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王旭高西溪书屋夜话录治肝三十法肝气、肝风、肝火,三者同出而异名。其中侮脾乘胃,冲心犯肺,挟寒挟痰,本虚标实,种种不同,故肝病最杂而治法最广,故录大略于下。肝气证治一法曰:疏肝理气。如肝气自郁于本经,两胁气胀或痛者,宜疏肝。香附、郁金、苏梗、青皮、橘叶之属。兼寒,加吴萸;兼热,加丹皮、山栀;兼痰,加半夏、茯苓。一法曰:疏肝通络。如疏肝不应,营气痹窒,络脉瘀阻,兼通血络。如旋复、新绛、归须、桃仁、泽兰叶等。一法曰:柔肝。如肝气胀甚,疏之更甚者,当柔肝。当归、杞子、柏子仁、牛膝。兼热,加天冬、生地;兼寒,加苁蓉、肉桂。一法曰:缓肝。如肝气甚而中气虚者,当缓肝。炙草、白芍、大枣、橘饼、淮小麦。一法曰:
2、培土泄木。肝气乘脾,脘腹胀痛。六君子汤加吴萸、白芍、木香。即培土泄木之法也。温中疏木,黄玉楸惯用此法。一法曰:泄肝和胃。肝气乘胃,即肝木乘土。脘痛呕酸。二陈加左金丸,或白寇、金铃子。即泄肝和胃之法也。一法曰:泄肝。如肝气上冲于心,热厥心痛,宜泄肝。金铃、延胡、吴萸、川连。兼寒,去川连,加椒、桂;寒热俱有,仍入川连,或再加白芍。盖苦、辛、酸三者,为泄肝之法也。一法曰抑肝。肝气上冲于肺,猝得胁痛,暴上气而喘,宜抑肝。如吴萸汁炒桑皮、苏梗、杏仁、橘红之属。一法曰:散肝。“木郁则达之”,逍遥散是也。“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即散肝之法也。肝风证治肝风一证,虽多上冒巅顶,亦能旁走四肢。上冒者,阳亢居多;
3、旁走者,血虚为多。然内风多从火出,气有余便是火,余故曰肝气、肝风、肝火,三者同出而异名,但为病不同,治法亦异耳。一法曰:熄风和阳。如肝风初起,头目昏眩,用熄风和阳法。羚羊、丹皮、甘菊、钩钩、决明、白蒺藜,即凉肝是也。一法曰:熄风潜阳。如熄风和阳不效,当以熄风潜阳。如牡蛎、生地、女贞子、玄参、白芍、菊花、阿胶,即滋肝是也。一法曰:培土宁风。肝风上逆,中虚纳少,宜滋阳明,泄厥阴。如人参、甘草、麦冬、白芍、甘菊、玉竹,即培土宁风法,亦即缓肝法也。一法曰:养肝。如肝风走于四肢,经络牵掣或麻木者,宜养血熄风。生地、当归、杞子、牛膝、天麻、制首乌、三角胡麻。即养肝也。一法曰:暖土以御寒风,如金匮近效白术附
4、子汤,治风虚头重眩苦极,不知食味。是暖土以御寒风之法。此非治肝也,实补中也。一法曰:平肝。金铃、蒺藜、钩钩、橘叶。一法曰搜肝。此外有搜风一法。凡人必先有内风而后外风,宜有外风引动内风者,故肝风门中,每多夹杂,则搜风之药亦当引用也。如天麻、羌活、独活、薄荷、蔓荆子、防风、荆芥、僵蚕、蝉蜕、白附子。肝火证治肝火燔灼,游行于三焦,一身上下皆能为病,难以枚举。如目红颧赤,痉厥狂躁,淋沥疮疡,善饥烦渴,呕吐不寐,上下血溢皆是。一法曰:清肝。如犀角、丹皮、黑栀、黄芩、竹叶、连翘、夏枯草。一法曰:泻肝。如龙胆泻肝汤、泻青丸、当归龙荟丸之类。一法曰:清金制木。肝火上炎,清之不已,当制肝,乃清金以制木火之亢逆也
