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教案(新)_第1页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教案(新)_第2页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教案(新)_第3页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教案(新)_第4页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教案(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华东交通大学教案学院:土木建筑学院课程名称: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学时:64 学分:4 课程编号:授课教师:郑福凝授课班级:软件+道铁2013-1, 2授课学期:2015至2016学年第 一 学期教材名称:混凝土结构上册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2015年09月01 日教学进度安排周次教学内容教学时数教学形式作业安排1 1.1 筑结构一般原则 1.2 筑结构荷载 1.3 构功能要求和极限状态3面授 1.4 近似概率的极限状态设计法 1.5 用设计表达式2面授2 2.1 的物理力学性能 2.2 筋的物理力学性能3面授 2.2 筋的物理力学性能 2.3 凝土与钢筋的粘结2面授3 3.1

2、、板的一般结构 3.2 弯构件正截面的受弯性能3面授 3.3 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原理 3.4 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2面授4 3.5 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 算 3.6 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3面授习题讨论2面授5 4.1 4.2 裂缝、剪跨比及斜截面破坏形态 4.3 支梁斜截面受剪机理3面授 4.4斜截面受剪力的计算及构造2面授6 4.5 证斜截面受弯承载力的构造措施 4.6 、板内钢筋的其他构造要求习题讨论3面授 5.1 5.2轴压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2面授7 5.3 心受压构件的正截面受压破坏形态 5.4 心受压构件的二阶弯矩 5.5 形截面偏

3、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的基本计 算公式3面授 5.6 对称配筋矩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压承 载力计算 5.7 称配筋矩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受压承 载力计算方法2面授8 5.8 称配筋I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受压承载 力#算 5.9 截面承载力 Nu-Mu的相关曲线及其应用 5.10 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3面授 5.11型钢混凝土柱和钢管混凝土柱简介 习题讨论2面授9 6.16.3受拉构件截回承载力3面授 7.1 7.3纯扭构件的试验研究及承载力2面授10 7.4弯剪扭构件的挪曲截面承载力3面授 7.5在轴向压力、弯矩、剪力和扭矩共同作用下钢 筋混凝土矩形截面框架柱受扭承载力计算2面授

4、13 8.1 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抗度验算 8.2 筋混凝土构件的裂缝宽度验算3面授 8.3 凝土构件的截面延性 8.4 凝土结构的耐久性2面授14 9.1 述 9.2 应力混凝土轴心文拉构件的计算 9.3 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的设计计算3面授 9.4 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构造要求 9.5 分预应力混凝土与尢粘结预应力混凝土2面授15棱柱体受压试验2实践钢筋硅受弯构件正截面抗弯承截力测验2实践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教案教学时数:星期一 5、6、7节课(第一周)授课类型:理论课授课章节: 1.1建筑结构一般原则 1.2建筑结构荷载 1.3结构功能要求和极限状态教学目的、要求:掌握建筑结构设计的一般原则和

5、计算方法教学重点:建筑结构向载结构功能要求和极限状态教学难点:结构功能要求和极限状态教学方法和手段: 采用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明确教学目的,突出重点,为 学生解惑。通过某工程事例讲解荷载取值和组合的重要性。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 1.1建筑结构一般原则1建筑结构的组成和类型2建筑结构设计的阶段及内容 1.2建筑结构向载1作用2荷载分类:永久荷载、可变荷载、偶然荷载3柿裁代表值4竖向猫裁5风柿栽 1.3结构功能要求和极限状态1结构的功能要求2结构功能的极限状态3极限状态方程作业布置:1荷载代表值有哪些?2荷载组合形式有哪些?课后小结:备注教学时数:星期四3、4节课(第一周)授课类型:理论

6、课授课章节: 1.4碎结构的环境类别 1.5学习本课程需要注意的问题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碎结构的功能及极限状态、碎结构的环境类别教学重点:碎结构的功能及极限状态教学难点:碎结构的功能及极限状态教学方法和手段: 采用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明确教学目的,突出重点,为 学生解惑。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 1.4 结构的环境类别 1.5 习本课程需要注意的问题作业布置:课后小结:备注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教案教学时数:星期一 5、6、7节课(第二周)授课类型:理论课授课章节: 2.1碎的物理力学性能 2.2钢筋的物理力学性能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碎及钢筋的物理力学性能、主要力学指标及工程运用教学

7、重点:碎及钢筋的物理力学性能教学难点:碎及钢筋的应力与应变关系教学方法和手段: 采用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明确教学目的,突出重点,为 学生解惑。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 2.1碎的物理力学性能1、单轴向应力状卷下的混泥土强度(立方体棱柱体的柱压强度以及抗拉强度2、复合应力状态卜的碎的强度3、碎的变形(短期荷载和长期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区别,变形模量的概念4、碎的疲劳 2.2钢筋的物理力学性能1、钢筋的种类2、钢筋的强度和变形(称软钢硬钢或称有明显流幅的钢筋和无明显流幅的 钢筋)3、钢筋应力一应变曲线的数学模型4、钢筋的疲的5、碎结构对钢筋性能的要求作业布置:课后小结:备注教学时数:星期四3、4

