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多品种小批量混流生产线设计综述摘要:文本全面的总结了有关多品种小批量混流生产线的设计,主要以生产线平衡优化设计和投产排序以及应用Flexsim软件对生产线进行仿真分析为主要研究内容;并对目前国内的研究进展和研究方向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显示出混流生产线平衡、投产顺序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发展方向和应用方法。关键词:混流生产线;生产线平衡;生产排序1 前言混流生产线是一种柔性系统,这种生产线可以生产大批量标准化产品,也可以生产小批量的非标准化产品,当代社会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加快了全球的经济化、一体化、市场化和信息化从根本上改变了经济运行的环境,大大缩短了企业生产和客户间的距
2、离。在这种条件下,企业处于更加开放和更加竞争的环境中,也给企业带来了更多的要求,主要表现为: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只有缩短产品的开发时间和生产时间,才能够以最快速度把产品推向市场,率先占领市场,满足用户的及时需要,获得尽可能高的用户满意度,“以产定销”改为“以销定产”。由于产品的需求变动越来越频繁,产品的更新速度也越来越快,企业必须以用户和市场的需求为导向来安排生产。为满足个性化需求越来越高的消费者,企业的市场销售已经从过去的以“产定销”改变到“以销定产”1,就目前国内汽车企业的生产模式大多已经从原来的单线大量生产逐渐的向混流多品种小排量模式过渡,混流生产线是很多企业摆脱产品更新换代快和
3、个性化需求最好的选择,也是企业赢得竞争力的主要是手段之一,而在日、美、欧等发达按国家混流生产线已被广泛应用。尽管混流生产线的发展前景很宽广,但这种技术的不成熟使得混流生产线面临诸多的问题:生产线工艺不平衡,工艺布局不合理,投产顺序有待优化。生产线工艺平衡主要的工作以工位为单位,每个工位装配时间和装配的区域固定,为各个工作台分配任务,涉及到作业设施的重新布局和员工的培训,所以平衡工作不宜频繁进行,是一个中长期决策;国际上汽车生产线的主体生产线都是分为内饰、底盘、终线三大工艺生产线。部分公司还分有调整线、辅助分装线等2。多车型混流生产线就是将每种车型的工艺流水线结合为一条生产线,所以设计多车型混流
4、生产线就是前期先设计好每一种车型的主体生产线,建立好每一种车型的主体工艺布局。然后研究如何将主体工艺布局进行关联结合,一条汽车装配线在每个主体生产线都有关键的主体工艺,使这些工艺有机的结合起来,最后得到合理的工艺布局3;为使混合装配生产线高效地运行,需要解决的另一基本问题是排序问题。其研究内容涉及在满足特定的约束条件下,如何将多个品种的待装配产品按照合理的排产顺序投放到装配线上,实现混合装配并达到要求的目标,它属于组合优化的范畴5。目前,从国内现有的发展理论和方法综述混流生产线的发展态势,应用方法和未来的动向问题。主要表现在混流生产线工艺的平衡,工艺布局和投产顺序及优化上,下面对其进行分析。2
5、 混流线的平衡混装线平衡包括两类:初次平衡与再平衡。传统的研究主要针对初次平衡,并将其简称为混装线平衡;由于需求模式、技术变化等原因导致原来平衡的混装线不再平衡,需要进行的重新平衡称为再平衡5。汽车装配工艺以工位为单位,每个工位装配时间和装配的区域固定。工位操作时间分为周期装配时间和单件装配时间。周期装配时间是指汽车经过工位的固定时间,一般流水线传送速度一致,经过一个工位,基本为6-8M的装配区域,所需要的时间位周期装配时间6。设计多品种型混流生产线,目的就是制造汽车成品,企业根据汽车制造的工艺需求一条符合工艺制造要求的生产线。现今工艺平衡存在的难点就是,如何在一条生产线将不同车型的工艺进行平
6、衡,这样就是多车型混流生产线了。不同车型的整体装配工艺周期时间不同。装配工艺要素不同,会导致每个岗位有饱和操作要素与空闲的操作要素并存的现象,这样对企业的生产运作会造成巨大的浪费。7混流装配线(Mixed Model Assembly Line,MMAL),是指可以混合连续地生产不同的变型产品的生产线。这种生产组织方式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在制品的数量,增强了生产线的灵活性及适应性,因此越来越多地为汽车生产企业所采用川8。这种生产线MALB)是在满足所有产品的加工顺序、市场需求量以及其它约束的前提下,将组装任务分配给各工作台(k,k1,K),对所有的产品都实现各工作台负荷的尽量均衡。生产线平衡
