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高中物理会考复习实验题(必修全)_第1页
(完整版)高中物理会考复习实验题(必修全)_第2页
(完整版)高中物理会考复习实验题(必修全)_第3页
(完整版)高中物理会考复习实验题(必修全)_第4页
(完整版)高中物理会考复习实验题(必修全)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物理必修实验复习有效数字及一般仪器读数【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差异,分为 误差和 误差,均不可避免。减小系统误差的方法,是改进实验方法,改良实验仪器;减小偶然误差的方法,可以多进 行几次测量,求出几次测量的数值的平均值。【有效数字】从左往右,从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起,到右边最末一位估读数字为止,包括末位的零都是有效数字。如0.3600是 位有效数字。D、8.74X 105km1、以下数据是三位有效数字的是()A、5.30sB、0.08kgC、0.690N【读数】刻度尺、秒表、弹簧秤、温度表、电流表、电压表等一般仪器的读数,要求读到遢小刻度后再隹下值读二位2、请读出以下仪器读数O103015B、

2、电压表量程为C、电压表量程为V3V时,读数为15V时,读数为3126513204316 45 14D、该秒表的读数为秒分552418475914 01312111098 72857532237114实验一:长度的测量【游标卡尺】除电子仪器外,游标卡尺是高中阶段唯一不需要值读一的测量仪器。利用 可以测量零件的厚度和管的外径,利用 可以测量槽的宽度和管的内径,利用 可以测量槽和筒的深度。10分度20分度50分度游标总格数格格格游标总长mmmmmm精确度1 mm= mm101 mm= mm201 mm= mm50最终读数mm以下位数位位位【读数规则】读数=主尺读数+游标读数二(从游标的0刻度对上去读

3、)主尺cmxio +主尺mm +游标对齐格数x精确度 mm 3、用右图游标卡尺测量长度,可以准确到 mm,若用该游标卡尺测量一金属铜的外径如图所示,读数为mm。测量时应在 (同一 /不同)位置测量几次,再取 值。4、1 J J J J J J J, * * I L I. M I I J J I II II i i i iti | M ri | II r r p Q5巾 13 即hiiihiiiliiii iiiihiiijiiilii ,<1 IlllllllWlt 012 3 4mTTTinKT 叫6 7 0 9 1cm图左游标卡尺的精确度为 mm ,读数为 mm ;图右是 分度的游标

4、卡尺,读数为 cm实验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目的】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器材】木板、白纸、弹簧秤 一个、细绳套两条、 、铅笔、图钉【实验步骤】(1)在桌上平放一块木板,用图钉把白纸固定在木板上,把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的A点,另一端栓上细绳套(2)用两只弹簧秤分别勾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筋,。点位置及两个拉力 Fi、F2的 和,按一定标度作出两个力的图示,用求出合力,即图乙中的 (F/ F')(3)改用一只弹簧秤拉橡皮筋,将结点拉到 (同一/不同)位置 O,记下拉力,用 (同一/不同)标度作出力的图示。(4)比较理论上的合力 F和实际中的合力 F'(5)改变

5、两个分力的大小和夹角,再做两次实验。【结论】若F和F'的大小和方向均相近,我们就可以认为,在误差范围内,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弹簧伸长方向和细绳在同一直线上,并与木板平行B.实验中,两弹簧秤之间的夹角应取90°不变,以便算出合力的大小C.两个分力和合力都应尽可能大些,拉橡皮条的细线要长些D.同一次实验中,。点位置允许变动实验三: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目的】探究胡克定律【实验器材】铁架台、刻度尺、弹簧、钩码若干【实验步骤】(1)将铁架台放在桌上,讲弹簧和刻度尺固定在铁架台上。弹簧竖直静止时,测出弹簧的(2)依次在弹簧下挂上一个钩码、两个钩码、三个钩码每次在钩 码

6、处于静止状态时,测量弹簧的 ,算出弹簧的 Axo 避免弹簧超出弹性限度,拉力不要太 ,多测几组数据。(3)以A x为横坐标,拉力 F (等于钩码重力)为纵坐标,作 F-Ax 图,描点,用一条平滑的曲线连接各点。理论上,所描出的图线应 该是一条(直/曲)线。【结论】在弹性限度内,弹力和弹簧伸长成 (正/反)比,用公 式表不是 F=J实验四: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实验五: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打点计时器】打点计时器是使用 (交流/直流)电源的 仪器。电磁打点 计时器工作电压为 V,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工作电压是 V。当电源频率是50Hz时,它每隔 s打一次点,若 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计数周期为So【研究

