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上语文期末考试_第1页
初二上语文期末考试_第2页
初二上语文期末考试_第3页
初二上语文期末考试_第4页
初二上语文期末考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富顺三中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第二学月检测语 文 试 题本试卷分为第卷和第卷两部分,第卷为选择题,第卷为各类题型。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卷(选择题共51分)一、(27分,每小题3分)1下列对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秀颀(q) 舐犊情深(shì) B、淅沥 (lì) 彬彬有礼 (bng)C、趿拉 (t) 未雨绸缪 (mìu) D、蕴藏 (yùn) 瘦骨嶙峋 (lí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污人清白 坦荡如底 倚马万言 B、锲而不舍 时不我与 才蔬学浅C 、死心塌地 亲顾茅庐 荡然无存

2、D、无可厚非 不可名壮 礼贤下士3、下列词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潜滋暗长:暗暗地不知不觉地生长。滋,生长。B温文尔雅:态度温和,举止文雅。C毋庸赘言:无须多说话。 D不可思议:道理神秘奥妙,不可想象,也不能理解。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父亲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下身去。荆门龙泉公园准备进行大范围布局调整,力求达到细节的要求。朝核问题出现新的危机,我们不禁要这个事件的根源。A、蹒跚精湛追寻B、徘徊精致追寻C、徘徊精湛追溯D、蹒跚精致追溯5、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艺术有两个来源:一是理想,

3、理想产生欧洲艺术;一是幻想,幻想产生东方艺术。一个几乎是超人的民族的想象力所能产生的成熟尽在于此。这个奇迹叫圆明园。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就如同巴特农神庙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A B C D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历经近30年的磋商与努力,大陆与台湾直接三通的构想终于成为了现实。B. 农民工返乡和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广泛引起了全社会的极大关注。C. 教育部要求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实施晨检,进一步落实甲型H1N1流感防控。D. 通过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使代寺镇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7、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上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4、正当我欣赏远处美丽的帆影时,耳畔响起一位哲人的讽喻:“朋友,走进了你就知道,_!” A虽然在最美丽的帆船上但是有着太多琐屑的噪音。 B只要在最美丽的帆船上就有着太多琐屑的噪音。 C因为在最美丽的帆船上所以有太多琐屑的噪音。 D即使在最美丽的帆船上也有着太多琐屑的噪音。8、用一句话概括下列消息的主要内容准确的一项是( )北大投资.4亿元的教学楼,刚刚抱回“鲁班奖”,就被发现是豆腐渣工程墙体开裂并漏水。试验室的气体经常“香飘满楼”。“鲁班奖”出这样的尴尬奖不是第一回了。1990年,中国体育博物馆就荣膺特别奖,设计年限100年,但仅仅15年后,就于最近爆出丑闻因为漏水问题而停止使用。鲁班奖是中国建筑

5、行业的最高奖项,现在连建筑物体的基本的遮风挡雨都保证不了,真是建筑行业的极大的嘲讽。有人总结这两项工程的共同点,都是献礼工程。前者献给亚运会,后者献给北大校庆。因为献礼,也为了评奖,两项工程注重了外表的华丽和与众不同。而且为了赶工程期,很多环节被“节俭掉了。”A、北大刚获“鲁班奖”的教学楼原是一项豆腐渣工程。B、“鲁班奖”屡出尴尬。C、只因要“献礼”, “鲁班奖”又蒙羞。D、中国建筑业中的“献礼工程”大多是豆腐渣工程。9下列文学常识的搭配,不正确的项是 ( ) A一厘米毕淑敏现代小说 B给巴特勒的信雨果法国雨果文集 C秋水庄子战国庄子·秋水 D茶馆老舍现代话剧二、(12分,每小题3分

6、)战胜残缺 拥抱美丽毋庸讳言,残奥会上的运动员在肢体上都有这样那样的残缺,而残缺本身总是令人遗憾的。不知道是谁最早提出了“残缺美”的概念,这种独特的欣赏眼光,把残缺这种生活中几乎无处不在的遗憾,与理想境界中的至美连缀在一起,启发人们从残缺中提炼出美感,拓宽了人类的审美视野。谈到“残缺美”,自然会想起卢浮宫里的著名雕塑“断臂的维纳斯”。维纳斯的美从何而来?有人认为来自残缺正是因为维纳斯断臂后不再完美,所以更显凄美;有人认为来自暗示你可以把她的手臂想象成各种样式姿态,故而美不胜收。不过笔者却认为,维纳斯的美不是缘于其所缺,而是来自其所有:如果不是由于断臂后的维纳斯,仍然拥有优美的曲线,健康的躯体,

