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中法学论纲(3)法学理论(1)_第1页
形中法学论纲(3)法学理论(1)_第2页
形中法学论纲(3)法学理论(1)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形中法学论纲(3)法学理论论文(1)第六,法律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生活中的人情世故、风俗习惯、社情民意、乡规民约;法律关切人们的日用常行,是人们的生活范式,是人们为人处世之方、待人接物之法、安身立命之道;生活是法律的摹本,有什么样的生活就有什么样的法律,法律应真诚地融入生活、潜心地体察生活、认真地阅读生活、客观地表述生活,法律应当记载生活内容、充满生活气息、富有生活情趣,总之,法律是一种生活的智慧、生活的学问。由于生活的内容是活生生的,不受任何教条的框范;生活的进程是自然而然的,不为人的意志所左右;生活的方法是常识性的经历,不是什么神秘的偏方;生活的道理是朴素平易的,不必故弄玄虚;生活的意义是自

2、明的,毋需刻意追问,这就决定了法律必须生活化而不应形上化。法的形上化是法的脱俗化,法律揠苗助长似地上升到生活之上,不再是“入乡随俗,而是“背井离乡,法的形上化是法的抽象化,法律抽象掉了许多生活的内涵,不再吃人间烟火,而遁入世外桃源;法的形上化是法的概念化,法律舍弃了许多人们耳熟能详的“俗言俗语,而造出许多人们莫名陌生的“法言法语;法的形上化是法的逻辑化,法律不再象是“一个家庭父亲的简单平易的推理,而是“一种逻辑学的艺术。法的形上化是非生活化,法律不能生活化,就不能通俗化、群众化,就不能真正通行。有一种观点,对法律专业槽太浅以致于谁都可以到里面吃一口大为不满,认为要掘深法律专业槽以免非专业人士也

3、能吃上一口。对这种观点要区别对待,确实,面对“法学幼稚,我们要掘深法律专业槽,纯化法律概念,深化法律理论,但如何掘深法律专业槽,如何纯化法律概念,如何深化法律理论,却大有争论也更为关键。我认为,掘深法律专业槽不是使法律远离生活,与其别人隔绝,让其别人不能到里面“吃上一口,而是深化沟通法律与生活,让法律专业槽盛满生活,让更多的人能到里面“吃上一口;纯化法律概念不是为概念而概念,不是使法律概念纯化掉生活内容,成为少数人的专业术语和垄断话语,而是使法律概念真正成为生活的总结,使法律概念更精切概括,更能反映生活;深化法律理论不是为理论而理论,不是使法律理论远离生活,超凡脱俗,深奥难懂,而是使法律理论深

4、化生活,深化把握生活的本色,化深奥的法理为平易的生活。生活的道理就是最高的法理。只要把生活的道理讲清说通,而无需借助另外的法律概念和法律理论就能审理案件。有时陪审员比法官能更有效地审理案件,因为法官审理案件似乎是局外人用一套特定的陌生的话语规那么系统审理案件,有一种外在性、隔膜感,尽管陪审员末必是懂法律的人,但都是懂生活道理的人,陪审员审理案件,用的是大家的话语,讲的是生活的道理,有一种亲证性、亲切感。二、 形下法学的批判 在法学中也有另一种强烈的偏向:认定法律是一种社会技术,法律应符合科学标准,法律要明确详细,具有可操作性,偏好对法律进展实证分析,反对对法律进展价值评判。这是一种形下法学。形

5、上法学有种种缺陷,应当批判。 第一,法律是人的行为标准,人的行为标准不可能是社会技术、技术规那么,这是由人的本性所决定的。人是万物之灵长,人的行为是有灵性的,不能象对待无生命的物体那样去对待他她;人的行为是“自由自觉的活动,不能用机械刻板的技术规那么去标准他她;人是个异性的存在物,人的行为变幻无穷、丰富多彩,不能用单一的、标准化的技术规那么去标准他她;人是一种“不安分的动物,身在此岸心在此岸,有应然的向往和追求,不能仅用实然的规那么去标准他她;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具有精神属性,人的行为受人的心理、情感、意志、观念的影响,这些因素主要不是技术规那么标准的对象;人是主体而不是客体,人的行为是一种主

6、体的活动,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是纯客观的、受动的、固定的,不能用纯客观的、固定的技术规那么去标准他她;人是自然的存在物,也是社会的存在物,人的行为所形成的人的关系既有自然关系,也有社会关系,不能片面地简单地用标准自然关系的技术规那么去标准社会关系、人的关系;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不是技术工具,不能用技术规那么去标准人、人的行为。当然,形下法学的旨意是好的,是寻求人们对法律作出客观清醒科学的认识和评价,但问题是人有主观好恶、七情六欲,回绝了人的主观好恶、七情六欲的认识和评价,还是人的认识和评价吗?法律是一种利益准那么,利益问题是人的根本问题,触及人的灵魂深处,作为平凡人,不可能对此无动于衷,无己忘我,法律关系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与每个人相关,人们认识和评价法律不可能象认识和评价与己无关的天外之物一样客观清醒人们就是认识和评与己无关的天外之物也末必客观清醒。主观好恶、七情六欲是人所固有的,无端地无视它们并硬要祛除它们,这是多么主观任意,这能叫“客观吗?把人纯化为没有主观好恶、七情六欲的人,也许使人清醒了,但也使人简陋了、麻木了甚至不成为人了。把利害关系人驱逐出场,使其作旁观者、局外人观,这也容许以“冷眼向洋看世界,但这样做就硬把法律看作是与人无关的东西了,这种科学有何意义?法律是人的行为规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