7、匀变速直线运动】按如图方式接好实验仪器,先接通 电源,再释放小车,打下一系列的点。 舍弃开头比较密集的点,从某个点开始,算法原理举例求平均速度v总位移除以总时间sis2s3v AD 3T求瞬时速度v中间时刻速度=平均速度=总位移除 以总时间s2 s3vc2T求加速度a在相等的时间间隔 T里,相邻的位移 差 A s 相等,A s S2-S1= s 3-S2=且 A s=aT 2s2sia >2"每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分别标上A、B、C、D计数周期为To6、如图是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打出的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是50Hz,则纸带的运动 (是/不是)匀变速

8、直线运动,从 B点到D点的 平均速度为 m/s,纸带在打下D点时运动的瞬时速度大小是 m/s,打下A 到E点之间纸带的加速度为 m/s2。(计算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实验六: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目的】利用重物自由下落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121 2,、mv mgh (即一vgh )22【实验器材】铁架台、交流电源、打点计时器、带夹子的重物、【实验步骤】(1)按如图方式接好实验仪器,先(接通电源/释放纸带),后 (接通电源/释放纸带),计时器就在纸带 上打出一系列的点(2)多打几条纸带,从中挑选出点迹清晰的,第一和第二个点之间距离最接近 mm的纸带。记下第一个点的位置 0,并从纸带上任意点开

9、始依次取几个点1、2、3、4并量出各点到0点的距离hi、h2、h3、h4(3) “中间时刻速度=平均速度”的方法算出1、2、3、4各点的瞬时速度vi、v2、 v3、V41 2 .1 2 .1 2 .1 2(4)根据当地重力加速度 g计算,比较一v1与gh1、一v2与gh2、一v3与gh3、一 v42222与gh4看在误差范围内是否相等【结论】在误差范围内,重物下落重力势能的 (增加/减少)(等于/不等于) 动能的 (增加/减少),机械能守恒。实际上重力势能的减少略 (大于/小于)动能的增加,因为 *.«.*.0123457、关于“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重

10、物的质量尽可能大一些 B、需要用天平测出重物的质量C、实际上重力势能的减少略小于动能的增加 D、打点计时器应水平的放置19.20 em8、在用打点计时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重物 的质量为m=1kg,右图为实验所选取的纸带,。为第一个点,A、B C为从合适位置开始选取的三个连续点(其他 点未画出).已知电源频率为 50Hz,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g=9. 80m/s2.那么:(1)纸带的一端(选填“左”或"右)与重物相连;(2)根据图上所得的数据,应取图中。点和 点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3)从O点到所取点,重物重力势能减少量Ep=J,动能增加量Ek=J;(结果取 3位有效数字)(

11、4)实验的结论是实验七: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目的】1、描绘平抛物体运动的轨迹2、从轨迹中计算平抛物体运动的初速度【实验器材】斜槽(末端水平)、小球、重锤线、木板、复写纸、白纸(或坐标纸)、刻度尺、图钉、铁架台【实验原理】分解平抛运动:水平方向运动水平速度Vx=_水平位移x=_竖直方向运动竖直速度V尸竖直位移y=【实验步骤】(1)用图钉把白纸(坐标纸)和复写纸固定在木板上,木板用铁架台固定在竖直位置,用 检查木板是否竖直,调节斜槽使其末端保持 。记下斜槽末端处小球抛出位置O点,建立xoy坐标系(2)使小球从斜槽上某一位置 (有/无)初速滚下,小球通过复写纸在白纸 (坐标纸) 上打出一个点(3

12、)重复步骤(2)使小球从斜槽上 (同一/不同)位置释放,在白纸(坐标纸) 上打出一系列的点(4)用 (平滑的曲线/折线)连接各点,绘制平抛运动的轨迹图(5)在轨迹上选取合适的一点,用刻度尺量出该点的 和,先由公式求出t,再由 求出平抛运动的初速度V0 (或vo=)(6)在轨迹上另取几个点,分别按以上方法算出初速度,求出初速度的平均值9、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前应使斜槽末端的切线水平B、斜槽粗糙会影响实验结果C、必须测出小球质量D、必须测出小球运动时间实验八: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目的】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器材】铁架台、刻度尺、4 m的细线、小铁球

