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一、果酒制作原理1原理:微生物:_,主要繁殖方式:_代谢类型_。在有氧条件下,可以进行 呼吸,大量_,反应式为:_;在无氧条件下,进行 (或无氧呼吸),反应式为:_。2条件:酵母菌繁殖最适温度为 ,酒精发酵时一般控制在 。3.菌种来源: 二、果醋制作原理1原理:微生物:_,繁殖方式:_代谢类型_。对氧气含量特别敏感。中断通入氧气,会引起_;当氧气、糖源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 分解成 ,其反应式为 ;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 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 ,其反应简式为:_。2条件:醋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 ,此外还需要充足的 。3菌种来源:可从食醋中分离;到生产食醋的工厂或菌种
2、保藏中心购买。三、实验设计流程图四、关键操作步骤1材料的选择与处理:选择新鲜的葡萄,榨汁前先将葡萄进行冲洗,但不能 2防止发酵液被污染:榨汁机要清洗干净,并晾干;发酵装置要清洗干净,并用70%的酒精 ;装入榨好的葡萄汁后, 。3控制好发酵条件:将葡萄汁装入发酵瓶,留大约 的空间。制葡萄酒的过程中,将温度严格控制在 ,时间控制在 天左右;制葡萄醋的过程中,将温度严格控制在 ,时间控制在 天左右,并注意适时通过充气口 。 五、结果分析与评价可通过嗅闻、观察和品尝初步鉴定。(可能的结果如下)酒精发酵醋酸发酵气味和味道酒味酸味气泡和泡沫有气泡和泡沫无气泡和泡沫发酵液状态浑浊浑浊,液面形成白色菌膜六、课
3、题延伸: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用 来检验。先在试管中加入2 mL发酵液,再滴入物质的量浓度为3 mol·L1的 3滴,振荡混匀,最后滴加常温下饱和的 溶液3滴,如果有酒精产生,颜色变化为_。证明是否产生醋酸,可用pH试纸。7、 注意事项1、发酵装置中充气口的作用_;排气口作用_(长而弯曲的胶管的作用:_);出料口_。2、带盖子的瓶子制葡萄酒,应该每隔12h左右将瓶盖_一次。 3、装瓶时留1/3的原因:_【腐乳的制作】一、腐乳制作的原理1原理:起主要作用的是 ,繁殖方式_代谢类型 ,分布广泛,生长迅速,具有发达的_。_等微生物产生的 可以将豆腐中的 分解成小分子的 _和 ; 可以将
4、水解成 和 。2菌种来源:自制腐乳利用的菌种来自于 。现代的腐乳生产是在严格 的条件下,将优良的 菌种直接接种在豆腐上,这样可以避免 ,保证产品的质量。3条件:温度应控制在 ,并保持一定 。二、腐乳制作的实验流程让豆腐长出毛霉 密封腌制。三、影响腐乳品质的条件1控制好材料的用量(1)腌制时盐的用量:盐的浓度过低,则_,可能导致豆腐腐败变质;盐的浓度过高,会影响腐乳的口味。(2)配制卤汤时,加酒可以 _,同时能使腐乳具有独特的香味,卤汤中酒精含量应控制在_左右,酒精含量过高,腐乳成熟的时间将会 _;酒精含量过低,则 ,可能导致豆腐 。 (3)卤汤中的香辛料既可以调制腐乳的风味,也具有 的作用。2
5、防止杂菌污染(1)用来腌制腐乳的玻璃瓶,洗刷干净后要用沸水 。(2)封瓶时,最好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火焰,_。四、注意事项1、含水量_的豆腐做腐乳最合适。2、加盐时,随着层数的增加而增加_,接近瓶口处_。【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一、泡菜的制作1泡菜制作的原理(1)微生物_,繁殖方式_,代谢类型_,种类_。(2原理: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成 。乳酸杆菌常用于生产 。反应式为: 2实验流程3操作注意事项(1)泡菜坛的选择标准是火候好、 、无砂眼、 、 ,否则容易引起 。(2)腌制时要控制腌制的 、 和 的用量。温度过 、食盐用量_ 10%、腌制时间过 ,容易造成细菌大量繁殖,亚硝酸盐含