7、圣洁的神态她身上折射出的美也就没有了存在的基础。尽管此身已残,但维纳斯所承载的无瑕的艺术之美,却仍旧执着地展现在世人面前,让这种美更加具有动人心魄的能量。所谓“残缺美”,应该在此。残奥会赛场上的各国运动员,没有谁因为残疾而放弃对生命的热爱,他们以自己在不幸面前所拥有的一往无前的勇气,战胜了残缺带给人生的遗憾,拥抱了健康,展现了活力,诠释了精彩。这是又一种美。观看残疾人选手的比赛,是一种审美的经历。如果说他们身上也散发出了一种“残缺美”,那么这种美不是来自残缺本身,也不是来自人们对这种残缺的同情,而是源于这种残缺没有也无法掩盖住那股旺盛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生命之大美。与残疾人相比,健全人无疑是幸运的

8、。然而,漫漫人生路,难免道阻且长:考场上的失意,职场上的不顺,情场上的挫折都可以打碎人们对生活的完美想象。把酒问青天,又有几人从不残缺?残缺美其实是一种普遍的美。让我们从残疾人运动员身上汲取力量吧,藐视生活中的一切烦恼和失意,战胜各种缺憾带来的人生挑战,始终不言弃,书写传奇!10、下面对选文的中心论点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从残缺中提炼出美感,拓宽了人类的审美视野。B我们要战胜残缺,拥抱美丽。C观看残疾人选手的比赛,是一种审美的经历。D残缺美是一种普遍的美。11、下面不符合整理观点的一项是A维纳斯的美是来自其断臂后仍然拥有优美的曲线,健康的躯体,圣洁的神态。B维纳斯的美来自残缺正是因为维纳斯断

9、臂后不再完美,所以更显凄美。C残疾人选手身上散发出的“残缺美”,不是来自残缺本身,而是源于这种残缺没有也无法掩盖住那股旺盛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生命之大美。D健全人能藐视生活中的一切烦恼和失意,战胜各种缺憾带来的人生挑战,始终不言弃,也是一种残缺美。12、选文段在论述维纳斯的例子时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对此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运用了对比论证,证明了“残缺美”是来自其所有。B运用了道理论证,证明了“维纳斯的美”是来自其所缺。C运用了对比论证,证明了“维纳斯的美”是来自其所有。D运用了道理论证,证明了“残缺美”是来自其所缺。13下列对短文的理解分析有错的一项是( )A整理认为残缺美有多种形

10、式:“维纳斯”式的残缺美,残疾人战胜残缺所诠释出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生命之大美”, 健全人战胜人生中的各种缺憾而产生的“残缺美”。B文中第三、五自然段中加框的两个“这种美”的含义完全不同。C第一段“把残缺这种生活中几乎无处不在的遗憾”一句加框的“几乎”一词,准确地表明了遗憾在人们生活中存在的广泛性,用词严密。D文章运用对比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等方法,从三个方面层层深入地阐述了“残缺美”的内涵。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417题。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

11、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耳。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

12、,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14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可以已大风(可以用来) B. 争奔走焉(争先恐后)C. 叫嚣乎东西 (村子的东面、西面) D. 悍吏之来吾乡(凶暴的官吏)15下列句子中与“弛然而卧”中“而”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黑质而白章 B、吾恂恂而起C、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D、而吾以捕蛇独存16对下面的文字,用现代汉语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岁赋其二每年征收两次。 B. 向吾不为斯役假使我不做这份差役。C. 竭其庐之入把他们家里的收入全都交出去。D. 今其室十无一焉现在家中十个人中剩不

13、下一个人了。17. 下列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第一段以说明和叙述为主,交代了捕蛇的缘由。B“当其租入”一句,暗示了“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为后文作铺垫。C选文第二段从多方面将“斯役之利”和“赋之不幸”作了对比,集中体现了“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的主旨。 D选文末以“又安敢毒耶”作结,使这篇血泪斑斑的控诉带上“哀而且伤”的色调,体现了本文曲折委婉的风格。第卷(99分)五、(22分)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2025题。紫薇花的歌唱 陈文邦又一棵紫薇树被人折断了!这正是紫薇花盛开的季节,在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之间的花坛里,一棵棵紫薇树沿道路延伸向远处,晨风中,开满一簇簇粉红色花朵的

14、枝条轻盈地摇曳就在这迷人的景致中,又一棵紫薇树被人折断了!比起高大的黄桷树和香樟树来,紫薇是太矮小、太柔弱了。在我每天上班都要经过的这段街道上,每个水泥石形条圈起的花坛里都植有五六棵紫薇。也许是刚栽下两三年,也许是花坛里缺少肥料,大多数紫薇始终只有一个人身那么高。树干细细的紫薇挺直了身子站立在大街两旁,像负有使命似的,等秋过去,等冬过去,等春来发芽,等夏来开花。每每经过这些树们,我心里都会生出一种敬意。但是,一年四季里,我都会看见有紫薇树被人摧折,或是枝条,或是树干。有一棵紫薇曾使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为之牵肠挂肚。它只有一尺多高,其实已不能说是一棵树,只算得上是一截树桩。空气灰蒙的冬天里,它喑哑

