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森林防火预防宣传中国森林防火网 2003-9-9 10:09:29森林防火预防宣传 摘自: 2003-4-2 12:54:06 我国森林防火方针是“预防为主,积极消灭”。森林火灾预防是防止森林火灾发生的先决条件,是一项群众性和科学性很强的工作。林火预防必须坚持森林防火行政领导负责制,充分发动群众,宣传群众,不断提高、强化群众的森林防火意识,坚持依法治火,严控火源,同时要根据各地的自然特点和社会经济条件,运用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加强各种防火设施设备建设,采取各种行政、经济、法律手段,努力加强森林火灾的
2、控制能力。 (一)预防森林火灾的行政措施 1建立健全森林防火组织机构。 为有效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必须加强组织领导。森林防火条例第四条规定,森林防火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领导负责制,各级人民政府要把森林防火工作列为重要任务,实行统一领导,综合防治。 2宣传教育 森林防火社会性、群众性强,仅有少数人知道、少数人去做是不行的。大力开展森林防火宣传教育,是做好森林防火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宣传教育的目的是不断强化全民的森林防
3、火意识和法制观念,提高各级领导做好森林防火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和责任感,使森林防火工作变成全民的自觉行动。 森林防火宣传教育要从实际出发,以野外火源管理为中心,紧密结合各项森林防火工作进行。主要内容:一是森林火灾的危害性;二是介绍预防和扑灭林火的基本知识;三是森林防火的各种规章制度,包括党和国家关于森林防火的方针、政策、法律;各地有关森林防火的法规;四是森林防火的先进典型和火灾肇事的典型案例。 森林防火的宣传教育形式要多种多样,要做到经常、广泛、深入,被群众喜闻乐见。政府发布森林防火命令、指示,领导发表讲话、文章,具有权威性;
4、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单位开展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具有及时性;印制森林防火宣传单、宣传手册,举行森林防火知识竞赛,开展森林防火宣传一条街、宣传月、宣传周活动,具有群众性;进入森林防火紧要期,悬挂森林火险等级旗和防火警示旗,对旅游等进山人员宣传,具有针对性。 3依法治火 一要转变观念。长期以来,一些领导干部习惯于用行政手段抓防火,不重视法律手段在森林防火工作中的调控能力;一些群众把进山入林、烧荒、野炊、吸烟视为习惯,不能从违法的高度去对待。必须转变观念这 种陈旧观念,加强法制教育,依法治火。
5、 二要从严执法。依法治火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程度不同的存在有法不依违法不纠、执法不严问题,特别是对火灾案件查处不力。为了加大依法治火力度,各级领导要亲自动手,公安、检察、司法部门要紧密配合,执法人员的素质要进一步提高。做到见火就查、违章就罚、犯罪就抓,决不姑息迁就。 4火源管理 加强对人为火源的管理,是防止发生森林火灾最有效的办法。 一要认清特点。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人为火源明显增多。开垦耕地,开发水田烧荒,入林从事副业生产、旅游、狞猎野炊等;野外吸烟,上坟烧纸等屡禁不
6、止;故意纵火也值得引起警惕。 二要落实责任。采用签订责任状、防火公约、树立责任标牌等形式,把火源管理的责任落实到人头、林地。一般采取领导包片、单位包块、护林员包点。加强火源管理的责任心,严格检查,杜绝一切火种入山,消除火灾隐患。 三是抓住重点。进一步完善火源管理制度,有针对性地强化火源管理力度。火源管理的重点时期时防火戒严期和节假日,火源管理的重点部位是高火险地域、旅游景点、保护区、边境。火源管理的重点是人为进入林区的外来人员、小孩和痴呆人员。 四是齐抓共管。火源管理是社会性、群众性都很
