.023.418.0211.613.515.718.513.439.811.413.814.310.548.810.212.012.49.358.38.910.110.28.467.48.58.713.28.276.97.67.87.97.
16、386.57.16.67.36.195.16.86.46.56.9105.15.95.45.96.2115.74.95.25.6125.04.34.75.2134.2144.1合计84.7108.9123129.5105.3 由表3可见,各区每击夯沉量在达到设计的单遍夯击次数的时候,最后两击的单击夯沉量平均值已接近或小于5,可以满足规范和设计的要求。表4各试验区每遍及满夯后下沉量统计表(单位:)夯区试验一区(方案)200.8点1002垫层1.0试验二区(方案)300.8点1002垫层1.2试验三区(方案)200.5.6点1002垫层1.6试验四区(方案)300.5.6点1002垫层1.3试验五
17、区(方案)200.8点1002垫层1.2第一遍3237433116第二遍1413121218满夯88887总计5458635141由表4可以看见以下几点:各区的夯沉总量因夯击能、夯点布置及垫层(回填山坡土)厚度不同,其总沉降量也各不相同;方案与方案具有相同的垫层厚度、相同的夯点布置条件下,夯击能与夯沉量基本成正比,夯击能提高500kn.,夯沉量增加17(即41); 方案与方案具有相同的单点夯击总能量、垫层厚度也相近,但前者比后者的夯点布置要多2.4点1002,夯区沉降要大13.7。5 夯后效果检测成果统计及分析5.1静载试验结果 各区静载试验结果见表6地基静载试验成果表表6地基静载试验成果表项
18、目试验一区(方案)200.8点1002垫层1.0试验二区(方案)300.8点1002垫层1.2试验三区(方案)200.5.6点1002垫层1.6试验四区(方案)300.5.6点1002垫层1.3试验五区(方案)250.8点1002垫层1.2开挖前开挖后开挖前开挖后开挖前开挖后开挖前开挖后开挖前开挖后最大荷载()300300440300300270300300300400()21.2816.2218.0212.3738.7151.8016.3621.8314.5218.270.01之()101010101010101010100.01之160213261249108100185146256221
19、0.01之204271332317138127235186326282开挖前后承载力比132.8%95.5%92.0%79.1%86.5%承压板面积(2)0.7850.7850.7850.7850.7850.7850.7850.7850.7850.785地基静载试验成果表可知: 方案设立的强夯参数进行加固的地基承载力达不到150的地基处理要求。 布置同为8.0点1002、夯击能不同的试验区比较方案 单夯击能之比1:1.5:1.25,回填厚度比为1:1.3:1.2,实测回填土层承载力之比为1:1.63:1.60,回填垫层开挖后承载力之比为1:1.17:1.04。由此可见,夯击能大的对垫层下面土体
20、加固效果好;回填土垫层越厚对夯击能的消耗越大,因此在满足正常施工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小回填层的厚度。 相同夯击能、不同夯点布置的试验区比较相同夯击能、不同夯点布置的方案比较布点多2.4点1002,开挖前方案的承载力是方案的1.4倍,开挖后为1.7倍,可见夯点间距的合理确定在大面积强夯施工时显得更为需要。5.2标贯试验结果强夯加固前后土体分层标贯试验结果统计见表7。表7标贯试验结果统计表土层层厚()方案(200.,8点百2,垫层100)加固前加固后增加增加百分比(%)砂夹粉质粘土676.014.28.2137淤泥质粉质粘土22.753.170.415中细砂>220.020.30.32续表7土层
21、层厚()方案(300.,8点百2,垫层120)加固前加固后增加增加百分比(%)砂夹粉质粘土677.7515.858.1105淤泥质粉质粘土23.04.371.446中细砂>217.9518.250.32续表7土层层厚()方案(200.,5.6点百2,垫层160)加固前加固后增加增加百分比(%)砂夹粉质粘土76.613.46.8103淤泥质粉质粘土11.72.00.318中细砂>222.222.60.42土层层厚()方案(300.,5.6点百2,垫层130)加固前加固后增加增加百分比(%)砂夹粉质粘土65.214.29.0173淤泥质粉质粘土22.34.42.190中细砂>21
22、7.119.72.615续表7续表7土层层厚()方案(250.,8点百2,垫层120)加固前加固后增加增加百分比(%)砂夹粉质粘土563.815.711.9313淤泥质粉质粘土232.03.31.367中细砂>218.219.10.95 根据表7中统计资料分析,原吹填地基上部砂夹粉质粘土层土体在夯击能作用下表贯击数均提高了1倍以上,中间淤泥质粉质粘土层提高百分比要明显小于第一层土体,而底部中细砂层则没有提高。 方案、表贯试验结果表明在200.夯击能对原地面下78的淤泥质粉质粘土层的作用已经很小,方案、表明250300.的夯击能对原地面下910的中细砂层已无影响。 将强夯加固后砂夹粉质粘土
