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殖支原体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_第1页
浅谈生殖支原体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_第2页
浅谈生殖支原体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谈生殖支原体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自Tully等1981年首次从非淋菌性尿道炎男性患者的尿道分泌物中分离培养出2株生殖原体(Mycoplasma genitalun,Mg)以后,许多学者对Mg的生长特性、免疫学特性、分子生物学特性以及与疾病的关系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建立了多种Mg的检测方法,本文就Mg的检测方法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2 血清学方法 根据Mg的免疫学特性,人们建立了用检测Mg抗体和检测与鉴定Mg抗原的血清学方法。 Furr等于1984年详细报道了检测Mg抗体的MIF技术。Moller等对31例未检测出Ct和Mh血清抗体的急性盆腔炎患者

2、,用MIF检测Mg抗体,发现其中大约40%在发病后一个月内抗体滴度有4倍或4倍以上的改变。Taylor-Robinson等报道应用间接MIF检测NGU患者Mg抗体,认为间接MIF试验是一种具有足够敏感性、特异性和简便易行的检测方法。Jensen等曾用EIA检测有尿道炎症与无尿道炎症状的男性STD患者急性期血样标本中Mg抗体,结果发现反应性较弱,且与Mp存在广泛的交叉反应。 根据特异性抗体能阻止支原体的生长及代谢这一特性,可采用已知高价血涉及进行祖先生长及代谢抑制试验以鉴别支原体。赵季文等曾采用MIT鉴定所分离获得的Mg菌株。 暴露于支原体表面的脂结合膜蛋白(lipid-associated m

3、embrane proteins,LAMPs是一种支原体种属特异性抗原,具有高抗原性,且不同菌株的支原体,其LAMP抗体具有高度种属特异性,与其它种属无交叉反应。)因此提取Mg的LAMP建立ELISA方法检测Mg抗体,可消除Mg与Mp之间的交叉反应。3 分子生物学方法 DNA探针和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Mg的方法,克服了前两类检测方法的弊端,为研究Mg与疾病的病因学关系提供了有力的手段。 3.1 DNA探针技术 1987年Hyman用PUCB载体构建成Mg基因文库,并从中筛选制备出特异性DNA探针,通过斑点杂交,可检测仅含0.1 ng的特异性支原体DNA,即105CFU。 3.2 聚合酶链

4、反应(PCR)技术 PCR是一种新的基因诊断技术,灵敏度高,特异性强,且快速、简便。1990年,PCR技术开始在医学支原领域应用。 早期的引物多参照菌体末端特异性粘附蛋白的DNA序列而设计。Palmer等体外扩增Mg粘附蛋白的部分核苷酸序列,3株Mg均出现37bp的DNA片断,并证明PCR技术可检测到10-15g的 mg-DNA,其引物序列的: mg1:5TGT CTA TGACCA GTA TGT AC3 mg2:5CTG CTT TGG TCA AGA CAT CA3 1991年Jensen等16根据Mg的粘附蛋白基因设计合成了如下组引物: mgPa-1 5AGA TGA TGA AAC

5、CCT AAC CCC TTG G3 mgPa-1 5GAC CAT CAA GGT ATT TCT CAA CAG C3 mgPa-1 5CCG AGG GGT TTT CCA TTT TTG C3 用MgPa-1 和MgPa-3成功地扩增出Mg的281bpDNA片段,5个临床分离株扩增出同样的产生,而其他支原体和细菌均为阴性,用MgPa-2作探针,对扩增产物经Southern eP印迹杂交,均为阳性,证明引物具有特异性,共检出下降大约有50个Mg细胞。1993年Jensen等17又根据Mg粘膜蛋白基因设计了另一对引物,即: mg粘附蛋白基因设计了另一对引物,即: mgPa-476:5ATG

6、 GCG AGC CTA TCT TTG ATC CTT TAA 3 mgPa-903:5TTC ACC TCC CCA CTA CTG TCC TAA TGC3 用来证实和补充引物MgPa-1和MgPa-3所扩增的结果,其扩增片段为453bp。研究发现,这两对Mg粘附蛋白引物的敏感性完全一致。用这种方法检测99例尿道炎病人的尿道拭子,结果17例Mg阳性,而用培养法无一例阳性。 1994年 Jensen扩增Mg粘附蛋白基因序列并测序表明:该序列在Mg条件之间有明显异质性,为此,Jensen等学者根据原体属性高度保守区域16SrRNA的基因序列,设计了种特异性PCR引物,以期检测临床标本中所有M

7、g的感染:其引物序列为: Mg-1,5GAA TGA CTC TAG CAG GCA ATG GCTG3 Mg-2,5ATT TGC TGC TCA CTT TTA CAA GTT GGCT3 4种临床标本的实验结果表明,Mg粘附蛋白的基因序列不相同,但其165rRN基因序列则是100%同源,将两种引物PCR结合,还可在可疑阳性标本中检测出10-50个Mg基因拷贝以下的Mg基因,即以16SrRNA基因为靶基因的PCR系统在保证长期特异性基础上更为灵敏。 赵季文等采用Palmer设计的引物,扩增 mg37bpDNA片段,检测三种人群的Mg,结果是性乱人群阳性率为25.26%,性病人群为12.33

8、%,而健康人群为3.85%。孔繁荣等采用Jensen设计的MgPa-1和MgPa-3,扩增Mg281bpDNA片段,检测结果是性乱妇女Mg检出率为10.2%,STD患者为4.0%。 1998年,糜祖煌等研究报道了分别以Mg粘附蛋白和16rRNA基因为靶基因建立的二种套式PCR检测技术,前者扩增生Mg的374bpDNA片段,后者扩增产生241bpDNA片段。套式PCR不仅提高了灵敏度,而且因采用两对不同的引物,特性也进一步的得到提高。用这些法检测40例女性STD患者,发现Mg阳性12例,阳性率30%,检出阳性率均高于普通PCR法。4 小结 微生物感染诊断的金标准是培养法,然而Mg培养成功率极低,有待于对培养基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良,以促进Mg在其中的生长;此外,将细胞株引入Mg的培养可能是一个较好的方法,有必要加强这方面的探索和研究。免疫学检测方法因支原体种属间易出现交叉反应以及对抗原、抗体纯度要求较高而在实际应用上受到一定限制,若能研究建立快速、灵敏、特异的检测临床标本中Mg抗原的方法,则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PCR技术是一个简单而又直接的检测Mg方法,正被日益广泛地采用,主要用于Mg感染的早期诊断或急性感染的诊断及各种人群中Mg的流行病学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