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0131018_第1页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0131018_第2页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0131018_第3页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0131018_第4页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0131018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滨湖小学数学教案 一年级数学第一册 课题数一数授课日期教学内容:教科书P2-3。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接触110各数,经历简单的数数过程,并在数110的过程中了解学生数数的能力。2能正确数出图中的物体各数。3.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学习数学的意识。教学重点:通过数一数,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数过程。教学难点:从具体实物过度到抽象的点子图。教学准备:挂图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修改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喜欢去儿童乐园里玩吗?老师前几天就去了儿童乐园,还带回来一张图片呢,你们想看一看吗?(出示图片)学生观察图片二、 学习新课1让学生数图上的物体个数同学们,儿童乐园里非常热

2、闹,在照片中,你能看到什么?能告诉大家吗?谁能告诉大家,照片中有些什么?总结。说一说引导学生在表述的时候说清各种物体在图中的位置。2提问:图上画了滑梯、秋千、木马等东西,还画了人、鸟、花等,你能数出每一种有多少个吗?按顺序数,并指出在数较多的物体时,可以数一个轻轻地划掉一个,防止遗漏。3总结方法开展讨论:怎样数数又对又快?数数时,要一个一个按顺序数,可以从左往右或从右往左数,也可以从上往下或从下往上数,这样就不会多数或少数了;如果数的是画在书上的图,可以用笔点着数,或者数一个用笔作一个记号,这样数就又对又快了!最后数到几,就说明一共有几个物体。再来数一数图上物体,看谁数的最快4用点子图表示个数

3、。我们可以用一些简单的符号表示物体个数,你想用哪些符号表示?有1个滑梯就用1个点子表示。(出示点子图)怎样表示秋千的个数?为什么?(出示点子图)怎样表示木马、小飞机、蝴蝶、小鸟、气球的个数?(出示点子图)探索:图中什么物体的个数可以用7个点子来表示?8个点子呢?怎样表示气球的个数?(自己在书上画好)10个点子表示什么?讨论:我们就先用点子来表示吧!一个一个让学生完成三、 联系生活,进行实践1送小礼物用点子图表示物体个数。2找数活动完成纸上的题目就能得到一个小礼物。找一找我们自己身上和小朋友身上藏着多少个数?找一找我们教室里藏着多少个数?四、 作业设计找一找家里藏着多少个数【 板书设计】【 教学

4、反思】课题比长短、高矮授课日期教学内容:第4页的例题,第5页“想想做做”的习题。教学目标:1经历对客厅全景观察的过程,体会比较长短,高矮是生活中的数学。2.联系生活实际认识长短、高矮的含义,了解长短、高矮是比较的结果。初步建立比较的意识,学会比较的方法。用自己的语言较完整、正确地叙述比较的结果。3.初步运用简单的推理、判断解决问题。教学重点:通过观察,让学生体会比较长短。教学难点:初步运用简单的推理、判断解决问题教学准备:挂图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修改一、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请一个小朋友上台和教师比身高,说明:高和矮是比较的结果,长和短也是比较的结果,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到小红家去作客,

5、我们一起找一找,比一比物体的长短和高矮,好吗?)揭示课题。学生说一说比的结果。二、 联系生活比一比。1让学生数图上的物体个数通过观察、比较,初步感知长短、高矮。指导学生比较两根吸管,两件衣服的长短,比较饮料瓶、玻璃杯的高矮。学生按一定的顺序从左往右或从上往下观察主题图,说说客厅里有些什么东西。同桌交流比较的结果,相互说说自己是如何比较的。2提问说说比较物体长短、高矮的方法,重点组织学生讨论如何比较两盆花草的高矮通过学生间的相互汇报交流体会比较的方法,感受长短、高矮都是比较的结果。3总结方法1、以吸管为例,引导学生用谁与谁比长(高)或谁与谁比短(矮)表述两个物体比较的结果,其余3幅图请学生在四人

6、小组内相互说一说,再指名回答。4通过开放性地找一找,比一比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比长短,高矮的方法2、提问:图中哪些物体之间还可以比一比长短与高矮?教师巡视指导,搜集讨论信息,以便有目的地指导交流。以不同的方式表述比较的结果。如桌子高,板凳矮;桌子比板凳矮;桌子比板凳高;板凳比桌子矮等等。组织小朋友先在小组内交流讲座,要求小组内推选代表交流找到的比较物体,说说自己是如何比较的。三、 综合运用,发慌学生的比较意识。1、“想想做做”第一题。引导学生运用今天学到的比的方法,提出自己的正确意见。时进行关心和帮助残疾人的思想教育。2、“想想做做”第2题。3、“想想做做”第3题。提问:为什么小鹿最高,小白

