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六章第六章 血液循环血液循环(xu y xn hun)o第一节第一节 o第二节第二节 心脏心脏(xnzng) o第三节第三节 血管血管 o第四节第四节 心血管系统的调节心血管系统的调节o第五七节(自学)第五七节(自学)第一页,共八十八页。一、组成一、组成 循环系统由一系列连续的密闭式管道和管道内的液体所循环系统由一系列连续的密闭式管道和管道内的液体所组成组成。分为心血管系和淋巴管系。分为心血管系和淋巴管系。 心血管系心血管系包括心脏和血管包括心脏和血管。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动脉是输送血液动脉是输送血液
2、(xuy)离开离开心脏的血管;静脉是输送血液心脏的血管;静脉是输送血液(xuy)返回心脏的血管;毛细血管返回心脏的血管;毛细血管是连于动脉和静脉之间的微细血管。是连于动脉和静脉之间的微细血管。 淋巴管淋巴管系主要包括毛细淋巴管、淋巴管、淋巴干和系主要包括毛细淋巴管、淋巴管、淋巴干和淋巴导管淋巴导管。全身各部的淋巴管穿经相应的淋巴结逐渐组全身各部的淋巴管穿经相应的淋巴结逐渐组成九条较大的淋巴干成九条较大的淋巴干。淋巴导管是身体内最大的淋巴管。淋巴导管是身体内最大的淋巴管道,由淋巴干汇合成。道,由淋巴干汇合成。第二页,共八十八页。二、循环系统的功能二、循环系统的功能 循环系统的功能主要是运输血液和
3、淋巴循环系统的功能主要是运输血液和淋巴,通过血液,通过血液和淋巴把消化器官吸收的营养物质、肺吸收的氧和内分泌器和淋巴把消化器官吸收的营养物质、肺吸收的氧和内分泌器官分泌的激素运送官分泌的激素运送(yn sn)到全身各器官、组织和细胞进行新到全身各器官、组织和细胞进行新陈代谢;同时又将各器官、组织和细胞的代谢产物,如陈代谢;同时又将各器官、组织和细胞的代谢产物,如 CO2尿素等废物带至肺、肾、皮肤等器官而排出体外。尿素等废物带至肺、肾、皮肤等器官而排出体外。另外还有防御、保护和调节体温等作用。另外还有防御、保护和调节体温等作用。第三页,共八十八页。三、体循环、肺循环、微循环三、体循环、肺循环、微
4、循环(一)(一)体体循环:心脏与全身(除肺泡毛细血管)所循环:心脏与全身(除肺泡毛细血管)所有有(suyu)器官的血循环器官的血循环(二)(二)肺肺循环:心脏与肺之间的血循环。循环:心脏与肺之间的血循环。(三)微循环: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的微细(三)微循环: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的微细血管中的血循环血管中的血循环第四页,共八十八页。第二节第二节 心脏心脏(xnzng)生理生理一、一、 心脏的形态心脏的形态二、心脏的结构二、心脏的结构三、心肌的电生理特性三、心肌的电生理特性(txng)四、心动周期四、心动周期五、心功能评定五、心功能评定第五页,共八十八页。o一、一、 心脏的位置与形态心脏的位置与形态o
5、心脏的形态位置心脏的形态位置 心脏被心包包裹,位于胸腔两肺间的纵心脏被心包包裹,位于胸腔两肺间的纵隔内隔内。心脏似前后略扁的圆锥体,尖向左前下方,底向右后上方,近心底处有环行心脏似前后略扁的圆锥体,尖向左前下方,底向右后上方,近心底处有环行的冠状沟。心外形的冠状沟。心外形(wi xn)分为心底、心尖、胸肋面和隔面。分为心底、心尖、胸肋面和隔面。第六页,共八十八页。o二、心脏的结构二、心脏的结构o1.心脏的分腔及构造: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心脏的分腔及构造: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左心室。o2.心脏的瓣膜:三尖瓣、二尖瓣、肺动脉瓣、主心脏的瓣膜:三尖瓣、二尖瓣、肺动脉瓣、主动脉瓣动脉瓣
6、o3. 心脏的血管心脏的血管动脉动脉(dngmi):右冠状动脉:右冠状动脉(dngmi),左冠状动脉,左冠状动脉(dngmi)分前降支和旋支。分前降支和旋支。静脉:分心大、中、小静脉静脉:分心大、中、小静脉第七页,共八十八页。o心内膜:包括心内膜:包括(boku)内皮、内皮内皮、内皮下层和内膜下层下层和内膜下层(疏松结缔组织)(疏松结缔组织)o心肌膜:包括心心肌膜:包括心肌和结缔组织支肌和结缔组织支架架o心外膜:属浆膜心外膜:属浆膜4.心壁心壁第八页,共八十八页。o5、心脏的传导、心脏的传导(chundo)系统系统第九页,共八十八页。三、心肌的生理三、心肌的生理(shngl)特性特性心肌细胞:
7、心肌细胞:工作细胞和自律细胞工作细胞和自律细胞。普通的心肌细胞普通的心肌细胞:包括心房肌和心室肌,它包括心房肌和心室肌,它们含有丰富们含有丰富(fngf)的肌原纤维,执行收缩的肌原纤维,执行收缩功能,故又称为工作细胞,属于非自律细功能,故又称为工作细胞,属于非自律细胞;胞;特殊分化的心肌细胞特殊分化的心肌细胞:具自动节律性,组成具自动节律性,组成心脏的特殊传导组织心脏的特殊传导组织.第十页,共八十八页。(一)(一) 兴奋性兴奋性1、心室肌细胞的静息、心室肌细胞的静息(jn x)电位电位 电位值:电位值:- 90mV- 90mV 形成形成(xngchng)(xngchng)机理:机理:K K+
