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七章南方地区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1 .运用地图简要评价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位置。2 .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举例说出长江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3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4 .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说明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5 .结合有关资料说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6 .树立和谐发展的人地观念,培养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重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 .运用地图简要评价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位置。2 .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说出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3 .运用地
2、图和其他资料归纳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4 .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说明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5 .结合有关资料说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教学难点1 .运用地图简要评价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位置。2 .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说出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2.教学过程自主学习1 .人们常用、来赞美长江三角洲。2 .地理位置:长江三角洲主要位于 (河流)下游地区,濒临 和(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沿江沿海港口众多,是我国 的中枢。3 .范围: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包括 市、省南部和省北部地区。4 .地形、地势: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形以
3、为主,地势,河网。是我国重要的 产区、重要的 产区,自古以来就是我 国著名的“5 .气候类型。气候特点是 。【导入新课】欣赏歌曲:江南水乡。师:花桥碧水弯/江堤柳丝长/微风轻吻荷塘/醉我江南水乡/竹篙轻轻点/小船入画廊/一曲 丝竹小唱/醉我江南水乡/江南水乡 人间天堂/香喷喷的日子/粉嘟嘟白船娘/仿佛幽梦弥 漫唐宋清香/染你一身芬芳同学们,一曲江南水乡,你醉了吗?未到江南,心到江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 长江三角洲I,领略这片令人梦牵魂绕的人间天堂。【新课教学】一、位置与范围【探究一】读“长江三角洲地区范围”图(如下图),描述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范围。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发言展示、师生点评。小结:
4、长江三角洲位于长江下游,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等地区。【探究二】读“长江三角洲在我国的地理位置”示意图(如下图),探究:长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 有什么优越性?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发言展示、师生点评。(教师根据课堂需要适时提示:从沟通东西、联系南北和对外交流几方面展开讨论。)小结:长江三角洲位于长江下游,东临黄海、东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地理位置十分 优越。该地区可以依托长江水运,沟通东西部地区;依靠沿海航运,联结南北方地区;通过 远洋航线,加强对外经济交流。【承转】水是生命之源。仅从“水乡”、“鱼米之乡”的称号就可以看出长江三角洲的发展与“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个“水”,指的
5、是什么呢?对,就是长江。那么,长江对该区域的 发展有着怎样的影响呢?二、河流与区域发展【探究一】结合学过的有关长江的知识,说说长江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有哪些有利或不利的影 响。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发言展示、师生点评补充。(教师根据课堂需要适时引导提示)小结:禾IJ:塑造肥沃的平原、提供充足的水源、便利的水路交通、发展水产养殖等。弊:洪涝灾害、水体污染等等。(转)通过刚才的学习,大家能够认识到河流与区域发展的关系了吗?下面就来试一试 吧。【探究二】读下列两则材料,思考问题。材料一:成都平原主要由岷江及其支流冲积而成,像一把扇子平铺在四川盆地的西部,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原来岷江上游流经地势陡峻
6、的万山丛中,一到成都平原,水速突然减慢,因而夹带的大量泥沙和岩石随即沉积下来,淤塞了河道。每年雨季到来时,岷江和其它支流水势骤涨,往往泛滥成灾;雨水不足时,又会造成干旱。战国时期秦国郡守李冰组织当地人民,在岷江出山流入平原的灌县,建成了都江堰。李冰采用中流作堰的方法, 在岷江内用石块砌成一个分水的工程,叫都江鱼嘴。鱼嘴把岷江水流一分为二。东边的叫内江,供灌溉渠用水;西边的叫外江,是岷江的正流。又在灌县城附 近的岷江南岸开凿山岩筑成离堆。离堆夹在内外江之间,东侧是内江的水口,称宝瓶口,具有节制水流的功用。 夏季岷江水涨,都江鱼嘴淹没了,离堆就成为第二道分水处。内江自宝瓶口以下进入密布于川西平原之
7、上的灌溉系统,“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保证了大约300万亩良田的灌溉,使成都平原成为旱涝保收的天府之国。材料二:都江堰灌区示意图、都江堰示意图(如下)郡江触建区承启黑1 .说说岷江对成都平原农业发展的利与弊。2 .说说都江堰对成都平原农业发展的作用。学生独立完成、发言展示、师生点评补充。答案:1 .禾I:冲积平原、提供灌溉、水产养殖、水运交通等;弊:洪涝灾害等。2 .有效分流岷江水量,保障灌溉,避免水患。【探究三】读“长江沿江地带地形图”“沿长江干流地形剖面图”,分析长江上游和下 游对区域发展影响的差异。长江沿江地带地形图沿长江干流地形剖面图1 .比较长江上下游地区的地形地势特点。2
8、.完成不同地区与其区域开发方式的连线,并说明理由。上游下游航运水电开发种植业 林牧业 水产养殖旅游业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发言展示、师生点评补充。(教师随时引导提示)小结:长江上游多流经高原、山地、盆地,落差大,水流急,宜于发展水电开发、林牧 业、旅游业等;下游地区地势低平,江阔流稳,宜于发展航运、水产、种植业等。【启发总结】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探究学习,你对河流与区域发展的关系有哪些认识?学生各抒己见、发言展示、师生点评总结。【总结】河流给人类的区域发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也会给人类带来灾害。不同的河段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又存在明显的差异。人类在利用河流发展经济的时候,要遵循自然规律, 科学规划,因地制
9、宜,合理开发,最终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赢。【承转】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使长江三角洲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人口稠密的富庶繁华之地。红楼梦里有两句话,“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指的就是这个地区。时至今日,长江三 角洲的城市发展又如何呢?三、我国最大的城市群【探究一】认识长江三角洲的城市分布特点。号IB6历史文化名城上海当杭州电效应k示意忖(1)根据图示,说说你对“同城效应”的理解。1.读“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分布”图(如上),找出该地区的历史文化名城、重要 功能城市及核心城市上海。2.自学教材第52-53页的三个自然段。3.谈谈自己的感想。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发言展示、师生点评。小结: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
10、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形成了我国最大的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转)城市的快速发展也必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长江三角洲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探究二】认识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的影响。1.认识区域发展与“同城效应”。读“上海与杭州同城效应示意”图,探究下列问题。上升中核心城市上海更要功能城市(2)据图分析,产生“同城效应”的重要条件是什么?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发言展示、师生点评。小结:随着经济的发展,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交流日益频繁。借助发达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 人们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间,就像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一样, 即 所谓“同城效应”。2.