5、。如沙参、麦冬、石斛、枇杷叶、天冬、玉竹、石决明。一法曰:泻子。如肝火实者,兼泻心。如甘草、黄连。乃“实则泻其子”也。一法曰:补母。如水亏而肝火盛,清之不应,当益肾水,乃“虚则补母”之法。如六味丸、大补阴丸之类。亦“乙癸同源”之义也。一法曰:化肝。景岳治郁怒伤肝,气逆动火,烦热胁痛,胀满动血等证,用青皮、陈皮、丹皮、山栀、芍药、泽泻、贝母,方名化肝煎。是清化肝经之郁火也。肝寒肝虚等证治一法曰:温肝。如肝有寒,呕酸上气,宜温肝。肉桂、吴萸、蜀椒。如兼中虚寒,加人参、干姜,即大建中法也。一法曰:补肝。如制首乌、菟丝子、杞子、枣仁、萸肉、脂麻、沙苑蒺藜。一法曰:镇肝。如牡蛎、石决明、龙骨、龙齿、金箔
6、、青铅、代赭石、磁石之类。一法曰:敛肝。如乌梅、白芍、木瓜。此三法,无论肝气、肝风、肝火,相其机宜,皆可用之。一法曰:补肝阴。地黄、白芍、乌梅。一法曰:补肝阳。肉桂、川椒、苁蓉。一法曰:补肝血。当归、川断、牛膝、川芎。一法曰:补肝气。天麻、白术、菊花、生姜、细辛、杜仲、羊肝。哲璇按:王旭高治肝三十法,法虽尽善,然失之于庞芜。今予别类重属,俾切于实用。知我罪我,斯在其人乎。一、肝之为病有四:曰气,曰风,曰火,曰虚。二、治肝之法,当分本脏之治与隔脏之治。本脏之治:1.肝气疏肝理气法:香附、郁金、苏梗、青皮、橘叶、川楝子等。疏肝通络法:旋覆花、新绛、归须、桃仁、泽兰、延胡等。柔肝法:当归、枸杞子、柏
7、子仁、牛膝等。缓肝法:炙甘草、白芍、大枣、橘饼、淮小麦等。2.肝风搜剔外风法:天麻、羌活、独活、薄荷、蔓荆子、防风、荆芥、僵蚕、白附子等。平肝潜阳法:羚羊角、钩藤、石决明、白蒺藜、代赭石、磁石、龙骨、龙齿等。养肝熄风法:牡蛎、生地、女贞子、元参、白芍、菊花、阿胶、归身、枸杞子、牛膝、天麻、首乌、三角胡麻等。3.肝火清肝泻火法:羚羊角、丹皮、山栀、黄芩、竹叶、连翘、夏枯草、龙胆草、贝母等。4.肝虚补肝气法:白术、人参、细辛、生姜、羊肝、杜仲等。补肝血法:当归、川芎、牛膝、川断、天麻等。补肝阴法:乌梅、白芍、地黄、木瓜等。补肝阳法:肉桂、川椒、苁蓉、吴茱萸等。隔脏之治:健脾法:六君子汤、木香等。和
8、胃法:二陈汤、左金丸、白蔻仁等。补肾法:六味丸、大补阴丸、沙苑子、首乌、菟丝子、枸杞子、枣仁、山萸肉、脂麻等。清肺法:沙参、麦冬、石斛、天冬、玉竹、枇杷叶、桑皮等。附:程门雪撰西溪书屋夜话录歌诀6肝气肝风与肝火,三者同出而异名。冲心犯肺乘脾胃,挟寒挟痰多异形。本虚标实为不同,病杂治繁宜究情。肝气自郁于本经,两胁气胀或痛疼。疏肝理气香附郁,苏梗青皮橘叶平。兼寒吴萸热丹栀,兼痰半夏与茯苓。疏肝不应宜通络,营气窒痹辛润行。络脉瘀阻须桃仁,旋覆泽兰新绛增。肝气胀而疏更甚,归膝杞柏柔肝认。兼寒肉桂与苁蓉,兼热天冬生地审。缓肝之急经方好,白芍橘饼甘麦枣。肝气甚而中气虚,此方变化无穷奥。培土泄木用六君,吴萸