8、节课(第二周)授课类型:理论课授课章节: 2.3碎与钢筋的粘结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碎与钢筋的粘结作用及粘结力的组成、钢筋的锚固教学重点:碎与钢筋的粘结及钢筋的锚固教学难点:碎与钢筋的粘结应力分析教学方法和手段: 采用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明确教学目的,突出重点,为 学生解惑。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 2.3碎与钢筋的粘结1、粘结的意义。(锚固粘结应力和局部粘结应力的区别)2、粘结力的组成3、粘结应力一滑移关系4、钢筋的锚固作业布置:1 .为什么要把钢筋与碎两种力学性能的材料结合在2 .这两种材料力学性能不同的材料能否结合在其共同作用 的原因及机理。课后小结:备注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课程教

9、案教学时数:星期一 5、6、7节课(第三周)授课类型:理论课授课章节: 3.1梁、板的一般构造 3.2受弯构件正截面的受弯性能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梁、板的一般构造;熟悉受弯构件正截面的受弯性能教学重点:熟悉梁、板的一般构造及受弯构件正截面的受弯性能教学难点:适筋梁正截面受弯的三个受力阶段教学方法和手段: 采用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明确教学目的,突出重点,为 学生解惑。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 3.1 、板的一般构造1、戳面形式与尺寸(碎板的最小厚度)2、材料选择与一般构造(碎保护层厚度和净距要求,与筋率等) 3.2 弯构件正截面的受弯性能1、适筋梁正截面受弯的三个受力阶段2、截面受弯的三

10、种破坏状态界限破坏及界限配筋率作业布置:课后小结:备注教学时数:星期四3、4节课(第三周)授课类型:理论课授课章节: 3.3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原理3.4单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教学目的、要求:掌握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弯破坏特征及单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教学重点: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弯破坏特征及单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方法教学难点:基本计算公式及适用条件教学方法和手段: 采用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明确教学目的,突出重点,为 学生解惑。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 3.3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原理1、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基本假定2、受压区混凝土的压应力的

11、合力及其作用点3、等效矩形应力图适筋梁与超筋梁的界限及界限配筋率3.4单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1、基本计算公式及适用条件2、截面承载力计算的两类问题3、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的计算系数与计算方法作业布置:3.23.4课后小结:备注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课程教案教学时数:星期一 5、6、7节课(第四周)授课类型:理论课授课章节: 3.5双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3.6 T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教学目的、要求:掌握双筋矩形截面和T形截面受弯构件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教学重点:基本计算公式及适用条件教学难点:如何区别单、双筋梁及其合理运用;如何鉴别 T形截面属

12、于哪一种类型 (中 和轴位置的确定)教学方法和手段: 采用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明确教学目的,突出重点,为 学生解惑。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 3.5双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1、概述2、计算公式与适用条件3、计算方法 3.6T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1、概述2、计算公式及适用条件3、计算方法作业布置:3.5 3.7课后小结:备注教学时数:星期四3、4节课(第四周)授课类型:理论课授课章节:习题讨论教学目的、要求: 确实掌握单筋(双筋)矩形截面及 T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弯承载 力计算方法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和手段: 采用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明确

13、教学目的,突出重点,为 学生解惑。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作业情况分析及结构设计“合理与优化”的概念作业布置:课后小结:备注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教案教学时数:星期一 5、6、7节课(第五周)授课类型:理论课授课章节: 4.1概述 4.2斜裂缝、剪跨比及余截面破坏形态 4.3简支梁斜截面受剪机 理教学目的、要求:掌握斜截面受剪破坏的三种形态及其防止对策教学重点:斜截面受剪破的三种王要形态教学难点:剪跨比的定义及含义教学方法和手段: 采用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明确教学目的,突出重点,为 学生解惑。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 4.1 述 4.2 裂缝、剪跨比及斜截面受剪破坏形态1、腹男斜裂缝与驾男裂

14、缝2、剪跨比3、斜截面受剪破坏的三种主要形态 4.3 支梁斜截面受剪机理 4.4 梳形拱模型 4.5 模型 4.6作业布置:现行规范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为何选择剪压破坏形式?课后小结:备注教学时数:星期四3、4节课(第五周)授课类型: 理论课授课章节:4.4斜截面受剪力的计算及构造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计算方法;了解构造措施教学重点: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计算方法教学方法和手段: 采用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明确教学目的,突出重点,为 学生解惑。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 4.4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计算1、影响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主要因素2、斜截面