11、阅读资料,认识区域发展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资料:张予墨的家住在昆山,爸爸在上海工作,妈妈在苏州工作。张予墨的爸爸、妈妈 每天晚上都要回到昆山的家。下表列出了昆山到上海苏州的不同交通方式所需的时间。交通方K昆珅*和a廿*后蝗用耳商速性路盘山一上海门分仲尼山T州甫速公盛昆山一上通的1小时昆山一靠州约t小时(1)与传统生活方式相比,张予墨一家人的生活方式有什么不同?这样的生活方式有哪些利弊?(2)人们的生活方式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变化?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发言展示、师生点评。(教师随时引导提示)小结: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人们创业的机会更多、 选择就业的空间更广阔, 走出家门
12、到其它城市创业就成为了可能,而发达的交通运输使这种新的生活方式成为了现实。【承转】区域的发展促生了 “同城效应”,上海人和杭州人都可以更方便地观赏西湖美景和外滩风光,这本身就促进了什么产业的发展?是的,旅游业。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旅游业非常发达的地区之一。四、地方文化特色与旅游业1 .独特的水乡风情和深厚的历史积淀回顾你的所见、所闻,哪些是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特色文化有关的?快与大家分享一下 吧?(教师可以适当提示,如风景名胜、神话故事、历史名人、地方戏曲、特产小吃等)学生发言、师生点评。依次展示下列图片,进一步感受长江三角洲地区独特的水乡风韵和地域文化。小结:独特的水乡风情和深厚的历史积淀。(
13、转)“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用这句诗来形容长江三角洲的旅游业是 否合适?为什么?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发言展示、师生点评。小结:长江三角洲地区发达的交通、完善的服务设施促进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师:谁来总结一下,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旅游业有哪些有利条件?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发言展示、师生点评。总结:长江三角洲地区优美的水乡风光和深厚的历史积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吸引着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游览,再加上发达的交通和完善的服务设施,使长江三角洲地区成为我国旅游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师生课堂总结,完成板书】【板书】鱼米之势长江三角洲删区(以长江沟通东西 ,江海交汇 依海运连接南北 1 <借远洋走向世畀河流与区域发展r城镇分布城池发展1同城效应I生活方式的变化水乡风情【文化恃色与旅游4L历史积窟课堂检测1 .下列城市既是我国著名的河港又是海港的是()A.重庆 B.上海 C.松花江 D. 青岛2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形特点是()A.地表支离破碎,沟壑纵横B.地表平坦开阔,一望无际C.地形以丘陵为主,平均海拔在 50米以下D.地势平坦,湖泊、河网稠密3.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气候特点是()A.夏季炎热,冬季温和,降水丰沛B.夏季炎热,冬季寒冷,降水较少C.夏季炎热,冬季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古树保护培训课件
- 培训师如何做:授课呈现技巧与培训方法
- 《医疗机构管理实务》课件
- 起重安全警示教育培训
- 《精神疾病识别与干预》课件
- 车库出租协议和租赁合同
- 《深海利器公司介绍》课件
- 车辆抵押借款协议合同书
- 完善劳动合同管理的实施方案计划
- 浙江婚前协议书
- 机械样机摆放协议书
- 地毯维修工程合同协议
- 2025年嘉兴市九年级中考语文一模试卷附答案解析
- 2025年安徽数学中考第2题:科学计数法【含答案】
- 荒料购销合同协议
- 2024年榆林市社区专职工作人员招聘考试真题
- 双重预防机制管理制度
- 2025年中小学《研学旅行》实施方案 (汇编3份)
-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课课练-第21课 我不能失信(含答案)
- 2025廊坊师范学院辅导员考试题库
- 2025上半年黑龙江大庆市肇源县人才引进110人重点基础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