8、+的向外扩散的向外扩散( Ik( Ik1 1) ) 2、心室、心室(xnsh)肌细胞的动作电位肌细胞的动作电位第十一页,共八十八页。心脏各部分心肌心脏各部分心肌细胞的跨膜电位细胞的跨膜电位和兴奋传导速度和兴奋传导速度(sd)SAN:窦房结AM:心房肌AVN:结区BH:希氏区PF:浦肯野纤维VM:心室肌传导速度单位m/s第十二页,共八十八页。动作电位形成动作电位形成(xngchng)机制机制第十三页,共八十八页。动作电位及其形成动作电位及其形成(xngchng)机制机制0 0期期NaNa+ +内流(再生性钠电流)内流(再生性钠电流)1 1期期KK+ +外流外流(Ito)(Ito)2 2期期KK+
9、 +外流和外流和CaCa2+2+内流处于平衡内流处于平衡3 3期期KK+ +外流(外流(IkIk再生性复极)再生性复极)4 4期期离子恢复离子恢复(huf)(huf)( NaNa+ +- K- K+ +泵和泵和 NaNa+ +-Ca-Ca2+ 2+ 交换)交换)第十四页,共八十八页。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binhu)(binhu)绝对绝对(judu)不应期和有效不应不应期和有效不应期期相对相对(xingdu)不应期不应期超常期超常期第十五页,共八十八页。v 期前收缩期前收缩:心室肌在心室肌在有效不应之后受到一次额外有效不应之后受到一次额外的(人工或病理的(人工或病理(bngl)
10、(bngl))刺激,)刺激,可产生一次额外的兴奋和收可产生一次额外的兴奋和收缩,由于它发生在下一次窦缩,由于它发生在下一次窦房结兴奋所产生的正常收缩房结兴奋所产生的正常收缩之前,所以称为期前收缩。之前,所以称为期前收缩。v 代偿间歇代偿间歇:一次期前一次期前收缩之后,往往有一段较长收缩之后,往往有一段较长的心室舒张期的心室舒张期第十六页,共八十八页。(二)自动(二)自动(zdng)节律性节律性第十七页,共八十八页。 指标指标(zhbio) 心室肌细胞心室肌细胞 窦房结细胞窦房结细胞静息电位静息电位/最大舒张电位最大舒张电位 RP:-90mv 最大舒张电位:最大舒张电位:-60mv阈电位阈电位
11、-70mv -40mv0期去极化速度期去极化速度 迅速迅速 缓慢缓慢0期结束时膜电位期结束时膜电位 +30mv 0mv(不出现(不出现(chxin)反极化)反极化)去极幅度去极幅度 120mv 约约70mv4期膜电位期膜电位 稳定稳定 不稳定(自动去极化)不稳定(自动去极化)膜电位分期膜电位分期 0,1,2,3,4 0,3,4表表 心室肌细胞心室肌细胞(xbo)与窦房结细胞与窦房结细胞(xbo)跨膜电位跨膜电位比较比较第十八页,共八十八页。1.1.正常起搏点正常起搏点窦房结窦房结2.2.潜在起搏点潜在起搏点房室结等传导系统房室结等传导系统3.3.窦性心律:心脏节律窦性心律:心脏节律(jil)(
12、jil)性活动以窦房性活动以窦房 结为起搏点结为起搏点4.4.异位心律:以窦房结以外的部位为异位心律:以窦房结以外的部位为 起搏点的心脏活动起搏点的心脏活动第十九页,共八十八页。(三)传导性(三)传导性窦房结窦房结心房心房(xnfng)内传导内传导房室房室(fn sh)(fn sh)交界交界房室房室(fn sh)束束浦氏纤维浦氏纤维0.050.05米米/ /秒秒0.40.4米米/ /秒秒0.050.05米米/ /秒秒(0.02(0.02米米/ /秒秒) )0.20.2米米/ /秒秒4 4米米/ /秒秒第二十页,共八十八页。(四)收缩性(四)收缩性心肌细胞发生兴奋后,通过兴奋一收缩偶联机制,引起
13、心肌细胞心肌细胞发生兴奋后,通过兴奋一收缩偶联机制,引起心肌细胞内粗、细肌丝间的滑行,造成心肌细胞张力内粗、细肌丝间的滑行,造成心肌细胞张力(zhngl)的增加和的增加和长度的缩短长度的缩短,这种能力称为心肌的收缩性这种能力称为心肌的收缩性.心肌兴奋一收缩偶联的媒介也是心肌兴奋一收缩偶联的媒介也是Ca+ ,Ca+的来源与骨骼肌的来源与骨骼肌不同。心肌细胞的不同。心肌细胞的终末池很不发达终末池很不发达,所贮存的,所贮存的Ca+极少,极少,因而因而胞内胞内Ca+主要来自细胞外液主要来自细胞外液,肌浆中的肌浆中的Ca+主要通主要通过过Na+ Ca+交换转运到细胞外。交换转运到细胞外。由于心肌细胞的兴
14、由于心肌细胞的兴奋一收缩偶联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胞外内流的奋一收缩偶联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胞外内流的Ca+,故,故细胞外液中的细胞外液中的Ca+浓度对心肌收缩力的影响较大。浓度对心肌收缩力的影响较大。 心肌是一种机能性合胞体,只要刺激达到阈值,兴奋就可迅速心肌是一种机能性合胞体,只要刺激达到阈值,兴奋就可迅速扩布到所有心房肌或心室肌,引发一次心房肌或心室肌近扩布到所有心房肌或心室肌,引发一次心房肌或心室肌近于同步的收缩于同步的收缩。第二十一页,共八十八页。四、四、 心动心动(xn dn)周期周期(一)心动周期和心率(一)心动周期和心率1. 心动周期:心脏的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一个机械活心动周期:心脏
