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业发展状况_第1页
金融业发展状况_第2页
金融业发展状况_第3页
金融业发展状况_第4页
金融业发展状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内蒙古金融业发展现状分析姓名:郭莉 班级:11级财务管理2班 学号:近年以来,内蒙古金融业快速发展,各类金融机构加快进驻脚步,金融环境和金融服务明显改善,业务品种渐趋丰富,银行业在稳健经营的同时加快了扩张步伐,保险业和证券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向着成熟化过渡,金融市场交易活跃,融资结构逐步改善。一、内蒙古金融业总体发展现状(一)金融业发展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 为说明问题,我们引入区位商系数对内蒙古金融业的发展水平和地位进行分析。区位商系数是衡量区域内部某一行业发展水平和优劣地位的重要指标,其计算公式为:LQ=h/H。其中:h为区域内某行业的产值在本地区国内总产值中的比重,H为该行业的总产值占全国总产

2、值的比重。LQ1时,表明该行业专业化程度较高,一般来说,区位商越大,该行业在该区域的优势地位越高;区位商等于或小于1,则说明该行在该区域的优势地位比较低(见表1)。(二)金融业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力度亟待提升 为说明问题,我们引入金融相关比率进行分析。金融相关比率是一个规模指标,指“某一时点上现存金融资产总额与国民财富(实物资产总额加上对外净资产)之比”。通常可简化为计算金融资产总量与GDP之比。这一指标能大致反映出金融业对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持程度。其计算公式为:FIR=(S+L)/GDP,式中FIR表示金融相关比率;S代表存款额;L代表贷款额;GDP为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一般情况下,金融相关比率越

3、高,说明金融聚集程度越高,金融资源越丰富。 目前,内蒙古金融资产主要集中在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手中,金融机构最主要的金融工具是存款和贷款,而股票和企业债券在金融资产结构中占比很小,所以我们选用金融机构存贷款规模作为内蒙古金融资产的替代衡量指标(见表2)。 (三)、金融业不能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根据国际经验,当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之后,经济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其中比较明显的是第三产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快速增加,服务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3 要拉动力量。2011年,内蒙古人均GDP接近10000美元,但产业结构却还是“二三一”的格局,特别是金融业的发展还十分不足,这是一种

4、非常不协调的产业发展结构。二、 内蒙古银行业发展现状(一)2013现状2013年内蒙古银行业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严格按照“调结构、促转型”的工作思路,积极支持自治区的经济发展、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在有效防范了金融风险的同时,持续保持了稳健发展的良好态势。资产负债平稳增长,股份制商业银行增速领先。一季度,全区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19991.47亿元,同比增长17.49%。其中:国有商业银行资产总额8364.18亿元,同比增长13.51%;股份制商业银行资产总额1999.38亿元,同比增长31.82%;城市商业银行资产总额3227.18亿元,同比增长18.08%;农村金融机构资产总额

5、3231.97亿元,同比增长21.38%。负债总额19170.99亿元,同比增长17.31%。牢牢把握支持实体经济主线,加大对重点行业、重点项目的信贷投放。一季度,全区银行业根据自治区产业转型的客观需要,加大对战略新兴产业、支柱产业、民生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促进了自治区实体经济的较快发展。批发和零售、农林牧渔、采矿、制造、交通运输仓储邮政5个行业新增贷款1346.12亿元,同比多增69.93亿元,占全部贷款增量的81.59%,同比提升14.37个百分点。同时,支持战略新兴产业和民生领域的力度不断加大,一季度末,全区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贷款同比增加6.23亿元,增长55.18%;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贷

6、款同比增加23.07亿元,增长45.05%。拨备覆盖率持续提升,法人机构资本充足率保持稳定。一季度,全区银行业资产质量在经营环境逐步发生变化、影响因素不断增多的情况下基本保持了稳定,银行业风险得到了有效防控。全区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204.98亿元,不良贷款率1.68%,同比下降0.24个百分点。另外,辖内4家城市商业银行资本净额314.58亿元,平均资本充足率15.15%,与去年同期持平;全区农村金融机构资本净额277亿元,平均资本充足率13.11%,同比提升1.39个百分点,全区法人银行业机构风险管控和抵御能力进一步增强。截至2012 年末,内蒙古共有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5234家,从