7、兔最矮? “爸爸和孩子好像一样高,”这种说法你有意见吗?读题,指导学生在书本上完成练习。学生按照要求在书上练习。四、课堂小结,课外延伸。今天,在学习中,你比较了哪些物体,比的结果怎样?学生自由交流。【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课题比大小、轻重授课日期教学内容:苏教版第一册第6页的例题,第7页“想想做做”的习题。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和联系生活经验认识物体的大小,轻重,初步建立比较的意识,学会比较的方法。2、 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和判断的能力,培养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教学重点:通过观察,让学生体会比较物体的大小,轻重。教学难点:初步运用简单的推

8、理、判断解决问题教学准备:挂图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修改一、 场景引入,激发兴趣有一位可爱的小姑娘,非常好客,有一天,她家来了一些客人,怎么招待呢?这个小姑娘非常着急,大家能帮她想想办法吗?汇报、交流二、 尝试比较,主动探索叙述:小姑娘采用大家的好办法,现在正在和妈妈在厨房里忙呢?茄子老师也从图中找到两种物体进行比较,你能帮它比一比大小吗?老师也从图中找出了一些物体,请同学们也帮老师比一比,谁累谁重。看一看。小组内互相说说你看到什么,比一比。再请一两个同学上来亲自操作,两手掂一掂比较轻重。三、 活动深化,拓展应用。1、 谈话:瞧,小花猫和一群小鸡在争论什么呢?2、 狐狸想考一考小鸡和小花

9、猫,狐狸说:我这儿有一个气球和一个小皮球,小花猫重,应拿重的,小鸡轻,应拿轻的。小花猫说:“我重!”四只小鸡说“我们和你一样重。”汇报结果,完成第7页相应练习。同学们你们说应该怎样拿呢?在大象伯伯说话了,你们懂得了这么多的知识,我给你们买些水果吃,你们得说出谁轻谁重?说说是怎样想的,再把自己的想法填在书上。四、 总结评价。你们能说一说这节课我们都知道了什么吗?回家后,把学到的知识说给爸爸妈妈听,再找一找实物,比一比,好吗?【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课题分一分授课日期教学内容:苏教版第一册第8页例题,第89页“想想做做”的习题。教学目标:1、 初步学会按一定的标准分一分,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初步应

10、用。2、 培养整理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的习惯。3、 经历数学活动的过程,获得数学活动的积极体验。教学重点:初步学会按一定的标准分一分。教学难点:能在日常生活中初步应用教学准备:挂图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修改一、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小朋友,你们的星期天一般是怎样过的?下面一起来看看小兰的星期天是怎样过的。哪些东西应该放在文具盒里,哪些东西又应该放在里呢?你能把它们分出来吗?揭示课题分一分。学生自由说一说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1、寻求“分类”的策略交流分的方法,相互评价。2、2、动手操作,体验分类。3、反馈分类的结果。4、小结。5、练一练“想想做做”第1题。同桌讨论完成作业、汇报三、巩固深化,

11、再次体验想想做做第2题。分类,说说分类的依据。想想做做第3题想想做第4题。红红绿绿的多新鲜多好看呀!这些又可以怎样分呢?评价每组的分类结果。说说它们各有哪里行驶。讨论可以按什么特点来分。把分类的结果展示在小黑板上。四、全课总结,拓展思维。总结学生总结本课所学的内容,谈感想及收获【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课题认位置 (上下、前后)授课日期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苏教版一年级上册 9-10 页教学目标:1、在具体场景里体会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上下、前后的方位。2、能按上下、前后的方位要求,解决日常生活里的简单问题,初步学会用上下、前后等词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发展初步的位置观念。

12、 3、在分组学习中培养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教学重难点:在具体场景里体会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上下、前后的方位。教学准备:挂图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修改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观察:小朋友观察自己宽敞、漂亮的教室,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一认它们之间的位置。(板书:认位置)学生说一说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位置关系呢?二、讨论交流,感悟新知出示主题图教室。提问:观察主题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教室)教室里有些什么?板书:国旗在黑板的上面,小明在小军前面。国旗在黑板的上面,还可以怎么说?小明在小军的前面,又可以怎样说?总结。讨论:国旗在黑板的什么位置?小明在小军

