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扭曲的最低价中标大胆说再见_第1页
向扭曲的最低价中标大胆说再见_第2页
向扭曲的最低价中标大胆说再见_第3页
向扭曲的最低价中标大胆说再见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向扭曲的“最低价中标”大胆说“再见”很长时间以来,许多企业对建筑市场上的“最低价中标”问题反响很大,呼声很高,强烈要求立即中止这一做法。为了反映企业心声,服务企业需求,笔者做了些学习和思考。“最低价中标”的现状最低价中标是美国等西方国家和我国香港地区在建筑市场上的通行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40条中也规定:“中标人的投标应当能够满足招标文件的实质性要求,并且经评审的投标价最低,但是投标价格低于成本的除外。”这就是目前最低价中标的法律来源。从理论上讲,这是一个很好的招标办法,在满足建设工程实质性要求的基础上,招标人能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投标人能获得合法利润,工程质量也有可靠保证。对投标企

2、业来说,就是一个综合素质的公平竞争。从实践上讲,最低价中标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及我国香港地区已实施多年。尽管也出现过低价中标高价索赔、低质低价、半拉子工程等现象,但总体上行得通、做得好,并且已经成为国际招投标的通用惯例。然而“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最低价中标”在我国内地一经实行,就变形变味,就丢掉了“投标价格低于成本的除外”这个关键的限制条件,演变成简单的绝对的最低价,综合素质的公平竞争演变成单纯低价的恶性竞争,变成了扭曲的“最低价中标”。例如,某企业曾参与投标的一个工程,工程规模并不大,标底价为985万元,竞标单位竟有20家之多。最后某企业以580万元最低价中标,降价幅度高达40%

3、以上。像这样的事例在全国建筑市场上是屡见不鲜,比比皆是。扭曲的“最低价中标”,使得建筑市场上一些老问题加剧,新问题产生:一、有的建设方和业主恶意压低价格、任意肢解工程、故意垫支拖欠等不规范行为有恃无恐,有增无减。二、有的施工企业被“逼良为娼”,竞相压价,恶性竞争。招投标市场上常常出现“劣胜优汰”的局面:管理规范、注重品牌的企业竞争不过管理一般、质量一般的企业;承接工程自己施工的企业竞争不过违法转包、投标卖标的企业;“正规军”竞争不过“游击队”。三、有的项目部为了获得利润,不惜以次充好,偷工减料,加快施工进度,加大劳动强度,降低安全费用,拖欠或减发工人工资。四、扭曲的“最低价中标”给“权力寻租”

4、留下了余地。世界上没有“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的道理。于是,有的项目部在施工过程中就和工程相关人员暗中联手,变更设计,增加项目,虚假签证,高价索赔。最后结账时,不仅违背了“最低价”的初衷,而且是“庙瘦和尚肥”。这一系列的问题,不仅给工程建设留下了安全隐患,给建筑市场带来了更大混乱,使人们期待的公正、公平难以确立,而且激化了劳资矛盾,影响了社会和谐,拖延了建筑业规范发展的进程。产生现状的相关原因一、 供求关系不平衡。目前的建筑行业还处于转型发展时期,科技含量低,行业门槛低,投资风险小,就业成本小。随着拉大内需、加大基建的宏观政策的推动,各类施工企业如雨后春笋,蓬勃生长。这些情况在北京尤其明显

5、。为转型为全国性的知名建筑企业,很多地方大型公司都不约而同的把对外扩张的第一站放在了北京,使北京的建筑市场竞争的尤其惨烈。根据部分统计数字,招投标的结果使房建、装饰、机电安装费用的下浮率分别都在12%20%之间,个别严重的超过30%以上。这就反映了一个基本事实,粥少僧多、供求失衡、恶性竞争在所难免。二、 编标评标体系不完善。首先,定额标准严重滞后于建材、人工价格上涨速度,严重滞后于节能、环保、低碳的需要。其次,编标人员常常受业主左右,不能按照客观标准编标,而对这种行为没有监督和制约机制。再次,对何种价格是“低于成本价”没有明确的评判标准,所以在实际操作中很难公平、公正。而美国等西方国家和我国香