9、白芍木香临。脘腹胀痛肝乘脾,疏木温中法意深。脘痛呕酸肝犯胃,泄肝和胃法亦异。二陈汤合左金丸,金铃白蔻犹同意。抑肝肝气冲于肺,猝得胁痛暴上气。喘主吴萸炒桑皮,苏梗杏仁橘红汇。泄肝肝气上冲心,热厥心气用左金。金铃子散寒椒桂,寒热俱有连芍均。泄肝主法苦辛酸,三者错综随证任。肝气有余便是火,内风多从火发生。阳亢上冒巅顶甚,血虚旁走四肢轻。肝风初起头目眩,熄风和阳即凉肝。羚羊钩钩白蒺藜,决明甘菊丹皮栀。熄风和阳而不效,潜阳便是滋肝着。牡蛎生地女贞子,菊花阿胶同白芍。肝风旁走四肢麻,经络牵拘掣不和。养血熄风归杞膝,首乌生地蔚天麻。培土宁风亦缓肝,中虚纳少肝风逆。宜滋阳明泄厥阴,参甘玉竹芍菊麦。暖土以御寒风
10、法,近效白术附子汤。风虚头重眩苦极,不知食味服之康。外风引动内风者,搜肝即是搜风旨。羌独荆防薄蔓荆,天麻僵蚕白附子。肝火游行于上焦,上下内外无不到。清肝羚羊丹栀芩,竹叶连翘夏枯草。泻肝当归龙荟丸,龙胆泻肝泻清合。肝火上炎清不已,清肺制木内经出。沙参石斛天麦冬,玉竹枇杷石决好。补母六味大补阴,泻子黄连与甘草。郁怒伤肝用化肝,气逆动火生烦热。青陈丹栀芍泽贝,胁痛胀满或动血。补肝沙苑首乌丝,杞子枣仁萸肉脂。镇肝牡决龙骨齿,金箔青铅代赭磁。敛肝乌梅木瓜芍,三者随宜皆用之。肝寒温肝萸椒桂,参姜加入中虚治。平肝蒺铃橘叶钩,散肝达郁逍遥是。补肝气法效堪夸,白术天麻与菊花。细辛生姜辛以补,羊肝杜仲用相和。归芎
11、膝断补肝血,苁蓉椒桂补肝阳。肝阴地黄芍乌梅,四法精研细审详。7王旭高治肝三十法解析肝气 1、疏肝理气药物:香附、郁金、苏梗、青皮、橘叶。加减:兼寒加吴萸;兼热加丹皮、栀子;兼痰加半夏、茯苓。解析:(1)本法主治证为肝气自郁于本经,实即肝之疏泄不及,病在气分。临证指南医案谓“初病在经”,“经主气”。故本法适用于病之初起时,病在气分,尚未及血分。治疗方面,皆选用辛味之品。素问·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谓“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香附、郁金、青皮、橘叶皆为味辛入肝经之品,其疏肝理气之功自不必多言。(2)至于苏梗一味,尚须斟酌。肝气郁滞时,为何选用入中焦脾胃之苏梗呢?盖肝属木,脾属土,木能疏土。
12、肝郁则木不能疏土,故用苏梗疏理中焦。 (3)吴萸、丹皮、栀子皆味辛入肝之品。吴萸性热,丹皮、栀子性寒,兼寒加吴萸,兼热加丹皮、栀子,亦即“热者寒之”,“寒者热之”之义。至于兼痰加半夏、茯苓,亦属兼治之法。 2、疏肝通络药物:旋复花、新绛、归须、桃仁、泽兰。解析:(1)用疏肝理气法不应时,当用此法。实即肝之疏泄不及,病在血分。临证指南医案谓“久痛入络”,“络主血”。故本法适用于肝气郁滞日久,病由气分转至血分。(2)旋复花、新绛,乃治肝着之旋复花汤中主要药味。金匮谓“肝着,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时,但欲饮热,旋复花汤主之。”肝着,历代注家均认为乃肝之疏泄失职所致。旋复花,本经谓“主结气胁下满”。
