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附件 1:第四届全省水文勘测工大赛外业操作说明一、电动缆道测速测深(占外业操作20% )(一)操作要求1 .要求选手在25 分钟内准确无误完成流速仪( LS25-1A 型 1 转 1 个信号旋桨流速仪) 安装、 检查、 拆卸、 缆道供电、 开机等, 并将仪器输送到指定的 80.5 m起点距处的一条测速垂线,测深、用一点法( 0.6H )测速,垂线定位允许误差小于 0.2m ,测深允许误差为两次测深值的均值的 1% (起重索为 1 : 4) ,测点定位允许误差为 0.02m ,测点测速历时大于等于 100s 。2 .主要项目是:流速仪装卸检查、缆道供电、断电、操作定位、测深、流速计算记录。3 .
2、流速仪装卸检查包括:安装、检查、拆卸、信号接线;操作定位包括:规程、熟练程度、测点定位、垂线定位、水面信号;测深包括:规程、熟练程度;计算记录包括:计算、记录、表面。4 . 水深、起点距计数采用计数器,流速测量采用秒表和音响器。5 .起点距定位应一次完成,按停车键即为完成。6 . 铅鱼一入水,即发出一响声,说明缆道信号电路接通,一切正常。7 .水面信号位置与流速仪入水深一致,设备收到水面信号后,计数器自动归零。流速仪与铅鱼底距离为 0.3m 。铅鱼到达河底,电机自动停机,计数器停止计数。水面信号采用脉冲信号,流速仪采用音频信号。8 . 测速只计总历时和总信号数。9 . 流速计算到垂线流速。(二
3、)缆道操作规程1. 操作控制台面板简介:第四届全省水文勘测工大赛外业操作记载计算表站缆道测速测深记载计算表选手编号:选手姓名:施测时间: 年 月日 时分至 时 分天气:风向风力:流向:流速仪牌号及公式:停表牌号:铅鱼重量(kg):垂线号数起点距(m)实测水深(m)水位(m)应用水深(m)流速仪位置测速记录流速(m/s )测深测速相对测点深或湿纯长(m)总转速总历时(s)测点系数/垂线/平均IR平均备注1 监视器 2 测距仪3流速测算仪4-电压表 5-电流表 6频率表 7变频调速器8提升(灯)9一出车(灯)10-停止(灯)11回车一(灯)12一下降(灯)息县水文站操作台面板2 .控制台操作步骤(
4、 1)合上电源箱中的电源及信号闸刀。( 2)合上控制台面板下的电源开关。( 3)检查三相电源是否正常。( 4)先检查使旋钮(7)逆时针旋转到头处于关闭状态,后按按钮(8), 再轻轻顺时针旋转旋钮(7),此时铅鱼慢慢上升,提离铅鱼台0.5m高后关闭旋 钮(7),按按钮(10)停止。( 5)按按钮(9),轻轻顺时针旋转旋钮(7),慢慢加速,最大速度限定在 20刻度,此时铅鱼向预知的起点运行。( 6)到达起点距(80.5m )时,关闭旋钮(7),按下按钮(10),铅鱼停 止水平运行。(7)按按钮(12),顺时针旋转旋钮(7),铅鱼向水面下降,限定最大速度在变频刻度表10 刻度。( 8 )铅鱼上水面信
5、号板落水时,收到水面信号,水深计数器自动清零,此时不停机, 铅鱼继续下降进行水深测量, 铅鱼托板触及河底时, 控制台收到信号,并自动停机。此时可记录第一次水深计数器读数且将旋钮( 7 )关闭。( 9 )按按钮( 8 ) ,顺时针旋转旋钮(7 )将铅鱼提出水面,关闭旋钮(7) ,按下按钮( 10 ) 。( 10 )重复第 8 条,进行第二次测深。( 11 )在第二次测深完成之后,按按钮( 8) ,将流速仪提到 0.6 的相对位置(应考虑流速仪与铅鱼底距离,现场会标示) ,进行测速,也可将流速仪提出水面后,再将流速仪放至0.6 的相对位置。 (相对位置放置法以裁判说明为准) 。( 12 )测速完成
6、后,按按钮( 8 ) ,将铅鱼提离水面并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关闭旋钮( 7)按下停止按钮( 10 ) ,铅鱼停止垂直运行。( 13 )按按钮( 11 ) ,铅鱼向铅鱼台运行,注意高于铅鱼台 0.5m 左右,运行到铅鱼台上时,关闭旋钮( 7) ,按下停止按钮( 10 ) ,铅鱼停止水平运行。( 14 )按按钮( 12 ) ,将铅鱼缓慢地放入铅鱼台内,放置好后关闭旋钮( 7 )并按下停止按钮( 10 ) 。( 15 )此时整个测深,测速过程完成,可按下控制台面板下的电源开关。( 16 )切断电源和信号闸刀,拆卸流速仪及信号线等。3. 说明( 1 )缆道运行时不能水平、垂直方向同时运行,要停止一个方向
