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边坡监控量测方案一、工程概况1.1 高边坡范围本标段路堑边坡高度大于30m共计4处,单独设计为高边坡。边坡为台阶式,一般10m一级,边坡平台宽2m。边坡设计主要采用预应力锚索格梁、全长粘结锚杆格梁、衬砌拱防护,格梁或衬砌拱内坡面采用TBS植草或普通植草防护,高边坡具体位置及防护情况见下表。二广高速怀三段10标路堑高边坡一览表序号桩号及位置坡长(m)最大边坡高(m)边坡级数主要防护措施1ZK38+996ZK39+106左侧110384预应力锚索格梁+TBS植草、全长粘结锚杆格梁+TBS植草、衬砌拱植草2K40+762K41+041左侧27938.443K41+130K41+396右侧26647
2、.454YK42+475YK42+660右侧18547.251.2 高边坡工程地质概况1、场区地貌上属于剥蚀丘陵地貌。路堑傍山开挖,山坡较陡,坡度3045°左右,地形有一定起伏,山上植被发育。2、边坡岩层:上部为第四系覆盖层(多为亚粘土),下部出露基岩大多为花岗斑岩、砂岩,风化严重、结构松散,局部已呈半岩半土状,遇水极易软化导致强度降低,易产生滑坡、滑塌和崩塌等地质病害。二、编制依据1、二(边浩特)广(州)高速公路两阶段施工图设计文件。2、广贺司200794号文“关于发布怀集至四会段隧道、高边坡第三方监测大纲的通知(2007.3.27)”。3、二广高速公路广宁至四会段高边坡监测协调会
3、议纪要)。三、监测目的 1、通过对边坡变形的监测,判断边坡的滑动面深度、滑动范围及其变形发展趋势,评估开挖施工对边坡自身稳定性和周围构筑物的影响情况,提供预警信息。2、通过动态监测,依据实际情况进行工序和工艺的调整,以便采取更为合理、有效的支护措施,及时指导施工,优化施工方案。避免边坡工程事故发生,确保施工安全、快速地进行。3、通过动态监测,掌握控制边坡的稳定性各种参数和因素随时间和空间上的不断变化的过程,为动态化设计,变更设计方案提供依据。4、通过对张拉过程中以及施工期监控,为高边坡科研提供原始观测数据,从而分析预应力在张拉过程中以及后期的变化规律,了解预应力随时间和开挖卸荷过程的长期变化情
4、况,解释其长期变化规律、影响因素。5、检验边坡加固效果,评价安全稳定性。6、积累量测数据,总结经验,为未开挖区段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工程类比的依据。为节省工程投资,提高高危路堑边坡的设计与施工水平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保证。四、监测工作内容 依据施工设计图,本路线高边坡主要采用坡面变形观测、深层位移观测、预应力锚索应力监测、人工巡视和裂缝观测项目对边坡的稳定性进行监控,根据“)”要求,本标段四段高边坡监测断面类型均为“普通断面”,即不进行深层位移监测和预应力锚索应力监测,仅由工程承包方完成坡面变形、人工巡视、裂缝观测三项量测项目。1、坡面变形高边坡坡面变形观测是指在平台上设置坡面变形观测点,利用全站仪
5、进行观测,测量量采用角度交汇法进行量测。通过数据处理分析,分析坡面几何外观的变化情况,绘制坡面各点在施工过程中的水平及竖直向位移变化情况,从而了解边坡滑动范围和滑动情况,提供预警信息。2、人工巡视人工巡视是边坡监测工作的主要内容,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坚持每天安排现场施工员进行巡视,通过巡视不仅可以及时发现险情,而且能系统地记录、描述边坡施工和周边环境变化过程。3、裂缝观测裂缝是滑坡变形的最明显标志,也是人工巡视的主要内容,当坡体表面发现裂缝时工程承包方应及时在裂缝处埋设裂缝观测装置,初次埋设在第三方监测单位指导下进行,通过观测裂缝的变化过程和变化规律来分析坡体的变形情况和破坏趋势。五、监测工作
6、程序施工单位密切联系业主、监理、与监控单位三方的配合,严格按照监控单位制定的工作流程开展监测工作。高边坡监控系统流程图六、监测技术要求6.1、坡体表面位移6.1.1 观测点设置坡体上的监控点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监测基点设在稳定的区域并远离监测坡体,避免在松动的表层上设点。边坡上的监测点布置在各级边坡平台上,并应突出重点,兼顾全面,尽可能设在边坡的前后缘、裂缝和地质分界线等处。坡面变形观测桩布置见附图。6.1.2 埋设要点每个监测边坡设立一个独立的监测基准网。监测基准网采用两个测桩和两个埋石基准点的布设形式组成。对土质边坡,选择好监测基点位置之后,挖除表土并开挖一个0.5m×0.5m的