7、强的工作 ,必须齐抓共管,群防群治。各有关部门要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积极抓好以火源管理 为主要内容的各项防火措施的落实。在发挥专业人员、专业队伍作用的同时,发动群众实行联防联包,自觉地做到“上山不着火,野外不吸烟”。 (二)预防森林防火技术措施 1林火预报 林火预报是根据天气变化、可燃物的干湿度以及火源状态,预报林火发生的可能性。 (1)林火预报的种类。林火预报一般分为火险天气预报、林火发生预报和火行为预报3种。 火险
8、天气预报:主要根据气象因子来预报火险天气等级。它没有考虑火源,仅仅预报天气条件能否引起森林火灾的可能性。 林火发生预报:根据林火发生的3个条件,综合考虑天气条件(各种气象因子)、可燃物干湿程度以及火源状况来预报林火发生的可能性。 林火行为预报:这种预报充分考虑到天气条件,可燃物状况以及地形特点,预报林火发生后蔓延速度、林火强度等。 (2)林火预报研究方法 林火预报研究方法与林火预报种类有密切关系。预报目标不同,研究方法也有差异。
9、 利用历史火灾资料来研究林火预报。利用历史火灾资料主要找出林火发生规律,这是最简单的一种研究方法。该方法只需对过去森林火灾发生的天气条件、地点、时间、次数、火源等进行统计和分析,就可对森林火灾的发生可能性进行预报,其预报的准确程度与资料的可靠性、采用的分析手段、主导因子的选定和预报的范围等都有密切关系。一般来说,这种预报方法准确率较低。 利用可燃物湿度变化与气象要素的关系来研究林火预报。森林可燃物的湿度(含水率)是影响森林火灾发生的一个直接因素。实际上森林火灾的发生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可燃物的湿度,特别是死的细小可燃物。可燃物的湿度变化是气象要素作用
10、的综合反应结果。所以这种研究方法就是基于这种原理进行预报的。测定可燃物的含水率可在不同森林可燃物类型是进行,需长期定点观测,同时要观测各种气象要素,从中找出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可燃物的含水率一般采用不同可燃物种类和规格的测湿棒和采集样品来测定。 利用点火试验研制林火预报。这种研究方法也叫以火报火法,与实际情况比较吻合。主要是根据点火试验与气象要至少之间的关系来进行预报,这需要在不同森林可燃物类型的一定面积上进行多次人点烧,这样精确。点火试验可分为野外点火试验和室内模拟点火试验,两者相结合进行。一般来说野外点火试验比室内点火试验的精确度要高得多。
11、160; 综合研制林火预报。这是将可燃物湿度与气象要素之间的关系与点火试验结合起来进行点火预报。该研制方法精确度较高,预报的内容多而全面,可预报林火发生的时间、火烧面积的大小、火的蔓延速度和火强度等。 2林火监测 林火监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及时发现火情,是实现“打早、打小、打了”的第一步。 林火监测通常分为地面巡护、了望台定点观测、空中飞机驼护和卫星监测。 (1)地面巡护。一般由护林员、森林警察等专业人员执行。方式有步行、骑摩托车巡护等。其主
12、要任务在:进行森林防火宣传、清查和控制非法入山人员;依法检查和监督防火规章制度执行情况;及时发现报告火情并积极组织扑救等。 (2)了望台观测。利用了望台登高望远来发现火情,确定火场位置,并及时报告。这是我国大部分林区采用的主要监测手段。 通常根据烟的态势和颜色等大致可判断林火的种类和距离。如在北方,烟团升起不浮动为远距离火,其距离约在20公里以上;烟团升高,顶部浮动为中等距离,约15-20公里;烟团下部浮动为近距离;约10-15公里;烟团向上一股股浮动为最近距离,约5公里以内。同时根据烟雾的颜色可判断火势和种类。白色断续的