7、再运行另一个方向。2 )控制台面板8-12 编号为红、绿色灯。二、雨量计及采集器安装调试(占外业操作 20% )息县水文站雨量计及采集器安装比赛场地1 .比赛用翻斗式雨量计、采集器型号分别为 JDZ05-1、DT3002 .指导资料:JDZ05-1翻斗式雨量传感器使用说明书;DT300雨量数据采集系统应用维修手册。3 .场地和条件比赛场地有两组比赛设备和工作台,每组比赛前由工作人员将比赛设备设置 成初始状态,经裁判检查合格后,方可开始比赛。4 .比赛程序(1)选手二人一组进入场内,分别进行比赛。最多 2分钟准备时间,由 裁判宣布计时开始,观测场方位请看场内指示。(2)主要内容JDZ05-1翻斗
8、式雨量计的安装、注水试验DT300雨量采集器的安装、初始化雨量计与采集器的连接、调试、试验数据的消除。做好安装,调试。上述操作应在25分钟内完成,裁判对每位选手记录比赛用时。(3)比赛过程,裁判不再提示选手应完成的操作内容, 选手应根据评分表 内容,完成各分项操作,否则该分项不予得分。(4)采集器初始化参数由裁判在赛前准备的时间提供,参数包括时钟、站号、存贮间隔、波特率。选手可以记录所给参数,并根据参数对采集器进行设置。(5)全部操作结束,选手应主动向裁判示意已完成。三、流速仪拆装(占外业操作 20%)息县水文站流速仪拆装比赛场地1 .考核使用仪器型号LS25-1流速仪:2000年以后出厂的仪
9、器(铝合金仪器箱装)2 . 比赛大纲: LS25-1 型旋桨流速仪说明书。3 流速仪拆装要求选手清洗一台被视为在高沙量河流中工作后的 LS25-1型旋桨流速仪(要求拆洗轴承) 。4 流速仪拆装主要包括仪器拆卸、清洗、装配、加油、质量检查等过程。5 .选手在考核竞赛过程中,允许对一些细节动作要领进行口述补充,即“手口相辅” 。6 .在外业操作竞赛现场的候考区墙上,将提供有关细则须知等公示信息。7 .考核操作时间及速度系数:最少 6 分钟,不足仍以 6 分钟计加权;注: 速度校正系数公式只计算实际操作考核时间, 以选手完成全部操作考核的示意为准。8 .面试题题库:1 )题库:以水文站常规观测流速、
10、雨量及水位等通用型仪器为对象,共备份 72 组问答题(每人1 组,每组 3 题) ;2)面试:以常规仪器的使用、维修、维护为主要技术内容,采取选手自主抽题方式,面试考核时间计算在总考核时间内。9.考核时间:每位选手的实际操作与面试考核的总时间要求为15 分钟 /人。四、水文三等水准测量(占外业操作40 )1 .竞赛按SL58-93 水文普通测量规范三等水准测量要求执行。2 .竞赛在同一个场地分两组同时进行, 各场地 4 站 5 点设置如 “息县水文站平面图” ,始点、终点为固定重合点。转点由路线图形标出概略位置。选手应参加赛前组织的场地察看,了解场地情况。3 .每场地配 TOPCON AUTO
11、 LEVEL 类型水准仪(正镜)一架(配三脚架),正标数的水准尺一对。参赛选手也可用自带的同型号仪器,但应事前向裁判说明。4 .参赛选手进入场地后应向现场裁判交验准赛证件,经验明身份领取水准测量记载薄表后, 方可做检查仪器等准备工作, 准备工作时间不超过5 分钟。 注意询问或听取裁判告知的尺号及红面起点读数。5 .水准测量记载薄表格式同水文普通测量手册(河海大学出版社1996年 2 月第一版) P17 的例表, 记载计算的要求也同该表。 高差值可自选 m 、 mm 作单位, 但每个选手记载表的选用单位应一致。 表头及尺号填写不作要求, 选手 编号和姓名不应漏填。6 .参赛选手准备好后,应向现场
12、裁判报告,现场裁判宣布开始口令后,进行竞赛测量作业。7 .参赛选手应在安排的场地按附合路线测量。各场地安排有扶尺员,选手与扶尺员配合实施测量。8 .竞赛测量作业按安装仪器、调整观测、 记载计算等步程进行。 转尺面、 转站等要求扶尺员配合的步程必须有明确的口令或手势指挥扶尺员。9 .测量作业完成后,及时向现场裁判报告,以便关停秒表记时。然后将水准测量记载薄表交现场裁判,离开场地。10 .到竞赛限时(准备时间 5 分钟, 测量40 分钟) 仍未完成测量作业的, 听到现场裁判结 束口令后,应立即停止测量作业,交上水准测量记载薄。息县水文站三等水准测量比赛场地图息县水文站平面图N3路-I住宅区1老办公