7、孔约80cm深度,用钢筋砼浇筑底盘至地面高度,在底盘中心埋设一根钢筋,钢筋头伸出底盘面约0.5cm,钢筋顶端设标记作为临测基点。在与这两个测桩通视的位置布设两个埋石基点,作为基准校核点。埋石点为150mm×150mm的水泥块,埋深80cm,表面植入不锈钢标心。基准点布设完毕自然稳定半个月后进行第一次监测,以后每三个月校核一次。基准点与埋石点都设立在相对稳定的位置。坡面变形监测点由工程承包人进行埋设和观测。坡体上的监测点用埋置钢筋作为观测点。观测点埋设完毕后,应稳定23天之后再进行初测。对石质边坡可以利用稳固石块作为观测标记代替观测桩。测点埋设时机:边坡开挖前。6.1.3 观测要点监测
8、仪器采用精度2的高精度全站仪,采用角度交汇法进行观测。每处边坡首先以观测基准网建立独立直角坐标系和高程系统,为方便比较,以监测点坐标和高程测量数据不出现负值为准,测量出各个基准点的坐标和高程。然后分别自两处测桩采用极坐标或边角前方交会方法对变形监测点进行观测,测量出各个变形监测点相对于基准点的水平角、倾角及斜距,然后解算出变形监测点的坐标值和高程,以第一次观测值作为基准数据,将后期观测值与基准值进行比较,得到各个变形监测点的位移变化情况。在实施观测时,应严格按照“三固定、一相同”原则执行,即固定观测人员、固定仪器、固定观测路线,在基本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数据采集的原则。测试技术及测试精度满足建筑物
9、形变测量规范(JGJ/T8-97)相关技术要求。6.1.4 记录表格坡面测点埋设记录表应符合附表中考证表2的要求;观测成果记录表应符合附表中原记表2的要求。6.2 人工巡查6.2.1 巡查内容坡顶:边坡开挖过程中坡顶外大于50m范围内地表土体裂缝,如出现裂缝,应记录裂缝产生时间、深度、连通性、冲水状态等情况,并在随后巡视中,重点调查有无新裂缝,原有裂缝有无扩大、延伸。坡面:边坡开挖过程中记录开挖断面(临空面)的地质剖面,观测剖面的岩层产状,节理发育情况及地下水出露情况(有无新的地下水源头,原有的渗水量和水质有无变化),断层有无错动发生。地表:调查地表有无隆起或下陷;滑坡后缘有无裂缝,前缘有无剪
10、出口出现,局部楔体有无滑动现象。加固系统:在挡墙、锚索格梁浇注、锚索张拉等施工完成后有无明显破坏情况安全监测设备:有无损坏。6.2.2 巡查记录每次巡视检查及进记录发现情况,记录内容包含检查时间、参加人员、检查目的及内容、检查中发现的情况。记录方式采取文字、摄像、素描等;巡查工具采用罗盘、皮尺、放大镜、数码相机等。对于已出现上述表观现象时,应在随后跟踪巡视其发展情况,必要时可对裂缝宽度进行跟踪监测。记录表格符合附表中原记录表1的要求。6.3 裂缝监测经人工巡查发现坡体出现裂缝时,进行该项测试。6.3.1 测点设置裂缝一般产生在边坡平台和边坡体边缘,部分分布在边坡体上结构层,人工巡视中在发现裂缝
11、的位置埋设裂缝监测点。如果边坡在开挖过程中坡面没在出现裂缝,则此类测点无需布置。人工巡视发现裂缝后应及时埋设(12天内完成),测点间沿裂缝的间距以2030m为宜,其方向应平行滑坡的主滑方向或边坡的位移方向(不一定垂直裂缝)。6.3.2 埋设要点首先在裂缝两边的稳定土体内开挖一个A4纸平面大小的洞约50cm深,之后用砼浇注至地面高度,用两块长方形铁片分别埋设在裂缝两边的砼内,并使这两块铁片在裂缝处互相搭接约5cm长,在搭接处用红油漆涂色。6.3.3 测试要点由于一般裂缝变形是微小而且蠕变的,本标段高边坡选择油标卡尺对边坡的变形裂缝进行监测。如果裂缝变形增大,则在搭接处两块铁板的红油漆涂色处就会产
12、生一个缝隙,用游标卡尺测出这条缝隙的宽度数据,该数据作为所测边坡裂缝增加的宽度。6.3.4 记录表格裂缝点埋设与裂缝监测应符合附表中考证表2、原记表3要求。七、监测人员及设备7.1 监测人员二广高速公路第10合同段高边坡监控量测小组职务人员名称组内分工联系电话备注组长孙红强全面负责项目总工、高级工程师副组长万德兴监控测量负责人,负责资料填写及报送质安部长、工程师组员钟敏达现场测量测量工程师、助理工程师组员黄赞现场测量测量员组员王博威现场测量测量员组员赵祥虎现场巡视现场施工员、助理工程师组员杨健波现场巡视现场施工员、助理工程师7.1 监测设备精度2的高精度全站仪一台(托普康GTS-602)、DS
13、Z2自动安平水准仪一台、数码相机一台、放大镜一台、游标卡尺一个。八、监测频率所有监测项目根据设计文件要求的正常频率(如下表)来定,当出现异常情况时根据监控单位要求增加观测频率。监测周期应与施工和降雨量相适应,在雨季、边坡开挖期间和已出现变形破坏时应加密观测。边坡每开挖一级,至少应观测一次,测点埋设后即开始监测,监测过程持续至边坡加固工程完成后六个月内或当年雨季结束后三个月无明显位移即可结束。边坡坡面位移监测频率表施工情况监测频率开挖期间、开挖一个月内及旱季和少雨季节1次/15天开挖一个月后1次/30天雨季1次/周暴雨期和雨后数天内1次/天九、监测设施保护监测仪器和测点的完好性对监测工作十分重要
