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模拟眼球成像、近视的形成一、使用教材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六章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二、实验器材眼球模型,焦距5厘米的凸透镜,焦距10厘米的凸透镜,焦距15厘米的凸透镜,纸片,卷尺,透明橡胶球,手电筒,纸盒,蜡烛,圆规,透明弹珠。三、实验改进表1 三种实验方案改进方法及亮点方案实验改进亮点方案一凸透镜模拟晶状体蜡烛模拟光源白纸板模拟视网膜利用眼球模型操作过程在眼球模型上进展,学生直观感知晶状体曲度变化对视网膜成像的影响。方案二凸透镜模拟晶状体铁丝模拟眼球白纸板模拟视网膜用铁丝模拟眼球前后径,使纸片成像过程操作更简单化,把眼球球体的研究变成一个平面上几个位置点的研究。方案三
2、橡胶球模拟晶状体带箭头手电筒模拟光源白纸板模拟视网膜利用眼球模型透明橡胶球更接近晶状体的构造,可以通过拉伸,挤压橡胶球来改变其曲度大小,更逼真诠释晶状体的聚光作用,诠释晶状体对视网膜成像的重要性。四、实验设计思路 眼球成像原理:光线进入眼球,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像。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可变焦距的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可以接像的光屏。近视是由于晶状体曲度变大或者眼球前后径变长,导致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从而眼睛看不清物体。远视是由于晶状体曲度变小,导致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从而眼睛看不清物体。老师准备很多材料,让学生自己制作眼球成像的模型,从中理解
3、眼球成像,近视、远视的形成原理,从而更好的保护眼睛。五、实验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理解眼球成像、近视、远视形成的过程。2过程与方法:练习探究实验的设计与施行过程,培养学生创新才能,动手操作才能,合作才能。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识到不良用眼习惯对眼睛的严重危害性。六、实验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学生理解了眼球构造后进展的“视网膜成像、“近视、“远视形成过程的模拟活动。学生通过对眼球模型的构造进展材料改进,利用自制教具进展模拟,从中理解“视网膜成像、“近视、“远视形成原理,增强眼睛保护、近视预防的意识和掌握保护方法。七、实验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播放一组自制美景电子相册,让学生欣赏,中途视频全黑。学
4、生亲身体验假如眼睛看不见物体,会是什么样的场景。使学生意识到眼睛的重要性,同时产生对眼球如何成像的好奇心。二实验前知识铺垫1根据眼球构造图片,眼球构造模型,老师带着学生稳固眼球各部分构造及功能。2老师用手电筒向眼球模型射入光线,但在眼球模型视网膜上没有像的产生。3老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怎样模拟光线在视网膜上成像?“光线经过了眼球的哪些构造最终成像的?“光线在视网膜上成一个什么样的像?三学生小组合作模拟视网膜成像学生小组讨论研究方案并施行。方案一:眼球模型改进1.晶状体模型改进用凸透镜模拟晶状体,原模型是塑料制品,没有晶状体聚光的功能。2.光源用点燃的蜡烛作光源。3.实验施行将眼球模型的晶状体换
5、成焦距5厘米的凸透镜,将点燃的蜡烛靠近眼球模型,使光线透过眼球模型的角膜,瞳孔,晶状体凸透镜,玻璃体,最后在模型视网膜上呈现一个明晰的倒立的蜡烛火焰。方案二:眼球模型改进1.晶状体模型改进用凸透镜模拟晶状体,原模型是塑料制品,没有晶状体聚光的功能。2.光源制作制作一个纸盒子,上面刻一个箭头,把箭头镂空,然后把纸盒子扣在手电筒发光处,使手电筒的光只能通过箭头射出。3.制作眼球模型把铁丝圈成一个一端开口可调节长短的椭圆,长直径26厘米,模拟眼球前后径。将白纸板紧贴“眼球后边垂直与桌面立起,模拟视网膜。4.实验施行将焦距5厘米的凸透镜放在铁丝开口位置模拟晶状体,翻开手电筒照射,最后在模型视网膜白纸片