6、量 。一般在腌制10 d后,亚硝酸盐含量开始 。二、亚硝酸盐的检测1亚硝酸盐(1)物理性质:亚硝酸盐为 粉末,易溶于 ,在食品生产中用作食品添加剂(一般用作防腐剂)。(2)对人体的影响:膳食中的亚硝酸盐一般不会危害人体健康,但是,当人体摄入的亚硝酸盐总量达到 时,会中毒;当摄入总量达到 时,会引起死亡。膳食中的绝大部分亚硝酸盐在人体内以“过客”的形式随 排出,只有在特定条件下(适宜的pH、温度和一定的微生物作用),才会转变成致癌物质 。它具有致癌、致畸等作用。(4)要求标准:我国卫生标准规定,亚硝酸盐的残留量在肉制品中不得超过 ,酱腌菜中不超过 ,而婴儿奶粉中不得超过 。2比色法测定亚硝酸盐含
7、量的原理在 条件下,亚硝酸盐与 发生_反应后,与 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_色染料。3测定步骤配制溶液 。4.画出乳酸菌、乳酸和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趋势【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一、培养基1概念:人们按照微生物对 的不同需求,配制出供其 的营养基质称为培养基。2种类:按照物理性质可分为 培养基和 培养基。3营养构成:各种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 、 和无机盐,此外还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 、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 二、无菌技术1无菌技术的目的:_2消毒和灭菌消毒灭菌概念使用较为 的物理或化学方法杀死物体 或 对人体有害的微生物(不包括 )使用 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_的微生物(包括_和 )常用方法
8、 消毒法、 消毒法、 消毒法、紫外线消毒法 、 、 适用对象操作空间、液体、双手等接种环、接种针、玻璃器皿、培养基等三、大肠杆菌的纯化培养(一)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步骤: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待培养基冷却至_左右时,在 附近倒平板。)(二)纯化大肠杆菌1方法平板划线法:通过接种环在 培养基表面的操作,将聚集的菌种逐步 到培养基的表面。不可用于计数。稀释涂布平板法:将 进行一系列的 ,然后将不同 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可以用于计数。2鉴定:将接种后的培养基和一个 的培养基都放入 中,培养12 h和24 h后,分别记录观察。两种接种方法都是为了将聚集在一起的微生
9、物 ,得到由 繁殖而来的肉眼可见的单个_。【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和计数】一、研究思路1筛选菌株(1)实验室中微生物筛选的原理:人为提供有利于 生长的条件(包括营养、 、pH等),同时 或 其他微生物生长。(2)选择培养基:在微生物学中,将允许 的微生物生长,同时 和 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称作选择培养基。2统计菌落数目(1)常用来统计样品中 数目的方法是_。即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 。通过统计平板上的 ,就能推测出样品中大约含有多少活菌。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菌落数在 的平板进行计数。通常统计出的菌落数比活菌的实际数目 。因此,统计