13、烟为弱火;黑色加白色的烟为一般火势;黄色很浓的烟为强火;红色很浓的烟为猛火。另外,黑烟升起,风大为上山火;白烟升起为下山火;黄烟升起为草塘火;烟色黑或深暗多数为树冠火;烟色稍稍发绿可能是地下火。 (3)航空巡护。航空巡护是利用飞机沿一定的航线在林区上空巡逻,观察火情并及时报告基地。这是航空护林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对及时发现火情,详尽侦察火场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4)卫星林火监测。应用气象卫星林火监测具有范围广、时间频率高、准确度高等优点,既可用于宏观的林火早期发现,也可用于对重大林火的发展蔓延情况进行连续的跟踪监测制作林
14、火报表和林火态势图,进行过火面积的概略统计,火灾损失的初步估算及地面植被的恢复情况监测、森林火险等级预报和森林资源的宏观监测等工作。 3林火阻隔 林火阻隔就是利用林区的公路、防火线、防火林带和河流、湖泊等人为或天然防火障碍物阻隔林火的蔓延。 (1)道路。道路(包括公路、铁路及林区非等级公路等)既是林火的阻隔带又是林区的交通线,十分重要。 林区道路建设是一项长远性的预防措施。特别是闭塞林区、老火灾区和边境地区,要尽可能与长远开发建设、木材生产相结合进行。
15、有了一定密度的道路网,才能有利于森林防火的机械化和现代化,畅通无阻地及时运送扑火人员和物资到火场。 林区道路的多少是衡量一个国家或一个林区营林水平和森林经营集约度高低的标志。为了发挥森林防火机械化和现化的作用,道路网的密度至少是4-8米/公顷,且分布均匀。 (2)防火线。防火线是阻隔林火 蔓延的有效措施。 防火线的种类和规格: 国境防火线-在我国国境一侧开设,宽度为50-100米,主要控制南北方林火的越境蔓延。 铁路
16、防火线-在铁路两侧开设的防火线,宽度为50-100米,以防止火车机械火源和人为火源引起林区火灾,也起到阻隔林火的作用。 林缘防火线-在森林与农地、草原、居民点的交界处开设的防火线,以防止火灾相互蔓延,其宽度应根据当地地形、植被和气候等条件而定。南方一般为20-30米,北方一般为30-100米。 其他防火线-在贮木场、重要设施、仓库周围、墓地周围等开设的防火线,以防止家火与草原火或林火互相蔓延,宽度为50-100米。 (3)防火林带 防火林带主要是利用具
17、有防火能力的乔木或灌木组成的林带来阻隔或抑制林火发生和蔓延。 防火林带的规划原则。一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重在实效的原则。二是因害设防,自然阻隔和工程阻隔带、生物阻隔带整体优化配置的原则;三是适地适树的原则。四是防火功效与多种效益兼顾的原则。五是培育提高型、改建型与新建型相结合的原则。六是与林业建设“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的原则。七是网络由大到小,先易后难,突出重点,循序渐进的原则。 防火林带的种类。 按防火林带结构划分有乔木林带:由阔叶乔木和亚乔木构成,主要是防止或阻
18、截树冠火的蔓延。 灌木防火带:由一些耐火灌木构成,主要用于阻截地表火的蔓延。 耐火植物带:耐火植物可以单独构成防火带,也可以营造在防火林带下。在这些地带可以种植药用植物,也可以种植一些经济植物、不易燃的农作物z或蔬菜等。这样配置,一方面起防火作用,另一方面也会有一定的经济收。 按防火林带功能划分有护路防火林带:主要设在铁路、公路两侧,用于防止机车喷漏火和爆瓦,以及扔的烟头和火柴引起的林火,同时,还可以增强道路的阻火作用。 溪旁防火林带:分布在山区的小溪
19、,其宽度多在10米以内,这样窄的小溪很难阻隔住草甸火的蔓延。如果在小溪两侧营造防火林带,就可以大大增强阻火效果。 村屯周围防火林带:这种防火林带应该宽一些,50-100米为宜。其功能是防止林火与家火相互蔓延。 林缘防火林带:这类防火林带主要设在森林与草原交界处,或草甸子与森林的交界处,用于阻止草原或草甸火与林火的相互蔓延,宽度为50-100米或更宽些。 农田防火林带:主要是用于防止农田烧秸杆、烧田埂草或农业生产用火不慎而起的林火。 林内防火林带:在平地