6、上呈现一个明晰的箭头,且发现箭头方向与盒盖上箭头的方向相反。方案三:眼球模型改进1.晶状体模型改进在透明橡胶球里装上水模拟晶状体。2.光源制作制作一个纸盒子,上面刻一个箭头,把箭头镂空,然后把纸盒子扣在手电筒发光处,使手电筒的光只能通过箭头射出。3.实验施行将眼球模型的晶状体换成装有水的橡胶透明球,翻开手电筒照射,使光线透过眼球模型的角膜,瞳孔,晶状体橡胶球,玻璃体,最后在模型视网膜上呈现一个明晰的箭头,且发现箭头方向与盒盖上箭头的方向相反。三种实验方案共同亮点:1学生可以直接通过实验操作看到光线通过了眼球的哪些构造,最后在视网膜上呈现一个物像。可以明晰的看到是一个倒立的像,学生可以通过“看到
7、的高楼,人理解到眼球中呈现的是一个倒立缩小的像。2学生可以直观的认识到晶状体是一个中间厚边缘薄的形态。四模拟近视眼成像、远视眼成像方案一:15厘米焦距的凸透镜模拟正常视网膜成像。先用一个5厘米焦距的凸透镜放入眼球模型晶状体位置,模拟正常视力的晶状体,用点燃的蜡烛照射,使眼球模型视网膜上呈现一个明晰倒立的蜡烛火焰。测量出凸透镜到视网膜的间隔 ,记录数据。2更换弹珠模拟近视眼成像。将凸透镜拿走,换成透明弹珠,模拟近视后的晶状体,发现视网膜上的像变模糊。手拿白色卡片沿“晶状体与“视网膜直线方向渐渐向前挪动,直到看到明晰的像,测量出弹珠到卡片的垂直间隔 ,记录数据。3更换大焦距凸透镜模拟远视眼成像。将
8、弹珠拿走,换成10厘米焦距的凸透镜放入眼球模型晶状体位置,模拟远视眼的晶状体,发现视网膜上的像变模糊。手拿白色卡片沿凸透镜与视网膜直线方向渐渐向后挪动,直到看到明晰的像,测量出凸透镜到卡片的垂直间隔 ,记录数据。4白纸片后移模拟眼球前后径加大,视网膜靠后。将白纸片从间隔 晶状体13厘米处后移到间隔 20厘米处。用一个5厘米焦距的凸透镜放入眼球模型晶状体位置,模拟正常视力的晶状体,用点燃的蜡烛照射,但在白纸片上无法看到明晰的像。将白纸片挪回到间隔 晶状体13厘米处,发现白纸片上呈现一个明晰倒立的蜡烛火焰。方案二:110厘米焦距的凸透镜模拟正常视网膜成像,铁丝模拟眼球前后径,纸片模拟视网膜。把铁丝
9、圈成一个一端开口可调节长短的椭圆,长直径26厘米,模拟眼球前后径。将白纸板紧贴“眼球后边垂直与桌面立起,模拟视网膜。光源制作。制作一个纸盒子,上面刻一个箭头,把箭头镂空,然后把纸盒子扣在手电筒发光处,使手电筒的光只能通过箭头射出。实验施行。将一个10厘米焦距的凸透镜放在铁丝圈开口位置模拟晶状体,用带有箭头镂空盒子的手电筒照射,使白纸片上呈现一个明晰的与盒子上箭头方向相反的箭头物像。25厘米焦距的凸透镜模拟近视眼的晶状体。将10厘米焦距的凸透镜更换成5厘米焦距的凸透镜放在铁丝圈开口位置模拟近视后的晶状体,用带有箭头镂空盒子的手电筒照射,但在视网膜上看到的像模糊,将白纸板沿“晶状体与“视网膜直线方
10、向程度前移,直至白纸板上呈现一个明晰的与盒子上箭头方向相反的箭头物像。测量出凸透镜到白纸片的间隔 ,记录数据。315厘米焦距的凸透镜模拟远视眼的晶状体。将10厘米焦距的凸透镜更换成15厘米焦距的凸透镜放在铁丝圈开口位置模拟远视后的晶状体,用带有箭头镂空盒子的手电筒照射,但在视网膜上看到的像模糊,将白纸板沿“晶状体与“视网膜直线方向程度后移,直至白纸板上呈现一个明晰的与盒子上箭头方向相反的箭头物像。测量出凸透镜到白纸片的间隔 ,记录数据。4增大铁丝直径模拟眼球前后径加大。将铁丝直径加大至30厘米模拟眼球前后径加大。将一个10厘米焦距的凸透镜放在铁丝圈开口位置模拟晶状体,将白纸片紧贴铁丝最前方立起
11、放于桌上模拟视网膜。用带有箭头镂空盒子的手电筒照射,发现纸片上是模糊的像。将白纸片挪动到原来26厘米处,发现白纸片上呈现一个明晰的与盒子上箭头方向相反的箭头物像。方案三:1装有水的透明橡胶球模拟正常视网膜成像,纸片模拟视网膜。往透明橡胶球里装入适量清水,用皮筋系紧开口,模拟晶状体。用带箭头盒子的光源对准橡胶球照射,直到在视网膜上看到明晰的倒立的箭头像。测量出橡胶球到视网膜的间隔 ,记录数据。用圆规量出橡胶球最大直径,记录数据。 2挤压透明橡胶球,使凸度变大,模拟近视眼成像,用纸片模拟视网膜。双手适度挤压橡胶球,使橡胶球凸度变大,此时纸片上的像变模糊。手拿白色卡片沿橡胶球与视网膜直线方向渐渐向前
