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语文版2021中考课内重点文言文全解析:?爱莲说?内容预览:爱莲说周敦颐【北宋】一、文学常识1.选自?周元公集?。周敦颐,北宋哲学家,字茂叔,道州人。宋代理学创始人。世称濂溪先生,谥号元公。2.说:古代一种既可以说明、记述事物,还可以发表议论重在议论的文体。二、原文水陆草木之(1)花,得意者甚(2)蕃()。晋陶渊明独(3)爱菊。自(4)李唐来,世人甚(5)爱牡丹。予(6)独爱莲之出淤泥(7)而不染(8),濯(9)清涟(10)而不妖(11),中通外直,不蔓(12)不枝(13),香远益(14)清(15),亭亭(16)净(17)植(18),可远观而不可亵(19)玩(20)焉(21)。予谓(22)菊,
2、花之隐逸(23)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24)!菊之爱,陶后鲜(25)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26)乎众(27)矣(28)!三、注释(1) 之:的。(2) 甚:很。(3) 蕃:多。(4) 独:仅,只。(5) 自:自从,从。(6) 甚:更,特别。(7) 予:我。(8) 淤泥:河沟或池塘里积存的污泥。(9) 染:沾染。(10) 濯:洗涤。(11) 清涟:水清而有微波的样子,这里指清水。(12) 妖:美丽而不庄重。(13) 蔓:生出枝蔓。(14) 枝:生出枝节。(15) 益:更加。(16) 清:清芬。(17) 亭亭:挺立的样子。(18) 净:干净。(19) 植
3、:竖立。(20) 亵:亲近而不庄重。(21) 亵玩:玩弄。(22) 焉:相当于呢。(23) 谓:认为。(24) 隐逸:隐居不愿做官的人。(25) 噫:相当于唉。(26) 鲜:少。(27) 宜:当然。(28) 众:多。(29) 矣:相当于了。四、译文水中、陆上的各种草木的花,得意的很多。晋陶渊明只喜欢菊花。从唐朝开始,世上的人很喜欢牡丹。我只喜欢莲从污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一点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却不显得妖媚,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香气远播,越发清香,干净地挺立在水上,可以在远处欣赏却不可以靠近玩弄啊。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是花中的君子。唉!对菊花的喜欢,
4、陶渊明之后就很少听说。对莲花的喜欢,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牡丹的喜欢,当然人很多了!五、字词、句式1.字音蕃(faacute;n) 予(yuacute;) 淤(y)泥 濯(zhuoacute;) 清涟(liaacute;n) 蔓(magrave;n) 亭亭净植 亵(xiegrave;)玩 焉(yn) 隐逸 噫(y) 鲜(xin)2.词类活用不蔓不枝。蔓:名词用作动词,生出枝蔓。枝:名词用作动词,生出枝节。香远益清远:形容词作动词,远播。清:形容词作动词,显得清幽。3.古今异义词宜 古义当。和乎连用,有当然的意思。今义适宜,应当。4.一词多义之水陆草木之花构造助词,的 暮寝而思之代词 予独爱
5、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助词,无实意远香远益清远播,形容词用作动词 可远观不可亵玩焉间隔 长清濯清涟而不妖清澈 香远益清清香5.特殊句式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判断句。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被动句。染,受沾染。六、理解性默写文中直接描写与赞美莲花,写出莲的得意之处的句子: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文中描写莲花的生长环境,说明作者志趣的句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文中与洁身自好意思相近的句子:出淤泥而不染。文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互为反义的句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文中描写莲花
6、品质、直接表达作者人生态度的名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描写莲花正直的语句:中通外直。文中最能概括集中表现莲的品质的句子:莲,花之君子者也。文章的主旨句:莲,花之君子者也。文中表达作者知音甚少的无限感慨的句子:莲之爱,同予者何人?文中表达了作者对贪图富贵、追名逐利的肮脏世风的鄙弃的句子: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文中说明当时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社会现象的两个句子: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在简答题的第六项的表格里,也包含一些理解性默写的题目。七、简答题1.概括文章主旨概括作者所言之志。课文托物言志,在莲的形象中寄予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以爱莲之情来表达对这种生
