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热力学习题_第1页
工程热力学习题_第2页
工程热力学习题_第3页
工程热力学习题_第4页
工程热力学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空气加热器从温度为90的恒温热源吸热,将空气由环境温度10加热到50,试计算单位质量空气的吸热量、熵增值及作功能力损失。已知空气的。解:空气吸热量: 熵增值: 作功能力损失:有人声称设计了一整套换热设备,可将65的热水的20%变成100的高温水,其余的80%热水由于将热量传给温度为15的大气,最终水温也降到了15。你认为这种方案在热力学原理上能不能实现,为什么?如能实现,那么将65热水变成100高温水的极限比率为多少?解:取整套热设备为热力系,大气为环境。设,。水的质量为。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有 可见该方案在热力学原理上是能实现的。 根据可求得极限比率 解得 某一绝热刚

2、性容器,用隔板将其分为容积相等的A、B两部分,每一部分容积均为0.1m3。pA=0.4MPa,tA=40;pB=0.2MPa,tB=20,当抽去隔板后空气均匀混合而达到热力平衡,求混合过程引起空气熵的变化。解:取整个容器中的气体为研究对象,根据闭口系统能量方程此处Q=0,W=0,则,即: 在高温热源T1=2000K及低温冷源T2=600K间进行不可逆卡诺循环,若在吸热和放热中均存在60K的温差,其余传热过程为可逆,试求:(1)循环热效率;(2)若热源放出热量Q1=1000kJ,问其作功能力损失为多少?解:(1) (2) 作功能力损失:空气的初态为p1=150kPa,t1=27,今压缩2kg空气

3、,使其容积为原来的。若分别进行可逆定温压缩和可逆绝热压缩,求这两种情况下的终态参数,过程热量、功量以及内能的变化。(空气:=1.004kJ/(kgK),R=0.287kJ/(kgK))解:1、定温压缩过程时: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知初状态下体积:据: ,定温过程,即,且 因此有即定温压缩终态参数为:,等温过程,内能变化为零,即:压缩功:据热力学第一定律:该过程放出热量:(2)、可逆绝热压缩过程:同样可知:据绝热过程方程式:据:,可知:即可逆绝热压缩终态参数为:,因为该过程为可逆绝热压缩,因此:kJ内能变化为:过程的压缩功为:一热机在每个循环中从327的高温热源吸收的热量和可逆地向27的低温热源

4、排热,假设按(1);(2);(3)三个数值排热,请计算证明,在这三种情况中,哪个是不可逆的、哪个可逆的、哪个是不可能的?并对不可逆循环计算及其不可逆损失,大气环境温度解:(一)采用孤立系统熵增原理证明 (1) ,可逆 (2) ,不可逆,不可能 (4) (二)采用卡诺定理证明 (1) 可逆 (2) ,不可逆 (3) ,不可能 (4) (三)采用克劳修斯积分计算证明 (1),可逆 (2),不可逆 (3),不可能 (4) 理想气体逆向循环1-2-3-1。其中1-2为绝热膨胀过程,2-3为等压吸热过程,3-1为等温放热过程。已知点1的温度T1 =1500K ,压力 p1 =0.1MPa;点2的温度T2

5、 =300K。如果循环中的工质为1kg空气,其定压比热cp =1.01kJ/(kg·K) ,k=1.4 。求:( 1 )做出该循环的 p-v 图及 T-s 图;( 2 )求该循环的制冷系数。解:( 1 )该循环的 p-v 图及 T-s 图如下:( 2 )循环的制冷系数 2质量某种理想气体按可逆多变过程膨胀到原有体积的三倍,温度从300降到60,膨胀过程种作功418.68,吸热83.736。求该气体的比定压热容和比定容热容。解:多变过程中有: 所以本题 按定质量系能量方程 故 有一气缸经阀门与主管道(空气状态为p0=0.6MPa,t0=100)相连接,在活塞及重物作用下,气缸内有p1=0.2MPa,t1=40的空气0.01m3。打开阀门后,主管向气缸充气。当气缸容积达到0.02m3时关闭阀门,求气缸内空气的最终温度和充气量。(气缸绝热) 阀门主管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