7、就是将具有先后优先顺序关系的有限作业集分配到若干有序的工位上,从而实现某些性能指标优化的过程9。生产线平衡程度决定着生产效率,还通过控制线平滑系数,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及产品质量10。2.1 混流生产线节拍的确定根据计划期生产任务的数量和完成该任务的时间确定节拍的大小,对于多品种小批量混流生产线节拍是按照产品组计算节拍,C组=Fe/N组,再根据产品产量进一步确定11,节拍平衡才能达到均衡生产,而影响节拍平衡的影响因素有很多,诸如车间的时间规划、人员素质和能力、产品配置的改变和投入、现场布置的改变及产品与产量的比例等,因此节拍确定要进行综合的考虑。对于节拍均衡赵群在一汽-大众轿车二厂焊装车间混流
8、生产投产排序研究中采用了数学建模的形式找出了混流生产线投产排序问题中的生产节拍均衡约束11。2.2生产线工作站生产要素配置和平衡计算工作站的合理排序,可以减少工序之间的预备时间,提高生产线的效率,有利于调动劳动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结合现有规划方法和装配线平衡理论,利用惩罚函数对装配工艺顺序以外的约束进行优化,并将最小工作站数与平衡率同时进行优化,研究了混合装配线的多品种车桥工作站平衡优化问题,针对生产线平衡这种NP-Hard类型12的组合优化问题,应用遗传算法求解得到作业要素的最优配置方案。混合产品装配线工作站分配排序13首先需要考虑各个装配任务的优先关系,假设一条装配线生产2种产品,产品A和产
9、品B,装配任务优先关系如图1所示14。如何将产品的各个工序分配到相应的工作站,混流生产中,将每一个最小循环的产品一起放入工作站中,然后对工作站的分配平衡问题进行求解15。国内学者对装配线平衡方法主要可以归纳为三类:(1)最优化方法(线性规划法、动态规划法等);(2)启发式方法;(3)遗传算法;(4)方法研究和作业测定。国内外研究主要集中于模型建立及算法的理论研究上,很少根据生产实际的需求来解决作业元素个数较多、约束条件较多、满足多目标的平衡问题16。现有的装配线平衡方法缺乏关联性、系统性和整体性,未考虑混流水装配线工作站分配、排序及实际应用中除工艺顺序以外的约束问题。凌文暑以车桥装配生产线为例
10、,引入惩罚函数优化装配工艺顺序以外的约束,利用遗传算法对该问题进行编码求解,将工作站数最小与平衡率最高同时进行优化。最后通过实例进行仿真运算,以加强混流产品装配生产线工作站分配及平衡策略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前瞻性,为装配线尤其是车桥类装配线工作站分配和平衡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李险峰和董绍华他们提出了一种包含模拟退火因子的改进的遗传算法,设计了加速收敛因子模型以确保在有限种群空间中的快速收敛。同时考虑了更多工程现场实际约束来修正传统的约束模型新算法模型应用在混流装配生产线平衡分析中,取得了算法快速收敛和分析结果与实际工程一致的结果14-17。赵建辉在发动机装配生产线平衡问题研究中提出启发式算法;启
11、发式方法以其简便、易懂的优点,赢得了众多管理人员的信赖和欢迎,并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它的产生克服了现实建模的困难,提供了一种更有效的决策工具。与最优化方法相比较,启发式方法的优点主要有:逻辑模型接近于现实,流程图建立在决策者经验的基础上。因此启发式方法隐含着多目标方案;它的主要局限是它的静态性,即在平衡过程中,固定的准则是预先确定的优先准则,而从产品加工过程、市场需求和公司战略来看环境是动态变化的。在生产线平衡问题中应用比较多的启发式方法是禁忌搜索算法,与传统的优化算法相比,禁忌搜索算法具有灵活的记忆能力和藐视准则,搜索时能跳出局部最优解,转向可行解空间中的其它区域,从而增大获得更好的全局最
