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时分层作业人口分布(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练1 .以下地区属于世界人口稠密区的是 ()A.非洲东部索马里半岛B.西亚环波斯湾沿岸C.南亚恒河平原D.南美亚马孙平原C 人类集中生活在温带、亚热带的河流中下游平原或沿海平原地区。 所以南亚恒河平 原是世界人口稠密区之一; 非洲东部索马里半岛、 西亚环波斯湾沿岸气候干旱, 自然环境恶 劣,不适宜人类居住,人口密度小;南美亚马孙平原气候湿热,不适宜居住。2 .读厄瓜多尔示意图,厄瓜多尔约一半人口居住在中部,其优势自然条件是()6B.降水丰富D.河网稠密A.地势低平C.气候凉爽C 由图可知,赤道横穿厄瓜多尔北部, 位于热带,根据河流流向判断中部地
2、区地势高, 气候凉爽,适宜居住,所以厄瓜多尔一半人口居住在中部,降水不是主要因素,中部河网密度小。3 .该图所示最有可能反映的地区是()A.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8 .恒河平原与喜马拉雅山的过渡地带C.亚马孙平原与巴西高原的过渡地带D.刚果盆地与东非高原的过渡地带4.该地区海拔500米以下地区人口密度低的原因是()A.气候湿热,不适宜人类居住B.地势低平,洪涝灾害频繁C.峡谷地带,交通不便D.气候干燥,水源缺乏3. D 4. A 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口密度最大的地方位于海拔1 0001 500米之间,东非高原与刚果盆地的过渡地带,因位于赤道附近,人口主要分布在海拔1 0001 50
3、0米之间的东非高原上。四川盆地海拔在200500米左右,恒河平原在 200米以下,巴西高原低于1 000米。第4题,该地区500米以下地区位于刚果盆地,因位于赤道附近, 加上海拔低,气候过于湿热,自然条件恶劣,不适宜人类居住。下图是我国基于密度分级的人口一面积比重图。读图完成56题。, 占息人口的tt乖占总面更的比值5 .图中显示()A.我国绝大部分地区为人口密度高值区B.我国人口集中分布在人口密度高值区C.人口集中分布在人口密度为100150人/平方千米的地区D.人口密度越大,其所占的人口比重也越大6 .图中K处最可能位于()A.长江三角洲B.黄土高原C.四川盆地D.东北平原5. B 6.
4、A 第5题,图示信息显示我国人口主要集中于人口密度高值区,这些地区占 总面积的比重较小。 第6题,图中K处占全国总面积的比重小,但人口比重相对较大,人口稠密,长江三角洲与之相符。地形起伏度指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内,最高点与最低点海拔的差值(数值为相对值,数值越大表示地形起伏越明显)。下面两图分别为我国沿某经线的地形起伏度和我国不同地形起 伏度上人口的累积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 78题。口 JDJ2a 33口 jIF 岁 41 42二 44 二好纬度7 .地形区为()A.青藏高原B.四川盆地C.黄土高原D.东南丘陵8 .下列关于我国人口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形起伏度越大,分布的人口越多B.地
5、区人口空间分布比较均衡C.地形起伏度12地区分布的人口达 20%D.地形起伏度1以下地区人口超过 80%7. A 8. D 第7题,图中地形区地形起伏较小,在相应纬度处我国东部地区多低山 丘陵,地形起伏大。青藏高原上地形起伏小,有“远看是山,近看是川”之说。A正确。第8题,读图中信息可知,在地形起伏度小于 1的地区,集中了我国全部人口的 85% D正确。9 .读下面的图表,回答问题。图1干旱地区人口分布图2人口分布随海拔的变化表环境温度对人体的影响生命障碍不利高温高温舒适低温不利低温冷金属粘皮49 C29 C24 C(21 3) C18 C10 CV 20 C(1)分析图1、图2和表中信息可知
6、,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分别是 和。(2)由表中信息可知世界人口最集中的温度带是 。(3)图2中人口集中分布在海拔为0200米地区的原因是: ;。(4)上述自然因素往往通过对人口 的影响来影响人口数量的变化,同时又通过 人口分布来影响 的形成和发展。【解析】本题通过对图表的分析得出相关结论,既考查学生分析图表的能力,又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水源、地形、气候是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世界人口最集中的温度带是温带和亚热带;人口集中分布在平原地区的原因有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交通便利等;自然因素主要通过对人口增长的影响来影响人口数量;自然条件好的地区人口密集,有利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7、【答案】 (1)水源地形气候(2)温带和亚热带(3)地形平坦 土壤肥沃交通便利(4)增长城市冲A挑战练下面的两幅图表示我国的人口密度与海拔和年降水量之间的对应关系。