10、结果一般用 而不是活菌数来表示。(2) 也是测定微生物数量的常用方法。(3)细菌的数目还可以通过 法来测定。3设置对照(1)设置对照的主要目的是排除实验组中_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提高实验结果的 。例如为了判断选择培养基是否起作用,需用 作为空白对照。(2)对照实验是指除了 的条件外,其他条件都 的实验,其作用是比照实验组,排除任何其他可能原因的干扰,证明确实是所测试的条件引起相应的结果。二、实验设计实验操作步骤如下:土壤取样制备培养基样品稀释涂布在选择培养基上恒温箱培养三、对分离得到的分解尿素细菌的鉴定在以 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 指示剂。培养某种细菌后,如果pH升高,指示剂将变 ,说明该细菌
11、能够 。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一、纤维素与纤维素酶1纤维素:组成元素:_单体:_,种类:_2纤维素酶:是一种 酶,一般认为它至少包括三种组分 。它催化纤维素分解的过程如下:二、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1筛选方法: 法。这种方法能够通过直接对微生物进行筛选。2筛选原理:刚果红是一种 ,它可以与像纤维素这样的多糖物质形成 ,但并不和水解后的纤维二糖和葡萄糖发生这种反应。当纤维素被纤维素酶分解后,培养基中出现以 为中心的 ,我们可以通过 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三、实验设计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挑选产生透明圈的菌落选择培养的目的:为了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 ,确保能够从样
12、品中分离到所需微生物,可对样品进行 培养。常用的刚果红染色法有两种,一种是先 ,再 ,另一种是在 时就加入刚果红。为了确定得到的是纤维素分解菌,还需要进行_实验,纤维素酶的发酵方法有 发酵和_ 发酵两种。纤维素酶测定方法,一般是对纤维素酶分解滤纸等纤维素所产生的 含量进行定量测定。振荡培养的目的:_;_【酶的研究与应用】一、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作用1.果胶与果胶酶(1)果胶:基本单位:_;特点:_;作用:_.(2)果胶酶:是分解果胶的_的总称,包括_等。瓦解植物的_及胞间层,使榨取果汁更容易,将果胶分解成可溶性的_,使浑浊的果汁变得澄清。2.酶活性与影响因素酶反应速度的表示方法:用单位时间内、
13、单位体积中_的减少量或_的增加量来表示。影响因素:_、_、_。3.实验设计(1)将苹果泥和果胶酶分装在不同的试管中恒温处理,可以保证_是相同的。(2)探究温度(或pH)对酶活性的影响时,自变量_,无关变量_.二、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1.加酶洗衣粉常用的酶制剂有:_酶、_酶、_酶、_酶。其中应用最广泛、效果最明显的酶制剂是_酶和_酶,不适合洗_衣物。2.影响加酶洗衣粉中酶活性的因素:_、_、_。3.实验设计(1)探讨普通、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的区别,自变量:_;(2)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最适温度,自变量:_;(3)探讨不同类型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自变量:_。三、酵母细胞的固定化1.高果糖浆生产中
14、使用到的酶是_。2.固定化酶的优点:酶既能与_接触,又能与_分离;可以被_。3.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技术包括_、化学结合法、_。酶更适合采用_法和物理吸附法固定化,而细胞多采用_固定化._的方法对酶活性影响最小。如果反应物是大分子物质,应该采用_方法。4.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基本步骤是:酵母细胞的活化配制CaCl2溶液配制海藻酸钠溶液海藻酸钠与酵母细胞混合固定化酵母细胞。5.酵母细胞的活化是指让处于_状态的酵母细胞恢复_状态。活化时,选择的容器应比较大,因为酵母细胞活化时_。影响实验成败的关键步骤是_。溶解海藻酸钠,最好采用的加热方法是_;如果海藻酸钠浓度过低,形成的凝胶珠所包埋的酵母细胞数目