13、的什么位置?找出图中哪些物体有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讨论后汇报。三、拓展应用,深化提高“想想做做”第1题。指一指、说一说“想想做做”第2题。独立摆一摆“想想做做”第3、4、5题。讨论后汇报。四、总结评价今天这节课我们又学到哪些本领?【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认识1 5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12-13页例题,想想做做13题。教学目标:1、 使学生通过在具体情境中数数以及相应的操作活动,初步理解15各数的含义会认、读、写15各数,会用这些数表示数量在5以内的物体的个数。2、 使学生经历15各数的抽象过程,初步感受数与生活的联系,有用数进行交流的愿望。3、 结合教学进行爱学校、爱老

14、师和有学习的教育,初步学生认真写数的习惯。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写15各个数字,特别是3和5。教学准备:数字卡片、小棒、挂图。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修改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一、激情引趣1、你会数数教室里哪些东西,能数给同桌听吗?2、在我们的生活中呀,经常需要数数,还需要把数记下来,你能告诉同学和老师一些你认识的数字吗?大部分学生已知道,让他们充分说二、动手操作,学习新知1、初步感知15各数你能数出图中的一些东西有多少吗?(1架手风琴,2盆花,3个女生,4个气球,5个字)图中拉琴的有1人,有1架手风琴,有1块黑板。你能拿出1支铅笔、1本练习本、伸出1个手指吗?1个可在计数器上拨1颗数珠表示

15、,也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板书,1。你会用数字“1”说一句话吗?认识字型,你觉得1像什么?写1时要写得稍微斜一点,笔画要直,然后带领书空。学生说说图意。拿出一支铅笔画一个圈,拿出一本数学书等,充分认识“1”。 书空练习、描数、写数。2、学习数字25。认识了1,我们接下来学习几?图里的什么数出来是2个?图上有两盆花,每个人有两只手,可以用几个算珠来表示呢?也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呢?(板书2)指导学生写2:说明写2时要从哪里起笔、在哪里拐弯,拐弯时要写得流畅一些,然后带领书空练习。说说2像什么?指导学生书写。在课本上描2,独立写2。用类似的方法认识3、4、5各数,注意写3时,要说明3的字形像两个半圆,开

16、口向左。4的字形像小旗,5的字形像秤钩,它们都是由两笔写成的,讲清先写哪一笔,再定哪一笔及3、5的区别。老师巡视,即使纠正学生的错误。说一说:3像什么?学生书写3、4、5。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尤其是3和5。三、巩固练习1、你能用我们学过的数字15说一说我们身边的东西吗?2、完成书上的“想想做做”13。看图写数,数到几就在日字格里写几。排一排,读一读。连线、涂色、写数字,同桌检查对不对。按顺序排1-5五张数字卡片,再读一读。五、作业设计1、写写数字15。2、数一数你家里在5以内的东西,说给你父母听一听。想一想,你还可以用这些数字记录什么?【板书设计】认数15   &

17、#160;    1   2   3   4   5(主题图)【教学反思】认数15的练习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苏教版一年级上册 第1314页,想想做做49题。教学目标:1、继续认识15各数,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2、会用5以内的数描述生活中物体的个数,体会数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初步建立数感。3、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比较到位地书写15各数。教学准备:教具学具:图片、记数器、数卡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修改一、揭示课题数数15,写15。二、自主练习想想做做4

18、,图上有些什么?数数看,大树有几棵,在一行小图里的大树下就写几。还有哪些数可以数一数、写一写呢?你能用15里的一个数字说一句话吗?想想做做5,读一读排一排。你能按顺序把5个数的卡片排一排吗?我拉按顺序排,可以从1排到5,也可以从5排到1。学生数一数,写数。同桌合作,先和同桌说一说,再和全班小朋友分享。指名读,齐读5个数。同桌说说怎么排的。想想做做6,读题,补画缺少的花。花瓶上写的数字是几?瓶里有几朵花?学生汇报,画花。交流的情况。想想做做7看看有几颗星,可以怎样分。这两种分法各是按什么分的?想想做做8从图中你能知道些什么?女孩怎么说的?男孩可以怎样说?如果队伍里从前往后按顺序说,每个人说的前面