13、肝经走两胁,则旋复花入肝经自明。惜后人多以本品入肺胃二经论述。新绛为何物,目前尚有争议。至于当归、桃仁、泽兰皆为入肝经血分之品,自无多言。(3)由疏肝理气法至疏肝通络法,其病理变化是由气至血,由郁至瘀的过程。临证指南医案谓“治经不愈,即治其络”即此义也。(4)临证指南医案·胁痛汪案“此络脉瘀痹桃仁、归须、五加皮、泽兰、丹皮、郁金。”沈案“久病已入络白旋复花、新绛、青葱管、桃仁、归须、柏子仁。”朱案“肝络凝瘀,胁痛旋复花汤加归须、桃仁、柏仁。”此三案可与本法参考。 3、柔肝药物:当归、牛膝、枸杞、柏仁。加减:兼寒加肉桂、肉苁蓉;兼热加天冬、生地。解析:(1)用疏肝理气,疏肝通络法无效时
14、,考虑用柔肝法。前两法乃针对肝之疏泄不及,乃肝用之病;而后者乃针对肝之阴血不足,为肝体之病。(2)当归、牛膝、枸杞、柏仁皆入肝经,为养肝之品。(3)兼寒加肉桂、肉苁蓉。肉桂守而不走,入血分,适用于肝体为病。而吴萸辛散,走而不守,入气分,适用于肝用为病。故若兼寒象,疏肝理气法用吴萸;而柔肝法用肉桂。兼热加天冬、生地。生地入肝经,乃清肝热之要药。至于为何用苁蓉、天冬,尚有一虑。此二味皆入肾经。肝体不足时,“虚则补其母”,故补肾水以生肝木。苁蓉性温,天冬性凉,故寒用苁蓉,热用天冬。 4、缓肝药物:白芍、橘饼、甘草、小麦、大枣。解析:(1)本法主治肝气甚而兼中气虚。肝气甚即肝之疏泄太过。疏肝理气法和疏
15、肝通络法皆治肝之疏泄不及,故用辛味之品,即素问·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故本法用白芍,取其味酸以泄肝,即“酸泻之。” (2)因又兼中气虚,故用甘味补脾之品:橘饼、甘草、小麦、大枣。至于甘草、小麦、大枣,乃金匮治脏躁之甘麦大枣汤。方后注明言“亦补脾气”。素问·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即甘味之品除补脾之外,尚可缓肝之急。王旭高临证医案·痉厥门钱案即以生甘草、大枣甘味之品缓肝之急。 5、 培土泄木药物:六君子汤、木香、吴萸、白芍。解析:本法主治肝之疏泄太过,横克脾土。故用六君子汤健脾。脾气以升为健,故用木香以
16、升提脾气。因肝疏泄太过,故用吴萸、白芍泄肝。叶天士常以吴萸泄肝。如临证指南医案谓“泄肝如吴萸、椒、桂。”王旭高临证医案·虚劳门张案“气虚则脾弱,肝强侮其所胜扶土泄木。”观此案用药,白芍、吴萸泄木,其它俱是治脾之味(炙甘草、防风根、砂仁、陈皮、冬术、川朴、焦神曲、茯苓、炮姜),其中防风、砂仁乃升提脾气。王旭高临证医案·脘腹痛门张案“腹痛有块,肝脾不和治以疏和。”此案用丹参、白芍、香附治肝,治脾则用怀山药、茯苓、茯神、冬术、神曲、砂仁。临证指南医案·木乘土江案“古人培土必先制木,仿以为法人参、淡吴萸、淡干姜、炒白芍、茯苓”;某案“补太阴,泄少阳人参、茯苓、焦术、炙草、
