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培智一年级教案有没有(0-10) 教案】培智一年级数学教案所用教材:全日制培智学校教科书试用课本.数学(第一册),人民教育出版社授课年级:培智一年级授课年级学生特点:本班学生智力与同龄正常儿童相比比较落后,他们的学习以具体形象为主,对抽象概念的理解比较困难,对知识接受能力不强,注意力不集中,课堂纪律意识差,活泼好动,容易受外界影响。他们的记忆力差,容易遗忘需反复强化。课题名称:复习数字1 4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a. 学会 1 4 的读法b. 了解写法并能书写c. 在生活中能的到运用2 . 能力目标a. 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能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b. 锻炼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2、和独立思考能力c.锻炼学生模仿动手能力、集中注意力能力3 情感目标让学生能更好的了解数学,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1 4 的读法,学会读数与数数。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的事物掌握知识。通过老师示范、学生反复练习读音。难点:学习1 4 的写法,学习通过动手模仿老师更好的掌握数字的写法。三教学安排1 课时四教学过程1 复习知识( 1 )师:同学们,伸出你们的右手和老师一起数一数。(先后伸出 1 到 4 根手指和学生一起数一数)( 2)师:现在看黑板,看看老师画了什么?(在黑板上画三角形,然学生数一数有几个并让学生上黑板把数字写出来。)( 3)师:现在,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读一读。
3、(老师先带同学一起读再让学生单个起来读)( 4)师:现在谁想当小老师带大家读一读( 让学生到黑板前代同学读,增加趣味性和学生积极性)2 . 写一写师:现在,老师发给你们作业本,同学们在作业本上写一写课题名称:0 的学习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a. 学会 0 的读法b. 了解0的写法并能书写c. 在生活中能的到运用2 . 能力目标a. 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能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b. 锻炼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c.锻炼学生模仿动手能力、集中注意力能力3 情感目标让学生能更好的了解数学,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0 的读法,学会读数与数数。让学生从实
4、际生活中的事物掌握知识。通过老师示范、学生反复练习读音。难点:学习0 的写法,学习通过动手模仿老师更好的掌握数字的写法。三教学安排第 1 课时(共二课时)四教学过程1.复习( 1 )师:同学们看看黑板上有什么?(老师在黑板上画出苹果,然后让同学数一数有几个,复习1-4)( 2)师:我们一起读一读。2 新授( 1 )师:同学们,看黑板上还有没有苹果?(把黑板上的苹果擦掉)( 2)师:同学们,没有怎么表示呢?没有就是零。那么零长的是什么样子呢?(老师在田字格中写出零)( 3)师:那它怎么读呢?我们一起读一读。(先齐读,再单个读,老师纠正发音)( 4)师:同学们看老师手里有什么?(出示一支铅笔)(
5、5)师:看老师手里还有铅笔吗?(把铅笔收起,手里不拿任何东西)( 6)师:没有用什么表示呢?没有就是零( 7)师;现在我们一起看看零怎么写?看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什么?【篇二:培智一年数学上册教案】9月 11 日 课题:准备课 教学目标 通过实物、图片的教学对刚入学的培智儿童进行思想教育,培养他 们尊师爱校、爱学习的良好行为习惯。重点、难点:通过实物、图片的教学对刚入学的培智儿童进行思想教育,培养他们尊师爱校、爱学习的良好行为习惯。教 具:挂图一教学过程:常规教育。1 认识同学、老师。2 说明上课要求:师生问好,上课要坐好,有事要举手,不要随便讲话。二带学生参观学校环境。三看图教学。图一:1 教师
6、对照书上的插图进行启发,引起学生看图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介绍:这幅图是新学年的开始,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来到学校。2 指导学生按照从左到右、从远到近的顺序观察画面内容。3 根据图回答问题:图上都有哪些人、物?他们在做什么?图中有几名学生?几名老师?图二:1 引导学生观察图上的内容。2 、 回答问题:( 1 )他们都在做什么?( 2)数数图中共有多少个人?( 3)女同学有多少个人?男同学有多少个人?( 4)扫地的有几个人?浇花的有几个人?踢球的有几个人?( 5)向日葵有几朵?小鸟有几只?月季花有几朵?四巩固练习。1 让学生复述图中的内容。2 表演图中人物的行为。五、 总结。六作业。1 看 13
