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配合比实验报告_第1页
混凝土配合比实验报告_第2页
混凝土配合比实验报告_第3页
混凝土配合比实验报告_第4页
混凝土配合比实验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验报告混凝土配合比实验包工头队(10级土木 9 班)邬文锋、陈天楚、曹祖军、张雄(一)砂的筛分析检验试验(1)试验方法:(1)秤取烘干试仔500g,精确到1g。(2) 将孔径 9.5、4.75、2.36、1.18、0.6、0.3、0.15mm的筛子按筛孔大 小顺序叠置,孔径大的放上层。加底盘后,将试样倒入最上层9.5mm筛内,加盖 置摇筛机上筛lOmin(如无摇筛机可用手筛)。(3)将整套筛自摇筛机上取下,按孔径从大至小逐个在洁净瓷盘上进行手 筛。各号筛均须筛至每分钟通过量不超过试样总质量0.1%时为止,将通过的颗粒并入下一号筛中一起过筛。按此顺序进行,至各号筛筛完为止。(4)试样在各号筛上

2、的筛余量不得超过下式的规定:生产控制检验时mr= A.d 1/2/200式中m r筛余量(g);d 筛孔尺寸(mm);A 筛的面积(mn2) o否则应将筛余试样分成两份,并以其筛余量之和作为该号筛的筛余量。(5)称量各号筛筛余试样的质量,精确至1g。所有各号筛的筛余质量和底盘 中剩余试样质量的总和与筛分前的试样总质量相比,其差值不得超过l%。(2)试验结果试样种类:试样重 (g)筛孔尺寸 (MM)分计筛余量(G)分计筛余 (%)累计筛余 (%)12平均5.002.501.250.630.3150.16<0.16筛余累计重(g)试验重量误差(g)(3)细度模数计算:(4)结果评定(级配、细

3、度)(二)石的筛分析检验试验(1)试验方法:(1)秤取烘干试仔500g,精确到1g。(2) 将孔径 9.5、4.75、2.36、1.18、0.6、0.3、0.15mm的筛子按筛孔大 小顺序叠置,孔径大的放上层。加底盘后,将试样倒入最上层9.5mm筛内,加盖 置摇筛机上筛lOmin(如无摇筛机可用手筛)。(3)将整套筛自摇筛机上取下,按孔径从大至小逐个在洁净瓷盘上进行手 筛。各号筛均须筛至每分钟通过量不超过试样总质量0.1%时为止,将通过的颗粒并入下一号筛中一起过筛。按此顺序进行,至各号筛筛完为止。(4)试样在各号筛上的筛余量不得超过下式的规定:生产控制检验时mr= A.d 1/2/200式中m

4、 r筛余量(g);d 筛孔尺寸(mm);A 筛的面积(mn2) o否则应将筛余试样分成两份,并以其筛余量之和作为该号筛的筛余量。(5)称量各号筛筛余试样的质量,精确至1g。所有各号筛的筛余质量和底盘 中剩余试样质量的总和与筛分前的试样总质量相比,其差值不得超过l%。(2)试验结果(g)试样种类: 试样重筛孔尺寸 (MM)分计筛余量(G)分计筛余 (%)累计筛余 (%)12平均5.002.501.250.630.3150.16<0.16筛余累计重试验重量误差(3)细度模数计算:(三)混凝土坍落度试验(1)试验方法:每次试验前将截头圆锥筒内外擦净,顶部扣上漏斗,用 水润湿,放置在经水润湿的平

5、板上(或漆布上),用双脚踏紧踏脚板。用取样勺将混凝土拌合物分三层装入筒内, 使每层装入高度稍大于筒高的 三分之一。每装一层,用捣棒垂直插捣 25次。插捣应在全部面积上进行沿螺旋线由 边缘渐向中心。插捣底层混凝土时,捣棒应捣至底部。插捣其他两层时,应插至 下层表面为止。插捣完毕即取下漏斗,将多余的混凝土刮去,使与筒齐平。筒周围拌板上 的混凝土必须刮净。将圆锥筒小心地垂直向上提起,不得歪斜,将筒放在拌和料锥体一旁,筒 顶上放一木尺,用钢尺量出木尺底面至试样最高点的垂直距离,以毫米计,读数准确至5mm即为拌合料的坍落度。坍落度的测定见图15。坍落度筒的提离过 程应在510s内完成。从开始装料到提坍落