17、广皮、白芍、炒丹皮、桑叶”;张案“木犯太阴脾土法当补土泄木人参、白术、半夏、茯苓、甘草、广皮、丹皮、桑叶、姜枣”。以上诸案,均可与本法参考。 6、泄肝和胃药物:二陈汤、黄连、吴萸、金铃子、白蔻仁。解析:(1)本法适用于肝之疏泄太过,横克胃土。因肝之疏泄太过,故用吴萸、金铃子泄肝。吴萸性热,川楝子性寒,临证可斟酌选用。肝气犯胃,则胃气上逆,故须降胃。黄连、白蔻均降胃气,二者亦一寒一热,临证亦须灵活选用。(2)王旭高临证医案·积聚门金案“当从肝胃求治淡吴萸、半夏、香附、川楝子、延胡索、茯苓、焦六曲、陈皮、白芍、蔻仁”;周案“肝气欲升而不得,胃气欲降而不能法当疏运其中半夏、橘红、青皮、莱菔
18、子、川朴、吴茱萸、赤苓、白蔻仁”。王旭高临证医案·脘腹痛门沈案“肝胃气痛治以温通二陈汤去草,加瓜蒌皮、吴茱萸、白胡椒、当归、香附、川楝子”。临证指南医案·木乘土某案“肝厥犯胃入膈半夏、姜汁、杏仁、瓜蒌皮、金铃子、延胡索、香豆豉、白蔻”。以上诸案,均可同本法参考。(3)培土泄木、泄肝和胃二法,均为疏泄太过,一犯脾土,一犯胃土。治脾用木香,治胃用黄连、白蔻。一升一降,亦即临证指南医案“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之义,颇堪师法。 7、泄肝药物:金铃子、元胡、黄连、吴萸。加减:兼寒去黄连,加川椒、肉桂;寒热俱有,不去黄连,更增白芍。解析:(1)本法主治肝气上冲心。肝气为何要冲心?盖肝
19、属木,心属火,母助子气之故。(2)治疗上当泄肝制心。泄肝用金铃子、元胡、吴萸。临证指南医案·木乘土“泄肝如吴萸、椒、桂川楝苦寒,直泄肝阳;元胡专理气滞血涩之痛”。黄连入心经,故制心用黄连。若兼寒,去黄连之性寒,加入性热泄肝之川椒、肉桂;寒热俱有,则不必去黄连,另加入味酸之白芍。苦辛酸为泄肝主法,金铃子味苦,吴萸味辛,白芍味酸,正合此义。 8、抑肝药物:吴萸汁炒桑皮、杏仁、橘红、苏梗。解析:(1)本法主治肝气上冲肺,即“木叩金鸣”。肝病传至肺,则肺失肃降。故治须降肺,用桑皮、杏仁、苏梗。至于桑皮用吴萸汁炒,取吴萸泄肝之义。(2)王旭高临证医案·咳嗽门李案“肝经有郁勃之热,肺家
20、有胶粘之痰当以平肝开郁,参清金化痰沙参、橘红、苏子、杏仁、石决明、川贝、茯苓、丹皮、蛤壳、枇杷叶、陈海蜇、地栗”;岑案“烦劳罢极则伤肝,肝伤则气逆而上迫,为胁痛,为咳嗽。秦氏所谓先胁痛而后咳者,肝伤肺也。治法不在肺而在肝,旋复花、桃仁炭、杏仁、川贝、苏子、冬瓜子、黑山栀、丹皮、郁金、苡仁、枇杷露”。以上两案可供参考。 9、散肝药物:逍遥散。解析:本法用治肝之疏泄不及。 肝风 1、 熄风和阳药物:丹皮、白蒺藜、石决明、羚羊角、钩藤、菊花。 解析:本法适用于肝风初起,由阳亢所致。故治用凉肝平肝之法。以上诸药均为性寒入肝经之品。除丹皮外,皆有平肝作用。王旭高临证医案·中风门赵案“拟熄风和阳
21、,化痰泄络羚羊角、石决明、胆星、法半夏、茯苓、甘菊、远志、煨天麻、橘红”。可与本法参考。 2、熄风潜阳药物:牡蛎、菊花、女贞子、玄参、生地、阿胶、白芍。 解析:(1)用熄风和阳法不效时用本法。此证乃由阴不制阳,阳亢化风所致。故采用滋阴平肝法。上述药中,玄参、生地、女贞子、白芍滋肝,牡蛎、菊花平肝。(2)关于滋肝,有两种方法。 A、酸甘化阴法:取白芍之酸,阿胶、生地之甘。临证指南医案·肝风某案“内风,乃身中阳气之变动,甘酸之属宜之生地、阿胶、牡蛎、炙草、萸肉炭”。此案取萸肉之酸,生地、阿胶、炙草之甘。 B、补肾滋肝法:因水能生木,故补肾以滋肝。临证指南医案·肝风曹案“缓肝之急
