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诗词曲五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朗读诗歌,把握诗歌大意,体会作者抒发的情感。2积极引导学生充分地去诵读,注重学生的自主感悟,激发他们的情感共鸣。3学习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加以联想、想象,理解诗句含义,揣摩诗歌表达的情感,做到有感情地朗读。4了解诗词曲的有关知识,提高审美鉴赏能力,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知人论世,联系时代背景把握作品主旨,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学习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加以联想、想象,揣摩理解诗句含义。【教学时间】 5 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学习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导入新课雪,洁白美丽,或轻舞、或纷扬,给我们的生活增姿添彩,
2、所以,它历来都是人们吟咏、描绘的对象。在古诗中,更是有不少歌咏白雪的名句,同学们能举出一些例子吗?例如: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欲度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别董大高适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咏雪的唐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希望这首诗能让我们在盛夏感受到丝丝凉爽。.、. .、/.、"、|r二、文学常识1、介绍作者岑参 (715 770) ,南阳 ( 今河南南阳) 人。他是唐代“边塞诗派”的著名诗人。 他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岑参30 岁中进士,授兵曹参军。时值西北边境一带战争频繁,岑参向往建
3、功立业,曾两度从军到西北边防军队工作,有舍身抗敌的雄心壮志。晚年迁嘉州刺史,所以世称岑嘉州。 56 岁那年,客死于成都。2、作品简介岑参现存诗360 多首,其中以写边塞生活的诗最为出色。他曾两度出塞,边地风光,戎马生活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使他写出许多气势豪迈、充满报国激情的边塞诗。其诗洋溢着积极乐观的思想。有岑嘉州集传世。3、写作背景唐代天宝年间,李唐王朝与西北少数民族边境战事不断,许多文人也纷纷投入军人幕府,寻求个人发展,并体验到边塞紧张激烈的军旅生活和新奇独特的自然风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就是岑参在出塞的时候创作的。三、吟读,感知音韵美1、读准字音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作者: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
4、zh e ,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s m入珠帘湿罗幕,狐裘 qi u不暖锦衾q in薄b 6。将军角弓不得控,都 d护护铁衣冷难着zhu 60瀚hm海阑l S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 ch 6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2、视频朗读欣赏3、读准节奏: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二二三节拍或四三节拍 )4、教师范读,读出感情5、自由朗读,读出画面6、齐声朗读,读出气势四、译读,探寻意境美1、朗读诗歌,对照注释理解诗句意思;2、教师巡视指导,解答疑问,补充词语注释:梨花:春天开
5、放,花作白色。这里比喻雪花积在树枝上,像梨花开了一样。惨淡:昏暗无光。饮归客:宴饮归京的人,指武判官。饮,动词,宴饮。风掣(che):红旗因雪而冻结,风都吹不动了。掣:拉,扯。冻不翻:旗被风往一个方向吹,给人以冻住之感。满:铺满。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山回路转:山势回环,道路盘旋曲折。3、教师出示译文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作者:岑参北风席卷大地吹折白草,仲秋八月胡地飘降大雪。仿佛一夜之间春风吹来,树上有如梨花竞相开放。雪花飘入帘笼沾湿帐幕,就是穿狐皮袍也不暖和。将军兽角弓冻得拉不开,都护的铠甲冷得难穿上。无边沙漠结成百丈坚冰,忧愁的阴云凝结在长空。帐中摆酒为回京人送行,助兴的是琵琶羌笛胡琴。黄昏时辕门
6、外大雪纷飞,冻硬的红旗风吹不飘动。在轮台东门外送你回京,临行时茫茫白雪布满山。山路曲折不见你的身影,雪地上空留马蹄的印迹。岑参在这首诗中,以诗人的敏锐观察力和浪漫奔放的笔调,描绘了祖国西北边塞的壮丽景色,以及边塞军营送别归京使臣的热烈场面,表现了诗人和边防将士的爱国热情,以及他们对战友的真挚感情。全诗以一天雪景的变化为线索,记叙送别归京使臣的过程,文思开阔,结构缜密。五、品读,感知意蕴美1从题目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明确:这是一首咏雪诗,这也是一首送别诗,描写的是送友人归京的场景。2这首诗前后侧重描写的内容有何不同?两者是如何完成过渡的?明确:前面重在咏雪,描绘了“瀚海雪景图”,作者热爱边塞风光