23、层上部3.0的标贯平均值与开挖前后静载试验得到的承载力均值列于表8。根据试验区得到的相关资料和港口工程地基规范(250-98)中表.0.4给出的砂土承载力设计值与标贯入击数的对应关系,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砂夹粉质粘土团块的强夯地基加固效果检测可以用标贯试验替代静力载荷试验。对地基承载力要求达到150的强夯地基,砂夹粉质粘土层的标准贯入击数最小值不得低于11击,修正后的标贯击数均值11击。表8标贯、静载试验结果统计表项目方案方案方案方案方案垫层厚度()1.01.21.61.31.2夯击能(·)200300200300250夯点布置(击1002)8.08.05.65.68.0静载试验()
24、271317127186282标贯均值(击)16.917.214.315.820.2比值(击)16.0318.438.8811.7713.965.3双桥静力触探试验结果 强夯试验前后,每个试验小区各进行了3孔双桥静力触探试验。强夯加固前后土体分层锥尖阻力及分层侧壁摩阻试验结果统计表见表9和表10。表9锥尖阻力分层统计结果表(单位:)土层统计层厚()方案(200·,8点百2,垫层100)加固前加固后增加增加百分比()砂夹粉质粘土7.01.694.462.8164淤泥质粉质粘土1.70.680.680.00中细砂3.34.935.140.24续表9土层统计层厚()方案(300·
25、,8点百2,垫层120)加固前加固后增加增加百分比()砂夹粉质粘土5.32.435.483.1126淤泥质粉质粘土3.51.361.870.538中细砂3.25.927.481.626续表9土层统计层厚()方案(200·,5.6点百2,垫层160)加固前加固后增加增加百分比()砂夹粉质粘土6.22.536.784.3168淤泥质粉质粘土2.60.690.80.119中细砂3.26.347.110.812续表9土层统计层厚()方案(300·,5.6点百2,垫层130)加固前加固后增加增加百分比()砂夹粉质粘土5.82.985.062.170淤泥质粉质粘土3.00.961.23
26、0.328中细砂3.26.677.851.218土层统计层厚()方案(250·,8点百2,垫层120)加固前加固后增加增加百分比()砂夹粉质粘土6.62.035.383.4165淤泥质粉质粘土1.31.362.130.857中细砂4.14.495.270.817续表9表9中锥尖阻力统计资料表明,强夯后各种试验条件下上部砂夹粉质粘土层土体的锥尖阻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其下部两层土体因夯击能和垫层厚度的不而不同。表10侧壁摩阻分层统计结果表(单位:)土层统计层厚()方案(200·,8点百2,垫层100)加固前加固后增加增加百分比()砂夹粉质粘土7.020.268.948.72
27、41淤泥质粉质粘土1.79.621.812.2127中细砂3.368.471.02.64续表10土层统计层厚()方案(300·,8点百2,垫层120)加固前加固后增加增加百分比()砂夹粉质粘土5.326.881.554.7204淤泥质粉质粘土3.511.742.831.1266中细砂3.261.471.610.217续表10土层统计层厚()方案(200·,5.6点百2,垫层160)加固前加固后增加增加百分比()砂夹粉质粘土6.218.274.656.4310淤泥质粉质粘土2.612.821.58.768中细砂3.255.064.69.617续表10土层统计层厚()方案(300·,5.6点百2,垫层130)加固前加固后增加增加百分比()砂夹粉质粘土5.821.770.448.7224淤泥质粉质粘土3.08.336.728.4342中细砂3.265.768.93.25续表10土层统计层厚()方案(250·,8点百2,垫层120)加固前加固后增加增加百分比()砂夹粉质粘土6.612.065.653.6447淤泥质粉质粘土1.38.831.222.4255中细砂4.156.263.27.012表10中土体加固前后侧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文旅融合与乡村文化传承:2025年乡村旅游发展策略分析报告
- 自动化测试方案(3篇)
- 机械加工专用夹具设计与创新研究
- 2025年草坪灯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三年级英语模块期末测试题集
- 含Al奥氏体耐热钢:强化机制剖析与高温性能探究
- 2025年电子积木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对氯三氟甲苯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三年级英语下册复习试题集
- 血尿护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4年急危重症患者鼻空肠营养管管理专家共识
- 医学教材 《中国高尿酸血症相关疾病诊疗多学科专家共识(2023年版)》解读课件
- 公转私借款合同书模板
- 2024版债务处理咨询服务协议
- 《我们走在大路上》 课件 2024-2025学年湘教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
- 法学论文开题报告模板范文
- 2024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必背考点113条背记手册
- 供应链安全风险评估
- 2024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体育与健康学科成绩提升培训会
- 移动公司个人求职简历模板
- 创伤中心基层医院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