6、筒的整个过程应不间断地进行,并 应在150s内完成。测定坍落度之后,应用目测方法判断新拌混凝土的含砂率、 粘聚性和保水 性是否合格,(2)试验结果(设计塌落度 mm)材料试拌升混凝土的材调整加入量(Kg)合计(Kg)料用量(Kg)12砂水泥石水外加剂()总计塌落度(mm)(四)混凝土表观密度测定试验(1)试验方法:(1)用湿布将量筒内外擦干净。称出量筒质量 ml(kg),准 确到50g。(2) 采用插捣法捣实,用5L量筒时,混凝土拌合物应分两层装入容量筒, 每层插捣次数为25次。用大于5L量筒时,每层混凝土的高度不应大于 1OOmm 每层插捣次数应按每100cm2截面不小于12次计算。各次捣插

7、应均匀地分布在 每层截面上,插捣底层时捣棒应贯穿整个深度。插捣第二层时,捣棒应插透本层, 至下一层的表面。每一层捣完后,用橡皮锤轻轻沿容器外壁敲打 510次,进行 振实直至拌合物表面插捣消失并不见大气泡为止。(3) 采用振动法振实时,一次将混凝土拌合物装满于量筒中。并使之稍 高出筒口。将筒移置振动台上振动,直到混凝土表面出现水泥浆时为止。(4)用刮尺齐筒口将捣实或振实后多余的混凝土刮去,将容量筒外部仔 细擦净,称出质量m2(kg),精确到 50g。(2)试验结果试验编与量筒容积 (L)量筒重(Kg)混凝土和量筒重(Kg)混凝土拌合物表观密度(Kg/m 3)12平均(五)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1)

8、试验方法:(1)试件从养护室取出后,应及时进行抗压试验,以免试件 内部的湿度发生变化。(2)试件在试压前应先擦拭干净,测量尺寸并检查外观,试件不得有明显 缺损。尺寸测量精确至1mm并根据此计算试件的承压面积。(3)将试件放置在试验机下压板中心,具承压面应与成型时的顶面垂直。 开动试验机,当上压板与试件接近时,调整球座,使接触均衡。(4)以0.30.8MPa/s的速度连续而均匀地加荷(低等级混凝土取较低的 加荷速度,高等级混凝土取较高的加荷速度),当试件接近破坏而开始迅速变形 时,应停止调整试验机油门,直至试件破坏,然后记录破坏荷载F。其中养护条件:养护温度: ;养护湿度: ;养护周期:(2)混

9、凝土抗压强度测试结果:试验编与试件尺寸(mm)破坏柿裁 (KN)换算系数抗压强度 (MPa)R ( 28)123平均7天抗压强度计算:(5)结果评定(混凝土基准配合比是否适用):(六)混凝土泌水率试验( 1)仪器设备:试样筒,台秤,量筒,振动台,捣棒( 2)试验方法先用湿布润湿容积为 5L 的带盖容器( 内径为 18.5cm, 高 20cm), 将混凝土拌合物一次装入,在振动台上振动 20s,然后用抹刀轻轻抹平,加盖,以防水分蒸发。 试样表面应比筒口边低约2cm。 自抹面开始计算时间,在前 60min ,每隔 10min用吸液和吸出泌水一次,以后每隔 20min 吸水一次,直至连续三次无泌水为

10、止。每次吸水前5min,应将筒底一侧垫高约2cm,使筒倾斜,以便于吸水。吸水后,将筒轻轻放平盖好。 将每次吸出的水都注入带塞的量筒, 最后计算出总的泌水量,准确至1g。( 3)计算泌水率计算:B= Ww/【(W/m)(m1 m0)】 *100 式中:B-泌水率,%Ww -累计吸水总量,g;W-昆凝土拌合物的用水量,g;m-W凝土拌合物的总质量,g;m1- 筒及试样质量, g;m0- 筒质量, g。计算精确至1。泌水率取三个试样的算术平均值。如果其中一个与平均值之差超过中间值的15%,则以中间值作为结果,如果最大值与最小值与中间值之差均大于中间值的15%时,则试验无效。(七)混凝土含气量试验1)仪器设备 混合式气压法含气量测定仪、测定仪附件、压力表( 2)试验步骤1、 标定仪器:量钵体积标定、含气量0%, 1%到 10%点的标定2、 擦净钵体、钵盖内表面,水平放置,将水泥混凝土拌和物装钵振实。3、 刮去多余混凝土,用镘刀抹平,并且使其光滑无气泡。密封量钵。4、 用注水器从小龙头处往量钵内注水, 直至水从排气阀出水口流出, 再关 紧小龙头和排气阀。5、手泵打气加压,使得表压稍微大于0.1Mpa,再用微调阀准确调节至0.1Mpa。6、按下阀门杆12次,待表压指针稳定后,测定压力表读数,并根据仪器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