14、,现场施工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对现场所埋设的仪器与测点进行保护,若施工单位自行埋设的观测点损坏,施工单位应在监理确认下进行及时修复,并做好修复记录,重新填写测点埋设考证表并上报业主与监测单位。施工现场应做好指挥管理工作,避免仪器或测点破坏,对于裂缝测点或坡面测点的损坏应在2日内修复,确保监测数据的连续性和有效性。十、监测资料报送10.1 资料报送要求1、各断面应按照监测方案和施工图规定的频率、精度对监测断面进行监测,监测资料须当天进行整理分析、判断。2、测点埋设记录、监测仪器、监测资料必须保证真实性和连续性,并经驻地监理签认,签认后纸质记录定期交与业主(或由业主委托交付给监测单位)。每次监测后应将
15、电子版记录同时发送业主与监测单位。10.2 施工单位需提交资料1、人工巡视记录表(原记表1)2、坡面变形观测点埋设考证表(考证表1)3、裂缝观测点埋设考证表(考证表2)4、坡面观测点观测记录表(原记表2)5、裂缝观测记录表(原记表3)6、报警联系涵(见附表8)注:每观测一次就应提交一次电子版,每月5日与20日提交一次纸质版本,纸质版本须经现场监理确认,要求电子版本与纸质版本必须保持一致,施工单位同时提交业主、监测单位相同资料。每次提交资料都在资料首页按照附表9中要求填写清单。十一、施工单位报警办法当施工单位发现出现下列情况时,应立即向第三方监控单位报警,报警采用“先电话通知,后书面通知”的办法
16、执行,书面形式采用报警联系涵,报警联系涵格式参照附表中“高边坡失稳报警联系涵”。(1)位移变化明显,最大位移速率大于2mm/d。(2)坡面、坡顶出现明显裂缝。(3)原有裂缝宽度明显加大。十二、质量保证措施12.1组织保证经理部选择有能力、有经验、纪律性强、责任心强的人员组成一个监控量测班组,明确各自的分工与职责。12.2 外业工作质量保证1、监测仪器保证:现场采用仪器均通过经国家计量权威机构合格检定,且均在规定检定合格期限内,保证测试仪器设备及精度要求满足相关技术规程规范要求。在现场搬运过程中,采取防震、防水、防损坏等措施,始终保持测试仪器性能良好,并做好仪器期间(仪器检定间隔期间)性能核查工作。2、规范现场记录:所以现场观测纪录、采集数据按照相应的技术规范、规程或作业指导书进行,现场操作人员做好纪录、符合工作,排除一切干扰因素,对有疑问的数据必须复测、确认。当天的数据、资料及时校对、整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将问题反馈给负责人。负责人根据相关规范规定及时采取相应的补救或纠正措施,使质量在野外工作全过程中处于控制状态,以保证真实、可靠的原始资料。3、数据及时处理:野外数据采集工作同时,及时安排技术人员对数据进行初步处理,对观测资料的可靠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潮州供热可行性研究报告
- 药厂液体制剂监控员工作总结模版
- 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 学前儿童发展 课件 第12章 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 妇幼健康计划-妇幼健康计划总结模版
- 业务员毕业生实习总结模版
- 2025年护士年度个人工作总结模版
- 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生物科学专业》生涯发展展示
- 六班级的上学期美术组工作总结模版
- 英格玛国企面试题目及答案
- 农村发展面试试题及答案
- 完结版抗滑稳定及泵房底板应力计算
- 装饰公司工长承包协议书范本
-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分数除法-第五单元强化训练(北师大版-含答案)
- 患者隐私保护培训课件
- 数字人直播代运营协议
- 品牌授权并委托加工产品协议书范本
- 湖北省武汉市华师一附中2025届初中生物毕业考试模拟冲刺卷含解析
- 南京2025年江苏南京师范大学招聘专职辅导员9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八省联考数学试题(原卷版)
- 胎儿酒精暴露机制研究-洞察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