19、和后面的人数是怎样变化的?(每次前面的多1个人,后面的少1个人)思考、讨论分法。学生按不同的分法说一说,5颗星可以分成几颗和几颗。同桌讨论,和大家交流。从说话的女孩开始,一起按顺序一个一个地把他们说的话说一说。想想做做9教师巡视指导。写数练习三、小结回忆一下,这节课练习了什么内容?你觉得今天有哪些新的收获?还有什么疑问?【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3课时 几和第几教学内容:小学数学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1516页例2,想想做做14题。教学目标:1、学生初步理解几、第几的不同含义,初步体会到一个数字可以表示几个,也可以表示第几个,并能区分几、第几。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探索规律和推理的能力。3、在数

20、学活动中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并且能渗透尊敬老人的教育。教学重点:区分和理解几、第几的不同含义,并能在生活实际中运用。教学难点:理解几、第几的不同含义教学准备:小动物贴图、数字卡片等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修改一、导入新课1、我们已经学过数字15,你能从1数到5吗?2、将15的5张数字卡片打乱后贴在黑板上第5个小朋友是谁?这里的5和第5一样吗?今天,我们来学习新知识几和第几板书让学生排一排,数一数一共有几个数字?齐读数字小朋友数一数,第一组从( )往后数到( ),一共有几个小朋友?二、探求新知出示小朋友排队图。1、图上的人在干什么?(进行尊敬老人的教育)你能用一句话说说吗?板书:小男孩排在第

21、2阿姨排在第几?你还能说说图上其余几个人排在第几吗?说说排在前面的是哪3个人?第3个人是谁?这里的3个人和第3个人相同吗?为什么?学生说说自己所在这一排一共有几个人?自己排在第几个?从后往前数自己排在第几个?数一数一共有几个人在排队买票?请小朋友再数一数,小男孩排在第几位?这里的第2和第5不是2个人和5个人,而是指排在第2个或者第5个的那个人请一排学生起立,说说这排有几个人?学生说说自己所在这一排一共有几个人?自己排在第几个?从后往前数自己排在第几个?三、基本训练,巩固概念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第2题 小猴子一题可以从上往下数,也可以从下往上数,尽量启发学生说话完整。口头回答第

22、3、4题。注意前后的顺序(上山、下山)2、数学小游戏。根据老师的提示,将小动物排排队每个人介绍自己的小组和自己在小组的位置。从左边起涂色。注意指导学生区分。注意小女孩住在几层,应该从一楼往上数。如果你住在小女孩的楼上,你住第几层?如果是楼下呢?四、拓展延伸今天你学到了什么?回家后,用几和第几数一数,分一分。【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4课时 0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第1617页教学目标:1、学生理解0的含义,体会0在生活中的应用,并能正确的书写0。2、通过练习,巩固0的认识并了解5以内数的顺序。教学重点:了解0的不同含义。教学难点:体会0在生活中的应用,并能正确的书写0。教学准备:放大的尺子图,小黑

23、板,计数器。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修改一、导入新课故事引入新课:兔子四兄弟一起出去采蘑菇,不一会儿,他们就采到不少蘑菇,老大说:“我采到了3个!”你能用数字几来表示呢?(老师板书:3)你能自己说说其余几只兔子采了多少个蘑菇吗?我们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老四因为贪玩一个蘑菇也没有采到,你瞧它多懊恼啊。那么,一个也没有我们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呢?(板书课题:0的认识)1.看图填空:2.听数字,摆小棒。二、学习新知1、结合图1,说明:一个也没有可以用数字0来表示,0也是一个数,可以表示没有。(教师结合挂图书写)。2、出示图2:兔小弟第二天大早就去地里劳动,它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改正缺点。看看地里原来

24、有几个萝卜?四个萝卜都被小兔拔走了,地上一个萝卜也没有了,可以用什么数字来表示呢?认识05的顺序。直尺上的数是从左端的0开始的,0是“起点”,0排在数字1的前面。我们看着尺子,一起来数一数。你能自己从0数到5吗?谁还能反着数?说说你认为0表示什么呢? 练写数字0。(老师巡视和指导)学写0。领读,看看0像什么?老示范写0,说明笔顺,指导学生书空、描写、独立写数。出示直尺图,学生看看自己的直尺,说说尺上的数字是怎样排列的呢?填写下面空格。、(  )、1、2、(  )、4、(   )、()、()、()三、基本训练1、学生完成“想想做做”。(1)出示桃子图,学生