20、条件下按一定距离营造,在山地条件下应设在山脊,主要作用是防止针叶林的树冠火。 针叶幼林防火林带:针叶林属于易燃林分,在一定面积上营造防火林带,可以防止大面积针叶幼林遭到森林火灾的危害。 按防火林带规格划分有林场周界防火林带:设置在林场四周,其作用是防止山火烧入林场,特别是保护区或风景区和特殊林,更应营造周界防火林带,以防外界火的侵入。 防火林带:设置的林带走向与防火季节主风向相垂直。 副防火林带:这是主
21、防火林还的辅助林带,使防火林带构成若干封闭区。 防火树种的选择。 防火树种选择,应遵循选择不易燃烧的抗火性强的常绿阔叶树或落叶较齐的阔叶树的原则。有些树种抗火性虽强,但易燃,如东北林区的柞树,不应选择为防火树种。具体应从四个方面研究、考虑:一是了解树种的抗火性。试验研究树种的枝、叶、树皮等易燃物的理化性质,如可燃物的热值、含脂量、含油量、燃点、灰分含硅量及含水量等。前三项值愈低,抗火性愈大,后几项值愈大,愈抗火;二是了解树种的生物学特性。树皮愈厚,结构愈紧密,愈抗火。另外,林冠稀疏及具有强烈萌发能力的深根性树种抗火性强;
22、三是了解树种的生态学特性,包括对分布的海拔高度、干湿程度、肥沃度等生态条件的适应能力;四是调查火烧迹地,研究不同树种烧死、烧伤程度,以此来判断树种的抗火能力。 我国树种资源十分丰富,有许多树种可以选择为防火树种。如: 北方林区:乔木防火树种有水曲柳、核桃楸、黄波罗、柳树、榆树、槭树、稠李、落叶松等;灌木有忍冬、卫茅、接骨木、红瑞木、白丁香、刺五加、醋粟、山梅花、佛头花等。 南方林区:乔木防火树种有木荷、冬青、山白果、火力楠、大叶相思、栓皮栎、交让木、珊瑚树、茴香树、苦槠、米槠、构树、青栲
23、、红楠、红锥、红花油茶、桤木、乌墨、藜萦、杨梅、青冈栎、竹柏等;灌木有油茶、鸭脚木、柃木、九节木、茶树等。 防火林带结构、位置和配置 目前我国各地防火林带多为单层结构的乔木林带或灌木林带。从防火效果看,营造复层结构林带较好。复层林带一是保持多层郁闭,有利于维护森林生态环境,保护林带湿度,降低风速;二是密集林带可以阻挡热辐射,有效发挥林带的阻火作用。防火林带一般应设在山脊,有利于阻挡树冠火蔓延。防火林带也可以设在山冲,因为这些地方有小溪和一些天然阔叶树分布,只需补植一些防火树种,就很容易形成防火林带。在树种配置方面,应为乔木
24、、亚乔木、灌木和既耐火又有经济价值的草本植物相配置。 防火林带的功能和效果 乔木防火林带主要是阻截树冠火,而灌木防火林带和耐火植物带主要是阻隔地表火。但在特别干旱的气候条件下,这些防火林带和生物带也有可能燃烧,但仍能使火行为有所降低,有利于扑火,这些林带和生物防火带还可以作为扑火根据地,以这些林带和生物带作为依托,点烧迎面火或进行火烧,以阻截森林火灾的扩展。除此之外,这些防火林带和生物带还有许多其它方面的效益,如有一定的经济收入,能维护森林环境,有利于防止病虫害,以及发挥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维护生态平衡等功效。
25、 防火林带经营技术措施 营造防火林带和生物防火带应有规划,做到封闭,林带和生物带的数量应占总林地面积的5%-6%左右,明确逐年完成的任务量,并按照不同立地条件进行防火林带和生物带的典型设计,按设计要求施工。 为了保证防火林带和生物防火林带早日起到防火作用,造林密度应该大些,以促进防火林带早日郁闭,起到防火效果。为此,应选大苗上山,并随时进行补植,及时清除林带内的杂草。防火林带形成后,应及时抚育管理,以利发挥防火林带应有的防火效果。 4计划烧除
26、; (1)意义 计划烧除的目的是清除可燃物,降低燃烧性,阻隔或减缓火的蔓延。除防火作用外,计划烧除还有益于准备造林地、促进森林更新、改善林内卫生状况、控制病虫鼠害及改良牧场等。 (2)计划烧除的类型 烧防火线:在铁路、公路两侧,村屯、居民点及临时作业点等周围,点烧一定宽度的隔离带,防止机车爆瓦、清炉,汽车漏火,扔烟头等引起的火灾,阻隔火的蔓延。一般防火线的 宽度在50米以上,才能起到阻隔火蔓延的作用。 烧除沟塘:在东北和内蒙古东部林区多分布
27、有“沟塘草甸”(草本沼泽),宽几十米到几公里,面积很大。在大兴安岭林区约占其总面积的20%。此类沟塘多为易燃的禾本科和莎草科植物,易发生火灾,是森林火灾的策源地。着火后蔓延速度很快,林区人常称其为“草塘火”。因此,常在低火险时期进行计划烧除。一方面清除了火灾隐患;另一方面火烧过的沟塘可作为良好的防火线,能有效地阻隔火的蔓延。 烧除采伐剩余物:森林采伐、抚育间伐、清林等都将大量的剩余物堆放或或散落在采伐迹地或林内。采伐剩余物是森林火灾的隐患,常采用火烧的方法清除。 林内计划烧除:采用火烧的办法减少林内可燃物的积累,不仅能降低