7、活态度的赞赏,表达自己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肮脏世风的鄙弃。2.概括课文段意。第一段-细致描绘莲的形象,说明自己爱莲的原因。第二段-以花喻人,点明中心。3.本文的感情线索:爱4.本文的写法:托物言志、衬托菊是正衬,代表隐逸者;牡丹是反衬,代表富贵者;而莲代表君子。5.课文三次运用了衬托的手法,请找到这些句子并总结它们的作用: 晋陶渊明独爱菊濯清涟而不妖-表现作者自己独爱莲花,与众不同。 予谓菊花之君子者也-显出莲花的品格高出百花。 菊之爱宜乎众矣-表现作者自己对追名逐利的肮脏世风的鄙弃。6.作者一开始就写与陶渊明、世人不同的爱好,说明了什么?衬托自己爱莲,不愿隐逸,不谈富贵,在污浊的世间,可以
8、坚贞不屈地保持自己正直操守的生活态度。7.本文除了描写莲花之外,还描写了菊和牡丹花。这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这是衬托手法。写菊、牡丹是为了衬托莲的高尚品德,含蓄地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也表达了自己对追名逐利的肮脏世风的鄙弃。8.作者写莲的详细内容作者爱莲的原因:方面对应句子莲的品质君子应该具有的品质(AB)生长环境(A)出淤泥而不染, (B)濯清涟而不妖(A)高洁 (B)质朴比喻君子(A)不与肮脏世俗同流合污, (B)又不以孤高自诩。(C)体态 (D)香气(C)中通外直,不蔓不枝,(D)香远益清(C)正直 (D)芳香比喻君子(C)通达事理,行为端正, (D)美名远扬。(E)风度
9、(F)气质(E)亭亭净植,(F)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EF)清高比喻君子(EF)志洁行廉,仪态庄重,令人敬仰而不敢轻侮。谈一谈你对出淤泥而不染一句的理解可以参考上表答复:这句话从莲的生长环境的角度描写莲花,突出它高洁的品质,比喻君子不与肮脏世俗同流合污。9.从上下文连接的角度看,第二段结尾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应该放在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的前面。作者将它放在结尾,目的是什么?引人注意和考虑,突出作者的写作目的,说明他对追名逐利、贪图富贵的人的鄙弃。10.本文将花的形象比拟人的品质,莲比拟不睦免得,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菊比拟隐逸的生活态度;牡丹比拟贪慕富贵的生活态度。作者把莲和牡丹对举,用意是批判贪图富贵、追名逐利的世风,说明自己洁身自好的品格。11.写出几个与莲花有关的诗句: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12.短文赞扬莲花出污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实那么是作者思想感情的抒发。可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却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这两种观点,你是怎样对待的?这两种观点各有道理。两种观点实际上讲的是人与环境或社会的关系问题。一个人假设自控力强,能不受环境影响,就可以做到出污泥而不染,保持自己的高尚情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量子通信技术在工业互联网平台中的应用2025年行业应用前景展望报告
- 新能源汽车技术应用案例分析考试及答案
- 理解与运用土木工程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智能家居系统互联互通标准与智能家居市场增长动力报告
- 细胞治疗产品临床试验与审批流程临床试验数据监测与分析报告
- 2025公务员考试高频题目及答案
- 经济师中级 试题及答案
- 段考的测试题及答案
- 未来智能网联技术运用的挑战试题及答案
- 技术理论知识试题及答案
- FTA-故障树分析系统培训讲义课件
- 《企业国有资产交易监督管理办法》讲解课件
- 认识自我悦纳自我主题班会
-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钢琴谱乐谱
- SURPAC软件地质建模操作步骤
- 常见天线以及调整方法及规范
- 115个低风险组病种目录
- 水磨钻挖孔施工方案.
- 96拖拉机拨叉的数控编程加工设计
- UPS电子商务物流案例分析ppt课件
- 数学趣味小故事(课堂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