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大豆主要栽培模式_第1页
教案:大豆主要栽培模式_第2页
教案:大豆主要栽培模式_第3页
教案:大豆主要栽培模式_第4页
教案:大豆主要栽培模式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大豆种子生产技术教案授课题目大豆主要栽培模式知识点技能点1、东北地区大豆主要种植方式2、黄淮海地区大豆主要种植方式3、南方地区大豆主要种植方式教学目标掌握我国不同地区大豆都有哪些种植方式,为大豆种子生产奠定基础。教学重点当地的大豆主要种植方式教学难点当地的大豆主要种植方式教学方式与分析讲授 探究 问答实验 演示练习本节课程包含3个知识点和技能点,其中包含有理论和实践两部分内容。为能更好地学习本节课内容,了解不同地区大豆的种植方式,对本地区的种植方式可以采用现场教学方式完成,其它地区种植方式可以采用观看教学视频完成。授课类型理论课讨论课实验课练习课演示练习参考资料1 胡国华大豆节本增效综合生产技

2、术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2 王迪轩大豆优质高产问答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 知识点1 东北地区大豆主要种植方式东北地区为我国大豆主产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及内蒙古东部四盟(市)可种大豆的地区。无霜期由北到南为110170d,10活动积温为20004000,年均气温低于10,年降水量由西向东为3501200mm,年日照时数23003100h。一年一熟,4月下旬至5月中旬播种,9月份成熟。品种生育期95140d。夏天日照长度在15h以上。当地品种对长日照反应不敏感,感温性强。该亚区北部地区大豆品种以亚有限或无限结荚习性为主,南部也有有限结荚习性品种的分布。大部分品种品质优良,

3、含油量高,种皮黄色,光泽好。东北地区不同生态条件、生产水平,种植方式不同。干旱地块采用行间覆膜、原垄卡、少耕免耕技术;坡地或降雨集中、不易排水的田块采用“大垄密”栽培模式;平坦、易排水的田块可采用“深窄密”窄行密植栽培模式;洼地或易涝的田块采用“三垄”等垄作栽培模式。1“二密一膜”栽培模式黑龙江垦区在大豆生产上推广“二密一膜”主要栽培模式。 “二密一膜”指的是深窄密、大垄密、行间覆膜,其中深窄密和大垄密栽培技术就是大豆窄行密植栽培技术的发展和升华。“深窄密”、“大垄密”大机械化大豆综合栽培技术体系,以矮秆品种为突破口,吸收大豆深松与分层施肥栽培技术而逐步形成的新的大豆栽培技术。“深窄密” 栽培

4、技术是以矮秆品种为突破口,以气吸式播种机为载体,结合“深”即深松与分层施肥;“窄”即窄行;“密”即增加密度综合配套技术。在条件好的情况下可采取平播,平播行距3035cm,双条精量点播,即行距平均为1517.5cm,株距为11cm;在低洼地可采取“大垄密”,即把原先70cm或65cm的大垄,二垄合一垄,成为140cm或130cm的大垄,在垄上种植3行的双条播,即6行。2窄行密植技术包括小垄窄行密植(45cm双条精量点播)、垄上三行窄沟密植等综合配套模式。目前在东北北部地区大面积推广。大豆窄行密植技术创造了有利于充分利用光能的群体结构,窄行密植植株分布均匀,大豆封垄早,叶面积指数和光能利用率提高;

5、充分利用地力,由于缩小行距,株距相对扩大,使植株群体根系分布均匀,改善了营养条件,增加了吸肥能力和范围,因而增加产量。3垄三栽培技术20世纪80年代初,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采用农机与农艺相结合,逐步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大豆机械化高产综合配套栽培技术体系,称之为“垄三”栽培技术。所谓“垄三”,是指在垄作基础上采用三种机械化操作技术:一是垄体、垄沟分期间隔深松,二是分层深施底肥,三是垄上双条精播。以上三项作业由机械一次完成。此项技术推广后,各地根据具体情况做了一些改进,如缩小行距,垄上三行精播等。大豆“垄三”栽培技术改善耕层结构,扩大土壤容量,促进土壤的通透性,提高地温,进而协调了水、肥、气、热的

6、关系,促进大豆根系的生长;增加绿色面积,提高光能利用率。垄上双条精播,使植株分布匀度更佳,克服了以往条播出苗不匀的现象;分层施肥提高了肥料利用率,改变了原来浅施肥的做法,发挥施肥部位效应,使大豆根系接触肥料的面积增加,保证了大豆花荚对养分的需求,防止植株早衰,较普通垄作增产10%以上。4原垄卡种技术“原垄卡”种技术是一项省工节本技术,一般应前茬为玉米茬。准备原垄卡种的玉米茬,要在玉米收获后,搞好田间清理;然后在结冻后、下雪前,用钢轨耢子耢垄除茬;春播前再耢一次,耢后随即播种。另外,对紧实的土壤,还可在玉米收获后,结冻前,进行垄体深松,深松深度在15cm上下,深松同时进行垄上除茬,然后垄体整形扶