15、受剪承载力的计算公式3、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计算方法作业布置:4.5 4.7 4.8课后小结:备注教学时数:星期一 5、6、7节课(第六周)授课类型:理论课授课章节: 4.5保证斜截面受弯承载力的构造措施4.6梁、板内钢筋的其他构造要求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计算方法;了解构造措施教学重点:保证斜截面受弯承载力的构造措施教学难点:斜截面受弯承载力的概念教学方法和手段: 采用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明确教学目的,突出重点,为 学生解惑。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 4.5保证斜截面受弯承载力的构造措施1、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图2、纵筋的弯起3、纵筋的锚固4、纵筋的截的截断5、箍筋的间距4

16、.6梁、板内钢筋的其他构造要求1、纵向受力钢筋2、弯起钢筋3、梁内箍筋架立钢筋及纵向构造筋作业布置:课后小结:备注教学时数:星期四3、4节课(第六周)授课类型:理论课授课章节: 5.1受压构件一般构造要求 5.2轴心受压构件正截面受压承载力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轴心受压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了解偏心受压(长、短)柱 的破坏形态及类型教学重点:轴心受压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教学难点:偏心受压(长、短)柱的破坏形态及类型教学方法和手段: 采用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明确教学目的,突出重点,为 学生解惑。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 5.1受压构件一般构造要求1、截向形式及尺寸2、材料强度要求3、纵筋4

17、、箍筋 5.2轴心受压构件正截面受压承载力1、轴心受压普通箍筋柱的正截面受压承载力计算 2、轴心受压螺旋箍筋柱的正截面受压承载力计算作业布置:5.2课后小结:备注教学时数:星期一 5、6、7节课(第七周)授课类型:理论课授课章节: 5.3偏心受压构件的正截面受压破坏形态5.4偏心受压构件的二阶效应 5.5矩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的基本计算公式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轴心受压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了解偏心受压(长、短)柱 的破坏形态及类型教学重点:偏心受压(长、短)柱的破坏形态及类型教学难点:偏心受压(长、短)柱的破坏形态及类型教学方法和手段: 采用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明确教学

18、目的,突出重点,为 学生解惑。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 5.3 心受压构件正截面受压破坏形态1、偏心受压短柱的破坏形态2、偏心受压长柱的破坏类型 5.4 心受压构件的二阶效应1、偏心受压构件纵向弯曲引起的二阶效应2、偏心距增大系数4 5.5 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的基本计算公式1、区分大、小偏心受压破坏形态的界限2、矩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的承载力计算作业布置:课后小结:备注授课章节: 5.6不对称配筋矩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压承载力计算5.7对称配筋矩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受压承载力计算方法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矩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的基本公式(对称及不对称配 筋)教学重点

19、:基本公式教学难点:截面复核教学方法和手段: 采用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明确教学目的,突出重点,为 学生解惑。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 5.6 对称配筋矩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压承载力计算1、截面设计2、承载力复核 5.7 称配筋矩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受压承载力计算方法1、截面设计2、截面复核作业布置:5.4 5.6 5.7课后小结:备注教学时数:星期四3、4节课(第七周)授课类型:理论课教学时数:星期一 5、6、7节课(第八周)授课类型:理论课授课章节: 5.8对称配筋I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受压承载力计算5.9正截面承载力Nu-Mu的相关曲线及其应用 5.10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

20、力计算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对称配筋I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受压承载力计算;了解正 截面承载力Nu-Mu的相关曲线及其应用;熟悉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教学重点:对称配筋I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受压承载力计算教学难点:Nu-M讲目关曲线的特点和应用教学方法和手段: 采用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明确教学目的,突出重点,为 学生解惑。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 5.8 称配筋I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受压承载力计算1、大偏心受压2、小偏心受压 5.9 截面承载力Nu-Mu的相关曲线及其应用1、对称配筋矩形截面大偏心受压构件的Nu-Mu相关曲线2、对称配筋矩形截面小偏心受压构件的Nu-Mu相关曲

21、线3、Nu-Mu相关曲线的特点和应用 5.10 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1、轴向压力对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影响2、偏心受压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计算公式作业布置:5.8课后小结:备注教学时数:星期四3、4节课(第八周)授课类型:理论课授课章节:5.11型钢混凝土柱和钢管混凝土柱简介;习题分析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型钢混凝土柱构造及承载计算基本方法;确实掌握受压构件设计 计算方法教学重点:受压构件(柱)设计计算步骤教学难点:教学方法和手段: 采用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明确教学目的,突出重点,为 学生解惑。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 5.11型钢混凝土柱和钢管混凝土柱简介1、型钢混凝土柱简介2、