25、看图说说,然后独立完成第一题,(2)同法完成第二题,(3)按照顺序填写,老师提示题目要求学生自己完成。学生说说怎么写的,为什么没有桃子用0表示?四、拓展延伸小结: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知道了什么新知识?在生活中在找一找那些地方有0?2、练写数字0【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题认识=、>、<授课日期教学内容教材第18-19页教学目标:、初步学习意义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了解“同样多”、“多”、“少”的含义,认识=、<的含义和用法,会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能体会数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初步培养学生用数的观念观察事物的习惯。重点难点:学生了解“同样多、多、少

26、”的含义。教学准备:教学挂图、小动物头像若干、学生准备。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修改一、导入设定教学情景:森林里的小动物要举行森林运动会,(出示挂图)你看看有哪些动物参加了比赛?我们看看小兔队和小猴队哪队人多哪队人少?你是怎样比的?学生说说二、学习新知1、(1)指出:我们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进行比较,出示图:4个小兔头像和4个小猴子头像一一对应,比一比谁多谁少呢?板书:4=4。教学生认识等号,指导等号的写法。读作4等于4。4=4表示呢?你还能说说(  )=(  )?(2)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拿出5个小棒,拿出同样多的三角形,你拿出了几个?说说几等于几?你可以怎样写?我们可

27、以说:小猴子和小兔子同样多。小猴子有4只,小兔子有4只,我们还可以说(4和4同样多)可以用”=”连接2、(1)你能运用老师说的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一下小熊队和小松鼠队的队员谁多谁少?想一想怎样摆能一下子看出谁多谁少呢?(2)3、小松鼠比小熊多,还可以怎么说?也就是几比几少?我们可以用什么符号表示呢?认识小于号,读作3小于5,表示3比5少。指导认识小于号,注意开口的方向向着大的数。组织学生讨论:谁多谁少,你是怎么知道的?小松鼠比小熊多, 指出:小松鼠有5只,小熊有3只,也就是5比3多,我们可以用“”表示,认识大于号,指导书写,注意开口向着大的数。读作:5大于3,表示5比3多。三、基本训练1、指导

28、书写三个符号。(1)老师在黑板上范写、想你是怎样区分大于号和小于号的?教学生用手势表示大小于号,练习一组题,手势表示2、完成“想想做做”。3、统计今天比赛的结果,你能用今天学习的知识说说各组的比赛结果吗?学生跟着练写口诀:大于号、小于号,开口向着大数笑。学生自己独立填写第一题。说说图意,填写大小于号。(2)学生自己完成第二题,集体校对。四、拓展延伸今天你学会了什么知识?知道些什么?你能在我们的教室中再找一找,比一比吗?作业设计:1、练习写三个符号。2、找一找生活中的数,比一比谁多谁少,你还可以怎样说?【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题练习一授课日期教学内容:教材第21-22页练习一教学目标:1、帮助

29、学生进一步巩固对5以内数的顺序的认识,进一步巩固学生的数数和数的大小的比较。2、训练学生应用数数的知识收集相应的信息,应用学过的符号表示两个数的大小关系的能力。3、通过开放练习,进一步加深对5以内数的顺序及大小的认识,锻炼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的含义和用法,会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教学难点:会找比某数大或小的数。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修改揭题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5以内的数,今天我们就来练习,看看小朋友学的怎样?板书:练习一基本练习1、练习一 1、6我们已经学过哪些数?你会用学过的数说一句话吗?   问:2前面的一个数是几?3后面第一个数是几?第二个

30、数是几?你会从0数到5,再从5数到0吗?2、练习一 2、小朋友一起去参观动物园,瞧,小动物们正在套圈比赛呢!填一填,读一读三、对比练习,辨析异同练习一  3、4、5、7、8、9做完裁判,我们来到美丽的公园里,在图上你看到了什么?分别数一数。指导完成下面的填空。作业练习一 让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交流。体会答案不是唯一的。练习写数:重点指导写0、2、3、5【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题 6-9的认识授课时间教学内容:教材第23-24页的6-9的认识和“想想做做”1-4。教学目标:、学生熟练的数出数量是9以内的数的个数,理解9以内每一个数的具体含义,会读、会写6-9各数。、养成学生学习数学的

31、兴趣,认识到生活中处处存在数学知识,养成用数的观念,观察事物的习惯。重点:1理解6-9各数的含义,并且能够正确的书写各数。难点:2能够正确的书写6-9各数。教学准备:教学挂图、小棒、小三角形和小棒若干,水果的贴图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修改一、导入小朋友们都很喜欢参加游艺活动,看看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出示挂图)你能数一数图上的人和物有多少吗?分小组自由说说,互相补充二、学习新知1、教师出示算珠。6个小朋友,你可以拨几个算珠表示?用数字几表示?(板书:6)再添上一颗呢?再添一颗呢? (依次出示:7、8、9)说说每一个数字各像什么?你还能在我们的教室里找到数量是6、7、8、9的物体吗?指导

