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康复护理技术_第1页
常用康复护理技术_第2页
常用康复护理技术_第3页
常用康复护理技术_第4页
常用康复护理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常用康复护理技术康复护理技术包括基础护理技术和专科护理技术。基础护理技术是指临床护理工作中最常用、带有普遍性的操作技术,如测量生命体征、给药、标本采集、无菌技术等。专科护理技术是指应用于病人的康复护理中的操作技术,包括体味的摆放、呼吸训练与排痰、吞咽训练、肠道训练、皮肤护理、心里护理等。随着康复护理学的发展,康复护理技术的内涵也在不断扩大。本章主要介绍临床上常用的康复护理专科技术。第一节 体位摆放一、概 述1.定义 体位是指人的身体所保持的姿势或某种位置。在临床上通常是指病人根据治疗、护理以及康复的需要所采取并能保持的身体姿势和位置。在康复护理中,护士应根据疾病的特点

2、、协助并指导病人摆放正确、舒适的体位。康复护理中常用的体位摆放技术有良肢位、功能位、烧伤病人抗挛缩体位的摆放等。 (1)良肢位:指躯体、四肢的良好体位、具有防畸形,减轻症状,使躯干和肢体保持在功能状态的作用。在脑损伤病人的康复护理中,良肢位摆放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抗痉挛姿势的出现、保护关节及早期诱发分离运动。 (2)功能位:指当肌肉、关节功能能不能或尚未恢复时,必须使肢体处于发挥最佳功能活动的体位。 (3)烧伤病人的抗挛缩体位:指烧伤病人应保持的正确体位,即应与烧伤部位软组织收缩方向相反的体位,这种体位有助于预防挛缩。 2.目的 正确的体位摆放具有预防或减轻痉挛或畸形的出现、使躯干和肢体保持在功能

3、状态的作用,定时地更换体位有助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体位的摆放时康复护理工作中重要部分,护士应根据疾病的种类以及疾病的发展阶段,协助并指导病人采取正确的体位。二、常用体位 1.脑损伤病人的良肢位摆放 在急性期时,大部分脑损伤病人的患侧肢体呈迟缓状态。急性期过后,病人逐渐进入痉挛阶段。大部分病人的患肢上肢以屈肌痉挛占优势,患侧下肢以伸肌痉挛占优势。长时间的痉挛会造成关节痉挛、关节半脱位和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等并发症。早期实施良肢位的摆放可有效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为后期的康复打下良好的基础。脑损伤病人的良肢位摆放包括患侧卧位、健侧卧位、仰卧位、床上坐位等。 (1)患侧卧位:即患侧肢体在下方,健侧肢体

4、在上方的侧卧位。患侧卧位对偏瘫病人的康复来说是最重要的体位,又称第一体位或首选体位。该体位可以伸展患侧肢体、减轻或缓解痉挛,使瘫痪关节韧带受到一定压力,促进本体感觉的输入,同时利于自由活动健侧肢体。 取患侧卧位时,病人的头下给予合适高度(一般为1012cm)的软枕,躯干稍向后旋转,后背用枕头支撑。患臂前伸,前臂外旋,将患肩拉出一避免受压和后缩;手指伸展,掌心向上,手中不应放置任何东西,以免诱发抓握反射而强化患侧手的屈曲900,防止足下垂的发生。健侧上肢放在身上或后边的软枕上,避免放在身前,以免因带动整个躯干向前而引起患侧肩胛骨或缩。健侧下肢充分屈髋屈膝,脚下放一软枕支撑(图5-1)。图5-1

