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国也 》教案设计_第1页
《寡人之于国也 》教案设计_第2页
《寡人之于国也 》教案设计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寡人之于国也 ?教案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教育目标1学习本文比喻鲜明,善用排比,对偶,增强文章气势的特点。2了解课文中词类活用的语言现象,及一词多义的准确运用。二、能力训练目标1学习巧用比喻释疑的方法,提高论辩能力。2提高掌握古汉语常识的能力。三、德育渗透目标1理解孟子主张行仁政,重视民心的向背,利民保民的积极思想。2对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进行探讨。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方法重点:学习孟子善用比喻说理,气势充分的论辩方法。难点:对孟子仁政内容的理解。解决方法:1对课文第三局部阐述实行王道的七种措施的正确理解。这局部实际上是孟子仁政内容的具体化。2对孟子及?孟子?一书的了解。课时安排2课时学生活动

2、的设计1课前预习1熟读课文。2借助字典,正确译文。3归纳文意,记下学习的难点。2课内采用专题讨论的方法。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明确目标1疏通课文,把握文章的主旨及结构。2了解作者,作品及相关知识。二、整体感知1解题本文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题目是编者加的。?孟子?是先秦儒家学派的著作,记录了孟子的言行,是孟子的弟子编辑的,共七篇。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在山东省邹县人,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的中心思想是仁义。主张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重视民心的向背。主张制民之产使农民有规定数目的田可耕,但同时却主张恢复西周井田制度。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曾游说齐宣王、梁惠王

3、,宣传他的政治主张,但始终未被采纳。?孟子?的文章很雄辩,感情强烈,辞锋犀利。在宣传主张、论辩事理时,常能分析对方的心理,因势利导,步步深人,层层进逼,以使自己的论辩最后获胜。?孟子?还善于运用譬喻来说明道理。常于沉着谈论之间引喻比照,意思精列。2文章的主旨及特色本文是记孟子答梁惠王问所讲的几段话,主要内容是说明王道政治的。先针对梁惠王的疑问,用比喻说明凶年移民移粟是小恩小惠,然后正面论证只有行王道、施仁政才能使天下之民归顺。孟子托言古制,提出五亩之宅、百亩之田的措施和要求,实际上是无法实现的,但主张减轻劳役、开展生产、兴办教育、利民保民,还是反映了孟子保民而王的积极思想。全文结构严谨、层次清

4、楚,论证严密,说服力强,全文围绕保民而王的观点,首段先写梁惠王质疑,为答问作准备。第二段针对疑问,巧用比喻释疑,使惠王明白小思小惠无望民之多于邻国。第三、四段正面论述行仁政的措施和好处。末段巧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批驳人死罪岁,自然得出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的结论。显示了孟子的辩才。全文比喻鲜明,善用排比,对偶,更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节奏感。3本文学习的知识点掌握本文的通假字:直只;无毋,颁斑;涂途正确分辨古今异义词,如寡人河请走或嘶。准确使用一词多义的词。如:于、王,以食之。注意词类活用的词。鼓、树、衣、谨、王。三、重点、难点的孝习与目标完成过程1预习课文1借助字典,通读,通译课文。2标出课文结

5、构层次,归纳文意。2导入新课1学生复述课文。2用课文原话答复以下问题,目的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孟子是怎样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之收并无本质区别的?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那么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那么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孟子认为只有实行仁政,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他的仁政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人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

6、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也。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梯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那么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3介绍作者、作品。4文章梳理问答。1本文中心内容是什么?参考答案本文记载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围绕民不加多的问题展开讨论,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并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新会的不平等。2试概括本文的结构参考答案全文共分三局部第一局部第1段梁惠王察邻国之政,无如

7、寡人之用心者但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据此提出疑问。第二局部孟子对曰至那么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孟子用设喻的方法,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第三局部第3段5段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四、总结、扩展综至全篇,段落清楚,层次井然,三局部的末尾,依次用寡人之民不加多,那么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做为每一局部的画龙点睛之笔,既标明三个局部的联系,又将每段议论的要点点明,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第二课时一、明确目标1学习孟子善用比喻说理,气势充分的论辩方法。2对孟子仁政内容的理解。3分类整理古汉语常识。二、整体感知孟子善于雄辩,并气势充分,使其自己仁政的观点鲜明,明确,学习时要研

