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试卷_第1页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试卷_第2页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试卷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试卷姓名 班别 成绩一、填空。15分,第2小题1分,其余每题2分1910 +110 表示9个 加上1个 ,和是10个 ,就是 。2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3把45 、12 和0.9从小到大排列是 。4异分母分数相加、减,要先才能相加。524分钟= 小时80克= 千克60.06里面有6个个 分之一,它表示 分之;0.027里面有27个分之一。它表示 分之 。767 米比 米短15 米 比49 米长112 米的是 。8分数单位是16 的最简真分数有 个,它们的和是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的括号里画,错的画。8分1一根电线用去56

2、,还剩下16 米。 2分数单位一样的分数才能直接相加减。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一样。 4圆是轴对称图形,它也能密铺。 三、直接写出得数。10分57 +67 = 18 +78 = 1724 -1324 = 1737 +337 =37 +47 =119 -19 = 14 -17 = 1110 -38 =89 +56 +19 = 1- 36 -16 =四、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28分18.11+37 +2.89+47 21524 -524 -548 3 119 +310 -29 +710 4 2215 +713 +815 -7135 56 +79 +3

3、8 6 58 - 25 +147 1415 -23 -15 五、解方程。16分1 5x-9.12=1.12 2 2x+137 = 2073 x+ 512 =1 4 x-56 =16六、应用题25分,每题5分1一批苹果,第一天卖出了总数的25 ,第二天卖出总数的14 ,两天一共卖出总数的几分之几?2一个长方形长是75 米,宽是13 米。它的周长是多少米?3一根铁丝,第一次用去它的14 ,第二次用去它的13 ,还剩下全长的几分之几?4服装厂本月方案消费一批童装,结果上半月完成了23 ,下半月和上半月完成的同样多,超产了吗?假如超产,超产了几分之几?5一个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分别是15 米,310 米

4、和12 米,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多少米?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假如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进步学生的程度会大有裨益。如今,不少语文老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老师费力,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为难场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假如有目的、有方案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

5、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浸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开展。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锋利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程度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

6、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程度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根本构造: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以上就是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试卷全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那么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老师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