7、 页图画,理解图意。2 预习 45 页内容。9月 7 日课题:认识大、小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观察实物,进行比较对照,初步理解“大、小词语的含义。重点、难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实物,进行比较对照,初步理解“大、小 ”词语的含义。教具:几种大小不同的球类实物和图片。教学过程:一复习。1 出示上节课教学的图画,让学生说说图上的各类物体的个数。2 出示 4 个正方形,5 个三角形,8 个圆形,请同学分别数一数每种图形的个数。二新课。1 让学生观察教科书第4 页上的三组图后回答问题:( 1 )他们分别在做什么?( 2)出示足球和皮球让学生比较谁大谁小?( 3)出示皮球与乒乓球让学生再比较他们的大小。2 教师
8、贴出牛和羊的图片,让学生指出谁大谁小,并指名学生上黑板在牛和羊的图片下面贴上“大、小 ”的卡片。1 鸡的图片,让学生比较谁大谁小。2 教师再运用水果、学习用品等的比较进一步加深学生对“ 大、小的认识。三巩固练习。1 完成第五页的“做一做 ”。让学生观察后,指出每组图中物体的大小,在观察第二组图时教师把其中的两两出示,盖住其中的一个物体,让学生指出谁大谁小。1 一些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指名学生区别他们的大小。一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大小 ”,同学们都掌握得很好,在今后的生活中,大家要多注意观察,分辨出物体的大小。二作业。教科书第5 页上的 “做一做 ”,练习一中的第1 题。9 月 1
9、2 日课题:认识“长、短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理解“长、短 ”的含义。重点、难点: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理解“长、短 ”的含义。教 具:一长一短的毛线、铅笔、纸条等一 教学过程:复习。1 出示两组图片。指名说出每组中两个物体谁大谁小。2 指名板演,把每组图中的大的画上“” 。教师先说明要求,并进行示范后再让学生做题。二新课。1 引导学生观察教科书第6页上的图画,然后提问:图上的两个小朋友在做什么?他们手中拿着什么?他们的铅笔有什么不同?谁的铅笔长,谁的铅笔短?2 教师出示书上方框中两支铅笔的形状,让学生体会“长、短 ”的含义,并教学 “长、短 ”的手势和读法。3 在黑板上画出两组图形,
10、让学生先比较出谁长谁短,再让学生上黑板把长的打上y4 教学 “ 长、短 ” 的辨证关系。出示一组三支各不相同长度的铅笔图形,教师把其中的两两出示,盖住其中的一支铅笔图形,让学生指出谁长谁短,从而使学生理解“长、短是相比较而存在的,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三巩固练习。1 ,做第 6 页 “ 做一做 ”的第 1 题。 2 做第 2 题。4 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长、短 ”,下课后,同学们自己可以找一些物体比一比,看看哪个长,哪个短。5 作业。练习一的第2 题。教学反思:49月13 日课题:认识“多、少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多、少 ”词语的含义,会分辨物体的多与少。重点、难点:通过教学
11、使学生了解“多、少 ”词语的含义,会分辨物体的多与少。教具:两串葡萄挂图,“多、少 ”词语卡片等。教学过程:复习。1 .在黑板上画出水果图形,要求学生在大的上打 y2 在黑板上画出铅笔、小尺图形,指名学生上黑板把短的圈起来。3复习 “长、短 ”、 “大、小 ”的手语。二 新课。1 出示两串一多一少的葡萄挂图。(1 )引导学生观察图,教学“葡萄 ”的手势和口语。(2)引导学生比较出每串葡萄的多、少。( 3) 贴出 “多、少 ”词语卡片在相应的葡萄图下,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 (4)带领学生齐读“多、少 ”。( 5)指名学生认读“多、少 ”。( 6)拿去 “多、少 ”词语卡片后让学生看图说“多、少
12、”。2 课堂练习。三巩固练习。1 做第 7 页 “做一做 ”的第 1 题。2 做练习2 题。3运用实物演示“ 多、少 ”。四小结。9月 15 日课题:认识“同样多 ”教学目标:使学生初步认识一一对应,了解“同样多 ”的含义。重点、难点:使学生初步认识一一对应,了解“同样多 ”的含义。教具:萝卜、小白兔图片各4 张,多种几何图形若干张。教学过程:复习。1.把大的用“v画出来。2、多的圈起来。一、新课。1 教学 “同样多 ”。( 1 )教师贴出实物图问:有几个萝卜?有几只小白兔?( 2)对照图提问:一个萝卜对着一只小白兔够不够?教师边连线边说:“一个萝卜对着一只小白兔”。再问:“有没有多余的萝卜?