读图,回答1012题。0 500 DOO L 500 2 000 2 500JCMMI3 5W10 .下列关于两图的解读,正确的是 ()左图中的纵坐标为海拔,右图中的纵坐标为人口密度两图的纵坐标都为人口密度左图中的横坐标为海拔, 右图中的横坐标为年降水量左图中的横坐标为年降水量,右图中的横坐标为海拔A.C.B.D.11 .两幅图所表示的论断正确的是()随海拔升高,人口密度均匀递减随着年降水量减少,人口密度均匀增加在1000米以下随海
8、拔升高,人口密度降低; 以下随年降水量增加,人口密度提高;A.1 000米以上人口密度降速变慢1 000毫米以上增速变慢B.在1 000毫米C.D.12 .下列关于图中各点的说法,正确的是()图中A点可能位于青藏高原某地图中C点可能位于四川盆地图中E点可能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图中D点可能位于东北平原A.B.C.D.10. B 11. C 12. A 第10题,人口分布受地形、 气候等因素的影响, 平原地区人口密 度较大,降水适中的地区人口密度比气候干旱的地区大。人口密度除城市外, 绝大部分地区很难超过1 000人/千米2,所以两图的纵坐标均表示人口密度,左图的横坐标为海拔,右图 的横坐标为降水量
9、。 第11题,认真读图,可以看出人口密度随海拔升高而降低,但在1 000米以上,降低速度减慢;人口密度随年降水量的增多而升高,但在1 000毫米以上增速减慢。第12题,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 4 000米以上,人口密度很低,A点符合;四川盆地位于地势的第二级阶梯,平均海拔较高,C点不符合;塔克拉玛干沙漠降水很少,人口密度也很低,E点符合;东北平原年降水量多为400800毫米,D点不符合。13 .读图1、图2,回答下列问题。图1我国东、中、西部人口密度对比(1990年)图2 我国东、中、西部人口密度对比 (2000年)(1)我国人口分布有何差异?产生的原因是什么?(2)对比两图,与1990年相比,2
10、000年我国西部地区人口增长状况是怎样的?中部和 东部地区人口增长状况如何?其原因分别是什么?(3)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否随历史发展一成不变?为什么?【解析】第(1)题,由图1、图2东、中、西部地带的人口密度的数值大小可知,我国东部地区人口稠密,西部地区人口稀疏,差异产生的原因主要由东、 中、 西部地带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造成的。第 (2) 题,通过图 1、图 2 两幅图中东、中、西部地带人口密度数值的比较可知,西部地区人口减少,中部地区人口增加,东部地区人口增长迅速,这主要是由于外来人口的迁入造成的。第 (3) 题,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在不同时期是不同的, 在原始采猎时期, 自然因素是主要因素,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自然因素的影响逐渐降低,社会经济的影响逐渐增强,现代工业文明时期主要为社会经济因素。【答案】 (1) 东部地区人口稠密,西部地区人口稀疏。东部地区自然条件优越,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气工程师资格证书考试准考信息试题及答案
- 商务礼仪师考试阶段性评估方法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纺织机械企业管理实践试题及答案
- 电气工程师资格证书考试学科知识结构试题及答案
- 针灸推拿学在中风内科治疗中的理论研究
- 如何应对商务礼仪师考试的语言障碍试题及答案
- 机械工程师资格证书考试效率最大化试题及答案
- 电气工程师资格证书考试复习计划
- 2024年质量工程师考试的主题试题及答案
- 明确质量工程师考试的常见难易程度试题及答案
- 交通工程基础习习题及参考答案
- 读书知识竞赛试题含答案
- 线路送出工程质量创优项目策划书
- 企业全面战略管理、年度经营计划、预算管理、绩效管理
- 100T汽车吊性能表
- SOP0420201洁净空调系统清洁消毒预防性维护保养操作规程报告
- 试样切取和加工制备作业指导书
- 中国民主同盟入盟申请表(样表)
- 数学分析简明教程答案尹小玲邓东皋
- 壁球馆施工方案
- 申请英国签证在职证明中英文版(共2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