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油品码头的防火防爆管理_第1页
浅谈油品码头的防火防爆管理_第2页
浅谈油品码头的防火防爆管理_第3页
浅谈油品码头的防火防爆管理_第4页
浅谈油品码头的防火防爆管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谈油品码头的防火防爆管理油品码头的货种由于具有易燃、易爆和易蒸发的特性,且码头装卸不可能做到完全封闭.因此,液化石油气、成品油等油料在装E,储运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暴黯于空气之中欧与空气接触,当蒸发产生的气体达到一定浓度,与空气形成可燃性或爆炸性混合物时,一旦遇到点火源,就会发生燃烧爆炸事故,造成不可佑量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因此,应用事故模型分析方法对油品码头作业中潜在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找出火爆炸事故发生的原因和引发途径采取针对性的有效措施,以预防和控制事故发生,对油品码头的防火防爆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1油品事故模型油品码头事故模型是用图象把油品码头系统形成事故的本质形象描述出采,以反映

2、油品码头系统形成事故的规律性。研究油品码头事故模型就是从根本上寻求预防油品事故的方法。在油品的装司,储运过程中,影响油品安全的主要因索有人、物、管理和环境因素。从事故模型中可以看出,在工作过程中,由人、物组成的系统里,物质本身的易燃、易爆危险特性是导致事故发生的内在原因人的不安全行为、设备设施质量缺陷或故障、环境因素是激发危险因素而导致事故的外在原因;管理缺陷则是导致人的不安全行为和形成物的不安全状态的主要原因。2事故致因分析油品码头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3个必要条件为可燃物、点火源和空气。泄漏使可燃物与空气直接接触,当达到爆炸极限范围,又存在点火源且达到最小点火能时,则会引发火灾、爆炸事故。因

3、此分析火灾、爆炸危险因素主要从可燃物的物料特性、氧化剂和点火源3个方面进行分析。2.1物料特性油品码头储运的油品大部分为甲类火灾危险物品,且这些油品(特别是液化烃),闪点低,挥发性强,在空气中只要有很小的点燃能量,就会闪光燃烧。当油品蒸气与空气混合,浓度处于爆炸极限范围时,遇有一定能量的着火源,即发生爆炸。在油品的储运生产中,燃烧和爆炸经常同时出现,且相互转化。甲、乙类油品大都是蒸气压较大的液体,易产生能引起燃烧所需要的最低限度的燕气量。燕气压越大,燃烧爆炸危险性越大。目前、在油品码头,田于尚未做到全密闭作业,在各装翻作业场所均不同程度地存在因蒸发而产生的可燃性油气。原油、气油、苯、甲苯、液化

4、烃等油品在装卸、储运过程中,易产生和积聚舒电。静电放电是导致火灾、爆炸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油品的粘度一般较小,容易流淌,一旦泄漏,将及盖较大的面积.扩大危险区域。另一方面,油品的蒸气一般比空气重,易滞留在地表、水沟、下水道及凹坑等低洼处并且随风扩散到远处往往在预想不到的地方遇火源而引起火灾、爆炸事故。液化烃的扩散危险性更为突出。液化烃的储存、装卸及运输通常都是在压力下进行的一旦发生泄漏,液化烃将高速喷射并急速气化,膨胀且扩散,在短时间和较大范围内产生大量可燃性蒸气云,发生火灾、爆炸的危险性很大。油品受热后,温度升高,体积膨胀,若容器灌装过满,超过安全容量戴者管道输油后不及时排空,又无泄压装置,

5、便可能导致容器或管件的损坏,引起油品外溢、渗漏,增加火灾、爆炸危险性。液化烃、可燃液体遇氧化剂或强酸,通常会发生剧烈反应而燃烧,增大火灾危险性。2.2氧化剂氧化剂的种类很多,对油库来说,油品暴露在空气中,空气中的氧气是油库火灾、爆炸事故发生的天然氧化剂。2.3点火源明火主要是指生产过程中的焊接或切割动火作业、现场吸烟、机动车辆排烟喷火等。明火是导致火灾、爆炸事故的最常见、最直接的原因。焊接、切割动火作业引发的火灾爆炸事故占较大比例.其危险性主要商以下几方面:(1)焊接、切割作业本身就具有火灾、爆炸危险性。a作业斯使用的乙块、丙烷、氢气等能源,都是易燃、易爆气体气瓶又是压力容器;b作业中飞溅的金