28、森林自身的燃烧性,减少林火发生;而且还能阻隔或减缓林火蔓延。近几年来,我国东北林区和西南林区广泛开展林内计划烧除,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林内计划火烧对降低易燃林分的火险非常有效。 5营林防火 开展营林防火,就是使森林经营工作和森林防火工作密切结合起来。营林防火既是森林经营的一项重要手段,又是森林防火的具体措施,它既有利于森林经营,也有利于森林防火,并可以加快森林生长发育,缩短森林培育周期。营林防火是贯彻以营林为基础,发展我国林业的有效途径。 营林防火的主要措施: 一是不断扩大森林覆被率。众所周知,林火多发生在荒山、草坡、林缘和林间空地,这些地区多生长容易着火的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北京市房山区燕山教育委员会所属事业单位第一批招聘教师30人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
- 2025年高通量试验反应堆及配套产品项目建议书
- 2025年福建泉州市华侨大学分析测试中心招聘实验技术系列人员(4月)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名校卷)
- 2025湖南郴州资兴市第一人民医院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1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河南洛阳师范学院招聘7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2025北京邮电大学第二批招聘38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考点梳理)
- 2025年黄山市祁门县国有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人才招聘5人模拟试卷完整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河北石家庄市明泽职业中专学校公开招聘教师23名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全优)
- 2025广东深圳市九洲电器有限公司招聘法务专员等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必刷)
- 2025广东广州市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耳鼻喉科科研助理招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
- 《电子制动系统》课件
- GB/T 43586-2023聚烯烃冷拉伸套管膜
- 矩阵论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哈尔滨工程大学
- 活出生命的意义课件
- 拆除废旧电缆桥架施工方案
- 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 上册 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 酒店营销与数字化实务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二年级应用题大全800题二年级上册数学乘法应用题
- YY/T 1851-2022用于增材制造的医用纯钽粉末
- GB/T 19575-2004农产品批发市场管理技术规范
- 《管理沟通实务(第四版)》课件第一章 沟通与管理沟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