8、究其具体的方法。对于古汉语常识,要注意准确把握,探寻规律。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1出题讨论式讨论题:1为什么说孟子善用比喻说理,他如何做到论辨的气势磅礴?参考答案孟子善用比喻说理的善用重要表现在用对方熟悉的事例设喻,启发对方,使对方容易接受。梁惠王喜欢打仗,就用战争做比喻,如用五十步笑百步比喻梁惠王所尽心于国不比邻国之政好多少;用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的荒唐,说明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统治者的虐政。作品读起来气势磅礴的原因,是多用了排偶句式,在第3段中阐述了王道之始的道理。孟子以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三组排偶句,提出了开展生

9、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后所产生的效果。连用不可胜也的句式,给人以吃不完,用不尽的感觉,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2对孟子仁政内容应如何理解?参考答案集中在文章的第3局部,即第35自然段。这里阐述了孟子实行王道的七种措施,是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库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总之,孟子以为解决民不加多的状况,就要除虐政,施仁政,行王道,使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

10、饱穿暖用足,接受教育,懂得礼义。2以训练式,完成分类归纳古汉语现象。1通假字直不百步耳直,通只,不过。句意是:只是没有跑百步罢了。那么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不要。句意是:不要期望百姓比邻国的多。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句意是:头发花白的老人不会在路上背着东西顶着东西了。涂有饿殍涂,同途,道路。句意是:路上有饿死的人。2古今异义词寡人之于国也寡人,古代国君称自己的谦词。今用于形影孤单的人。句意是:我对国家。河内凶河,黄河。今泛指河流。句意是:河内遇到饥荒。请以战喻请,请允许我。今常用于对方请坐,让对方坐下;请指导让对方做指导。句意是,让我用打仗来作比喻。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可以,可是可以

11、,以是凭借。今常连用,表示同意,认可。句意是:七十的人可以凭借它吃到肉。弃甲曳兵而走走,跑,这里指逃跑。今常指一般的行走。句意是,抛弃铠甲,拖着兵器逃跑。或百步而后上或,有的人,不定代词。今常用于选择复句中的选择词。句意是,有的人逃跑百步后停止下来。斯天下之民至焉斯,那么,那么。今常用于代词,当这此讲,如斯文等。3一词多义于那么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比,介词寡人之于国对,介词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在,介词王然而不王者为王,动词,读wng梁惠王曰君王,名词,读wng以请以战喻让,介词可以无饥矣凭借,介词以时入山林按,介词申之以孝悌之义把,介词食狗彘食人吃,动词食而不知检食物,名词之填然鼓之没有意义的衬字

12、王道之始也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五亩之宅的,助词。中之以孝悌之义代词,代百姓。4词类活用填然鼓之鼓,名词带宾语之作动词。敲起鼓。句意是:咚咚地敲着战鼓。树之以桑树,名词带宾语之,作动词。种植。句意是: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衣,名词带宾语帛作动词,穿上。句意是五十的人可以凭借它穿上丝织品的衣服。谨庠序之教谨,形容词作动词,认真从事。句意是: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然而不王者王,名词受副词不的修饰作动词,为王,使天下百姓归顺。5古汉语句式判断句非我也,岁也。也,表判断。句意是,不是我,是年成啊。倒装句未之有也否认句,宾语前置,应未有之也。句意是,没有听说过这种情况。省略句可以无饥矣。以后省略宾语之。句意是,可以凭借它没有饥饿了。四、总结、扩展文言文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准确地解释文言实词,是学好文章的关键。判断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应做到以下几点:1牢记实词的根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及课文中例句及文言词法句法。2从字形、字音入手推求字义。3利用文言句法特点判断词义。4利用词的构成方式判断词义。5从具体语境出发,顾及上下文去判断词义。理解孟子所说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