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工程技术交底单(通用版)(精品)_第1页
钢筋工程技术交底单(通用版)(精品)_第2页
钢筋工程技术交底单(通用版)(精品)_第3页
钢筋工程技术交底单(通用版)(精品)_第4页
钢筋工程技术交底单(通用版)(精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技 术 交 底 单 施工单位: 报发日期: 建设单位 单位工程名称 工程部位 钢筋安装分项工程 接受交底人 交 底 内 容 1、 所有用于本工程的钢筋, 进入施工现场, 必须对其进行外观检验,并按规定要求取样送检。 必须进行检验和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钢材下料,严禁使用未经验或检验不合格的钢材。 2、 钢筋下料前, 必须先由工长或钢筋班组长认真阅读施工图纸, 根据施工图纸列出钢筋下料单, 报现场施工技术人员审核后方可进行下料制作。 下料时应将同规格钢筋根据不同长度长短搭配, 统筹排料; 先断长料,后断短料, 以减少损耗。 制作好后的钢筋半成品必须分类挂牌标识堆放整齐。 3、 在进行钢筋下料时, 应

2、注意钢筋保护层的厚皮。 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从钢筋的外边缘算起) 应遵守附表1 的规定, 且不得小于受力钢筋的直径。 注意钢筋骨架中箍筋的下料尺寸, 其内包尺寸应为梁宽、 高减去纵向受力钢筋的两个保护层厚度。 4、 绑扎骨架中的光面钢筋, 其末端应做弯钩, 纵向受力钢筋的锚固长度 La 应严格按照设计施工图纸计算, 如设计无规定时, 不应小于附表2 中的规定。 5、 梁板钢筋须设置绑扎搭接头时, 搭接处应中间和两端用铁丝扎牢,纵向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小于附表3 的规定, 受压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小于附表3 中数值的 0. 7 倍。 且受力钢筋的接头应相互错开, 且从任一绑扎接头中心至搭接头长度的

3、 1 . 3 倍区段范围内, 有接头的钢筋截面面积占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 受拉区不大于 25%, 受压区不大于 50%。 6、 钢筋的接头位置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 且接头的末端距钢筋弯曲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 1 0 倍。 在同一根钢筋上应尽量少设接头。 当钢筋直径大于 22mm 时, 不宜采用绑扎接头。 在柱中竖向钢筋搭接时, 角部钢筋的弯钩平面与模板的夹角, 对矩形柱应为 45° 角, 对多边形应为模板 说明: 1 、 上级向下级进行技术交底时填写此表。 2、 此表一式三份, 交底人存一份, 接受交底入存一份, 公司档案一份交档案资料收集入保存。 交底人: 技 术 交 底 单

4、施工单位: 报发日期: 建设单位 单位工程名称 工程部位 钢筋安装分项工程 接受交底人 交 底 内 容 内角的平分角, 对圆形应与模板的切平面垂直; 中间钢筋的弯钩平面与模板面垂直; 当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浇筑小型截面柱时, 弯钩平面与模板面的夹角不得小于 1 5° 。 7、 当盘条钢筋采用卷扬机调直时, 要严格控制钢筋的冷拉率。 I 级钢筋的调直冷拉率不宜大于 4%, II、 III 级钢筋的调直冷拉率不宜大于 1 %,如所使用的钢筋无弯钩弯折要求时, 调直冷拉率可适当放宽, I 级钢筋的调直冷拉率不大于 6%, II、 III 级钢筋的调直冷拉率不大于 2%, 对不准采用冷拉钢筋的结

5、构, 其调其冷拉率不大于 1 %。 8、 板中的受力钢筋, 一般距墙或梁边 50mm 开始设置, 板中下部受力钢筋伸入支座的长度, 当设计无要求时, 对于简支板, 不应小于 5 倍钢筋直径; 对于板与梁整 体连接或连续板应伸至梁或墙中心线, 且不应小于 5 倍钢筋直径。 板中上部受力钢筋伸入支座的长度, 当设计要求时, 对开嵌固在砖墙内的简支板或与边梁整浇担按简支设计的板其伸入长度应为搁置长度减1 0mm, 对与边梁整浇的嵌固板, 其伸入长度应为钢筋的锚固长度(详见附表2)。 9、 梁中下部纵向受力钢筋伸入支座的长度, 当设计无要求时, 对于简支梁 Las应小于 1 2(月牙肋) 或 1 5(

6、光圆) 倍钢筋直径; 对于连续梁或框架梁应伸入中间支座或中间节点一般不小于 1 2(月牙肋) 或 1 5(光圆) 倍钢筋直径; 上部受力钢筋伸入支座的长度, 对于连续梁或框架梁应贯穿具中间支座或中间节点范围; 对于框架梁在中间层端节点处, 除应满足附表2 的要求外, 尚应伸过节点中心线; 当上部纵向钢筋在端节点内水平锚固长度不够时, 应沿柱节点外边向下弯折, 经弯折后的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 0. 45La(如小于 0. 45La应采取可靠的锚固措施), 垂直投影长度不应小于 45d, 下部纵向钢筋伸入端节点内的锚固长度, 应符合中间节点处的要求。 说明: 1 、 上级向下级进行技术交底时填写此