32、书写数字。老师范写,注意每一个字的起笔、运笔和收笔。尤其是数字8、9的笔顺。儿歌:6像哨子嘟嘟响、7像镰刀割稻子、8像葫芦做水瓢、9像勺子能舀汤学生动手操作:学生上台操作,同桌互相摆摆说说。看数涂色。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校对。学生自己完成,教师巡视。看数继续画,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学生同桌说一说、找一找。学生先临写后自己写。三、基本训练 1、完成“想想做做”1。 2、完成“想想做做”2、3。3、完成“想想做做”4。第1题:涂圈。画三角、看尺说5离8近还是离1近。四、总结师: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已经打印到20页第8课时 认识69的练

33、习授课时间教学内容:教科书24页、25页想想做做511教学目标:1、巩固理解69的含义,掌握69的顺序。2、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提高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3、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计意识。重点难点:理解69的含义,用数表达和交流。难点:发展初步的数感,培养估计的意识。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修改一、复习导入数数09,复习69的写法。诵读儿歌二、练习1、第5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苹果前面”与 “菠萝后面”怎么数?2、第6题:各套中几个?谁得第一?第二和第三呢?3、第7题提问:97你怎么想的?4、第8题:1个对着1个,结果怎样?5、第9题:大爱跳舞都要穿上舞蹈鞋,数一数人数和鞋的双数。6、第10

34、题:读懂题意,你能有顺序地说出符合要求的答案吗?7、你知道吗?教学生用手势做游戏。8、第11题:写数,教师巡视。交流,感受几和第几的不同含义。学生回答。边读边填写,看谁写的好。学生独立完成。学生说清为什么苹果比梨多4个,梨比苹果少4个。提出“鞋够不够的”问题。注意数鞋时一双一双地数。学生说出答案,填空时只要写出一个答案就可以了。学生练习游戏,用手势表示1-9。【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题10的认识授课时间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6页的例7,第26-27页“想想做做”练习。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产生数数的欲望,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认、写10;理解1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2、发

35、展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初步渗透10个一就是1个十的思想。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好数学的情感。重点:认、写10;难点:理解1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教学准备:挂图、小棒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修改一、 导入瞧,这些小朋友给你们带来了一个节目。出示主题图。二、探求新知、初步练习1、数图中小朋友个数。 2、数其他个数是10的物体,小棒、三角、小棒、花等。3、用数珠表示10。4、抽象出10。教师板书课题:10的认识。说说你会怎么记住这个10。5、小结。在直尺上找10。选出一个数,找出10以内比它大的数和比它小的数。6、想想做做第1题:数小棒,数

36、出10根再捆成一捆,感知10个一也是一个十。第2题:2个2个地数,5个5个地数。第3题:先填数,现按顺序读一读。8离10近一些还是离0近一些?2、3、4、7、9呢?多种形式数数。拨数珠。教师在日字格里范写,再举行写10比赛。比一比。动手操作,说出1捆小棒表示几。说说谁和谁是邻居。三、巩固训练1、想想做做第4题第2张是8,你知道是从哪边往哪边数的吗?。2、第5题:先从0写到10再从大到小读一读。3、第6题:数一数,一共有几只小鸭?从左数起,哪几只小鸭戴帽子?4、第7题:填空,指名学生说出是怎么想的。5、第8题:我们来做个游戏,摆小棒,从一个正方形到2个正方形,你添了几根小棒?2个正方形到3个正方

37、形呢?6、第9题:学生看图后填空,教师提问:你是怎样知道“多3个”和“少3个”的?学生读题,从左往右数出第5张和第10张是几。先从左数起,再从右数起,体会数的方向不同,问题的答案也不一样。交流汇报。学生动手操作,摆出图上的样子,交流讨论。学生用一个对一个的方法来比较。四 总结在这节课里你学到了?还有什么问题?【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题练习二授课时间教学内容:教科书28-29页。教学目标:1、通过10以内数的认识的综合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初步形成相对完整的认知结构。2、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体会10以内数的实际应用价值,增强数感,发展思维。重点:进一步掌握10以内的数,感