13、”“ 有没有多余的小兔?”教师再说明:“一个萝卜对着一只小兔,卜没有多余的,小兔也没有多余的,我们就说,萝卜和小兔同样多。板书课题:同样多2 操作。(1 )教师在黑板上贴出2 个 。提问:在圆形旁边对着圆形摆正方形,要求和 同样多,谁能摆?( 2)2 个,在圆形旁边对着圆形摆正方形,摆的和同 样多。再让大家看一看自己摆的和黑板上的一样不一样。一巩固练习。完成第9 页 “做一做 “的第 2 题。教师巡视,对操作有困难的学生要加以指导。二作业。让学生利用各自的学具在课桌上摆“同样多 ”。教学反思:有4 名同学对“多些、能较好理解,“同样多。比。多、。比。少”这几个词大部分学生都不太理解,有相当的难
14、度减法打好基础。1 出示数字卡片1 和2,分别让学生读一读,2 提问:2 和 1 比,谁大?3 出示 2 提问:它表示2 可以分成几和几?还表示1 和 1 组成 几?四小结。五作业。在田字格内书写“ 2”。9月 28 日课题: “ 3”的认识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数出数量是3 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3,并知道3 以内书的顺序,回比较3 以内书的大小,掌握3 的组成。重点、难点: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数出数量是3 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3,并知 33 以内书的顺序,回比较3 以内书的大小,掌握3 的组成。教具: 3 的主题挂图、计数器、小棒、方块、2 和 3 的组成。一教学过程:复习。
15、1 出示和2 的数字卡片,指名学生说出是几。2 教师板书:2引导学生说出:2 可以分成1 和 1 。新课。 1 数数量是3 的物体。(1 )引导学生观察“ 3”的主题画,回答问题:图上的工人阿姨在做什么?图上有几位工人阿姨?图上还有什么东西的数量也是3? ( 2)学生操作。让每个学生拿出3 根小棒。教师出示一个三角形,告诉学生叫三角形,让学生小棒摆出一个三角形,教师帮助有困难的学生摆。提问:摆的三角形用了几根小棒?3 认数字3 。( 1 )领读两遍“ 3”。(2)指名认读“ 3”。4 教学3 以内数的顺序。( 1 )出示计数器,边演示边提问。( 2)引导学生操作。( 3)教师出示点子图,先贴1
16、 个点子,让学生说出“ 1”后,在图下写上 “ 1”,再分别出 2 个点子和3 个点子的图,并在点子图的下面分别写 “ 2”和“ 3”。教师按顺序带领学生把3 个数读一读。5 2 和 3 的大小。( 1 )出示方块图,左边摆2 块,右边摆3 块,提问:左边有几块?右 边呢?板书“ 2“ 3”2和3 比,是 2比 3 大还是比3 小? ”教师: 23 小,边说边2 和 3 的中间写上“ ”,指“2 3”表示3 小,读作 “2 小于3” 领读。( 2)出示方块图,左边摆3 块,右边摆2 块,提问:左右各几块?板 书: “3 、2。“3 和 2 比,谁大?“教师: 3 和 2 比, 3 大。也就是3