15、的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一个机械活动的周期,称为动的周期,称为(chn wi)心动周期。心动周期。o心缩期心缩期 心舒期心舒期 全心舒张期全心舒张期 2. 心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成年人的心律平均每分心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成年人的心律平均每分钟钟75次。次。 1个心动周期为个心动周期为0.8s心房心房心室心室全心舒张期全心舒张期第二十二页,共八十八页。心动心动(xn dn)周期周期第二十三页,共八十八页。 三尖瓣三尖瓣 肺动脉瓣肺动脉瓣第二十四页,共八十八页。第二十五页,共八十八页。(二)心脏(二)心脏(xnzng)的泵血过程的泵血过程动力动力(dngl):基本原理:基本原理:心脏节律心
16、脏节律(jil)性舒缩活动性舒缩活动 压力梯度压力梯度血流方向:血流方向:瓣膜的开放和关闭瓣膜的开放和关闭以左心室为例:以左心室为例:第二十六页,共八十八页。1. 心室心室(xnsh)收缩期(收缩期(0.3s)(1)等容收缩期()等容收缩期(0.05s)心室心室(xnsh)收缩收缩心室心室(xnsh)压压 心房压心房压房室瓣关闭房室瓣关闭心室压心室压 动脉压动脉压动脉瓣开放动脉瓣开放由心室入动脉由心室入动脉心室肌强烈收缩心室肌强烈收缩室内压达峰值室内压达峰值射血快、多射血快、多心室肌收缩减弱心室肌收缩减弱室内压、主动脉压均下降室内压、主动脉压均下降射血减慢射血减慢第二十八页,共八十八页。心脏心
17、脏(xnzng)的射(泵)血的射(泵)血时程时程第二十九页,共八十八页。2. 心室心室(xnsh)舒张期(舒张期(0.5s)(1)等容舒张)等容舒张(shzhng)期期(0.060.08s)心室心室(xnsh)舒张舒张室内压室内压 房内压房内压房室瓣关闭房室瓣关闭封闭腔封闭腔容积不变,室内压急剧容积不变,室内压急剧第三十页,共八十八页。(2)心室)心室(xnsh)充盈期(充盈期(0.43s)快速快速(kui s)充盈期(充盈期(0.11s):):心室心室(xnsh)肌舒张肌舒张室内压室内压 房内压房内压房室瓣开放房室瓣开放由房入室由房入室血流迅速由房入室血流迅速由房入室血流缓慢由房入室血流缓慢
18、由房入室减慢充盈期(减慢充盈期(0.22s):):血液进入心室主要靠心室舒张时室内压下降所形成血液进入心室主要靠心室舒张时室内压下降所形成的的“抽吸抽吸”作用作用心房收缩期(心房收缩期(0.1s):): 心室充盈量进一步心室充盈量进一步在心的射血过程中,心室的活动处于主导地位在心的射血过程中,心室的活动处于主导地位第三十一页,共八十八页。心动周期中心心动周期中心(zhngxn)房和心室活动的顺序和时间关系房和心室活动的顺序和时间关系第三十二页,共八十八页。第三十三页,共八十八页。(三)心电图(三)心电图 1.1.定义(定义(electrocardiogram,ECG)electrocardio
19、gram,ECG) 每一心动周期中,心脏兴奋每一心动周期中,心脏兴奋(xngfn)(xngfn)的产生、的产生、传播和恢复过程中的生物电变化,将引导电传播和恢复过程中的生物电变化,将引导电极置于肢体或躯体一定部位记录到的心电变极置于肢体或躯体一定部位记录到的心电变化的波形。化的波形。 2.2.性质性质心动周期中各细胞电活动的综心动周期中各细胞电活动的综 合向量变化合向量变化第三十四页,共八十八页。第三十五页,共八十八页。正常正常(zhngchng)心电图心电图oP波:心房去极化波:心房去极化oQRS波群:心室去极化波群:心室去极化oT波:心室复极化波:心室复极化oPR段:兴奋通过心房向心段:兴
20、奋通过心房向心室传导的过程室传导的过程oST段:心室去极化完成段:心室去极化完成oPR间期:心房去极化开始间期:心房去极化开始(kish)至心室去极化开始至心室去极化开始(kish)oQT 间期:心室去极化和复极间期:心室去极化和复极化所需时间化所需时间第三十六页,共八十八页。心电图的临床心电图的临床(ln chun)应用应用o1、导联、导联o标准导联:标准导联:o第一导联(第一导联():右臂():右臂(-)左臂()左臂()o第二导联(第二导联():右臂()左足():右臂()左足()o第三导联(第三导联(III):左臂():左臂(-)左足()左足(+)。)。 o加压单肢导联:将探查加压单肢导联
21、:将探查(tn ch)电极放在标准导电极放在标准导联的任一肢体上,而将其余二肢体上的引导联的任一肢体上,而将其余二肢体上的引导电极串联在一起作为无关电极。电极串联在一起作为无关电极。o加压胸导联:三肢并联为一个测量电极固定加压胸导联:三肢并联为一个测量电极固定为零电位为零电位 ,另一个电极和描记器正端相连,另一个电极和描记器正端相连,作为探查电极,可放在胸壁的不同部位作为探查电极,可放在胸壁的不同部位 第三十七页,共八十八页。o2、异常、异常(ychng)心电心电图图心房颤动窦性心律房性心动过速第三十八页,共八十八页。(四)心音(四)心音(xnyn)o心音(心音(heart sound)指由心