38、受数与生活的联系。教学准备:数字卡片。教学活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修改一、揭课本单元的内容我们已经学完了,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复习本单元学过的知识。二、复习回顾1、你能用学过的数说一句话吗?2、练习二第5题:填数读数,比一比同桌互说,交流,体会数的顺序与大小关系三、练习1、第2题:注意单位名称的不同。2、第3题:独立完成,谁知道“正中间”的意思?3、第4题:注意“第几盆花”与“第几盆有几朵花”这两种表达方式的不同含义。4、第6题:注意写在书上只要写一种。填空,体会不单位来计数,结果不一样。学生汇报,交流体会左右方向的不同。学生独立完成,说说方框里可以填哪些数?四、联系生活1、 第7题:两种三角形各

39、有几个?哪种多?2、 第8题:题目的意思你能看懂吗?3、 第9、题:先找出规律,再填数。第10题:先画一画,再数一数,还要几块才能铺满?4、 思考题:把8个短绳边在一起要打7个结。独立完成,再充分交流。思考结的个数总和短绳的根数有什么关系五、小结 你有什么收获和问题?【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 题认识图形授课时间教学内容:教科书30-31页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和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的名称,初步感知其特征,会辨认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2. 培养学生初步的操作和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3. 通过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以及创新意识。4.

40、 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懂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重难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教学准备:图片、实物、课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修改一、导入 课件呈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卡通形象: 小朋友,你们认识我们吗?你们想想在哪儿见过我们呢?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些物体。(揭示课题)小朋友,你带来了哪些“朋友”啊?向大家介绍一下。小朋友带的物体真多,看了这些物体,你还想知道什么?二、 动手探究活动一: 看一看、摸一摸。导语: 小朋友,请你们看一看、摸一摸桌面上的物体,你有什么发现?活动二: 分一分、比一比。小朋友能不能按形状把它们分分类呢?教师

41、揭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名称。活动三: 认一认、找一找。课件呈现几种立体图,你还能认出它们吗?认真观察桌面上的物体,初步感知物体的外形。用手触摸物体,初步感知物体的特性,讨论交流自己的感受,说物体的形状分别是怎样的。以小组为单位将物体进行分类。全班交流。看大屏幕上的图形,说图形的名称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2、“想想做做”第2题。 3、“想想做做”第3题。 填一填,再相互交流。 四、 总结延伸今天,我们和谁成了好朋友?学到了哪些知识?【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 题有趣的拼搭授课时间教学内容:教科书32-33页教学目标:1、经历活动的过程,加深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

42、特征;2、体会平面和曲面的区别,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3、在合作与交流中,享受到学习成功的喜悦。重点进一步感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难点:体验平面与曲面的区别。教学准备;图片、实物、课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激趣导入1、小猴和小狗分别选择用乒乓板托正方体、长方体走。为什么圆柱、球这么快就掉下来?2、揭题板书(有趣的拼搭)二、实践操作滚一滚:1、猜测:如果把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这四种物体从同一高度同时往下滚,哪些物体滚的快呢?2、小组示范,强调从“同一高度”同时“往下滚”。3、分组体验堆一堆:1、提出问题:把四种分别向上堆,想想哪一种物体最难堆?2、分组体验3、交流验证4

43、、总结归纳,引入生活摸一摸:1、示范;2、学生活动3、小结:长方体、正方体还有哪些特点?圆柱和球呢/搭一搭:出示搭好的图片,学生分组搭积木展示评价数一数引导按类数交流分类数的方法交流验证。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每次说一说摸的时候是怎样想到是这个形状的。学生活动学生填空三、活动小结我们做了哪些游戏?你学到了什么?【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题25的分与合授课时间教学内容:教材第3435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把物体分成两部分的活动,探索并掌握25各数的分与合,进一步加深对25各数的理解。2、使学生经历由具体到抽象认识数的分与合的过程,体会分与合的思想,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抽象和推理能力。3、让学

44、生在数学活动中逐步发展合作学习的意识,对分与合的联系有初步的体会,初步形成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教学重点:比较熟练地掌握25各数的组成。教学难点:体会分与合的思想。教学准备:教学光盘、小棒、小棒等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修改一、激趣铺垫教师拿3朵花拿在一只手上,如果用两只手来拿,每只手都不能空,你打算怎么办?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在自己动手拿一拿、摆一摆中学习新的数学知识:分与合(揭示课题)学生一说 二、实践探究1、教学4的分与合:依次出示4只桃、2只盘子提问:这里有4只桃,如果要把他们放在2只盘子里,可以怎样放?请小朋友想想看,你会怎样分? 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分法。结合交流,教师演示:(