17、 比 2 大,边说边写出“ 3 2”,读作 “ 大于 ”。6 3 的组成。指导学生把3 根小棒分成两组,得到:3 和 3领读, 3 可以分成2 和 12 和 1 组 3。领读,3 可以分成1 和,和 2组成 3。7 教学 3 的写法。三巩固练习。1 做第 22 页的 “做一做 ”第 1 题。2 做 “做一做 ”的第 2 题。四小结。五 作业。 在田字格里书写“ 3”字。教学反思:数字“1 、 2、 3”的认识比较简单,大部分学生都能很好地认识,但是,其中比较大小环节,对新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对“、 ”的认识不够,他们根本不知道是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符号,对他们大多数人来说,这只是一个笔画而已
18、。1910 月 31 日课题:加法的认识教学目标:使学生初步了解加法的含义,能够正确地口算得数是2、3 的加法,认识“ +“ =。 ” 重点、难点:使学生初步了解加法的含义,能够正确地口算得数是2、 3 的加法,认识“+ 和 “ =”。教具:复习中的3 幅图,点子土图卡片,2 个三角形和3 个小圆形。一教学过程:复习。1 , 3 个学生上黑板,看图写数。2 教师的右手和左手各拿一张点子图卡片,让学生说出几和几组成几。3 让学生看图在方框里填数。二新课。1 教师出示左手一根小棒,问:这是几根小棒?接着再出示右手的一根 小棒,问:这几?然后把左手里的1 根小棒和右手的1 根小棒合起来,问:这是几根
19、小棒?教师讲述答案原因。教师小结:我们把左手的一根小棒和右手的一根小棒合起来也就是加起来,所以说是用加法计算的。(板书:加法)2 25 页上的气球图进行演示,让学生加深认识加法的含义。3 出示小朋友做游戏图,边演示边讲。4 以小猫玩球的图,用同上方法演示:“ 1+2=3”。5 摆图形,手加法算式。(1 )摆三角形。2. 2) 摆圆形。三巩固练习。完成第26 页的 “做一做 ”。四小结。五作业。教科书第26 页 “做一做 “的第 4 题。教学反思:大部分学生能够用小棒或借助5 以内数的组成理解加法的意义,读写出加法算【篇三:培智生活数学一年级下教案】数学进度表第一课:快慢教学内容:辅读学校教材实
20、用数学第二册p4-5 页 快慢 教学目标:1.理解快慢的概念3. 应用:学会简单的练习4. 培养学习兴趣教学重点:教会概念的理解教学难点:学生对于概念的建立教学课时:5 课时一复习1.读 123,跟老师读,请同学读2. 唱儿歌十个手指头:123 爬上山,456 翻跟斗,789 拍皮球,伸出小手,10 个手指头。二:新授1 .导入:讲龟兔赛跑的故事,引出小乌龟跑第一,小白兔跑第二,请同学说一说哪种动物跑得快,哪种动物跑德慢。并教同学不要骄傲,懒惰的道理。2 . 分析图 1 ,师:小朋友在干什么?(骑单车)叔叔在干什么?(开汽车)根据平常的观察,骑单车快还是开汽车快?(汽车泡在前,单车跑在后,单车
21、慢,汽车快)3 请同学说说图2,两个小朋友游泳,谁游得快,谁游得慢?要求每一个小朋友都要说,不对的纠正。4 .堂上练习:在快的下面打 M在慢的下打力。先老师示范做一次,再让同学自几在黑板上做一次,然后让同学在书上写一次。三:游戏抢瓶子游戏:看谁跑得快能把瓶子抢回来。然后问同学谁快谁慢!回答对的表扬,回答错的改正。教学反思快慢这个概念对于同学来说比较容易理解,通过有趣生动比赛活动和平时生活的引导,同学们基本上都能理解这两个概念。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个别学生对于做习题感到烦厌,经常不配合老师。原因是习题太乏味,他不会做,令他没有信心从而讨厌做题。针对这一点我手把手教,并让他上黑板做,当他做对了,我就