22、肌)指由心肌收缩、心脏瓣膜关闭和血液撞击心收缩、心脏瓣膜关闭和血液撞击心室室(xnsh)壁、壁、大动脉大动脉壁等引起的振壁等引起的振动所产生的声音。它可在胸壁一定部动所产生的声音。它可在胸壁一定部位用位用听诊器听诊器听取,也可用换能器等听取,也可用换能器等仪器记录心音的机械振动,称为仪器记录心音的机械振动,称为心音图心音图。o每一每一心动周期心动周期可产生四个心音,一般可产生四个心音,一般均能听到的是均能听到的是第一和第二心音第一和第二心音。 第三十九页,共八十八页。 第一第一(dy)(dy)心音与第二心音比较心音与第二心音比较心心 音音产产 生生 时时 间间产生的主产生的主要原因要原因意意
23、义义第一第一心音心音心室收缩期心室收缩期房室瓣关闭房室瓣关闭心室壁振动心室壁振动动脉壁振动动脉壁振动反映房室瓣反映房室瓣的功能状态的功能状态第二第二心音心音心室舒张早期心室舒张早期动脉瓣关闭动脉瓣关闭心室壁振动心室壁振动反映半月瓣反映半月瓣的功能状态的功能状态第四十页,共八十八页。心动周期与心电图、心音的关系心动周期与心电图、心音的关系o心室收缩期和舒张期可以分别通过心室收缩期和舒张期可以分别通过(tnggu)心脏的电活动周期心脏的电活动周期(心电图)和机械活动周期(心动周期)来划分:(心电图)和机械活动周期(心动周期)来划分:o心室收缩期是心电图中的心室收缩期是心电图中的QRS波开始到波开始
24、到T波结束的时间,波结束的时间,也是二尖也是二尖瓣关闭到主动脉瓣关闭时间瓣关闭到主动脉瓣关闭时间.o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分别标志着心室收缩期的开始和结束。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分别标志着心室收缩期的开始和结束。o第三心音产生于心室的快速充盈期(儿童和青春期可听到),第三心音产生于心室的快速充盈期(儿童和青春期可听到),第四心音产生于心房收缩期(心脏异常)第四心音产生于心房收缩期(心脏异常)第四十一页,共八十八页。心音与临床心音与临床(ln chun)诊断诊断第四十二页,共八十八页。五、心泵血功能五、心泵血功能(gngnng)的评定的评定(一)指标:(一)指标:o每搏输出量每搏输出量:在正常情况下,一
25、侧心室一次收缩所射出的血量。:在正常情况下,一侧心室一次收缩所射出的血量。o每分输出量每分输出量:每分种一侧心室射出的血量。等于每搏输出量:每分种一侧心室射出的血量。等于每搏输出量心率,反映了心脏搏动的效能。心率,反映了心脏搏动的效能。o6080ml 75 = 45006000ml/mino心指数心指数:把空腹和安静:把空腹和安静(njng)状态下,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每分状态下,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每分输出量称心指数。输出量称心指数。o56L/1.61.7m3 = 33.5L/min.m3o影响因素:心率、心肌收缩力、静脉回血量。影响因素:心率、心肌收缩力、静脉回血量。第四十三页,共八十八页。(
26、二)调节(二)调节o异长自身调节:英生理学家异长自身调节:英生理学家-施塔林研究证明:施塔林研究证明:在一定范围内,静脉回心血在一定范围内,静脉回心血(xnxu)量增加量增加心脏心脏容积增大容积增大心肌初长增长,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肌初长增长,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多。舒张末期,心输出量增多。舒张末期,心室肌纤维的长度和心室肌纤维的长度和每搏输出量之间的关系每搏输出量之间的关系称为心脏收缩的施塔林定称为心脏收缩的施塔林定律,或称异长自身调节律,或称异长自身调节o等长调节:心肌不通过改变心肌细胞的初长度来等长调节:心肌不通过改变心肌细胞的初长度来调节心肌收缩能力的方式称为等长调节。调节心肌
27、收缩能力的方式称为等长调节。第四十四页,共八十八页。(三)心率(三)心率(xn l)对心输出量的影响对心输出量的影响o 1.在一定范围内,心率加快可增加每分心输在一定范围内,心率加快可增加每分心输出量。出量。o 2.心率超过心率超过180次次/分,心室充盈时间过短分,心室充盈时间过短而充盈量减少,导致搏出量减少,因而心输出而充盈量减少,导致搏出量减少,因而心输出量下降。量下降。o 3.心率低于心率低于40次次/分,心输出量也减少,分,心输出量也减少,这是因为心舒期虽然延长这是因为心舒期虽然延长(ynchng),但心室充,但心室充盈已接近最大限度,不能再进一步增加搏出量。盈已接近最大限度,不能再
28、进一步增加搏出量。第四十五页,共八十八页。第三节第三节 血管血管(xugun)生理生理o各类血管的功能各类血管的功能(gngnng)o血压与血流动力学血压与血流动力学o动脉血压动脉血压o静脉血压与静脉回心血流静脉血压与静脉回心血流o微循环与组织液的形成微循环与组织液的形成o淋巴循环淋巴循环第四十六页,共八十八页。全全身身(qun shn)动动脉脉全全身身(qun shn)静静脉脉第四十七页,共八十八页。第四十八页,共八十八页。第四十九页,共八十八页。第五十页,共八十八页。一、各类血管一、各类血管(xugun)的特点的特点o大动脉:管壁厚而坚韧,含有丰富的弹性纤维,因而富有弹大动脉:管壁厚而坚韧