15、地立着,宛如一只被人割断了声带却依然高昂着的鸟儿。春暖了,不知何时,那树桩竟长出了嫩芽,嫩芽一天天地又变成了细枝,细枝翠绿得像少女的歌声。我被这残损近无的紫薇树桩的顽强生长深深震撼了!我知道,在今年的夏天里,这节树桩是开不出朝霞般美丽的花朵的,但是,它仍然要走向夏天,以它仅有的绿色走向紫薇花放声歌唱的季节。紫薇花放声歌唱的盛景我是见过的。滨江路,我们这座城市中心里自然景观最美的一条路,一边是清波粼粼的釜溪河,一边是树木葱郁的龙凤山,龙凤山脚下就是一长溜生长多年的紫薇树。紫薇花开时,一条条缀满簇簇粉艳的花枝,密密地、柔软地垂下来,如一眼眼彩色的喷泉在路旁永不枯竭地喷着,喷出彩色的浪花,喷出夏季里

16、最令人心旌荡漾的歌声。每次乘车路过滨江路,我的脸上都不由会浮上笑意,为生长在龙凤山脚的这一长溜紫薇树感到庆幸:它们没有遭到摧折,因而它们奉献出了自己全部的美丽。在有的人眼里,树的生命是太可以藐视的了,折断它!“啪!”手一伸,绿绿的生命就被生生折断。我不知道那只手的血管里流着的血有多冷,但我由此可以推断出那颗淌出冷血的心还剩多少点可怜的人性。树被折断了,这些人的人性也曲现出可怕的裂痕。断裂的树桩还会发芽抽枝,断裂的人性却连一片叶子也长不出那是一种怎样的荒凉啊!我从那棵被人折断的紫薇树旁走了过去。前面,前面的花坛里,看不到尽头的紫薇树伸展着花枝,舒展着它们的美丽。一阵晨风吹来,紫薇花的歌声随之响起

17、,我的两个耳眼里立刻像有阳光在有节律地跳荡。我猛然一觉:比起我对毁树人的谴责来,这紫薇花充满生命力的歌唱不更令人深思? (注:文章选自自贡日报2008.7.1)20、第段文字将紫薇树与黄桷树、香樟树进行              。先说紫薇树太矮小柔弱,再说它“像负有使命似的,等秋过去,等冬过去,等春来发芽,等夏来开花”。这种写法叫做          &#

18、160;    。 (4分)21、第段写整理被毁损的紫薇树深深“震撼”,这除了紫薇树桩长出嫩芽,长成细枝,细枝翠绿,还因为_(用文中语句回答)。(2分)22、第段“树被折断了,这些人的人性也曲现出可怕的裂痕。断裂的树桩还会发芽抽枝,断裂的人性却连一片叶子也长不出那是一种怎样的荒凉啊!”你认为“裂痕”、“荒凉”分别指的是什么? (4分)(1)“裂痕”指:_(2)“荒凉”指:_23、末段中“我猛然一觉:比起我对毁树人的谴责来,这紫薇花充满生命力的歌唱不更令人深思?”你认为令人深思的是什么呢? (3分)_24、仿照第段中划线句子,另写一句。(3分) 

19、                 ,                   ,                 

20、  ,                  ,                  ,              

21、    。25、下列对全文的赏析有错的两项是( )( ) ( 6分)A、“又一棵紫薇树被人折断了”,句中一个“又”字意味深长:既有紫薇树被人再次肆意折断后整理内心的震惊,又有整理对摧残生命者的难以抑制的痛惜之情。B整理对紫薇树的情感经历了一个过程:平常对普通的紫薇树总是满怀敬意,而对被人折断后的紫薇树则十分痛心。整理对毁树人的态度则是藐视,这从第段可以看出来。C、第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空气灰蒙的冬天里,它喑哑地立着,宛如一只被人割断了声带却依然高昂着的鸟儿。”运用了拟人和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突出了被摧折的紫薇树坚韧而顽强的性格特点。D文章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合,感

22、情强烈,思想深刻,结构紧凑而精巧,语言流畅而优美。其中,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给文章增添了不少蕴藉和灵动之气。E、这篇散文一方面对“紫薇花的歌唱”进行热情地赞美和歌颂,一方面又对扭曲的人性进行无情地鞭挞和嘲讽,希望人性回归,爱护生命。选择题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o四、(14分) 18按要求默写填空。(5分)_,不成人之恶。(论语十则)_,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青山遮不住, 。( 辛弃疾菩萨蛮)无可奈何花落去, 。 ( 晏殊 浣溪沙)不畏浮云遮望眼,_。(王安石登飞来峰)19阅渎下面两首诗,然后词答问题。(9分)无 题 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岛殷勤为探看。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 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