5、患侧卧位 (2)健侧卧位:即健侧肢体在下方,患侧肢体在上方的侧卧位。此体位避免了患侧肩关节的直接受压,减少了患侧肩关节的损伤,但是限制了健侧肢体的主动活动。 取健侧卧位时,病人的头下给予合适的软枕,胸前放一软枕。患肩充分前伸,患侧肘关节伸展,腕、指关节伸展放在枕上,掌心向下。患侧髋关节和膝关节尽量前屈900,置于体前另一软枕,注意患侧踝关节不能内翻悬在软枕边缘,以防造成足内翻下垂。健侧肢体自然放置(图5-2)(3)仰卧位:即面朝上的卧位。这种体位容易受紧张性劲发射的影响,极易激发异常反射活动,从而强化了病人上肢的屈肌痉挛,因此,应尽量缩短仰卧位的时间或与其他体位交替使用。图5-2 健侧卧位 仰

6、卧位时,病人使用的软枕不宜太高,以防因曲颈而强化了病人的痉挛横式。患侧肩下垫一厚软垫,使肩部上抬前挺,以防肩胛骨向后痉挛,患侧上臂外旋稍外展,肘、腕关节伸直,掌心朝上,手指伸直并分开,整个患侧上肢放置于枕头上。患侧髋下放一枕头,使髋向内旋,患侧臀部、大腿外侧下放一枕头,其长度要足以支撑整个大腿外侧,以防下肢外旋,膝关节稍垫起使微屈并向内。足底不放任何东西,以防增加不必要的伸肌模式的反射活动(图5-3)图5-3 仰卧位(4)床上坐位:当病情允许,应鼓励病人尽早在床上坐起。但是床上坐位难以使病人的躯干保持端正,容易出现半卧位姿势,助长躯干的屈曲,激化下肢的伸肌痉挛。因此在无支持的情况下应尽量避免这

7、种体位。 取床上坐位时,病人背后给予多个软枕垫实,使脊柱伸展,达到直立坐位的姿势,头部无须支持固定,以利于病人主动控制头的活动。患侧上肢抬高,放置于软枕上,有条件的可给予一个横过床的可调桌子,桌子放一软枕,让病人的上肢放在上面。髋关节屈曲近900;患侧肘及前臂下垫软枕,将患侧上肢放在软枕上(图5-4).图图5-4 床上坐位2.骨关节疾病病人的功能位摆放 功能位有利于肢体恢复日常生活活动,例如梳洗、进食、行走等,即使发生痉挛或僵直,只要作出最小的努力即可获得最基本的功能。在临床上,常采用绷带、石膏、矫形支具、系列夹板等将肢体固定于功能位。(1)上肢功能位:肩关节屈曲450,外展600(无内、外旋

8、);肘关节屈曲900;前臂中间位(无旋前或旋后);腕关节背伸300450并稍内收(即稍尺侧屈);各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稍屈曲,由示指至小指屈曲有规律地递增;拇指在对掌中间位(即在掌平面前方,其掌指关节半屈曲,指间关节轻微屈曲)。(2)下肢功能位:下肢髋伸直,无内、外旋、膝稍屈曲200300,踝处于900中间位。3.烧伤病人抗痉挛体位 在烧伤的急性期,正确的体位摆放,可减轻水肿,维持关节活动度,防止痉挛和畸形,以及使受损的功能获得代偿。烧伤病人常常感觉非常不适,多采取长期屈曲和内收的舒适体位,极易导致肢体挛缩畸形。抗痉挛体位原则上取伸展和外展位,但不同的烧伤部位体位摆放也有差异,也可使用矫形器协助。烧伤病人身体各部位抗痉挛体位见表2005 年本地大学学生注册烧伤病人的抗痉挛体位烧伤部位可能出现的畸形抗痉挛体位头面部眼睑痉挛,小口畸形戴面具颈前部屈曲痉挛去枕,头部充分后仰肩上提、后撤、内收、内旋肩关节外展9001000并外旋肘屈曲并前臂旋前肘关节处于伸展位手背部MP过伸,PIP和DIP屈曲,拇指IP屈曲并内收,掌弓变平(鹰爪)腕关节背伸200300,MP屈曲900,PPI和DIP均为00,拇指外展及对掌位手掌部PPI和DIP屈曲,拇指IP屈曲并内收MP、PIP和DIP均为00,拇指外展,腕背伸200300脊柱脊柱侧凸,脊柱后凸保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