15、_;观察形成凝胶珠的颜色和形状,如果颜色过浅,说明_;如果形成的凝胶珠不是圆形或椭圆形,说明_。实验中CaCl2溶液的作用是_。在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过程中,溶化好的海藻酸钠溶液要_,才能加入已活化的酵母细胞。细胞的固定化是在_条件下进行的。6.固定化酶固定的是_酶(胞_酶),催化_反应,_营养物质_;固定化细胞固定的是_酶(胞_酶),催化_反应,_营养物质。【DNA和蛋白质技术】一、DNA的粗提取与鉴定 1. 实验原理 提取生物大分子的基本思路是选用一定的物理或化学方法分离具有不同物理或化学性质的生物大分子。对于DNA的粗提取而言,就是要利用_、_等在物理和化学
16、性质方面的差异,提取DNA,去除其他成分。(1)DNA的溶解性 DNA和蛋白质等其他成分在不同浓度的_中溶解度不同,利用这一特点,选择适当的盐浓度就能使_充分溶解,而使杂质沉淀,或者相反,以达到分离目的。此外,DNA不溶于_溶液,但是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则溶于酒精。利用这一原理,可以将DNA与蛋白质进一步的分离。(2)DNA对酶、高温和洗涤剂的耐受性 蛋白酶高温洗涤剂DNA无影响_变性无影响蛋白质_变性瓦解_(3)DNA的鉴定 在_条件下,DNA遇_会被染成_色。2、实验设计(1)实验材料的选取 选用_的生物组织,成功的可能性更大。(2)破碎细胞,获取含DNA的滤液 动物细胞的破碎比较容易,以鸡
17、血细胞为例,在鸡血细胞液中加入一定量的_(目的:_),同时用_搅拌,过滤后收集_即可。如果实验材料是植物细胞,需要先用_溶解细胞膜。例如,提取洋葱的DNA时,在切碎的洋葱中加入一定的_(目的:_)和_(目的:_),进行充分的搅拌和研磨,过滤后收集研磨液。如果研磨不充分,会使细胞核内的DNA释放不完全,提取的DNA量变_,影响实验结果,导致看不到_、用二苯胺鉴定不显示_等。(3)去除滤液中的杂质 方案一:利用DNA在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_不同,通过控制_去除杂质。 方案二:根据酶的专一性,利用木瓜蛋白酶分解_,而不分解_;方案三:利用DNA和蛋白质对高温耐受性的不同,从而使
18、_变性,与_分离。 4)DNA的析出与鉴定 DNA的析出:将处理后的溶液过滤,加入与滤液体积相等、_的_,静置23min,溶液中会出现_,这就是粗提取的DNA。 DNA的鉴定: 将白色丝状物用_的NaCl溶液再溶解,加入4ml的_,混合均匀后,在_条件下,溶液被染成_色。3.注意事项(1)以血液为实验材料时,需要加入柠檬酸钠防止_- (2)要提取洋葱等的DNA时,加入洗涤剂后,动作要_,否则容易产生大量的泡沫,不利于后续步骤地操作。 (3)加入酒精和用玻璃棒搅拌时,动作要_,以免_,导致DNA分子不能形成絮状沉淀。(4)二苯胺试剂要_
19、-,否则会影响鉴定的效果。 (5)当NaCl溶液浓度低于0.14mol/L时,随浓度的升高,DNA的溶解度_;当NaCl溶液浓度高于0.14mol/L时,随浓度升高,DNA的溶解度_。(6)加两次蒸馏水的目的第一次加到鸡血细胞中是_;第二次加到含DNA的2mol/L的Nacl溶液中是_。【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DNA片段】1.DNA的方向通常将DNA的羟基(-OH)末端称为_,而磷酸集团的末端称为_。2.当引物与DNA母链通过碱基互补配对结合后,DNA聚合酶就能从引物的_端开始延伸DNA链。3.DNA的合成方向总是从子链_端向_端延伸4PCR的概念:PCR即多聚酶链式反应,是一种_迅速扩