7、,颂扬将士意志的感情融于其中。8后八句主要是写送别,描绘的是“风雪送客图”。用“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一句完成了过渡。“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运用了对偶、夸张的修辞手法。这两句转写野外雪景。放眼雪原,冰雪覆盖,纵横交错,抬望天空,阴云密布。“愁”“惨”为饯别场面酝酿了气氛。烘托出诗人的离愁别绪,也说明前途充满艰险。3诗中是从哪两个方面揭示了当时的天气寒冷?明确:从正面和侧面来写当时天气寒冷的。正面:“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侧面:“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由帐外转入帐内,点点雪花飘落进来,浸湿罗幕;穿着狐裘盖着锦衾也
8、不觉暖,奇寒难忍。而将军都护这样的勇猛边将,也是“角弓不得控”“铁衣冷难着”,手冻僵了连弓也拉不开,铁甲也冷得穿不上。4“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中的“折”“即”换掉好不好?为什么?明确:不好。“折”字写出了北风之猛,有了这样猛烈的风,漫天飘落的雪才能“飞”。“即”字表现了诗人的惊奇之情,表明雪下得大,下得早。这两句极写边塞的风猛雪早。5你认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句为什么能够流传千古?明确:以春景写冬景,以梨花喻冬雪,比喻新奇贴切,既表现了边塞特有的奇异壮丽风光,又写出诗人的惊喜之情。6“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几句描写有何作用?
9、明确:写军营将士的苦寒生活,反映了战争的艰苦及其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同时为送行场面渲染了悲凉气氛。7请你用生动的语言描述“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所展示的画面,并谈谈这句细节描写的作用。明确:傍晚时分,辕门外,大雪纷纷飘落,红旗被冰雪冻硬,尽管风刮得挺猛,红旗却一动也不动。这一生动而反常的细节再次传神地写出天气奇寒; 旗帜在寒风中毫不动摇、 威武不屈的形象是将士的象征。这两句一动一静,一白一红,相互映衬,画面生动,色彩鲜明。8诗的最后一句“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体现了中国绘画中的“留白”这一艺术手法,说说这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运用留白手法,写得含蓄,引发读者无尽的
10、思考;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依依不舍及朋友离去后的无限惆怅之情,字字传神,含蓄隽永。六、悟读,感悟情感美诗人写出了对友人怎样的感情 ?你是从哪句诗中看出来的?(1)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设宴饯别写送别宴会,点明地点是在中军营帐。连举三种乐器,以借代的方式,写出了送别宴会上的热闹情景。(2)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雪中送别从辕门一直送到轮台东门,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依依不舍。“雪满天山路”既表现出了风雪之猛,路之难行,又传达出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切的担忧。(3)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依依惜别望不见远去的朋友,仍看着雪上空留的马蹄足迹。结尾两句,寓情于景,言尽而意无穷,耐人
11、寻味。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依依不舍及朋友离去后的无限惆怅之情。七、赏读,欣赏画面美1、本诗以“雪”为线索,“雪”共出现四次,依次组成四个画面,请你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四幅画面的 内容。(1)送别前的“飞雪”,八月飞雪苦寒图。(2)中军量酒饯别时的“纷纷暮雪”,军营伐别奇寒图。(3)临别时的“雪满天山路”,东门借别惆怅图。(4)送别后的“雪上空留马行处”,别后雪地思乡图。2、请你用“我喜欢 ,因为”的句式说话。例:我喜欢“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一句,它不仅写出边塞气象变幻神奇,而且传达出 诗人迎风赏雪的惊喜之情。“忽”字,表明来得突兀,来得意外,形容雪来得急,下得猛。“千树万树”,突出了雪
12、的壮观景象。同时,透出了诗人高昂的乐观主义精神,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能表现出这种化苦为乐、积极向上的乐观情怀,才能写出这样的千古名句。我喜欢“胡天八月即飞雪”、“千树万树梨花开”、“瀚海阑干百丈冰”,我们从诗句中可以感受到胡天气候奇冷,飘雪奇早;雪花奇繁,雪花奇美;风雪奇大,雪天奇冷。我喜欢“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一句,它不仅写冰天雪地,阴云低垂,而且传达出诗人送友离别的伤感情绪。我喜欢”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一句,角弓、铁衣,用这些边塞将士身边的用品来衬托气候的寒冷,“不得控”和“冷难着”既表现了边地军营中将士的苦寒生活,又从侧面烘托出了大雪的寒威,是从人的感受、从侧