22、让全班同学表扬他。做错了,教他做对,鼓励他下次努力!第二课:远近教学内容:辅读学校教材实用数学第二册p6-7 远近教学目标:1. 理解远近的概念2. 学会简单的练习3. 培养学习兴趣,并把概念应用在生活中教学重点:教会概念的理解教学难点:学生对于概念的建立教学课时:5 课时一 : 复习1. 出试图,请同学回答哪个快那个慢,要求每个同学都要回答2. 唱儿歌十个手指头:123 爬上山,456 翻跟斗,789 拍皮球,伸出小手,10 个手指头。二 : 新授1. 导入:师 :请同学看看窗外操场上同学们在干什么?你们能不能看清楚他们的脸啊?(不能 )他们离教室远不远啊?(有点远 ),在黑板上写上远走廊的
23、啊在干什么啊?能不能看清楚啊姨的脸啊?(能 )啊姨离我们近不近啊?(近 ),在黑板上写:近师 : 大家看黑板,一起跟老师读读这两个字,远近.上个星期我们学了快慢 ,这个星期我们一起学学远近!2. 分析图 , 图上有什么?(厕所,跟两个小朋友)你们猜猜他们想干什么?(上厕所 )你们想一想那个小朋友能先上厕所(穿红衣服那个小朋友) 为什么 ?(因为这个小朋友离厕所近,那个小朋友离厕所远)请每个同学说一说:那个小朋友离厕所近,那个小朋友离厕所远3 同学伸出小手,把手放在脸上,然后把手慢慢推开!师 :手放在脸上离脸很近推开就离脸远.4. 实物演示:先把凳子放在门旁边,说现在凳子离门近.然后把凳子放在离门远点的地方说现在凳子离门远.堂上练习; 看图说一说,小朋友离马桶和水抖,哪个近哪个远.要求每个小朋友都要说一说,说得不对的改正,说对的给予表扬. 三 : 游戏 请走近老师和远离老师,走近老师的时候跟老师拍拍手,远离老师的时候跟老师挥挥手.教学反思远、近这两个概念相对于快慢抽象,经过一个星期的学习,还是几个学生不能很好的理解这两个概念。或者教学不能很好的贴近生活,针对这一点,在平常生活中要注意教学,把概念融入生活中,让学生不知不觉理解概念。第三课:厚薄教学内容:辅读学校教材实用数学第二册p10-11 厚薄教学目标:1. 理解厚薄的概念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院信息系统的安全审计与监控策略
- 医保政策下的医疗信息化建设
- 医疗人才队伍的国际化培养路径
- 医疗信息管理系统的架构设计与优化策略
- 医疗信息化建设中的网络安全防护
- 医疗设备安全监管的培训课程设计
- 现场管理培训心得体会模版
- 新质生产力表述
- 代理拓客合同范例
- 仓库地面改造合同范例
- 2025届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联盟高考英语二模试卷含答案
- 2025购销合同范本下载
- 2024年家政服务职业技能大赛家庭照护赛项决赛试理论题库1000题
- 2025年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中考二诊英语试题(含笔试答案无听力音频及原文)
- 2025劳动合同范本下载打印
- 管道试压吹扫方案
- Unit 4 Clothes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精通版(2024)英语三年级下册
- TCECA-G 0344-2025《零碳园区评价技术规范》团体标准
- 大概念视角下的初中数学函数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研究与实践
- 《建筑装饰设计收费标准》(2024年版)
-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的护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