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试题_第1页
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试题_第2页
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试题_第3页
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试题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试题迎战考试,我们需要自信,我们要一如既往地坚持,让学习始终充满动力,富有效率,直到最后征服考试,本文为大家推荐的是期末复习试题一、选择题每空1分,共20分1、小圆的半径是2cm,大圆的直径是6cm,小圆和小圆的周长之比为? ,面积的比是? 。2、12的因数有? 个,选4个组成一个比例是? 。3、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40000000,把它改成线段比例尺是? ,AB两地的实际间隔 是24千米,在这幅地图上应画? 厘米。4、3时整,分针和时针的夹角是? °,6时整,分针和时针的夹角是? °。5、一个比例的两个内项分别是4和7,那么这个比例的两个外项的积是

2、? 。6、用圆规画一个直径是8cm的圆,圆规两脚尖的间隔 是? cm,这个圆的位置由? 决定。7、一个数,假如用2、3、5去除,正好都能被整除,这个数最小是? ,假如这个数是两位数,它最大是? 。8、假如一个长方体,假如它的高增加2cm就成一个正方体,而且外表积增加24cm2,原来这个长方体的外表积是? 。9、一个三位小数四舍五入取近似值是2.80,这个数最大是? ,最小是? 。10、打一份稿件,甲单独做需要10小时,乙单独做需要12小时,那么甲、乙的工效之比是? ,时间比是? 。11、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24cm,这个正方体的外表积是? cm2,体积是? cm3。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

3、分1、两根1米长的木料,第一根用? 米,第二根用去 ,剩下的木料同样长。? 2、去掉小数0.50末尾的0后,小数的大小不变,计数单位也不变。? 3、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2个锐角。? 4、因为3a=5ba、b不为0,所以a:b=5:3。? 5、假如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和高分别相等,那么圆锥与圆柱的底面积的比是3:1。? 6、10吨煤,用去了一半,还剩50%吨煤。? 7、一组数据中可能没有中位数,但一定有平均数和众数。? 8、含有未知数的式子是方程。? 9、一个数乘小数,积一定比这个数小。? 10、把一个圆柱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削去部分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 。?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在长6cm

4、,宽3cm的长方形内,剪一个最大的半圆,那么半圆的周长是? cm。A、9.42?B 、12.42? C、 15.422、有一堆水泥,运走 ,还剩 吨,这堆水泥共有? 吨。A、B、1?C、 43、下面各组线段不能围成三角形的是? 。A、3cm、3 cm和3cm?B、1cm、2cm和3cm?C、6cm、8cm和9cm4、把4根木条钉成一个长方形,再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它的? 不变。A、周长?B、面积?C、周长和面积5、把圆柱的侧面展开,将得不到? 。A、长方形?B、正方形?C、梯形 ?D、平行四边形四、计算题共 25 分1、直接写得数。5分9.6÷0.6=?0.5÷0.02=?

5、 + =3.14×22=? - =4-4÷6=?3÷10%=?0.125×8=? ÷ =13.5÷9=2、脱式计算。共12分3.25÷2.5÷4? 5? ×0.5÷5? ×0.5? 0.8+ ×12.586.27-28.9+16.27? 2 - -? 1.6×1÷2.1-2.093、解方程共8分42x-8=24.4? x- x=1? :x= :? 5x-4.5×2=五、操作共10分1、经过点P分别画OA的平行线和OB的垂线。2、这是一个直径4厘米

6、的圆,请在圆内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并计算正方形的面积占圆的百分之几?六、解决问题共25分1、一个绿化队修理草坪,用去了900元钱,比原来节省了300元钱,求节省了百分之几?2、新春超市运来480千克水果,其中苹果占 ,3天卖出苹果总数的 ,求平均每天卖出苹果多少千克?3、一箱圆柱形的饮料,每排摆4个,共6排,这种圆柱形的饮料的底面直径是6.5cm,高是12cm。这个纸箱的体积至少是多少立方分米?4、在一幅比例尺是1:2019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长5cm,假如把它画在比例尺是1:25000000的地图上,应画多少厘米?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

7、看到或听到的新颖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稳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才能,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才能、思维才能等等,到达“一石多鸟的效果。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假如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进步学生的程度会大有裨益。如今,不少语文老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老师费力,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为难场面的关

8、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假如有目的、有方案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浸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开展。5、如今把一堆小麦堆成圆锥形,它的底的周长是12.56m,高是1.2m。每立方米小麦重750千克,求这堆小麦共重多少千克?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根底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进步学生的写作程度,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根底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