45、1)分成3个和1个结合学生的表达,板书“ 4 ”。 1 3(2)分成2个和2个。提问:4个桃分成了几个和几个?你能看着分的结果说说4可以分成几和几?学生在书上填一填,互相说一说。教师板书。(3)分成3个和1个。提问:还可以怎样分?学生说明,教师演示分成3个和1个。 提问:你知道几和几合成4?学生动手摆一摆。学生说出分法,教师演示分成3个和1个。你能根据这样分的结果说说4可以分成几和几吗?学生说一说:4可以分成1和3。学生说出分法,教师演示分成2个和2个。学生看着这种分法在书上填一填,并且说一说4可以分成几和几。学生读一读4的三种分法。2、教学5的分与合,让学生自己发现。提问:5可以分成几和几?

46、一共有几种分法?你打算用什么方法可以一个不漏的找出5的所有分法。通过摆小棒,探究5的分合。交流。学生摆小棒,4人一组交流得出的结论。自己选择喜欢的方法记住5的分合。三、练习巩固想想做做15题1、第1题,教师读题2、第2题,教师示范 3、第3题:帮助学生理解每节车厢上的数与车头上数的关系,再让学生填一填。4、第4题:找规律后再做。5、第5题: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摆一摆,再填一填。明确题意后后再让学生同桌合作看着填好的结果读一读。观察、汇报发现的规律四、课堂小结:这节课学了什么内容?回家把25各数的分与合说给爸爸妈妈听一听。【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课题67的分与合授课时间教学内容:教材

47、第3637页教学目标:1、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掌握6、7的组成,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增强合作学习的意识,提高动手实践的能力,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重点:通过学生实践探索、合作交流得出6、7的组成。难点:如何有序地掌握6、7的组成。教学准备:教学光盘,小小棒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 生活动一、导入谈话:我们已经学过了25的分与合,2、今天我们研究6和7的分与合。(板书课题)说一说2、3、4、5各能分成哪两个数?哪两个数能合成2、3、4或5?二、教学例题师:将6只气球拿在一个手上,让学生数一数总共有几只气球。提问:如果老师用两只手拿,可以怎样拿?指

48、导有顺序地说出6的不同分法。你知道哪两个数能合成6吗?指名说。让学生小组活动:用小棒代替气球分一分。指名学生说一说。三、试一试请小朋友们拿出7个小棒,把7个小棒分成2堆,有几种分法?交流并讨论怎样很快记住7的分与合。动手操作尝试练习,把结果记录在教材36页试一试的空格里。四、练习1、想想做做第1、2题。先让学生按要求分别连一连,再组织交流。2、第3题,师生对口令。3、第4题,教师说明:螃蟹两只螯上的数合起来要是螃蟹身上的数。4、第5题,先数出每层的根数,再分别回答书中的问题。指导学生有序地完成。师示范后让学生两人一组,按题意进行对口令的游戏。想一想:螃蟹身上的3个数是什么关系?五、总结 谁能用

49、一句话说说学会了什么?课后说一说6、7的分与合【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题练习三授课时间教学内容:教材第38页。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让学生加深对有关数的分与合的理解。2、帮助学生记忆27各数的分与合。重点:进一步掌握27各数的分与合。难点:有序列地进行操作、思考与表述。教学准备:小棒,数字卡片,投影仪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修改一、导入一、复习6、7的分成二、练习1、练习三第1题:我们已经学过哪些数的分与合,你能说一说吗?2、第2题:明确题意。3、第3题:讲清游戏规则,要求说分成与合成。4、第4题:弄清题意。5、第5题:弄清题意,左、右两边方格里的数合起来是最上面的数。让学生说说是怎样填

50、的,为什么要这样填?注意引导学生有序地填写。学生动手分一分,提醒学生有序地操作。独立填写后交流。对口令练习说说图上什么意思,然后按要求在书上填一填,集体交流。学生独立填写后读一读三、小结今天的练习中尼有哪些收获?四、作业把27各数的分与合说给同桌听【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题8、9的分与合授课日期教学内容:教材第39-40页。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8和9的分与合的探索过程,知道8和9各可以分成哪两个数,哪两个数能合成8和9。2、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继续接受分与合的数学思想,接受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法和对立统一观点的熏陶。3、进一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和乐于交流的意识。重点:通过学生实践探索、合作交流得出8、9的组成。难点:能从8、9的一些组成推出另一些组成,培养初步的推理能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