6、港地区实行此法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编标评标体系和防范资金、工程质量等各种风险的机制。而且,在编标、评标、施工过程中也很少有人为因素的干扰。三、 市场主体的行为不规范。目前市场主体的几个方面,建设方(投资方)、监管方、施工方和社会中介方,均不同程度地缺少责任意识、诚信意识和法制意识,均不同程度地存在违规违法行为。以建设方为例,如果是政府投资的,有的领导最迫切的愿望就是用最少的钱干最多的事,用最短的时间干出最好的政绩;也有的领导希望挟工程以自肥。如果私人投资的,有的业主最大的愿望就是用最少的钱获取最多的回报,把银行、施工者、消费者的钱最大限度地、最快速度地变成自己的钱。总

7、之,我国目前许多基础设施和公共工程是投资者和受益者两者分离,没有真正实行严格的质量安全责任追究制度。因此,最终决策者来不及顾及、甚至也无需顾及长远利益和工程隐患,就用压价、垫资和拖欠等手段来实现自己的目标。如果是私人投资兴建、私人长远受益的项目,不可能接受低于成本的最低价,因为这样做就等于自掘坟墓、自食苦果。在严格实行质量安全责任追究制度的环境下,业主也不敢接受低于成本价的最低价,因为这样做就可能意味着自掘坟墓。前段时间,这两年全国发生了“楼脆脆”“楼歪歪”“楼靠靠”“桥粘粘”等一系列工程质量事故,而调查处理的结果表明,建筑市场几个主体无一逃脱了干系,尤其是处于强势地位的群体。实践证明,“最低

8、价中标”虽然是国际惯例,但是我国尚处于市场经济初级阶段,还不具备实施的必要条件和法制环境。根据实际实施情况,许多地方已经不提倡甚至停止这一招标办法,而采用合理低价的办法招标。笔者赞成、支持这种求实的态度。必须扭转扭曲的“最低价中标”现象为了遏制扭曲的“最低价中标”的恶性竞争,扭转目前混乱无序的状态,笔者认为,必须从规范建筑市场这个根本着手。只有正本清源,才能源清流洁。实行严格监管,强化制约机制。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法制经济。要使市场规范、有序,就要加强恶性竞争源头的监管和治理。各级政府要端正“政绩观”,带头依法行政,做出榜样。同时要依法治理,采取行政、经济、法制等综合手段,严厉惩罚屡屡违规违法的

9、市场强势群体。重病用猛药,治乱用重典。事实上,只要有少数严重违法者被惩罚得丢官丢饭碗,或者倾家荡产,或者被投入牢房,那么,有许多人就不敢轻易涉险。要加强有关制约机制的建设,如监管工程合法性机制、监管工程资金到位机制、监管工程质量安全机制和市场清出机制、工程安全质量责任追究机制等。通过这一系列制约机制的健全和执行,制约和规范各方主体的市场行为,理顺市场秩序。严格预审制度,完善评标体系。招投标主管部门要严格把好招标预审关。认真审查招标工程的可靠性、真实性,防止虚假工程;认真审查招标文件的合理性、科学性,防止降级、降价,恶意压价。评标前要切实了解投标单位财务状况、施工力量等综合素质,淘汰那些不符合条件的申请单位,避免鱼龙混杂,一哄而起。要加强和完善评标体系的建立,科学确定成本价的评判标准,严格把关标底的公正合理;科学确定评标的细则,严格监管评标人员公正评标,鼓励和支持优秀企业以合理价中标,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加强诚信意识,坚持行业自律。施工企业要放宽眼界,立足长远。要始终坚信,只有坚持诚信经营,企业才能做长做强;要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