13、楼路老办公楼新办公楼*水准测量 架站区域水准测量 架站区域机 房水准 路线水准测量 立尺点=3水准测量 立尺点路 主索地水准测量5尺点停车场雨量计安装比赛场水尺路自记水位计淮河流向LI主索钢塔铅鱼停放台息县水文站平面图仪器站号后 尺下丝刖 尺下丝方向 及 尺号水准尺读数K+黑-红平均 资备 注上丝上丝后距的距黑面红向视距差d出(1)(5)后(3)(10)(6)刖(4)(9)(15)(16)后-前(11)(12)(13) 1(14)(17)(18)11.5710.739后121.3846.1710r 1.197P 0.363前130.5515.239-0.001137.437.6后-前+0.83
14、3+0.932+0.001+0.8325-0.2-0.22r 2.121P 2.196后121.9346.6211.7471.821前132.0086.796后-前3r 1.914:2.055后121.7266.5131.5391.678前131.8666.6554后-前41.9652.141后121.8326.5191.7001.874前132.0076.793后-前50.5652.792后120.3565.1440.1272.356前132.5747.261后-前61.542.813后121.2845.971r 1.069P 2.357前132.5807.368后-前后33)28)口10)
15、刖34)27)口19)215)216)后-前311)212)口13)314)结论L=<1kmTd=<5m限差=12vL=12mmAh=<12mm符合要求(单位:m)注:水准尺红面读数,12号为4.787 m13号尺为4.687m表水文水准测量记载薄记录与计算示例测自天气:观测者:至20 年 月 日 呈像:记薄者:始:时 分终:时 分五、测船测深、取沙及水质取样(单项奖)息县水文站测船测深、取沙及水质取样比赛场地1 .要求选手在18分钟内完成固定测船处一条垂线的水深测量和水样的采取 工作。到竞赛限时仍未完成测量作业的, 听到现场裁判结束口令后,应立即停止 操作,交上记载簿。2
16、.参赛选手进入场地后应向现场裁判交验准赛证件,经验明身份领取水深测量记载簿表后,稍做检查后,向现场裁判报告,现场裁判宣布开始口令后,进行 竞赛作业。3 .在测船上用手摇绞车采用铅鱼测深,无水面、河底信号,水面直接目测, 河底凭手感。每次测深值都必须随测随记载,并计算出垂线水深。水深测量记载 表格式见站测船测深和取沙记载表4 .取沙采用普通瓶式采样器,要求按站测船测深和取沙记载表规定内容记载。要求采用积深法取样,采用进水管口径R (CM)应根据现场流速V(M)选择,取样水深4.0m5.0m ,取样瓶容积为2000ml 0计算取样历时参考公式为:T=15/ (V*3.14*R*R )。采样完成后,
17、取下水样瓶,绞车归位5 .水质取样采用直立式采样器,取水面以下0.20.5m处一点样品,碘量瓶容积 250ml 。不要求记载。6 . 操作完成后,及时向现场裁判报告,以便关停秒表记时。然后将记载簿交现场裁判,离开场地。站测船测深和取沙记载计算表选手编号:选手姓名:施测时间: 年 月日时 分至 时 分垂线号数起点距(m )水位(m)测深(m)取沙备注平均流速(m/s)计算取样历时实际取样容积(ml)IR平均水质取样附件2:第四届全省水文勘测工技能竞赛外业操作评分表一、电动缆道测速测深评分表选手编号:姓名:完成历时:得分:项目标准分分项分项分扣分标准扣分得分流速仪装卸检查3.0安装0.8安装错误,