7、垄,搞好镇压,为卡种标准化打下基础。在前茬为玉米茬,整地条件较好,土壤较干旱地区可以利用此项技术。5垄上三行窄沟密植技术该技术是在“垄三”栽培技术基础,在65cm垄上将苗带间距加宽到2224cm,用垄上三行精量播种机播种,垄上三苗带,各行苗带间距为1112cm,两边单行米间落粒1012粒,中行米间落粒811粒,三行平均米间落粒3035粒左右。比常规垄作增加35%左右,亩保苗半矮秆品种3.1万3.3万株,高秆品种2.8万3.1万株。知识点2 黄淮海地区大豆主要种植方式黄淮海平原北起燕山南麓,南抵淮河,西自太行山、伏牛山麓,东临渤海、黄海和山东丘陵,包括河北、山东、河南、江苏、安徽、北京、天津5省

8、2市27个地市的298个县。黄淮海平原区属暖温带半温性气候型,年平均气温1014,无霜期由北到南为170240d,10年积温为36004700,年日照数20002800h,年降水量500800mm,且大多集中在大豆生长季节。该地区是我国夏大豆主产区之一,是仅次于东北的第二大豆主产区。黄淮海地区大豆均为平播,行距在3050cm不等。为创造良好的群体结构,部分地区进行“二垄靠”、 “三垄靠”、“四垄靠”等宽窄行播种。黄淮海地区大豆主要播种方式分为4种:1麦后直播一般在人工挑除秸秆、机械打包或者焚烧秸秆后,进行人工点播、人工小耧条播或者机械条播。2灭茬直播部分地区利用秸秆还田机灭茬12遍,然后进行人

9、工小耧条播或者机械条播。3灭茬旋耕播种在进行灭茬的基础上,利用旋耕、施肥、播种一体机进行播种。4撒播浅旋播种一般人工将麦秸挑除,利用小型旋耕机旋耕,人工将种子、化肥、农药撒在田间,再利用小型旋耕机旋耕、镇压;有时将麦秸挑除后,直接将种子、化肥、农药撒在田间,利用小型旋耕机旋耕、镇压。知识点3 南方地区大豆主要种植方式南方地区包括秦岭、淮河以南地区,为我国大豆近年发展较为迅速地区。该地区大豆种植面积虽然不是很大,但也有相对集中的产区,如江汉平原地区、鄱阳湖、洞庭湖周边地区的清种面积较大。除清种外,大部分地区大豆与其它作物间作套种,如江汉平原地区的棉田套种大豆、广西的甘蔗套种大豆等,在当地形成一种

10、普遍栽培模式。此外,在西南山区,玉米等高秆作物行间套种大豆的模式也很普及,地膜玉米套种夏大豆,既保证了粮食产量,又增加了山区农民植物蛋白供给。近年来,各地探索和发展了多种新的间套作种植模式,如华南地区的大豆与甘蔗、木薯、幼龄茶树间套作模式,西南山区的“小麦/玉米/大豆”模式(以下简称“麦/玉/豆”模式),江汉平原地区的“大豆/棉花”套种模式等。1华南地区大豆主要间套作种植模式目前,华南地区大豆主要集中在广西,广东、海南和福建大豆种植面积均较小。由于这一地区处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作物种类更加丰富,大豆清种极少,多与其它作物间作套种,如甘蔗/大豆、果树/大豆、玉米/大豆、剑麻/大豆、木薯/大豆、各

11、种蔬菜/大豆套种等。目前,除广西甘蔗与大豆间套面积较大外,其它间作套种模式的规模都不大。2西南地区大豆主要间套作种植模式西南地区包括四川、云南、贵州等省,由于人多地少,口粮中玉米还占有一定比例,因而玉米种植面积较大,大豆很少清种,多与玉米间作套种。其中四川近年来间套种大豆发展非常快,主要是“麦/玉/豆”方式 ,这种方式在云南、贵州等地也有一定面积。其次是田埂豆、果茶园套种大豆,近年稻田复种秋豆、特别是杂交稻制种田复种秋豆,也有一定的发展,但由于秋季气候年份间不稳定,常有秋旱,限制了这种模式的发展。3长江中下游地区大豆主要间套作种植模式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湖北、湖南、江西是南方大豆生产相对集中的地区之一,而浙江、江苏和安徽的沿江地区大豆种植面积很小,这一地区既有大面积的连片大豆种植,也有与多种作物的间作套种。大面积集中连片种植的地区主要有湖北的江汉平原、江西的进贤、湖南的临湘、新田等地。此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