12、优解的概率。由于这种算法的不足,可以和模拟退火法、神经网络以及基本问题信息的局部相结合对平衡问题进行优化17-20。以工业工程方法为主的生产线平衡相关技术主要是方法研究和作业测定两大技术,运用该技术优点就是使企业在不投资或少投资情况下,不增加工人劳动强度甚至是降低劳动强度,通过实施一系列适合自身特点改善方法,对生产过程的作业程序、作业方法、物料配置、空间布局及作业环境等各方面进行改善,达到企业对生产线的平衡进而提高生产能力、取得经济效益的目标21。通过这几种方法的有效结合的应用基本上可以满足混流线的平衡。3 混流线投产排序一个生产系统能否及时有效地生产产品,常常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混流生产线的投
13、产顺序,而混流线的投产顺序又是一个短期的决策,要满足市场需求和适应产品的周期就必须解决好这一问题。JIT生产方式是目前我国大型汽车制造企业所主要采用的生产模式,它运用混流生产线进行生产。而组织多品种混流生产的关键是实现生产的平准化,而平准化的核心是混流生产线产品投产顺序的最优化,以他实现数量均衡、品种均衡和混合装配22。混合装配生产线的排序问题于1963年由美国的Arcus A. L在博士论文中首次提出,己被证明是组合优化中的NP难题。随后Thomopololos24A. R. Rahimi-Vahed等25也分别从模型和算法方而对混合装配生产线的排序问题进行了研究。就目前来讲,国内采用各种方
14、法主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两点:1)工作负荷过载(Work overload),2)准时化目标(Justintime objectives)26。根据文献,解决这两个问题他们采用的措施举例如下:1)混流生产线的运作需要减少混流生产线上无效率生产情况的发生,如产生空闲、工作拥挤或阻塞,可以通过扩展顺序矩阵分析作业先后次序,从而避免无效率的生产26-28。2)丰田公司对“混合车型总装配线上零部件使用速率均匀化”的投产排序问题应用目标追迹算法(goal chasing algorithm,简记为GCA)并取得了成功。从而, 针对“混合车型总装配线上零部件使用速率均衡化”投产排序目标, 目标追迹算法成为衡
15、量研究此排序目标的其它算法有效性的标尺29,但他只是考虑了当下的问题。3)在混流生产线上零部件使用速率均衡化的排序目标,应用退火算法是一种全局优化方法,与目标追踪算法相比考虑了全局状态,有很好的使用价值30。这几种常见算法和遗传算法的结合应用使得生产速率基本得以均衡化,生产负荷得以均衡化以及物料需求的时间实现均衡化。在现代市场中,需求模式总是随时间和季节不断发生变化,基本上不存在产品组合不变的生产系统。所以,在现实中这种属于短期的生产决策是时时作出相应的调整的。4 混流线的仿真优化 Flexsim是由美国犹他州的Flexsim软件产品公司开发的一款离散事件仿真软件,可通过仿真、实验和优化来改进
16、动态系统的生产效率,减少操作成本31l。 Flexsim使用面向对象的建模方式,通过图形的拖动和添加附加程序可以快速建立系统模型,使得建模过程更为快捷32-33。所建立的物理仿真模型可以用三维动画方式表现出来,更为直观。通过Flexsim软件建立了混流生产线模型,对不同投产顺序的生产过程进行仿真,预先对生产线设计方案进行分析、评估,可以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33。马云和李跃宇在混流生产线上网Flexsim仿真应用研究中对影响加工时间的三个影响因素:首次投产车型,投产顺序安排和批量大小都进行了Flexsim的仿真,给企业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35-36。5 总结随着社会经济、信息和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
17、多年以来,混流生产线的设计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采纳和应用,而混流生产线的平衡和排序优化的设计和计算也渐渐的形成了一个知识体系,本文从生产线平衡的诸多计算中通过比较得到解决目前混流线平衡问题的几种算法中遗传算法和工业工程思想在平衡分析中的优势;从生产排序的算法中了解到常见问题的解决的不同方案,其中目标追踪迹算法使得生产线上零部件使用率均匀化,而退火算法从全局出发使生产线生产负荷得以均衡化,物料需求的时间实现均衡化几种方法的结合,使得企业降低了生产成本的同时提高了竞争力。在今后的研究中,由于市场需求和产品的变化,生产线柔性平衡设计和生产线的再排序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主要内容。参考文献:1 刘建国.