18、及时返工重装,扣0.4分检查0.2未检查扣0.2分,检查方法不正确扣0.1分拆卸0.8拆卸未揩干扣0.5分,放置小当扣0.3分接线1.2接线错误或未接线扣1.2分,信号漏查、检查方法错误扣0.5分裁判提示以上各项做完后,有错误经裁判提示返工的扣2.0分供电检查及操作1.0操作检查1.0操作不符合规程扣0.5分缆道操作定位(含测深)5.0规程0.5规程错误扣0.5分熟练程度0.3开关按错,操作不熟练扣0.3分测点定位(水深)1.0储占0.02米起开始扣0.4分,每超过0.01米扣0.1分,最弱口 0.8分定位(起曷B1.3储占0.2米起扣0.5分,每®i 0.1米力口扣0.1分,最多扣
19、1.0分测定水深1.5误差 ±1%起开始起扣,每超过 0.01米加扣0.1分,最多扣1.2分0.4实测水深未加0.3米,扣0.4分测速2.0应用水深0.4应用水深计算错误,扣 0.4分测速历时0.4历时不足100秒扣0.4分计数1.2信号错误,重测扣1.0分铅鱼返回后切断电器等操作1.0操作1.0操作不符合规程扣0.5分计算记录(含垂线水深计算)3.0计算1.3每错一处,扣0.2分,累计最豺口 1.0分记录1.0每错一处或缺一处扣0.2分,累计最多扣0.8分表面整洁0.7与嗟扣0.3分,涂改一处扣0.2分,很差扣0.5分,涂改多处扣0.4分操作总分A15.0速度校正系数 K: K=0
20、.85+0.15 (Tmax-T )/(Tmax-Tmin)最终总得分=KA =裁判:年 月 日裁判组长:、流速仪拆装评分表(LS25-1)选手编号:姓名:完成历时:秒 得分:项目标准分分项分项标准分扣分标准得分拆卸21、开箱检查0.11 .开箱未进行检查(0.1)2 .检查/、到位(0.05)2、取出仪器,擦净外部污水0.31 .未进行完整擦拭(0.2)2 .擦拭方向程序不规范(0.1)3、旋下反牙螺丝套0.2未观察螺丝套槽及孔内进沙进水(0.2)4、取卜旋桨0.1未观察浆叶内螺丝部分进沙进水(0.1)5、检查油质0.31 .未检查油质(0.2)2 .未将废油倒入废油容器内(0.1)6、卸下
21、轴套0.41 .未观察轴套内螺丝套进沙进水(0.3)2 .动作不规范(0.1)7、取卜桨轴支部件0.31 .未依序进行拆卸(0.2)2 .动作不规范(0.1)8、零件摆放0.31 .零件摆放无序(0.2)2 .零件摆放不整齐(0.1)清洗39、轴承1.01 .未按说明书要求及手势进行清洗检查(0.5)2 .未用耳/手配合进行检查判断(0.3)3 .未注意前后轴承位置与次序(0.1)4 .零部件未放置在饭盒盖内备用 (0.1)10、内、外隔套0.31 .未用试管刷清洗隔套孔(0.1)2 .未持隔套在汽油中沿轴向晃动并检查内、外隔套两端面有尢受损(0.1)3 .零件未放置饭盒盖内备用(0.1)11
22、、桨轴支部件0.81 .未手持桨轴支部件在汽油中沿轴向晃动并用中指在汽油中拨洗齿轮(0.5)2 .未观察判断是否需更换接触丝(0.1)3 .未用峰鸣器检查接触丝导通情况(0.1)4 .零部件未放置饭盒盖内备用(0.1)12、轴套0.21 .未手持轴套用试管刷在汽油中清洗并特别注重孔及螺丝套的清洗(0.1)2 .零件未放置饭盒盖内备用(0.1)13、身架0.41 .未将身架支部件浸入汽油并用试管刷清洗孔、外表(0.3)2 .零件未放置饭盒盖内备用(0.1)14、检查清洗质量0.31 .未着重检查轴承、隔套、轴套(含螺丝 套)、桨轴支部件上齿轮及接触丝等清洗 情况(0.2)2 .属重点检查的零部件
23、未进行第二道汽油 精洗(0.1)装配315、逆序装复1.51 .未按说明书要求进行组装(1.2)2 .动作程序不规范(0.3)16、正确性、牢固性1.51 .零部件安装不止确(1.0)2 .间隙不准(0.3)3 .桨叶转动不灵活,灵敏度不高 (0.2)加油117、轴承0.51 .旋桨内或身架孔内未加油(0.5)2 .旋桨内加油不足或超过规定的约1/3量(0.4)3 .身架孔内加油不足或超过规定的约1/4量(0.4)4 .加油后未盖好油瓶盖(0.2)18、身架0.5检查219、灵敏度0.61 .未用吹气法自行检查(0.4)(注:裁判组可用灵敏度测试仪进行检查校核)2 .动作程序不规范(0.2)2