29、,含有丰富的弹性纤维,因而富有弹性和扩张性。性和扩张性。o中动脉:口径逐渐变细,管壁逐渐变薄,弹性纤维逐渐减中动脉:口径逐渐变细,管壁逐渐变薄,弹性纤维逐渐减少,平滑肌纤维逐渐增多少,平滑肌纤维逐渐增多。o小动脉和微动脉:小动脉和微动脉:弹性纤维较少,弹性较小弹性纤维较少,弹性较小,随心脏收缩和,随心脏收缩和舒张口径变化较小,从而产生血流的最大阻力舒张口径变化较小,从而产生血流的最大阻力o毛细血管:数量多,管壁仅有一层扁平内皮细胞,其外有毛细血管:数量多,管壁仅有一层扁平内皮细胞,其外有一薄层一薄层(bo cn)基膜,基膜,通透性很大。是血管内血液与血管外组通透性很大。是血管内血液与血管外组织
30、液进行物质交换的部位。织液进行物质交换的部位。o静脉:与对应的动脉血管相比,静脉:与对应的动脉血管相比,血管口径较粗,故容量较大血管口径较粗,故容量较大。管壁较薄,故易扩张。管壁较薄,故易扩张。第五十一页,共八十八页。主主A A、肺、肺A A大大A AA A小小A A微微A A毛细血管毛细血管(mo x xu un)(mo x xu un)括约肌括约肌真毛真毛细血细血管管(mo x (mo x xu un)xu un)微微V V腔腔V V弹性弹性(tnxng)贮器血管贮器血管分配血管分配血管阻力血管阻力血管容量血管容量血管交换血管交换血管阻力血管阻力血管第五十二页,共八十八页。二、动脉二、动脉
31、(dngmi)血压血压o血压血压:血管内的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单位为:血管内的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单位为帕帕(Pa)或千帕或千帕(kPa),主要影响,主要影响(yngxing)因素有心因素有心血管系统中的血量、心脏的射血血管系统中的血量、心脏的射血 和外周血管阻力和外周血管阻力.o血流动力学:血液在心血管中流动的力学。血流动力学涉血流动力学:血液在心血管中流动的力学。血流动力学涉及到血压、血流阻力、血流量和血量等生理概念。及到血压、血流阻力、血流量和血量等生理概念。第五十三页,共八十八页。o组成组成心血管系统中一心血管系统中一 定的血量和心脏的射血是产生动脉血压的因定的血量和心脏的射血是产
32、生动脉血压的因素,外周阻力是影响血压的另一因素素,外周阻力是影响血压的另一因素舒张压舒张压:心室舒张时主动脉压下降,在心室舒张末期达到最低点,:心室舒张时主动脉压下降,在心室舒张末期达到最低点,这时的动脉血压称为这时的动脉血压称为(chn wi)舒张压。舒张压。收缩压收缩压:心室收缩时心室内压升高,最终将血液泵入主动脉,:心室收缩时心室内压升高,最终将血液泵入主动脉,使主动脉压急剧升高并达到最高值使主动脉压急剧升高并达到最高值.脉压脉压:收缩压与舒张压的差值。收缩压与舒张压的差值。平均动脉压平均动脉压 = 舒张压舒张压 + 1/3脉压脉压第五十四页,共八十八页。2、动脉血压、动脉血压(xuy)
33、的形成机制的形成机制o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心脏停搏时,血液也就心脏停搏时,血液也就停止流动停止流动,在心血管系统在心血管系统(xtng)中仍有一定量的血中仍有一定量的血液使血管保持一定程度的充盈,这时各处血管的液使血管保持一定程度的充盈,这时各处血管的压力相等并高于大气压约压力相等并高于大气压约7mmHgo心脏射血与外周阻力的相互作用心脏射血与外周阻力的相互作用: :一次心室收缩射入一次心室收缩射入动脉内的血量动脉内的血量, ,在在 收缩期只有收缩期只有1/31/3流向外周流向外周, ,余余2/32/3暂时停留在主暂时停留在主动脉和大动脉内,使血管壁扩张,即心室射血的部分能
34、量转化为动脉和大动脉内,使血管壁扩张,即心室射血的部分能量转化为势能贮存在主动脉和大动脉内。势能贮存在主动脉和大动脉内。第五十五页,共八十八页。3、影响动脉血压形成的因素、影响动脉血压形成的因素: 每捕输出量、心率、外周阻力(主要是阻力每捕输出量、心率、外周阻力(主要是阻力血管的口径血管的口径(kujng)和血液粘滞性)和血液粘滞性) 、动脉管、动脉管壁弹性、循环血量。壁弹性、循环血量。第五十六页,共八十八页。4. 动脉动脉(dngmi)脉搏脉搏 由于心脏是一个间歇泵,心室射血入动脉是由于心脏是一个间歇泵,心室射血入动脉是间断的,这就造成了每一心动周期内动脉容积间断的,这就造成了每一心动周期内
35、动脉容积和动脉血压的一系列变化,使得动脉随心动周和动脉血压的一系列变化,使得动脉随心动周期而搏动。在浅表动脉处,可以用手在皮外按期而搏动。在浅表动脉处,可以用手在皮外按摩到这种搏动,即动脉脉搏。摩到这种搏动,即动脉脉搏。脉搏能反映心血管系统多方面的状态,如脉搏能反映心血管系统多方面的状态,如心跳的频率和节律、心脏的收缩力、血管充盈心跳的频率和节律、心脏的收缩力、血管充盈度、动脉管壁度、动脉管壁(un b)的弹性等等。的弹性等等。第五十七页,共八十八页。中医中医(zhngy)脉诊脉诊o通过通过(tnggu)按触人体不同部位的脉搏,以体察按触人体不同部位的脉搏,以体察脉象变化的切诊方法。又称切脉、