6、属熔渣温度很高,若接触到可燃物质,能引起燃烧载爆炸c作业时产生的热传导.可能引起焊割部件另一端(侧)的可燃物质燃烧或爆炸。(2)违章进行动火作业,往往导致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a对焊割部件的内部结构、性质未了解清楚,就盲目动火;b未按规定办理动火许司证,就急于动火;c动火前在现场没有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如隔绝、清洗、置换等;d动火前未按规定进行采样分析和测爆;e动火作业结束后遗留火种等等。燃烧的烟头的表面温度达到200-300,远高于油品的燃点。打火机、火柴或烟头点燃时散发的能量也大大超过油气所需要的点燃能量。因此,在油品码头特别是在散发油气较多的装卸作业现场吸烟,是非常危险的,极易引起火灾、

7、爆炸事故。汽车及其它机动车辆(如拖拉机、消防车等)一般都以汽油或柴油作燃料在它们排出的尾气中夹带着火性、火焰。若未安装阻火器,有可能引发车辆所在或所经过地区1如火车栈桥、汽车装车站、灌桶间等)的火灾、爆炸事故。违章作业是导致火灾、爆炸事故的重要原因。有些事故表面上看是自然灾害,如雷击、静电引起的,但实际上多是因违反操作规程,平时对设备管理不当,操作中出现漏洞域失误等人为因素造成。动火作业之所以造成危害,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违章作业。违章作业直接戴间接引起的火灾、爆炸事故占全部事故的60%以上。设备设施质量缺陷或故障(1)由于设计、选型工作中的失误,有时造成某些电气设备设施选用不当,不满足

8、防火、防爆的要求,不具备本质安全性在这种情况下容易引起火灾爆炸事故;(2)存在质量缺陷或发生故障的电气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可能造成电气设备过热或产生电火花,甚至引发电气火灾事故,进而引起油品码头的火灾爆炸事故。储罐(特别是液化烃储罐)、油泵、输油臂、鹤管、管道及船舶等储运设备设施主体,若在选材、制造和安装中存在质量缺陷取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受腐蚀、老化及不正常操作的影响而发生故障,有可能导致油品泄漏、扩散等事故,为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2)储运设备设施的附件和安全装置,如阀门、法兰、安全阀、呼吸阀.检测仪表、遥控装置、联锁保护装置等,若存在质量缺陷或在运行过程中遭损坏,很可能引起火灾、爆

9、炸事故。油品在储罐、火车槽车、汽车槽车、油捅、油IE及管道设备中进行装卸、输送作业时,由于流动、被搅动、冲击.易产生和积聚静电。若防静电措施不落实取效果不佳,静电荷将得以积累。当积聚的静电荷放电能量大于可燃混合气体的最小点燃能量,井且在放电间隙中油品蒸气和空气混合物的浓度正好处于爆炸极限范围时将引起爆炸、火灾事故。火车和汽车槽车装油过程中的静电危害尤为突出。此外,人体携带静电的危害也不容忽视。人体表皮有一定的电阻,当人们穿化纤衣服同时又穿胶鞋或塑料鞋之类的绝缘鞋时,由于行走、运动等的摩擦,极易带上能引起火灾、爆炸的静电(静电电位可达数千伏至数万伏)。建筑物包括储罐的防雷设施不齐备或防雷接地措施

10、不力,有可能在雷雨天因雷击发生火灾、爆炸事故,而且往往是重大事故。杂散电流窜入危险性作业场所也是火灾、爆炸事故的起因之一。包括撞击与摩擦、交通单事、人为蓄意破坏及地震、飓风、强浪等自然灾害。归结起来,油品码头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是油品固有的危险特性、设备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作业人员的不安全行为以及不利的地域、气象条件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3安全管理对策3.1通用管理对策首先应建立、健全安全卫生管理体系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制定科学、严格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严格工艺管理,强化操作控制,实行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实现全面安全管理,设置专门的安全卫生管理初构配备安全卫生监管人员.并配备必要的安全卫生监测仪

11、器和现场急救设备。码头应配备(国际油船和油码头安全指南)、液化气船安全指南等文件,所甭有关人员均应熟悉和掌握指南,的内容,并严格按照指南及船舶载运散装油类安全与防污染监督管理办法、液化气体船帕安全作业要求等规定或标准的要求,认真组织和开展装印作业。码头及库区作业人员均应接受操作技能、设备使用、作业程序、安全防护和应急反应等方面的教育与培训。对国家规定的特种作业人员,特别是液化石油气装卸储运操作人员,必须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3.2具体管理对策加强管理杜绝携带任何火种进入库区.严禁在库区吸烟,禁止违章动火等。加强电气设备的日常检查和维护,发现隐患及时整改,防止因开关断开、接头不良、短路、漏电等而引起电气火花。罐体、管路要采取防静电接地措施,并做好日常检查和维护工作.保障可靠有效。此外,进入库区,工作人员应穿防静电工作服(包括鞋,袜等).严禁穿化纤等易产生静电火花的衣服。加强防雷设施的日常管理和维护,按照有关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