18、 混合流水线生产计划与调度问题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学.2008(3).2 李景芝,王志光.汽车工业布局构建J.山东交通科技.2004 (01).3 刘师.多车型混流生产线设计.南京理工大学.2010(10).4 刘文平.混合品种汽车装配线平衡与排序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9(4).5 李同正,杨才君,孙林岩.混流装配线平衡和排序问题研究综述J.河南大学. 2012(7),第30卷第7期:1-2.6 童艺川. U型装配线的启发式平衡方法.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5 (5).7 殷海蒙,阐树林.棍合装配流水线的平衡设计方法.机械设计与研究.2003(增刊)8 郑敏,董明. 考虑转换约束的汽车混
19、流装配线投产排序研究J.工业工程与管理. 2012(4),第17卷第2期:84-85.9 Soumen CHosh,Roger J GagnomA Comprehensive literature review and an alysis ofthedesignBalancing and scheduling of assembly linesJ. IntenationalJournal of ProductionResearch,1989,27(4):637-67010 徐超.混合装配线过程平衡研究及仿真分析.武汉科技大学.2010(05).11 赵群. 一汽-大众轿车二厂焊装车间混流生产投
20、产排序研究.天津大学.(5)12 王丽莉,张凤荣.生产计划与控制.北京市百万庄大街22号.李妍.2011. .6:115-11613 Helgeson U B,Birnie. Assembly line balancing usingthe ranked position-al weight techniquesJ.,Journal of lmdustrial L,nineering, 1961, 12:394- 398.14 曹振新.朱云龙.多目标遗传算法在混流装配线排序中的应用J.计算工程.2005, 31( 22):133-142.15 凌文曙.基于遗传算法的混流装配线工作站平衡研究J.
21、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8),第31卷第8期:1289-1230.16 朱术名,张志英. 汽车发动机预装线装配平衡改进研究J. 物流科.2011 第10 期:136-137.17 李险峰,董绍华.混合遗传算法对混流装配线平衡问题的研究J.北京科技大学报.2012(8)第34卷第8期:953-98018 贾大龙,韩玉启应用工业工程J北京: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1993:17620919 蔡启明,张庆庄品基础工业工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110一20220 鲁建夏,兰秀菊工作研究在生产装配线优化设计中的的应用J工业程与管理.2004(1):83-8521 张群生产运作与管理M
22、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50-16822 赵建辉. 发动机装配生产线平衡问题研究D. 北京机械工业学院.2007(03).23 刘兆惠,李显生,王超,赵鲁华.JIT生产方式混流生产线投产排序必要性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4(12).第17卷第4期:28-29.24 Thomospolous N T. Line balancing-sequencing for mixed-model assemblyJ.Management Science, 1967, 14。859-875.25 Rahimi-vahed A R.Amulti-obective scatter searchmixed-model assembly line sequencing problemJ. AdvancedEngineering Inlormatics,2007,21:85-89.26 Thomopoulos N T,Line balancingsequencing f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公司职工安全培训考试试题研优卷
- 2025公司级安全培训考试试题(ab卷)
- 2024-2025公司项目部管理人员安全培训考试试题附完整答案【典优】
- 2025-2030年中国道路绿化行业市场前景趋势及竞争格局与投资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运动功能服装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输送带紧固件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轨道钢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前景与投资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视频会议系统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装饰铝箔气球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药膳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趋势和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 鼻咽癌放射治疗技术
- 航空发动机部件快速修复技术
- GB/T 44713-2024节地生态安葬服务指南
- 避孕方法课件教学课件
- 2024年大学生求职面试技巧培训课件
- 2025年江苏高中物理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试卷试题(含答案解析)
- 工程质量检测监理制度
- 代持房屋合作协议书范本
- 《西厢记》完整版本
- DISC性格与能力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 Module 6 Unit 2 Happy Mid-Autumn Festival(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外研版(三起)英语四年级上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