22、以熄风,滋肾之液以驱热生地、阿胶、天冬、玄参、川斛、小黑豆皮”。此案以天冬、玄参、川斛补肾以滋肝。(3)王旭高临证医案·肝风痰火门张案“此段经文明指肝胆风阳上盛,久痛不已,必伤少阴肾阴今以育阴、潜阳、镇逆法,生地、龟板、杜仲、牡蛎、茯神、枣仁、磁石、阿胶、女贞、沙苑、石决明”。可与本法参考。 3、培土宁风药物:人参、甘草、玉竹、麦冬、白芍、菊花。 解析:(1)本法用治肝风上逆兼胃阴不足。临证指南医案·木乘土“君肝阴胃汁已虚用药忌刚用柔”。用白芍、菊花治肝风即“忌刚用柔”之体现。人参、甘草、麦冬、玉竹治胃阴不足。(2)本法与缓肝法之区别:缓肝法为肝气太甚,故用白芍缓肝;培土宁
23、风法为肝风上逆,故用白芍、菊花平肝。缓肝法又兼脾气不足,故用橘饼、甘草、小麦、大枣补之;培土宁风法又兼胃阴不足,故用人参、甘草、玉竹、麦冬补之。 4、养肝药物:天麻、三角胡麻、枸杞子、当归、生地、首乌、牛膝。 解析:(1)本法主治肝风旁走四肢。其实质为血虚生风。(2)本法与熄风潜阳法的区别:熄风潜阳法用于阳亢上冒巅顶,本质是阴不制阳,故以滋肝阴为主;养肝用于血虚旁走四肢,本质是血虚,故多用补肝血之味,如当归、生地、首乌、枸杞。(3)本法与柔肝法的区别:柔肝法与养肝法俱针对肝体不足而设。惟柔肝法适应证单为肝体不足;而养肝法适应证为血虚而生风,故除补肝体外,尚加入平肝之品,如天麻。(4)王旭高临证
24、医案·中风门之孙案“血不养筋,肝风走络,左臂酸痛,或止或作,法当养血通络制首乌、当归、杞子、稆豆衣、丹参、蒺藜、苡仁、茯苓、秦艽、桑枝、红枣”。谢案“此为血虚不能涵木,筋脉失养,虚风走络,痰涎凝聚所致,拟养血熄风,化痰通络制首乌、紫石英、白蒺藜、半夏、茯神、洋参、陈皮、羚羊角、石决明、煨天麻、枣仁、竹油、姜汁”。临证指南医案·肝风之胡案“缓肝润血熄风制首乌、杞子、归身、冬桑叶、三角胡麻、柏子仁、茯神、天冬、黑稆豆衣”。以上三案可与本法参考。 5、暖土以御寒风法药物:白术附子汤解析:本法适用于脾阳不足,招致寒风。 6、平肝药物:钩藤、蒺藜、金铃子、橘叶。解析:本法主治肝风上逆
25、,用钩藤、蒺藜平肝。而金铃子、橘叶均为疏肝之品,此处用之,其义不明。 7、搜肝药物:羌活、独活、荆芥、防风、薄荷、蔓荆子、蝉衣、僵蚕、天麻、白附子。解析:本法适用于外风内风并见。既可是外风引动内风,也可是内风招致外风。药分两组:治外风:羌活、独活、荆芥、防风、薄荷、蔓荆子;治内风:蝉衣、僵蚕、天麻、白附子。王旭高临证医案·肝风痰火门钱案“外风引动内风用羌活、柴胡、防风、川连、甘菊、焦栀、桑叶、丝瓜络、钩藤”; 案“外风引动内风荆芥、川芎、杏仁、防风、甘菊、枳壳、羌活、藁本”。以上两案可与本法参考。 肝火 1、清肝药物:羚羊角、夏枯草、丹皮、黄芩、黑栀、连翘、竹叶。解析:(1)本法主治