7、业人员95101 人。机构类型包括1 家政策性银行及国家开发银行内蒙古分行,5 家大型银行、1 家邮政储蓄银行内蒙古分行,7 家股份制商业银行、1 家外资银行呼和浩特分行,4 家城市商业银行,1 家自治区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含10 家农村商业银行、4 家农村合作银行、79 家农村信用联社),3 家资产管理公司内蒙古分公司(办事处),2 家信托投资公司,1 家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及1 家财务公司分公司,59 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含56 家村镇银行,1 家贷款公司及2 家农村资金互助社)。(二)各项状况分析1.资产负债规模:截至2012 年末, 全区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18813 亿元, 比2003

8、年末增长了591%;负债总额17982 亿元,比2003 年末增长了553%。资产规模超过千亿元的机构依次为:内蒙古农村信用社系统、建设银行内蒙古分行、工商银行内蒙古分行、包商银行、农业银行内蒙古分行、国家开发银行内蒙古分行、中国银行内蒙古分行,占全区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的份额分别为15.74%、10.99%、10.82%、10.75%、9.41%、8.16%、7.50%。2.存贷款规模:截至2012 年末,全区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3588 亿元,比2003 年末增加11464 亿元,增长540%。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1525 亿元,比2003 年末增加9584 亿元,增长494%

9、。3.资产质量:截至2012 年末,全区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183.49 亿元,比2003 年末下降294.66 亿元,不良贷款率1.59%,比2003 年末下降23.05 个百分点。4.盈利状况:2012 年,全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税后利润334.64 亿元。从利润来源看,主要源于以信贷资产为主的生息资产规模的增长,银行经营效率的提高,不良贷款的下降,以及风险与成本的有效控制。2008-2010年内蒙古金融机构人民币存 、贷款年末余额三、 内蒙古证券业发展现状内蒙古作为近年来经济增速较快的地区之一,其资本市场发展也呈现出快速上升势头。据悉,辖区证券经营机构和投资者数量不断增加,市场规模

10、不断扩大。目前有证券期货公司3家,经营网点45个。内蒙古证监局负责人表示,行业自律伴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已经成为市场机制作用的重要表现形式。实践证明,证券市场要实现稳健发展,既需要监管部门不断加强对市场的监管力度,也需要市场参与各方加强自律,共同维护市场秩序。上市公司质量好、数量较多, 位居少数民族自治区前列.我区现有上市公司1 家, 股票发行筹资近36 亿元(含引进外资11.34 亿元). 这些上市公司有电力、化工、羊绒制品、乳制品、金矿、热力、畜产品深加工、煤炭生产与销售、稀土深加工、综合商场, 各其特色. 这U 家企业上市后, 不仅解决了企业发展所需资金, 也对自治区经济发展起到了示范和

11、推动作用.(一)依托其资本优势和机制优势, 资产迅速扩张, 经济效益快速增长. 据统计, 截止99 年6 月底, 1 家上市公司总资产、净资产已分别达84.09 亿元、51.94 亿元, 仅上半年税后利润就达3. 亿元(二)促进T企业组织结构调整, 实现了资产优势的合理配置. n家上市公司通过兼井、合资、控股、参股、收购等方式改造2了户企业, 使一大批中小企业低效运转的存量资产流向上市公司, 壮大上市公司的实力, 成为地区或行业的龙头;(三) 二级市场表现活跃, 股价一直稳中盘升. 在全国股市中呈现了“内蒙古板块” 热. 伊利股票一上市就被选为上海证券交易所30 指数样本股;(四)11家上市公