24、0、运动精度0.41 .未手持仪器快速拨动桨叶并观测有无明显跳动(0.3)2 .未用吹气法检查桨叶及旋转部件有无卡阻现象并手感灵活(0.1)21、信号0.41.未用峰鸣器检查(0.2)2.接触信号不清晰(0.2)22、喇叭口缝隙0.3未达到规定间隙(0.3)23、装箱0.31 .未依序将仪器主体及各附件装入仪器箱内(0.1)2 .未对照仪器装箱单检查后尢缺漏(0.1)3 .未盖上箱盖扣上锁扣(0.1)速度系数KK=0.85+0.15(Tmax-T)/(Tmax-6 )面试3.6甲题号:1.2乙题号:1.2丙题号:1.2综合评价0.4A15成绩总分=KA裁判:年 月裁判组长:年 月 日三、雨量计
25、及采集器安装调试评分表选手编号:姓名:仪器编号:完成历时:得分:标准时间25分钟分项分项标准分开始时间:分 秒完成时间:分 秒项目标准分扣分内容扣分得分雨量计8.0安装位置0.5仪器止面朝向错(0.5)承雨口水平1.51 .不进行承雨口整平操作(1.5)2 .仅进彳亍-个方向整平(1.0)3 .某一方向整平超差(0.5)翻斗安装1.51 .安装错误(1.5)2 .翻斗翻转/、灵活(0.5)3 .安装后未固定螺丝(1.0)圆水泡调平1.01 .不进行圆水泡调平(1.0)2 .调平不符合要求(0.51.0)人工注水试验2.01 .人工注水雨强过大(1.0)2 .没有估算翻斗计量误差(1.0)3 .
26、不进行注水试验(2.0)信号输出检查1.51 .不进行查(1.5)2 .检查方法错误(1.0)采7.0电源电压测量0.51 .没有进行测量(0.5)集2 .测量方法不对(0.20.5)器1 .电源线连接错误(0.4)连线1.02 .与雨量计连接错误(0.4)3 .插头松动(0.2)1 .时钟(0.6)2 .站号(0.7)初始化4.03 .4 .清雨量数据(0.7)存储间隔(0.6)5 .分辨率(0.7)6 .波特率(0.7)1 .不进行此项工作(1.0)人工注水联调1.02 .没有估算翻斗计量或者超差(0.5)3 .采集器显示读数不看(0.5)试验数据删除0.51 .2 .没有进行(0.5)操
27、作不对,没有删除(0.3)操作总分15速度校正系数KK=0.85+0.15(Tmax-T)/(Tmax Tmin)裁判: 裁判组长:四、水文三等水准测量竞赛评分表选手编号 姓名 完成历时:最后得分 (总分25分)步项编R测算扣分项目单站扣分数步项扣分(扣分总和)备注说明12341仪器从箱中取出时出现明显磕碰扣0.10分(0.10)2仪器安装生疏扣 0.10-0.30 分(0.30)3仪器圆水平汽泡未调进限圈每站扣0.25分(1.00)4迁站未转换三脚架脚每站扣0.15分(0.60)5测站观测时多次调焦每站扣0.15分(0.60)6测站违反观测程序每站扣0.30分(正确的程序为后黑-前黑-前红-
28、后红)(1.20)7迁站过程未有效保护仪器每站扣0.10分(0.40)8迁站过程奔跑每站扣 0.10分(0.40)9单站前后视距差超限(2m)或未做每站扣0.20分(0.80)10累计前后视距差超限(5m)或未做每站扣0.20分(0.80)11同尺黑红面读数差超限(2 mm)或未做每尺位扣0.20分(1.60)共8尺位12同站黑红面读数差超限(3mm)或未做每站扣0.20分(0.80)13视距计算每错一个数值或未做扣0.20分(传递计算累及错不扣分)(3.20)每站4个计算数值14高差计算每错一个数值或未做扣0.20分(4.80)每站6个(传递计算累及错不扣分)计算数值15前后视距总累计算错或
29、未算每个值扣0.20分(0.40)共2个数值16水准尺读数、测站高差总累计值等检核数算错或未算每个值扣0.20分(1.80)共9个计算数值17总高差计算错扣0.50分;未计算总高差扣1.00分(1.00)18结果评定:高差闭合差三等超限(±12mm)四等不超限(±20mm)扣1.50分;四等超限扣2.50分(场地始点与终点的已知高力:为0 mm ; L< 1km)(2.50)19未作结果评定说明扣0.5分(0.50)20书面/、整洁扣0.10-0.30 分(0.30)21仪器拆卸及装箱不完满扣0.10-0.20分(0.20)22其它扣分0.00-1.70 分(原因由裁判写在评分表背面)(1.70)扣分总计a= (25.00)个人测算总得分 A=25.00-a= 个人完成总历时(记至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