13、面来描述边地的寒冷,这样记录边塞奇事,角度也很新颖。我喜欢“风掣红旗冻不翻”一句,它不仅写出了边塞奇寒,而且红旗在风雪中坚强挺立也喻指边塞将士不屈的斗志,写出了他们心中奔涌的豪情。我喜欢“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一句,它以景作结却不离送别,景中融情,耐人寻味:友人已去,诗人不顾风雪侵衣,看着雪上马蹄印迹,在想什么?不尽思潮,凝聚笔端。而巍巍天山、茫茫雪海为背景,为送别增添豪壮的气氛。小结:本诗前半部写景,后半部抒情。全诗以“雪”为线索,描绘了一幅塞外风雪送客图。写雪,既有大处落笔,又有细节勾勒。为“送别”做了很好的衬托和铺垫,给送别带上了雄浑悲壮的色彩,抒发出作者因为朋友返京而产生的无
14、限惆怅之情。八、背读,再享诗意美背诵并默写这首诗。九、中考链接1、本诗选自岑参集校注,作者是唐代诗人。2、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胡天八月即 飞雪( 就 ) 瀚海 阑干百丈冰( 沙漠 ) 愁云惨淡万里凝( 昏暗无光)风掣 红旗冻不翻( 拉,扯 ) 3、根据要求写出诗文原句。( 1)诗中以花喻雪的千古名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诗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诗句是: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3)只字未提送别,笔端却饱含悠悠不尽的送别情思的句子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4)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从视觉角度看,色彩鲜明,红白映衬的两句诗是: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15、 5)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借自然景物写凄凉寒冷景象(或描写塞外风狂雪早的句子是: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6)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沙漠冰封,愁云惨淡的景象(或起承上启下过渡作用)的诗句是: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4、对这首诗的鉴赏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A.这首诗特写了唐代边地特有的奇异风光,抒发了诗人在朋友返京时载歌载物送别的喜悦之情。B.这首诗情景交融,先以雪景衬托送别,后又在送别中描绘雪景。C “忽如一夜春风来”中“忽如”一词写出了“胡天”的大雪来得急,也表现了诗人惊喜好奇的神情。D.“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展示了边塞冰雪天地,阴云重重的景象
16、。5、一位同学在作文中写道:春天来了! 梨花、杏花、桃花全部盛开了,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这位同学引用岑参诗句是否恰当?为什么?请说明理由。答:不恰当。学生引用岑参诗句后,整个句子就构成这样一种比喻关系:梨花、杏花、桃花全部盛开像很多树开满了梨花, 不合比喻要求; 春天来了已是事实, 后面又说忽如一夜春风来, 前后矛盾 ( 违背逻辑 ) 。此外,梨花、杏花、桃花与诗句中单一的梨花照应不周。6、下面哪一项与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一句在写法和表达的情感上最为接近?( A )A.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B.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 晏殊浣溪沙 )C.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 李商隐夜雨寄北 )D.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船舶行业竞争格局考核试卷
- 肉类产品加工过程中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考核试卷
- 生态保护工程生态保护宣传教育考核试卷
- 葡萄酒酿造过程中的产区特色产品开发与品牌推广考核试卷
- 轮胎行业市场细分与竞争策略考核试卷
- 通信设备在高铁通信系统的稳定性考核试卷
- 茶馆客户体验设计与反馈机制考核试卷
- 赋能创新生态引领企业可持续发展考核试卷
- 初中物理回声测距离
- 抖音平台短视频内容制作技术保密及推广合作协议
- WS/T 402-2012临床实验室检验项目参考区间的制定
- GB/T 7713-19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
- GB/T 254-2010半精炼石蜡
- GB/T 20160-2006旋转电机绝缘电阻测试
- 高频变压器设计-5v2a规格书
- 2023年保山数字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结构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 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验收要点课件
- DAM-10KW全固态中波发射机“欠激励”故障分析详述
- 欧盟新法规MDR培训
- 甲状腺及颈根部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