12、司上市后新增投资项目26 个. 这些项目的竣工、投产和运营, 成为上市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带动了相关产业和企业的发展. 如随着伊利公司日产10 吨雪糕、冰淇淋冷冻食品厂投产. 乳制品市场的进一步扩大, 必然带动周围地区种养业和饲料加工业等产业的发展, 增加了附近地区农牧民就业和致富的机会;(五) 唤起和增强了人们投资和风险意识, 促进观念更新, 增强市场经济四、内蒙保险业发展现状内蒙古保监局发布内蒙古保险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到2015年末,争取将内蒙古保险业建成一个市场体系完善、服务领域广泛、经营诚信规范、风险防范有效、综合竞争能力较强,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相统一,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水

13、平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求相适应的现代保险业。保险业保费收入达到500亿元,年均增长18.33%,保险深度达到2.7%,保险密度超过2300元,保险业总资产突破1000亿元。 1、原保险保费收入情况。截至2011年7月,内蒙古全区共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38万元,同比增长6.81%。其中财产险原保险保费收入.86万元,同比增长19.68%;寿险原保险保费收入.62亿元,同比减少6.8%;健康险原保险保费收入52868.95亿元,同比增长11.62%;人身意外伤害险原保险保费收入35173.94元,同比增长24.75%;产寿险业务比重为52:48。下图表1反映了2004年2010年内蒙古保险业原保险

14、保费收入变化情况。从图表中可以看到,全区保险业保费收入呈逐年递增趋势,分类项财产险与人身险都是逐年上升,其中财产险的增速高于人身险的增速。2、原保险赔付支出情况。截至2011年7月,内蒙古全区保险公司累计赔付支出.2万元,同比增长14.52%。其中财产险赔付支出.31万元,同比增长 23.38%;人身险赔付支出.88万元,同比增长2.1%。下图表2反映了20042010年内蒙古保险业原保险赔付支出情况。从图表中可以看到,原赔付支出逐年上升,分类项中财产险的赔付支出呈上升趋势,且增速较快;人身险的赔付支出在2009年之前呈上升趋势,2010年则略有下降,变化曲线较为平缓。3、保险密度及保险深度情

15、况保险密度是按地区人口计算的人均保费收入,反映了该地区保险的普及程度和保险业的发展水平。图表3是20012010年中国、内蒙古保险密度的变化图。从图中曲线的对比来看,内蒙古地区的保险密度逐年上升,且增速较快,但同全国的平均水平相比较,除2008年外,各年份的保险密度值一直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反映了内蒙古居民的保险参保率处于较低水平。图表4为20012010年中国、内蒙古保险深度的变化图。保险深度是地区全部保费收入与地区的GDP总额的比率,该指标是衡量地区保险市场发展程度和潜力的指标之一,反映保险业在地区经济中的贡献率。20012010年内蒙古地区保险深度曲线波动不大,且同全国的平均水平的差距逐

16、年拉大。反映了内蒙古保险业的发展基本跟随地区经济发展的步伐,但还没有起到对经济的有力带动作用,保险市场的发展在全国处于较低水平。(二)保险市场状况分析1、市场主体情况分析2010年底,内蒙古全区已开业保险分支机构1768家。其中,省级分公司29家,盟市级中心支公司(分公司)190家,支公司及以下分支机构1549家。财产险已开业省级分公司15家,地市级中心支公司104家,支公司及以下分支机构782家;人身险已开业省级分公司14家,地市级中心支公司86家,支公司及以下分支机构767家。2、从业人员状况分析截至2010年底,内蒙古全区共有保险营销员65745人,同比下降3.32%,各家保险公司营销员的留存率不高,特别是寿险公司更为突出。3、区域保险市场发展情况近年来,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的保险市场发展较快,保费规模和保费增速在内蒙古各盟市中居于前列。表格1为2010年内蒙古区域保费收入及增长情况。其中,东部地区(呼伦贝尔、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锡林郭勒市)发展较慢,增速低于全区平均水平2.98个百分点,保费规模占全区比重较上年同期下降0.85个百分点;中部地区(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发展较快,增速高于全区平均水平2.55个百分点,保费规模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