13、、米尺、I(1)按如图方式装好实验仪器,在平衡位置做好记号,用 量出悬线的长度1, 用 直接量出小球直径 d,则单摆摆长为 (2)将单摆拉开很 (大/小)的角度(一般小于 度),由静止释放,使单摆在一 个竖直面内摆动(不要摆成圆锥摆)(3)当单摆经过 位置时开始计时,用 测量单摆完兄n次全振动(一般3050次)的时间t,则单摆完成一次全振动的时间周期T=(4)将摆长和周期代入公式 g=计算重力加速度(5)改变 重做几次实验,算出重力加速度的 值10、关于“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应选用20cm左右的橡皮筋做摆线B、同一次实验中,单摆摆动振幅越小,周期就越短C、摆长

14、相同的情况下,小球质量越大,周期就越短n-1次全振动D、若测得g值偏小,可能是计算周期时,将n次全振动误记为实验九: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11、“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实验的简要步骤如下:A.将画有油膜轮廓的玻璃板放在坐标 纸上,数出轮廓内的方格数(不足半个 的舍去,多于半个的算一个),再根据 方格的边长求出油膜的面积SB.将一滴油酸酒精溶液滴在水面上,待油酸薄膜的形状稳定后,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用彩笔将薄膜的形状描画在玻璃板上C.用浅盘装入约 2cm深的水D.用公式d = V求出薄膜厚度,即油酸分子的大小E.根据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算出一滴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VF:用注射器或滴管将事先配制好

15、的油酸酒精溶液一滴一滴地滴入量筒,记下量筒内增加 一定体积时的滴数(1)上述步骤中一处步骤遗漏或步骤不完全,请指出:L Ui LBB1J AM 油酸分子(2)上述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是12、在做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中,将油酸溶于酒精,其浓度为每104mL溶液中有6 mL油酸.用注射器测得 1 mL实验十: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13、“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电路如图,图中 1是 表,2是表,在开关S闭合前,滑动变阻器滑片 P应滑到 (A/B)端。闭合S,在滑片向另一端滑动的过程中,电流表示数(增大/减小),电压表示数(增大/减小), 电流I与电压U (成/不成)正比,描绘出的伏安特

16、 性曲线是(直/曲)线,这是因为14、一个标有“ 4V、3W的小灯泡,当小灯泡两端的电压 U由零逐渐增大到4V勺过程中, 电压UO电流I的关系可用图象表示,在下列图中四个图象中,符合实际的是()实验十一: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15、“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实验电路如图,1在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滑片应滑到最 R-®-(左/右)端。闭合开关,在滑片向另一端滑动V(V)的过程中,电流表示数 (增大/减小),I电压表示数(增大/减小)II£若描绘出 的U-I图象如图所示,则这个电源的电动势 为V,短路电流为 A,内阻约为 Qo16、在“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中,右图是四

17、个电源的U-I图,其中电动势 Ei E,内阻ri2, 曰 曰,34 (以上四空选填“ <”、">”或“=”)实验十二:练习使用多用电表17、(1)多用电表面板如下图 1所示,使用前(选择开关 K指向“OFF),要先检查表针 是否停在刻度线的最 (左/右)端,如果不在该处,应调节旋钮 ( S/T/K ),这 一步叫 调零。(2)用多用电表测量某未知电阻的阻值,将选择开关旋到“X100” 位置,进行正确的操作后发现指针偏转角度过小,则应该换选 (“X 10” / “X 1K”)档。当 重新选档后,要进行 调零,即把红黑表笔短接,调节旋钮 (S/T/K),使指 针指到刻度线的最

18、 (左/右)端,然后再进行测量。(3)在如图所示的多用电表表盘中, 将三条弧形刻度按从上到下的顺序, 分别设为第1、 第2和第3条刻度。用直流 50V档测量电压时,应从第 条刻度读数;用直流 100 mA 档测量电流时,应从第 条刻度读数;当用该多用电表测量电阻时,应从第 一条刻 度读数。若K指向“X 1K” Q,指针指示如图 2所示,则所测电阻为 Qo实验十三:练习使用示波器18、如图为示波器面板。 一位同学在做“练习使用示 波器”的实验时,进行了如下的操作:(1)打开电源,预热一两分钟后,他调出一个亮斑,发现亮斑较暗,可以调节 旋钮使亮斑变亮,然 后调节 和 使亮斑最圆最小,但亮斑位于屏上