7、表。 2、 此表一式三份, 交底人存一份, 接受交底入存一份, 公司档案一份交档案资料收集入保存。 交底人: 技 术 交 底 单 施工单位: 报发日期: 建设单位 单位工程名称 工程部位 钢筋安装分项工程 接受交底人 交 底 内 容 1 0、 箍筋绑扎时, 设计无特殊要求的, 应与纵向受力筋垂直设置, 箍筋转角与纵向受力钢筋交叉点均应扎牢, 相邻的两个绑点应成八字形; 柱箍筋的接头应交错布置在四角纵向钢筋上, 梁箍筋应交错布置在不同的架立筋上; 下层柱的钢筋露出楼面产中分, 应用工具式箍将其收进一个柱筋直径; 框架梁街钢筋, 应置于柱纵向钢筋内侧。 11 、 绑扎板钢筋时, 单向板四周两行钢筋

8、的交叉点每点均应扎牢, 中间部分可采用梅花式交错绑扎; 双向板钢筋的所有交叉点均应扎牢。 底部钢筋的弯钩应朝上, 上部钢筋的弯钩应朝下, 在双层钢筋网处, 要在上层钢筋网下设置钢筋撑脚, 以保证钢筋位置的正确。 特别应注意雨篷、 挑檐、阳台等悬臂板, 要严格控制好负筋位置。 1 2、 钢筋绑扎分项工程质量要求如下: 钢筋网片、 骨架绑扎合格要求为缺扣、 松扣的数量不超过应绑扣数量 的 20%, 且不应集中; 优良要求为不超过 1 0%, 且不应集中, 焊接的合格要求为骨架无漏焊、 开焊, 钢筋网片漏焊、 开焊为超过焊点数的 4%,且不应集中, 板伸入支座范围内的焊点无漏焊、 开焊; 优良要求为

9、在合格的基础上, 钢筋网片漏焊、 开焊不超过焊点数的 2%; 钢筋弯钩朝向、 绑扎接头、 搭接长度合格要求为搭接长度不小于规定值的 95%; 优良要求为搭接长度不小于规定值; 箍筋数量、 弯钩角度、 平直长度合格要求为数量符合设计要求, 弯钩角度和平直长度基本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优良要求为数量符合设计要求, 弯钩角度和平直长度符合施工规范规定; 点焊焊点合格要求为焊点无裂纹、 多扎性缺陷及明显烧伤, 焊点入深度符合钢筋焊接及验收的专门规定; 优良要求在合格的基础上焊点处熔化金属均匀, 无烧伤。 1 3、 钢筋绑扎分项工程各项目允许偏差见附表4。 说明: 1 、 上级向下级进行技术交底时填写此

10、表。 2、 此表一式三份, 交底人存一份, 接受交底入存一份, 公司档案一份交档案资料收集入保存。 交底人: 附表 1 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mm) 混凝土强度等级 项次 环境条件 构件类别 C20 C25 及 C30 C35 箍筋和 构造筋 分布 钢筋 板、 墙、 壳 1 5 1 0 1 室内正常 环 境 梁和柱 25 1 5 板、 墙、 壳 35 25 1 5 1 0 2 露天或室内 高湿度环境 梁和柱 45 35 25 1 5 有垫层 35 3 无垫层 基础 70 附表 2 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 La (mm) 混凝土强度等级 项次 钢 筋 类 型 C1 5 C20 C25 C30

11、 C40 1 I 级钢筋 40d 30d 25d 20d 20d 2 II 级钢筋 50d 40d 35d 30d 25d III 级钢筋 45d 40d 35d 30d 3 月牙肋 冷轧带肋钢筋 40 35d 30d 25d 4 冷拨低碳钢丝 250 注: 当月牙肋钢筋直径大于 25mm 时, 其锚固长度应按表中数值增 5d; 纵向受拉的 I、 II 与 III 级钢筋的锚固长度应不小于 250mm, 纵向受拉的冷轧带肋钢筋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 20mm。 附表 3 纵向受拉钢筋绑扎搭接长度 Las (mm) 混凝土强度等级 项次 钢 筋 类 型 C20 C25 C25 1 I 级钢筋 35d

12、 30d 25d 2 II 级钢筋 45d 40d 35d 3 月牙肋 III 级钢筋 55d 50d 45d 4 冷轧扭钢筋最小锚固长度 45d 5 冷拨低碳钢丝 300 注: 当 II、 III 级钢筋直径大于 25mm 时, 其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应接表中数值增加 5d; 当螺纹钢筋直径不大于 25mm 时, 其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应接表中数值减少 5d; 在任何情况下, 纵向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 300mm, 受压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 200mm; 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低于 C20 时, I、 II 级钢筋的搭接长度应按表中 C20的数值相应增加 1 0d, III 级钢筋不宜采用。 有抗震要求的受力钢筋的搭接长度, 对一、 二级抗震等级应增加 5d, 两根直径不同的钢筋的搭接长度, 以较细钢筋的直径计算。 附表 4 钢筋绑扎(焊接) 分项工程各项目允许偏差表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1 网的长度、 宽度 ±1 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