20、增_的技术。它能以极少量的DNA为模板,在短时间内复制出上百万份的DNA拷贝。5PCR的原理DNA的热变性:在_的温度范围内,DNA_结构解体,_分开,这个过程称为_。当温度缓慢_后,两条彼此分离的DNA链又会重新结合成双链。PCR利用了DNA的_原理,通过控制_来控制双链的解聚和结合。6PCR的条件(1)_模板。(2)分别与模板DNA两条单链相结合的两种_。(3)A、T、G、C四种_。(4)_DNA聚合酶,一般用Taq DNA聚合酶。(5)需要稳定的_和能严格控制_的温控设备。注意:PCR不需要解旋酶和ATP7.PCR反应过程PCR一般要经历三十多次循环,每次循环可以分为_、_和_ 三步。变
21、性:当温度上升到_以上时,双链DNA_为单链。复性:当温度下降到_左右,两种_通过_与两条单链DNA结合。延伸:温度上升到_左右,溶液中的四种脱氧核苷酸在_的作用下,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新的DNA链。8.计算:若只有1个DNA作为模板,则复制n次,DNA数目为_9.实验操作提示为避免_等因素的污染,实验中使用的一些用具在使用前必须进行_。所用的缓冲液和酶应_,并在_储存。使用前试剂应放在_融化在微量离心管中添加反应成分时,每吸取一种试剂后,移液器上的枪头必须_。10.DNA含量的测定原理:利用DNA在_的紫外线波段的吸收峰曲线来测定相应含量。11.体内复制和PCR的比较项目体内DNA复制P
22、CR反应场所是否需要ATP解旋酶引物产物【植物芳香油的提取】一、植物芳香油的来源1.天然香料的主要来源是 和 。动物香料主要来源于麝、灵猫、海狸和抹香鲸等,植物芳香油可以从大约50多个科的植物中提取。提取出的植物芳香油具有很强的 ,其组成也比较复复杂,主要包括 及其 。二、植物芳香油的提取方法1.植物芳香油的提取方法有 、_ 和 等。具体采用哪种方法要根据植物原料的 来决定。2 法(常用方法)(1)原理:利用 将挥发性 的植物芳香油携带出来,形成 ,冷却后,混合物又会重新分出 和 。(2)分类:根据蒸馏过程中 的位置,可以将水蒸气蒸馏法划分为水中蒸馏、 和 。其中,水中蒸馏的方法对于有些原料不
23、适用,如柑橘和柠檬。因为会导致原料 和 等问题。3萃取法植物芳香油不仅 ,而且易溶于 ,如石油醚、酒精、乙醚和戊烷等。 (1) 方法:将 、 的植物原料用 浸泡,使 溶解于其中。随后,只需蒸发出 ,就可以获得纯净的植物芳香油了。(2)注意事项:用于萃取的有机溶剂必须事先 ,除去 ,否则会影响芳香油的质量。 4 法:柑橘、柠檬芳香油的制备通常使用此法。三、实验设计1玫瑰精油的提取(1)用途:制作高级香水的主要成分。(2)性质:化学性质 ,难溶于 ,易溶于_,能随 一同蒸馏。(3)方法:水蒸气蒸馏( 蒸馏)。(4)过程:鲜玫瑰花清水 蒸馏 混合物分离油层除水玫瑰油。2橘皮精油的提取(1)用途: 、化妆品、 的优质原料。(2)主要成分: 。(3)方法:一般采用 。(4)过程: 浸泡漂洗 过滤静置 橘皮油。四、操作提示1玫瑰精油的提取中,蒸馏温度太 、时间太 ,产品品质就比较差。如果要提高品质,就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出租车司机聘用合同3篇
- 土地承包权终止的决定通知3篇
- 供应商设备采购协议3篇
- 休假期间忠诚保证书3篇
- 全新液化气站合伙经营合同3篇
- 公交司机工作责任承诺格式3篇
- 全球医疗科技创新的驱动因素和挑战考核试卷
- 太阳能器具在边防哨所的应用考核试卷
- 碱金属在纳米材料合成中的研究考核试卷
- 建筑装饰施工中的质量改进案例分析考核试卷
- 剪叉式升降工作平台作业专项施工方案24
- 2024中考地理复习知识要点提纲(-商务星球版-)
- 铅锌矿的矿石加工与冶炼技术改进
- 《群英会蒋干中计》课件 2023-2024学年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
- 2024年地基基础(基桩静荷载试验)知识考试题库(供参考)
- 保密管理与人工智能技术发展
- 毒理学新技术
- 新生儿贫血护理查房课件
- 电信电源专业应急预案
- “0”何去何从-小数近似数的教学思考与实践 论文
- GMW 17408-2017 Flexible Expanded Rubber And Rubber-Like Materials原版完整文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