36、诊脉、按脉象变化的切诊方法。又称切脉、诊脉、按脉、持脉。脉象的形成与脏腑气血密切相关,脉、持脉。脉象的形成与脏腑气血密切相关,若脏腑气血发生病变,血脉运行就会受到影若脏腑气血发生病变,血脉运行就会受到影响,脉象就有变化。而脉象的变化与疾病的响,脉象就有变化。而脉象的变化与疾病的病位、性质和邪正盛衰相关,病位浅在表则病位、性质和邪正盛衰相关,病位浅在表则脉浮,病位深在里则脉沉;疾病性质属寒则脉浮,病位深在里则脉沉;疾病性质属寒则脉迟,属热则脉数脉迟,属热则脉数 ;邪气盛则脉实;邪气盛则脉实 ,正气虚,正气虚则脉虚。脉诊在临床上,可推断疾病的进退则脉虚。脉诊在临床上,可推断疾病的进退预后。预后。o
37、常见病脉有:浮脉、沉脉常见病脉有:浮脉、沉脉迟脉迟脉(ch mi)、数脉、数脉虚脉、实脉虚脉、实脉滑脉、弦脉滑脉、弦脉细脉、洪脉等细脉、洪脉等 第五十八页,共八十八页。四、静脉血压四、静脉血压(xuy)与静脉回心血流(自学)与静脉回心血流(自学)1. 静脉血压:静脉血压:包括中心静脉压和外周静脉压。包括中心静脉压和外周静脉压。o中心静脉压:通常指右心房或胸腔内大静脉的血压;中心静脉压:通常指右心房或胸腔内大静脉的血压;o外周静脉压:各器官静脉内的血压称为外周静脉压。外周静脉压:各器官静脉内的血压称为外周静脉压。2. 影响静脉回心血量的因素影响静脉回心血量的因素 :o体循环平均充盈血体循环平均充
38、盈血o心脏的舒缩活动心脏的舒缩活动o重力与体位重力与体位o骨骼肌的挤压作用(静脉泵或肌肉泵)骨骼肌的挤压作用(静脉泵或肌肉泵)o呼吸呼吸(hx)运动(胸内负压)运动(胸内负压)第五十九页,共八十八页。五、微循环五、微循环 o定义: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称为微循环定义: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称为微循环o组成:动脉微血管系统组成:动脉微血管系统(xtng)、毛细血管、静脉微血管、毛细血管、静脉微血管系统系统(xtng)o三条通路及其生理意义三条通路及其生理意义 (1) 迂回通路:微迂回通路:微A后微后微A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真毛细血管真毛细血管微微V 。 管壁薄,速度慢,通
39、透性好,利于管壁薄,速度慢,通透性好,利于物质交换物质交换(jiohun)。 (2) 直捷通路:微直捷通路:微A后微后微A通血毛细血管通血毛细血管微微V。 承受较大血流压力;促进血液迅速回流承受较大血流压力;促进血液迅速回流 (3)动动-静脉短路:微静脉短路:微AA-V吻合支吻合支微微V 。 调节体温(皮肤多见)调节体温(皮肤多见) 第六十页,共八十八页。第六十一页,共八十八页。六、组织液的形成六、组织液的形成有效滤过压有效滤过压 =(毛细血管血压(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体渗透组织液胶体渗透压)压)(组织液静水压(组织液静水压 + 血浆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o影响因素:影响因素:凡是决定
40、有效滤过压的因素,都能使组织液的生成凡是决定有效滤过压的因素,都能使组织液的生成发生改变。发生改变。o微血管压力微血管压力(yl)的调节:的调节:毛细血管前阻力、后阻力、动脉压、静水毛细血管前阻力、后阻力、动脉压、静水压压o微血管阻力的调节:血管平滑肌肌源性调节、组微血管阻力的调节:血管平滑肌肌源性调节、组织代谢产物的影响织代谢产物的影响(CO2、乳酸等)、乳酸等)、内皮细胞释放、内皮细胞释放的活性物质的活性物质(内皮舒张因子)(内皮舒张因子)、血流量自身的调节、血流量自身的调节第六十二页,共八十八页。第六十三页,共八十八页。六、六、 淋巴淋巴(ln b)循环循环(见第五节,自学)(见第五节,
41、自学)o一、淋巴系统组成一、淋巴系统组成(z chn)o淋巴管:毛细淋巴管、淋巴管、淋巴干、淋巴管:毛细淋巴管、淋巴管、淋巴干、淋巴导管淋巴导管o淋巴结:产生淋巴细胞、浆细胞等淋巴结:产生淋巴细胞、浆细胞等o脾:致脾:致 胚胎期:造血胚胎期:造血 出生后:产生淋巴细胞、贮存血液出生后:产生淋巴细胞、贮存血液第六十四页,共八十八页。第六十五页,共八十八页。2、淋巴液的生成、淋巴液的生成(shn chn) 在血液和组织液的交换在血液和组织液的交换(jiohun)过程中,从过程中,从毛细血管滤出的液体量与重吸收回毛细血管毛细血管滤出的液体量与重吸收回毛细血管的液体是不相等的。正常情况下,滤出的液的液
42、体是不相等的。正常情况下,滤出的液体量中大约体量中大约90%被重吸收回毛细血管,其被重吸收回毛细血管,其余大约余大约10%则进入毛细血管成为淋巴液。则进入毛细血管成为淋巴液。第六十六页,共八十八页。当组织液进入淋巴管后,内皮细胞收缩封闭内皮当组织液进入淋巴管后,内皮细胞收缩封闭内皮细胞的空隙,同时淋巴管收缩或受到挤压,将淋细胞的空隙,同时淋巴管收缩或受到挤压,将淋巴管液推向前进巴管液推向前进。从毛细。从毛细 淋巴管到较大的淋巴管,管内淋巴管到较大的淋巴管,管内的压力从低到高逐渐递增。淋巴管舒张时,可使舒张部位的的压力从低到高逐渐递增。淋巴管舒张时,可使舒张部位的管内压略低于收缩部位或静息部位;