12、挪动,直到看到明晰的像。测量出橡胶球到卡片的垂直间隔 ,记录数据。用圆规量出橡胶球最大直径,记录数据。3拉伸透明橡胶球,使凸度变小,模拟远视眼成像,用纸片模拟视网膜。双手适度拉伸橡胶球,使橡胶球凸度变小,此时纸片上的像变模糊。手拿白色卡片沿橡胶球与视网膜直线方向渐渐向后挪动,直到看到明晰的像。测量出橡胶球到卡片的垂直间隔 ,记录数据。用圆规量出橡胶球最大直径,记录数据。4增大铁丝直径模拟眼球前后径加大。往透明橡胶球里装入适量清水,用皮筋系紧开口,模拟晶状体。用带箭头盒子的光源对准橡胶球照射,直到在视网膜上看到明晰的倒立的箭头像。测量出橡胶球到视网膜的间隔 ,记录数据。将铁丝直径加大至20厘米模
13、拟眼球前后径加大,发现纸片上是模糊的像。将白纸片挪动到原来13厘米处,发现白纸片上呈现一个明晰的与盒子上箭头方向相反的箭头物像。(5) 数据整理表2 模拟眼球成像,近视,远视的三种实验方案数据整理方案实验改进模拟正常视网膜成像:模拟近视:模拟远视:模拟眼球前后径加大1凸透镜模拟晶状体蜡烛模拟光源白纸板模拟视网膜利用眼球模型凸透镜到视网膜间隔 :13厘米凸透镜:焦距5厘米成像间隔 :13厘米结果:视网膜上呈现明晰的倒立的蜡烛火焰。弹珠到视网膜间隔 :13厘米弹珠:近乎球形成像间隔 :1.5厘米结果:像落在视网膜前方。凸透镜到视网膜间隔 :13厘米凸透镜:焦距10厘米成像间隔 :80厘米结果:像落
14、在视网膜前方。白纸板沿晶状体与视网膜直线方向后移模拟眼球前后径加大,间隔 晶状体20厘米。凸透镜:焦距5厘米,成像间隔 :13厘米结果:像落在前方。2凸透镜模拟晶状体铁丝模拟眼球白纸板模拟视网膜铁丝直径:26厘米凸透镜:焦距10厘米晶状体到白纸片成像间隔 :26厘米结果:视网膜上呈现明晰倒立的箭头像。铁丝直径:26厘米凸透镜:焦距5厘米晶状体到白纸片成像间隔 :14厘米结果:像落在视网膜前方。铁丝直径:26厘米凸透镜:焦距15厘米晶状体到白纸片成像间隔 :33厘米结果:像落在前方。铁丝圈模拟眼球前后径,直径30厘米。凸透镜:焦距10厘米,成像间隔 :26厘米结果:像落在前方。3橡胶球模拟晶状体
15、带箭头手电筒模拟光源白纸板模拟视网膜利用眼球模型橡胶球直径5.7厘米,橡胶球与视网膜间隔 13厘米结果:视网膜上呈现明晰倒立的箭头像。橡胶球直径6.5厘米,成像间隔 9厘米,晶状体与视网膜间隔 :13厘米结果:像落在前方橡胶球直径5.2厘米,成像间隔 15厘米,晶状体与视网膜间隔 :13厘米结果:像落在前方铁丝圈模拟眼球前后径,直径20厘米。橡胶球直径5厘米,成像间隔 :17厘米结果:像落在前方。六得出结论1视网膜成像形成的过程: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成像。2晶状体凸度变大或眼球前后径变长,像会落在视网膜前方,导致看不清物体,形成近视。3晶状体凸度变小,像会落在视网膜前方,看不清物体,形成远视。七与实际生活相联络:学生谈谈如何预防近视保持正确读写姿势。选择适度光线用眼。看电视保持3米以上间隔 。手机电脑操作注意间隔 和时间控制在40-50分钟。坚持做眼保健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电气工程师复习计划试题及答案
- CAD工程师认证考试的学习计划制定及试题及答案
- 生成三方协议但没签合同
- 玉米长期供货合同协议
- 电源类品质协议合同模板
- 瑜伽老师聘用合同协议
- 电缆维修工程合同协议
- 物资废旧回收合同协议
- 2025年三次采油采出液絮凝剂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钾铵泵项目合作计划书
- 影视后期调色-04达芬奇一级校色
- 2024版工程建设监理合同(电力工程)
- 高空广告字维修合同
- 《绿豆芽的生长》课件
- 石油化工设备维护检修规程设备完好标准SHS
- 知道智慧网课《科技伦理》章节测试答案
- 2024年云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植物嫁接赛项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2-2023学年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川教版(三起)六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英语试卷
- 工程居间合同范本电子版
- 写字楼客户服务与物业管理关系案例
- 中医超声雾化疗法临床应用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