22、钢管混凝土柱简介作业情况分析及其受压构件(柱)设计计算方面的相关问题作业布置:课后小结:备注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教案教学时数:星期一 5、6、7节课(第九周)授课类型:理论课授课章节: 6.1轴心受拉构件正截面受拉承载力计算6.2偏心受拉构件正截面受拉承载力计算6.3偏心受拉构件斜截面受拉承载力计算教学目的、要求:掌握受接构件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教学重点:受拉构件正截面受拉承载力计算教学难点:受拉构件正截面受拉承载力计算教学方法和手段: 采用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明确教学目的,突出重点,为 学生解惑。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 6.1 心受拉构件正截面受拉承载力计算 6.2 心受拉构件正截面

23、受拉承载力计算1、大偏心受拉构件正截面受拉承载力计算2、小偏心受拉构件正截面受拉承载力计算 6.3 心受拉构件斜截面受拉承载力计算作业布置:设计时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作为受拉受力构件是否合理?课后小结:备注教学时数:星期四3、4节课(第九周)授课类型:理论课授课章节: 7.1 7.3纯扭构件的试验研究及承载力教学目的、要求:了解纯扭构件破坏特征以及掌握纯扭构件的受扭承载力计算公式教学重点:纯扭构件的受扭承载力计算公式教学难点:纯扭构件破坏特征以及基本计算公式的建立教学方法和手段: 采用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明确教学目的,突出重点,为 学生解惑。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 7.1 述 7.2 扭

24、构件的试验研究1、裂缝出现前的性能2、裂缝出现后的性能 7.3 件的扭曲截面承载力 7.4 的计算 7.5 受扭承载力的计算公式 7.6 土结构设计规范的配筋计算方法作业布置:课后小结:备注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教案教学时数:星期一 5、6、7节课(第十周)授课类型:理论课授课章节: 7.4弯剪扭构件的扭曲截面承载力;例题讲解教学目的、要求:掌握弯剪扭曲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教学重点:掌握弯剪扭构件的扭曲截面承载力的方法教学难点:弯剪扭共同作m下构件破坏特征分析教学方法和手段: 采用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明确教学目的,突出重点,为 学生解惑。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 7.4弯剪扭构件的扭曲截面

25、承载力1、试验研究及破坏形态2、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配筋计算方法 例题讲解(弯剪扭曲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作业布置:7.2 7.3课后小结:备注教学时数:星期四3、4节课(第十周)授课类型:理论课授课章节:7.5在轴向压力、弯矩、剪力口扭矩共同作/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框架柱 受扭承载力计算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在轴向压力、弯矩、剪力口扭矩共同作/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 框架柱受扭承载力的计算方法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和手段: 采用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明确教学目的,突出重点,为 学生解惑。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 7.5在轴向压力、弯矩、剪力和扭矩共同作用下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框架 柱受扭承

26、载力计算作业布置:课后小结:备注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课程教案教学时数:星期一 5、6、7节课(第十三周)授课类型: 理论课授课章节:8.1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挠度验算 8.2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裂缝宽度验算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钢筋碎受弯构件的挠度及裂缝宽度验算方法;了解碎构件截面延 性概念以及耐久性设计教学重点:掌握钢筋碎受弯构件的挠度及裂缝宽度验算方法;了解碎构件截面延性概念以 及耐久性设计教学难点:计算方法的确定原则教学方法和手段: 采用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明确教学目的,突出重点,为 学生解惑。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 8.1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挠度验算1、截向弯曲刚度的定义2、短期截

27、向弯曲刚度R3、受弯构件的截向弯曲刚度 B4、最小刚度原则与挠度验算5、对挠度验算的讨论 8.2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裂缝宽度验算1、裂缝的机理2、平均裂缝间距3、平均裂缝宽度4、最大裂缝宽度及其验算作业布置:8.1 8.2课后小结:备注教学时数:星期四3、4节课(第十三周)授课类型:理论课授课章节: 8.3混凝土构件的截面延性 8.4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教学目的、要求:了解碎构件截面延性概念以及耐久性设计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和手段: 采用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明确教学目的,突出重点,为 学生解惑。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 8.3混凝土构件的截面延性1、延性的概念2、受弯构件的截面曲率延性

28、系数3、偏心受压构件截面曲率延性的分析4、框架柱的轴压比限值 8.4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1、耐久性的一般概念2、混凝土的碳化3、钢筋的锈蚀4、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设计作业布置:课后小结:备注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课程教案教学时数:星期一 5、6、7节课(第十四周)授课类型:理论课授课章节: 9.1概述 9.2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的设计计算9.3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的设计计算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预应力基本原理、张拉控制、应力及预应力损失等概念教学重点:张拉控制应力con教学难点:预应力损失计算教学方法和手段: 采用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明确教学目的,突出重点,为 学生解惑。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 1.1 述 1.2 应力混凝土轴心文拉构件的设计计算1 .轴心受拉构件各阶段的应力分析2 .轴心受拉构件使用阶段的计算3 .轴心受拉构件施工阶段的验算 1.3 应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