43、当淋巴管收缩时,又可管内压略低于收缩部位或静息部位;当淋巴管收缩时,又可使收缩部位的管内压略高于舒张部位或静息部位。淋巴管中使收缩部位的管内压略高于舒张部位或静息部位。淋巴管中的单向瓣膜,是淋巴液不能倒流。这些都保证了淋巴液在淋的单向瓣膜,是淋巴液不能倒流。这些都保证了淋巴液在淋巴管中从低压到高压逆向流动。巴管中从低压到高压逆向流动。意义:调节血浆与组织意义:调节血浆与组织(zzh)间的液体平衡、回收组织间的液体平衡、回收组织(zzh)液蛋白液蛋白质、运输脂肪、防御屏障作用质、运输脂肪、防御屏障作用.3、淋巴液的回流、淋巴液的回流(hu li) 第六十七页,共八十八页。o4、淋巴循环的生理意义
44、、淋巴循环的生理意义:o回收蛋白质回收蛋白质。组织间液中的蛋白质分子不能通过毛细血管。组织间液中的蛋白质分子不能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但比较容易透过毛细淋巴管壁而形成淋巴的组壁进入血液,但比较容易透过毛细淋巴管壁而形成淋巴的组成部分。每天约有成部分。每天约有75200克蛋白质由淋巴带回血液,使克蛋白质由淋巴带回血液,使组织间液中蛋白质浓度保持在较低水平。组织间液中蛋白质浓度保持在较低水平。o运输脂肪和其他营养物质运输脂肪和其他营养物质。由肠道吸收的脂肪。由肠道吸收的脂肪8090是由小肠绒毛的毛细淋巴管吸收。是由小肠绒毛的毛细淋巴管吸收。o调节血浆和组织间液的液体平衡调节血浆和组织间液的液体平
45、衡。每天生成的淋巴约。每天生成的淋巴约24升回到血浆,大致相当于全身的血浆量。升回到血浆,大致相当于全身的血浆量。o淋巴流动还可以清除淋巴流动还可以清除(qngch)因受伤出血而进入组织的红因受伤出血而进入组织的红细胞和侵入机体的细菌,对动物机体起着防御作用。细胞和侵入机体的细菌,对动物机体起着防御作用。 第六十八页,共八十八页。第四节第四节 心血管系统心血管系统(xtng)的调节的调节一、神经一、神经(shnjng)调节调节二、体液调节二、体液调节三、局部血流调节三、局部血流调节四、动脉血压的长期调节四、动脉血压的长期调节第六十九页,共八十八页。一、一、 神经神经(shnjng)调节调节(一
46、)心脏和血管的神经支配(一)心脏和血管的神经支配1. 心脏的神经支配:心脏的神经支配:心交感神经心交感神经: 胸胸1-5段节前段节前N元释放元释放Ach,节后,节后N元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受体是元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受体是1,通过,通过cAMP激活心肌膜上钙通道激活心肌膜上钙通道.心迷走神经:心迷走神经:迷走迷走N核、心内核、心内N节释放节释放Ach,与,与M受体结合抑制受体结合抑制cAMP活性活性.支配心脏的肽能神经元:支配心脏的肽能神经元:存在多种肽能存在多种肽能N纤维,功能不清纤维,功能不清2.血管的神经支配:血管的神经支配:缩血管神经纤维缩血管神经纤维(shn jn xin wi)(交感)
47、:(交感):胸腰段节前胸腰段节前N元释放元释放Ach,椎旁,椎旁和椎前节后和椎前节后N元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与元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与a 受体结合导致血管平滑肌收缩,与受体结合导致血管平滑肌收缩,与 2结合,则舒张。机体大多数血管受交感结合,则舒张。机体大多数血管受交感N支配,外生殖器血管受副交感支配,外生殖器血管受副交感N支支配配.舒血管神经纤维:舒血管神经纤维:交感舒血管神经纤维释放交感舒血管神经纤维释放Ach 、副交感舒血管神经纤维释放、副交感舒血管神经纤维释放Ach 、脊髓背根舒血管神经纤维释放、脊髓背根舒血管神经纤维释放P 物质物质 第七十页,共八十八页。第七十一页,共八十八页。第七十二
48、页,共八十八页。(二)心血管中枢:(二)心血管中枢: 控制心血管活动的相关神经元集中的部位称心血管中枢控制心血管活动的相关神经元集中的部位称心血管中枢.1.脊髓心血管运动神经元脊髓心血管运动神经元2.延髓心血管中枢:延髓心血管中枢:心迷走中枢、心交感中枢、缩血管中枢心迷走中枢、心交感中枢、缩血管中枢 缩血管区:位延髓头端腹外则部缩血管区:位延髓头端腹外则部-C1,引起,引起(ynq)心交心交感紧张和交感缩血管紧张。感紧张和交感缩血管紧张。 舒血管区:位延髓尾端外则部舒血管区:位延髓尾端外则部-A1,兴奋时可抑制,兴奋时可抑制C1区区N元活动元活动 心抑制区:位于延髓的迷走心抑制区:位于延髓的迷