26、肝热。羚羊角、夏枯草、丹皮、黄芩、黑栀俱为清肝热之品。而连翘、竹叶均入心经,为清心热之品。肝热而清心,取“实则泻其子”之义。(2)临证指南医案·目某案“肝火上郁,目眶红肿连翘、赤芍、菊花叶、黑栀子、苦丁茶、夏枯草”。临证指南医案·肝火陆案“先以清肝通络丹皮、山栀、羚羊角、夏枯草、蚕沙、钩藤、连翘、青菊叶”。此二案与本法用药颇似,可作为参考。 2、泻肝药物:当归龙荟丸、龙胆泻肝汤、泻青丸。解析:本法主治肝火。肝热与肝火之区别:热为火之渐,火为热之极,热性静,火性动。二者并无本质区别。 3、清金制木药物:石决明、枇杷叶、沙参、麦冬、玉竹、天冬、石斛。解析:(1)本法适用于“木火刑金”。石决明清肝。枇杷叶、沙参、麦冬、玉竹润肺清肺。肝肺既治为何又用石斛、天冬补肾呢?临证指南医案谓“肺热不能生水,阴愈亏而阳愈炽。”故用石斛、天冬滋肾水。(2)本法与抑肝法区别:抑肝法适用于肝气犯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3.3防疫小话剧(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册信息技术川教版
- 2024秋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一单元 面对成长中的新问题 1 自主选择课余生活说课稿 新人教版
- Unit 1 Friendship-Reading 说课稿英文版 2024-2025学年沪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
- 2025年2月医疗器械模考试题(含参考答案)
- 2025年全国起重指挥作业证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 Unit 1 You and Me 综合素质评价单元试卷(含答案)
- 2025共同租赁房屋合同范本汇编
- 2025租房合同模板示例
- 2025版权授权合同范本:手写字体制作协议
- 葡萄酒知识培训顺序课件
- 2025年4月自考00107现代管理学试题及答案含评分标准
- 烟气脱硝工艺培训课件
- 2025建筑工程施工标准合同
- 仪表安全培训课件
- 电能质量技术 绪论、第1章 电能质量概述
- 汽车维修工(新能源汽车电控技术)赛项竞赛规程
- 2025年中职高考对口升学(旅游概论)真题试卷附参考答案
- 2025年大学生创业与实践课程考试卷及答案
- 2025年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期末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 电商模特合同协议
- 鄂教版六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