19、的左上角。若想将这个亮斑调到屏幕的正中央,他应该调节 和 旋钮(填旋钮对应的数字)(2)为观察示波器的水平扫描作用,他调节相应的 旋钮,看到屏上的亮斑从左向右移动,到达右端后又很快回到左端。之后,他顺时针旋转 旋钮以增大扫描频率,此时屏上观察到的现象是 ,(3)为观察按正弦规律变化的电压的图线,他把扫 描范围旋钮置于左边第一挡(10100Hz)。要由机 内提供竖直方向的按正弦规律变化的电压,他应将旋钮置于 位置。若观察到波形图象振幅稍微偏小, 可以 (顺/逆)时针旋转 ,旋钮,使图象在竖直方向的幅实验十四:传感器的简单应用19、某同学做“传感器的简单应用”实验装置如图,图中 1是, 2是在左图

20、实验中,当他发现 1的示数在 减小,则杯中的水温度在 (升高/ 降低);在右图的实验中,当光照增强, 1 的示数就 (增大/减小)实验十五: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实验目的】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实验器材】平行玻璃砖、白纸、大头针若干、直尺【实验步骤】(1)把白纸固定在木板上,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aa'作为界面,画出入射光线 AO,并过。点作法线NN。把玻璃砖放在白纸上,使它的 一个长边跟aa'对齐,并画出玻璃砖的另一个长边bb'(2)在AO线段上竖直地插上两枚大头针Pi和P2,它们之间的距离尽量 (大/小)些,用眼睛在玻璃砖的bb'一侧观察,在合适的位置竖直地插上大头针

21、P3, 使 P3,同样地在玻璃 bb'一侧再 竖直地插上大头针 P4,使P4 <(3)记下P3和P4的位置,移去玻璃砖和大头针,过P3和P4引直线O' B,与bb'交于O'点,连接。与O', OO'就是玻璃砖内的折射光线的方向。则入射角i=/,折射角r=/。 则玻璃的折射率计算公式为n=(4)用量角器量出入射角i和折射角r的度数。从三角函数表中查出入射角和折射角的 sini正弦值,记入自己设计的表格里,算出不同入射角时的值。比较一下,看它们是否sin rsin i接近一个常数,求出几次实验中所测的 值,这就是玻璃的折射率。sin r20、两

22、同学做“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实验。甲同学按原始方法量 出入射角和折射角,查出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正弦值分别为0.71和0.47,则玻璃的折射率为。乙同学由于没有量角器,在完成了光路图以后,以 O点为圆 心,10cm长为半径画圆,分别交线段 OA于A点,交O、O'连线 延长线于C点,过A点作法线NN'的垂线AB交于B点,过C点 作法线NN'的垂线CD交NN'于D,如图所示,用刻度尺量得 OB =8cm, CD = 4cm。由此可得出玻璃的折射率为 。有效数字及一般仪器读数【误差】 系统 偶然【有效数字】4 ACD【读数】A、6.50 B、1.15 C、5.75D、348

23、.72实验一:长度的测量【游标卡尺】外测量爪内测量爪 深度尺10分度20分度50分度游标总格数_10_ 格_20格_50_ 格游标总长_9_mm_19_mm_49_mm精确度10 mm=_0J_mm120 mm=_0.05_mm1mm=_0J02_mm最终读数mm以下位数_1一位_2_位_2一位【读数规则】3、0.18.3 不同平均4、0.053.80501.044实验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器材】2橡皮筋刻度尺【实验步骤】(2)大小 方向平行四边形定则F (3)同一 同一【结论】力的合成和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5、AC实验三: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步骤】(1)原长(2)总长 伸长量 大(3)直【结论】 正 k x实验四、实验五【打点计时器】 交流 计时 462200.020.1【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6、是 0.700.902.0实验六: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器材】 纸带 刻度尺【实验步骤】(1)接通电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