49、走N核。核。 皮层下丘脑通路:是控制心血管活动的最高中枢皮层下丘脑通路:是控制心血管活动的最高中枢.第七十三页,共八十八页。(三)心血管系统的反射性调节(三)心血管系统的反射性调节o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yl)感受器反射感受器反射压力感受器:颈动脉窦和主压力感受器: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动脉弓减压反射减压反射(fnsh):当血压升当血压升高高-窦窦N延髓心血管中延髓心血管中枢枢-兴奋心迷走中枢,抑制兴奋心迷走中枢,抑制心交感中枢和缩血管中枢心交感中枢和缩血管中枢-使心输出量减少,外周阻力使心输出量减少,外周阻力降低。反之,亦然。降低。反之,亦然。第七十四页,共八十八页。o心
50、肺感受器反射心肺感受器反射o压力感受器:压力感受器: :位于位于(wiy)心房、心室、肺循环心房、心室、肺循环的大血管壁中的大血管壁中回心血回心血(xnxu)量量增加增加心交感心交感(jio n)N紧张性紧张性-心率增加心率增加肾脏的交感肾脏的交感N紧张性降低紧张性降低-肾血管阻力减小肾血管阻力减小抑制下丘脑释放抑制下丘脑释放ADH容量感受容量感受器兴奋性器兴奋性增加增加第七十五页,共八十八页。o3、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性反射、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性反射o位置:颈总位置:颈总A分叉处和主动脉弓分叉处和主动脉弓(zhdngmigng)区域区域o适宜刺激:血液适宜刺激:血液PO2、PC
51、O2、H+o传入传入N:窦:窦N、迷走、迷走No中枢:延髓呼吸中枢:延髓呼吸N元、心血管元、心血管N元元o反射效应:呼吸加深加快,反射效应:呼吸加深加快, 心率心率 、心输出量、心输出量、 外周阻力外周阻力 BP第七十六页,共八十八页。第七十七页,共八十八页。二、二、 体液体液(ty)调节调节o肾素肾素血管紧张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醛固酮系统o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E与与a和和受体结合,而受体结合,而NE主要是激活主要是激活a受体,受体,E通过增加心输出量,使血压升高,通过增加心输出量,使血压升高,NE通过增加外周阻力,使血压升高通过增加外周阻力,使血压升高o血管升压
52、血管升压(shn y)素素=抗利尿激素:抗利尿激素:血浆渗透压升高、容血浆渗透压升高、容量感受器兴奋性降低量感受器兴奋性降低,促促ADH释放;促肾集合管重吸收水,释放;促肾集合管重吸收水,引起血管平滑肌收缩。引起血管平滑肌收缩。o血管活性物质:血管活性物质:内皮舒张因子、激肽类物质、组胺、前内皮舒张因子、激肽类物质、组胺、前列腺素等具舒血管作用,心钠正弦波人舒血管、利钠、利列腺素等具舒血管作用,心钠正弦波人舒血管、利钠、利尿作用。尿作用。第七十八页,共八十八页。第七十九页,共八十八页。三、局部三、局部(jb)血流调节血流调节器官血流量的调节主要通过改变该器官阻力血器官血流量的调节主要通过改变该
53、器官阻力血管的口径来实现,需管的口径来实现,需N、体液和局部调节机、体液和局部调节机制的协同参与。制的协同参与。代谢性自身调节:代谢性自身调节:是指组织细胞代谢所产生的各种代谢是指组织细胞代谢所产生的各种代谢产物或局部体液因素,对局部组织血流量的调节作用产物或局部体液因素,对局部组织血流量的调节作用,这这种作用一般发生在微循环水平种作用一般发生在微循环水平上,直接决定上,直接决定(judng)于微于微循环血管床开放的程度及其血流量的大小循环血管床开放的程度及其血流量的大小。肌源性自身调节:肌源性自身调节:静息状态时,绝大多数小血管能静息状态时,绝大多数小血管能保持一定程度紧张性收缩,这种现象称为血管平滑保持一定程度紧张性收缩,这种现象称为血管平滑肌的肌源性自身调节。肾血管中这种调节非常明显。肌的肌源性自身调节。肾血管中这种调节非常明显。第八十页,共八十八页。第四节第四节 器官器官(qgun)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关于设备购置的借款合同
- 2025年短视频内容合作合同(原创)
- 2025年短视频内容创作外包合同协议
- 2025建筑电梯设备采购合同ZHOUd
- 2025因病医疗期未满劳动合同即使到期业务要顺延
- 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CIA)资格考试(内部审计知识要素)在线模拟题库及答案(2025年新疆图木舒克市)
- 义和团协议书
- 2025年成教网页设计试卷及答案
- sd卡2.0协议书 中文
- 亿嘉名仕假日酒店协议书
- 外呼中心服务规范及管理制度汇编
- 大学生机器人工程专业职业生涯规划书
- 2025商业大厦租赁合同范本
- 脑梗死中医诊疗方案
- 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2024
- 《三爱三节》主题班会课件
- 新版《关于防范遏制矿山领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的硬措施》解读课件
- 《中国海军的发展史》课件
- 安全课《保护鼻子》
- 办公用品、易耗品供货服务方案
- 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